快手抖音紛紛布子 短視頻平臺發力教育為哪般?

2021-01-08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快手抖音紛紛布子,短視頻平臺發力教育為哪般?

  快手說,投入教育賽道是基於用戶內在需求;抖音說,目前優先考慮把教育知識內容分發做好,如何變現不是重點考慮內容。在行業分析人士看來,無論快手還是抖音,發力教育背後,既有塑造企業品牌形象的需求,也有著商業上的考量。

  在人們的印象裡,提到快手,腦海中經常浮現出喊麥、吃播、「666」等畫面。如今,這家短視頻平臺也要發力教育。

  在11月25日的未來教育大會上,快手教育生態正式亮相。快手高級副總裁馬宏彬宣布,春節前將拿出66.6億流量助力教育類帳號。

  其實,不只是快手,今年3月,抖音啟動「DOU知計劃」,組建了由13位兩院院士和52名知名專家組成的科普顧問; 7月,抖音首款知識付費小程序——「海豚知道」正式發布,幫助教育類抖音號提升變現效率。

  在擁有了用戶和流量後,快手說,投入教育賽道是基於用戶內在需求,做教育的最初動機是幫助教育生產者變現;抖音說,目前優先考慮把教育知識內容分發做好,如何變現不是重點考慮內容。

  在行業分析人士看來,無論快手還是抖音,發力教育的背後原因,其中既有塑造企業品牌形象的需求,也有著商業上的考量。

  隨著短視頻的火爆,平臺營造的深度流量池,已成為各個行業考慮的營銷場所,教育行業也不例外。

  不可否認,短視頻+教育將把平臺帶向更為正面的「人設」,也為用戶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選擇,但其能給在線教育帶來多大的衝擊,還是個問號。

  平臺開始變了

  帶著廣東口音的普通話,略顯誇張的表演,在快手上,阿柴哥以幽默搞笑的方式講著數學課。目前,他已經擁有了199.3萬粉絲,上傳的242個作品中,有的視頻播放量達到了500多萬,售價為9元的初中數學零基礎班已經吸引了超過10萬人付費。

  實際上,阿柴哥並不是專業的教育工作者,他在廣東一家公司從事婚慶工作。阿柴哥說,因為自己對數學感興趣,便從2017年開始製作視頻上傳到網上。因為形式生動活潑,很快吸引了大量粉絲。「有很多學生給我留言,提出知識點,我整理後再進行講解。」

  對於「跨界」教學,阿柴哥直言,自己也曾遇到過一些難題。這時,他會向自己的初、高中老師請教。現在,「阿柴哥」已將更多的時間投入到短視頻製作中,按照他的說法,除了喜歡數學,收入不錯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阿柴哥」只是通過短視頻實現知識變現的人之一,在短視頻平臺上,這樣的案例還有很多。內容不僅包含數語外等學科類知識,還有人在教唱歌、做菜、駕考……

  快手官方數據顯示,快手平臺上與教育相關的短視頻創作者超過99萬,教育相關內容日均播放達到22億次,覆蓋超過1億人。快手教育生態裡已經有超過160萬付費學員,付費轉化率達95%,付費學員月均增長也達到95%。

  馬宏彬說,快手教育生態始於用戶間的自發互動,快手做教育的最初動機就是幫助這些教育生產者變現。

  不僅是快手,2019年上半年,抖音平臺上成長最快的內容也是文化教育領域。根據抖音官方數據,半年時間,文化教育領域一萬粉絲以上的創作者數量增長了330%。

  頻出扶持策略

  「教育類短視頻是自發生長出來的,並且在快速長大,我們是被用戶推著往前走的。」馬宏彬說,當快手運營團隊有意識地扶持教育類內容生長的時候,發現這已經是一個龐大的生態,快手應該做更多的事情。

  教育內容的增長,讓短視頻平臺選擇主動出擊,給予更多扶持。

  今年7月,快手推出「教育生態合伙人計劃」,邀請優秀的短視頻知識生產者進駐;10月,快手開始從C端知識創作者滲透到B端教育機構;11月,快手聯合知乎發布「快知計劃」,通過流量扶持等方式鼓勵用戶生產知識內容。

  與快手一樣,抖音在教育領域也是動作不斷。今年3月,抖音啟動「DOU知計劃」,組建了由13位兩院院士和52名知名專家組成的科普顧問;7月,抖音首款知識付費小程序——「海豚知道」正式發布,幫助教育類抖音號提升變現效率。

  抖音相關負責人稱,今年抖音逐步把視頻長度上限放開到了15分鐘,可以更完整地呈現知識教育類內容。抖音還率先向教育內容創作者開放了「合集」功能,用戶可以系統性地觀看相關內容。

  「教育類內容在抖音上非常受歡迎,無論是生活知識,還是專業科普知識。」抖音相關負責人介紹,如廈門大學教授易中天、華中師範大學教授戴建業等知識型創作者,都在抖音上收穫了超過150萬粉絲。「易中天教授之前在百家講壇,如今在抖音,變化的是平臺,不變的是知識。」

  該負責人稱,抖音未來還會給予內容生產者更多的扶持。

  為什麼是教育

  在快手和抖音看來,短視頻生動有趣打破地域邊界,在推動教育普惠公平、提升網民科學素養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馬宏彬說,在教育這件事上,快手基本上處於不收費狀態,總體來講屬於搭著伺服器和人力成本在做。抖音相關負責人也表示,目前優先考慮的是把教育類內容在抖音的傳播、分發做好,如何變現不是重點考慮的事。

  DCCI網際網路研究院院長劉興亮指出,短視頻做教育,與企業形象管理需求有很大關係,又可理解為企業的生存之道。

  此前,不管是快手還是抖音,內容低俗化的問題一直飽受詬病。

  從2018年3月開始,短視頻平臺開始出現大量虛假營銷、危險動作模仿等內容。很快,快手和今日頭條旗下火山小視頻相關負責人被國家網信辦約談,被責令全面整改。快手和火山小視頻也遭到部分手機應用商店下架。

  2018年8月,文化和旅遊部嚴查含有低俗內容的網絡文化產品,27家機構被從重查處,其中也包含快手、抖音、B站等視頻平臺。

  「過去短視頻平臺以非主流的東西為主,甚至出現涉黃涉暴等信息,國家監管對短視頻平臺來說壓力確實很大。」劉興亮指出,傳播正能量,有利於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而攜帶優質形象基因的教育,正是一個很好的切入口。

  「另一方面,短視頻平臺做教育,也有著商業上的考量。」劉興亮說,教育是一個非常好的變現領域,一直以來,教育和培訓課程都是付費視頻主力,同時,教育行業也是非常大的廣告客戶群體所在。

  企業的流量焦慮

  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公布的《2019中國網絡視頻發展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國短視頻用戶規模為6.48億,已成網絡視頻生力軍。

  短視頻營造的流量池,讓教育行業看到了無限可能,與之形成對比的是教育機構出現的「流量焦慮」。

  教育行業發展至今,獲客成本高問題仍待解。新東方在線的招股書顯示,其平均獲客成本從2018年的55元增至2019年上半年的138元。與此同時,今年有多家教育機構因資金鍊斷裂關門,老牌培訓機構韋博英語也未能倖免。

  微信朋友圈裂變營銷,曾經是很多在線教育公司速度最快、成效最明顯的獲客手段。今年5月,微信禁止多個在線教育平臺的朋友圈利誘打卡行為,教企獲客渠道遭受巨大衝擊,開始加快尋找新的流量陣地。

  數據顯示,去年底至2019上半年,包括頭部公司在內的1500多家在線教育公司開始在抖音集中投放信息流廣告,教育廣告主數量月均增長達到325%。

  多名在線教育從業者表示,短視頻營造的深度流量池,成為各個行業都會考慮的營銷場所,教育行業也不例外。

  「用戶在哪裡,營銷就在哪裡。」劉興亮說,短視頻很好地利用了用戶碎片化時間,可以直接觸及用戶,未來可能會成為一種重要獲客方式。

  在快手的教育生態裡,也提出了「新營銷」的概念,並加快與專業教育機構合作。目前,好未來、知乎等多家企業均已入駐快手。快手希望助教企通過優質內容獲取用戶信任,建立自己的私域流量池,進而實現更高效的轉化。

  在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看來,教育機構生產的短視頻能否成為一個好的引流渠道,與教育機構本身內容質量有很大關係,但大部分教企發布的視頻只是為了營銷,並非真正的教育內容。

  對於教育企業來說,利用短視頻平臺引流後,能否實現真正的轉化,還是要看其本身的內容和服務。

  「所有的網際網路模式都經歷了這樣一個過程:開始是娛樂的、搞笑的、喜聞樂見的東西。」 劉興亮表示,現在大家看到,短視頻作為一種渠道或展現方式,還可以為行業服務,教育可能是第一批能夠嫁接的領域,但就目前發展而言,仍處於探索階段。

(責任編輯:DF526)

相關焦點

  • 短視頻的第二戰場:抖音、快手、B站剪輯軟體PK
    導讀:如同微信公眾號有秀米、135等圖文編輯軟體一樣,抖音、快手、B站上各種炫酷的視頻,也離不開視頻剪輯軟體。抖音的剪映APP、快手的快影APP、B站的必剪APP等視頻剪輯軟體爭相推出,掀起了短視頻領域的第二戰場。三款視頻剪輯軟體,各有什麼特點?剪輯工具暗戰的背後,是怎樣的排兵布陣?
  • 中老年短視頻用戶爭奪白熱化:微信視頻號半年2億,留給抖音快手的...
    像劉叔叔這樣的中老年短視頻重度用戶越來越多。抖音快手之外,微信視頻號基於「微信生態」的優勢,正後起直追,把短視頻分走的中老年娛樂時間再度「搶」回來。視頻號上到底有多少中老年用戶、日均使用時長是多少,目前暫無確切數據,但上線半年日活超2億的數據,足以讓抖音和快手感受到威脅。
  • 抖音從8人團隊起家,是如何幹翻老牌短視頻玩家快手和美拍的
    競品情況簡介抖音短視頻APP在所處的短視頻領域並沒有任何先發優勢,國內短視頻霸主快手成立於2011年,新浪微博的秒拍成立於2012年,就連美拍(2014)和小咖秀(2015)也均早於抖音1年多上線,好在抖音選擇了更加細分的音樂短視頻領域進行發力,最終實現了彎道超車。
  • 艾德證券期貨:快手和抖音的賽跑,「短視頻第一股」究竟花落誰家?
    「短視頻第一股」究竟花落誰家呢。  在短視頻行業中,有兩家公司可以說是共同起步、共同撐起了短視頻一片天,它們便是抖音和快手。我們知道同行之間往往會遇到競爭和摩擦,從以往的投放大量廣告搶流量到現在開始爭搶國內的「短視頻第一股」。
  • 抖音、快手爭搶「短視頻第一股」,究竟誰是贏家?
    在短視頻行業中,有兩家公司可以說是共同起步、共同撐起了短視頻一片天,它們便是抖音和快手。我們知道同行之間往往會遇到競爭和摩擦,從以往的投放大量廣告搶流量到現在開始爭搶國內的"短視頻第一股"。就在這個月5號,快手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書,據消息稱快手最快將於2021年1月份在香港上市,市場估值估值在3400億人民幣左右。那麼到底快手和抖音誰更能在"短視頻第一股"中拔得頭籌呢?從市場上的數據來看,我們就能分析出來近幾年兩家短視頻到底誰更勝一籌。
  • 快手做女團、抖音拍綜藝,越界的短視頻還有什麼「招」
    在這個螢屏熱鬧「上新」的7月,抖音、快手兩大短視頻平臺也開啟了新一輪向影視行業「進擊」計劃:快手直接官宣了7人組合「KSGirls」女團,邁出了「成為偶像」的一步;抖音繼續搞起了綜藝,上線牽手歌手胡海泉的節目《HI!
  • B站發力支付業務為電商「鋪路」,但它不想成為下一個抖音和快手
    強監管壓頂,B站亟需甩掉「二清」的帽子 雖然B站以ACG內容起家,但近年來卻有不少聲音將其與抖音、快手兩大短視頻平臺相提並論 不管是抖音還是快手,都開始在平臺優質內容的建設上發力,B站這邊則是大力加碼短視頻,扶植優質主播,在支付以及相關的電商領域,三者之間的動作也極為相似。若要弄清支付牌照對於B站的意義何在,抖音和快手近年來在電商領域的發展或許能給我們一些啟示。
  • 亮底牌拼數據,抖音快手「短視頻一哥」之爭進入IPO時間!
    放之短視頻行業,則是抖音、快手短視頻之戰。因其分別背靠騰訊、字節跳動,兩個東家早已在各領域短兵相接。兩個產品即使用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互補性,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大結局也完全沒戲。不過三年孰強孰弱的判定,恐怕要在雙雙發布招股書後一見分曉。
  • 快手短視頻推廣運營_獵戶座網絡科技
    快手短視頻推廣運營,獵戶座網絡科技,主營業務涵蓋短視頻平臺認證服務、短視頻內容運營服務、優質網紅和KOL孵化變現和新零售電商全託諮詢和運營服務。快手短視頻推廣運營, 最近,快手和京東自營的合作,是解決該類問題的一次嘗試,也將大幅提升快手的供應鏈體系。第個問題就是「廣告」與「直播變現」的內部流量競爭問題。
  • 快手發力小遊戲平臺,挑戰字節?
    快手跟抖音處於短視頻賽道,沒有理由不對小遊戲市場心動。更何況,早在2018年,快手就已布局小遊戲市場。中心化、內容分發模式經過兩年多發展,隨著遊戲豐富度、列表效率不斷提升,快手小遊戲規模很難再往上走一個臺階。基於上述考量,快手開始考量主場景是不是會有更大的機會?因此,官方把快手小遊戲升級成小程序遊戲,為內容提供更多的功能跟延展。
  • 直播平臺排行榜前十2020 短視頻直播平臺排行榜
    一些比較知名的直播平臺相信大家都聽說過,但是短視頻目前是新媒體裡面最火的形式,一起來看看短視頻領域最火的直播平臺是什麼?下面是抖音為大家提供的2020年直播平臺排行榜前十。 2020年十大直播平臺排行榜是:鬥魚TV、熊貓直播、虎牙直播、企鵝直播、龍珠直播、觸手直播、快手直播、抖音直播、花椒直播、一直播。
  • 短視頻搶了誰的蛋糕?抖音、快手、微視、秒拍與愛奇藝大道朝天
    靠著各種魔性的短視頻,帶著無數年輕人「抖」了一年之後,抖音終於不再拘泥於短短的15秒,開始覬覦長視頻的市場。據36kr報導,目前抖音正在小範圍內測「長」視頻功能,在這個以15秒短視頻為特色的平臺上,用戶很快能看到時長超過2分鐘的視頻內容。抖音對此的回覆是:「確實還在測試中」。
  • 好未來、猿輔導是如何在短視頻平臺打造個人IP的?
    2019年-2020年,對泛知識領域的短視頻創作者而言,是一個盡享平臺流量紅利的時間段。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在這短短的1年多時間裡,主流短視頻平臺抖音、快手輪番上線了眾多針對教育領域創作者的扶持活動,似乎是有意要把教育打造成平臺的重點垂類,字節更是公開想要進軍教育領域。
  • 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裡面的貓狗有很多類似人生活行為的行為...
    X 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裡面的貓狗有很多類似人生活行為的行為。
  • 2020年短視頻+直播,在線屏幕跨越教育的鴻溝
    2015年出現抖音和快手,拍視頻比發文字還要簡單還要快,短視頻開始紅火。到了現在,人手一部接通網絡的手機,網際網路流量進入了存量博弈的時代。去年整年網際網路的流量其實並沒有明顯增長,我們看到紅火的,有增長的區域,幾乎全部來自於短視頻流量的增長。短視頻也從最初的娛樂,延展到專業教育。今年,最大的一波機會屬於教育。
  • 短視頻平臺怎能為野保動物交易站臺?
    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的非法貿易信息正悄然入駐短視頻平臺。近日,國內野生動物保護組織美境自然(BRC)發布《短視頻社交媒體上的野生動物貿易》研究報告,以藪貓、水獺、灰鸚鵡、紅珊瑚、緬甸星龜、紅隼、象、海龜、鱟、平胸龜、黃額閉殼龜等十一類受保護的野生動物為對象,對各大短視頻平臺上對相關內容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調查。
  • Zynn遭谷歌下架,快手、抖音的海外短視頻終有一戰,誰能笑到最後?
    5月27日,當時上線不到20天的短視頻軟體Zynn衝上了美區iOS總榜第一,其後分別是視頻會議服務Zoom、流媒體平臺HBO Max和短視頻平臺TikTok。Zynn能夠在短時間內趕超TikTok的原因在於其大力度的紅包補貼:新用戶註冊最高可獲得20美元;每邀請一個新用戶可得$20,每邀請五個人可以再額外獲得$10;瀏覽Zynn的視頻,能夠積攢可以用於換成錢的積分。
  • 抖音超火女神「溫婉」被封殺,短視頻盛世危機下,抖音大概要涼?
    據媒體報導,隨著用戶規模的擴大,抖音平臺上的短視頻內容已經開始「變味」:「男子模仿抖音偷盜車標被抓」、「父親模仿抖音失手導致寶寶脊髓受傷」、「用戶在抖音發布製造假化妝品」等案例層出不窮。關於這次的網紅「溫婉」,目前其抖音ID和暱稱已被平臺屏蔽,獲贊千萬的《Gucci Gucci Prada Prada》蹦迪視頻已不見蹤影。
  • 快手教育,能教育快手嗎?
    一、快手教育的邏輯起點2019年7月,快手發布「教育生態合伙人計劃」。很多人並不明白這意味著什麼。乍眼一看,快手似乎是要在教育上發力了。教育行業從業者歡欣鼓舞,聞之而動,趕緊抄起傢伙,進駐快手搶佔紅利。但是細看就會發現,當時的快手內有「K3」之戰(春節前日活突破3億)壓力,外有抖音虎視眈眈。怎麼看,都不像是要做教育的時間點。
  • 短視頻行業深度報告:從抖音爆發探究私域流量變現的可能邊界
    隨著目標受眾圖像越發清 晰,各細分領域得到精耕,短視頻平臺的視頻品類從最初的生活類、影視類擴展到後來的美妝、遊戲、軍事、教育、文 化、旅遊、歌舞等多個領域,出現眾多「短視頻+」系列,呈現短視頻內容垂類百花齊鳴態勢。經歷了前期探索,中國短視頻行業快速崛起,邁入發展成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