鯰魚為什麼不能吃 吃魚要注意哪些事情

2020-12-05 三九養生堂

鯰魚在我們的生活中聽到的應該不少,現在很多人都在說鯰魚不能吃的問題。那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鯰魚的名聲這麼臭呢?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鯰魚為什麼不能吃、吃魚要注意什麼以及哪些人不宜吃魚。

鯰魚為什麼不能吃

鯰魚是雜食性動物,它的主要食物包括是水生昆蟲、有機碎屑等,也吃小魚、鼠類等活物,甚至在吃不飽的時候還會吃同類的屍體。正因為鯰魚食性雜,所以生命力很強,能在汙染水體生存。在一些有雞糞、豬糞的汙水環境下,鯰魚是可以生存的。但是在市場上,我們看到的都是人工養殖的鯰魚,所以可以放心食用。

很多人認為鯰魚是雜食性動物,生活能力較強,在臭水溝和糞便的汙染中也能存活,所以認為其是非常髒的魚類。其實不然,生活中所銷售的鯰魚多數都是人工養殖的。接下來我們講講吃魚的時候都要注意哪些問題。

吃魚要注意什麼

魚肉過紅過白不吃

魚因品種不同,本身就存在金槍魚這樣的紅肉魚和帶魚這樣的白肉魚之分,但如果魚的顏色過於鮮紅或呈亮白色,很有可能是染色劑的「功勞」。

個頭挑「八分大」的

魚的個頭決定其口感和安全性。太小,魚還沒有長大成熟,肉質不夠鮮嫩,魚刺也會顯得格外多。太大,意味著魚的年齡老,肉質粗糙,體內可能積聚了不少有害物質。因此,買魚選個頭「八分大」左右的比較合適,例如,鯉魚和武昌魚以1斤半、鯽魚0.5斤~1斤、草魚4~5斤的為宜。

魚眼渾濁塌陷、魚鰓發灰的不買

選購「冰鮮魚」,應該先觀察其眼睛和鰓。新鮮魚眼球飽滿,角膜透明清亮,鰓絲清晰呈鮮紅色。其次,鮮魚眼球不飽滿,眼角膜起皺,稍變渾濁,有時眼內溢血發紅,鰓色變暗呈灰紅或灰紫色。腐敗魚眼球塌陷或乾癟,角膜皺縮或有破裂,魚鰓呈褐色或灰白色。

現殺活魚放放再吃

剛宰殺後的魚肉品質並不是最好的,因為魚肉會有一個「排酸」過程,需要放置一段時間才更加鮮美。像草魚、鰱魚這樣的小型魚,應該立刻冷藏,2小時後再烹調;而大型魚需要冷藏超過2小時。

人們都認為說剛殺的魚最新鮮,其實在吃鮮魚的時候,剛殺完的鮮魚是要經過一個排除體內雜質的過程。所以在活魚宰殺之後,應該等一段時間再食用。

水箱內水的顏色不對不選

在超市購買活魚時,要看看「水色」。因為它是水質好壞的體現,如果呈現深綠色或是藍色,可能是藻類過多,說明很久沒有換過水和清洗水箱了,可能會影響魚的健康。水色清且流動更換的水箱中的魚,一般會更鮮活。

價格太低的不買

價格低得離譜,就要考慮魚的來源、品質和安全性問題,變質魚吃下會帶來很大的健康風險。

生魚片冷凍後再吃

生魚片中可能會存在寄生蟲,寄生蟲對熱和低溫抵抗力很差,在零下20℃的條件下冷凍24小時後可被殺滅,而一般生魚片餐盤下的冰塊完全起不到殺滅寄生蟲的作用。所以,只有對原料的來源足夠放心,魚才能生著吃。

儘量蒸著吃

在所有的烹調方法中,蒸最為健康,烹調溫度較低且用油少,能很好地保護魚肉中絕大部分營養不被破壞。煮或燉,魚中的有一部分營養可能會流失於湯水中。燒烤的溫度較高,容易產生有害物質,並且烤魚的用油量也不少,破壞了魚低脂的健康特色。油炸含油量更高,對魚營養破壞更大,也不建議選用。

醃製過的不吃

水產品中可能含有較多的亞硝酸鹽,在幹制或醃製過程中,其中的部分蛋白質發生分解,產生胺類,和亞硝酸鹽結合成為亞硝胺,有一定的致癌風險。

吃魚的好處我們都是非常了解的,但是有哪些是不適合吃魚的你們知道嗎?接下來我們看一下有哪些人不適合吃魚。

哪些人不宜吃魚

1、痛風患者

因為魚類含有嘌呤類物質,而痛風則是由於人體內的嘌呤代謝發生紊亂而引起的。

2、肝硬化患者

肝硬化時機體難以產生凝血因子,加之血小板偏低,輕易引起出血,如果再食用富含20碳5烯酸的沙丁魚、青魚、金槍魚等,會使病情急劇惡化,猶如雪上加霜。

3、孕婦

孕婦不宜經常食用海魚,因為常食海產品,會過多攝入甲基汞,胎兒在宮內接觸的汞量越高,幼兒的注意力、記憶力、語言能力等其他機能發育輕微遲延的危險越大。

科學家還提醒,即使母體攝入的汞不多,其胎兒的腦發育還可能發生遲延。

4、出血性疾病患者

一些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朋友同樣要注意吃魚一定要少或者不吃。

5、結核患者

服用異煙肼時如果食用某些魚類容易發生過敏反應,輕者噁心、頭痛、皮膚潮紅、眼結膜充血等,重者會出現心悸、口唇及面部麻脹、皮疹、腹瀉、腹痛、呼吸困難、血壓升高,甚至發生高血壓危象和腦出血等。

結語:生活在汙染水體的鯰魚是不能食用的,但是人工養殖的鯰魚食用是沒有什麼壞處的。在吃魚的時候要注意的是,蒸著吃是營養保留較好的方法。痛風患者以及肝硬化和孕婦朋友就儘量少吃一些魚類,以免身體不適。

相關焦點

  • 闢謠|鯰魚是「垃圾魚」太髒不能吃?釣魚人:更髒的魚你都吃了
    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尤其近些年,鯰魚不僅是野釣的魚種,更越來越多的加入到了池釣的行列,甚至大物坑都有垂釣大鯰魚的玩法。鯰魚其實只是統稱,細分還有許多分種,這個咱們就不具體討論了。今天咱們要說的是一類常見的「理論」:鯰魚吃垃圾、腐肉,所以是很髒的魚,釣到後也不能食用......更有古話:鯰魚是典型的無鱗魚,吃了勾老病。。。那麼這些說法都是真的嗎?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不吃鯰魚,鯰魚到底還能不能吃?
    儘管喜歡吃魚的人有很多,而鯰魚卻是越來越很少有人願意吃,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因為鯰魚主要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庫的中下層,多在沿岸地帶活動,白天多隱於草叢、石塊下或深水底,一般都是夜晚出來覓食開展活動。一般在立秋後鯰魚藏於深水處或者在汙泥裡過冬,它們和其它的魚類一樣也會冬眠不吃食;因為鯰魚是屬於肉食性魚類,它的生存環境相對於其它的魚類來說並不是有多衛生,也許在我們的觀念裡因為它所吃的食物不乾淨所長的肉質肯定也不是那麼清潔有關。因為鯰魚所吃的食物在我們一般的人看來本來就髒,而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現在有很多的人不吃鯰魚也是屬於很正常不過的事了。
  • 鯰魚吃糞便,是世界上最髒的魚?到底能不能吃呢?
    最近,關於鯰魚的新聞又受到許多媒體的關注。有人說,鯰魚是「垃圾魚」,因為它的生存環境過髒,有些甚至生存在飄滿垃圾的髒水裡。還有人說,鯰魚吃糞便「鯰魚是世界上最髒的魚,不能食用」。對此百姓們也是心生疑惑!
  • 鯰魚吃糞便,是世界上最髒的魚?真相是…
    ----以上為廣告---- 一直以來 很多人認為 鯰魚是「垃圾魚」 因為它的生存環境太髒 還有人說「鯰魚吃糞便」
  • 鯰魚吃什麼,小龍蝦和鯰魚還能不能吃?營養師告訴你正確做法
    夏天到了,又到了人們吃魚、吃小龍蝦的季節。可最近幾年,關於它們的傳言也有很多,除了有人說小龍蝦很髒不能吃以外,還說鯰魚是這個世界上最髒的魚,如果這兩者相比較的話,都是不相上下。小龍蝦真的很髒嗎?如果要說到原先的小龍蝦,常常生活在臭水溝裡,我們不能保證小龍蝦就是安全的,很可能會食用到細菌,或者是身上存在寄生蟲等可能。現在的小龍蝦,絕大多數都是用人工養殖,首先養殖的環境有了保證,即便是小龍蝦身上還有寄生蟲的問題,只要我們烹飪成熟,不食用積攢毒素較多的小龍蝦頭,就是可以放心吃的。那鯰魚是世界上最髒的魚嗎?
  • 鯰魚肉多無刺,但很多人寧吃草魚也不吃鯰魚,這是為什麼?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魚類是必不可少的一種食物,而魚的種類也非常多,常見的就有鯉魚、鯰魚、多寶魚等等,魚的味道雖然好,但就是魚刺讓人很煩,有些人小時候更是沒少被魚刺卡住,因此留下心理陰影,以後再也不敢吃魚。
  • 鯰魚是吃什麼長大的?真的是糞便和腐食嗎?還能不能食用?
    鯰魚大家都不陌生,是市面上很常見的一種魚類。魚肉裡面含有很多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可以幫助補充所需的營養。但是雖然鯰魚的口味好,營養價值很高,但是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不吃鯰魚,主要的原因是因為鯰魚吃的食物有關。下面就來和大家談一談,關於鯰魚的事情。
  • 為什麼吃鯰魚的人越來越少了?鯰魚真的是吃腐食和糞便長大的嗎?
    鯰魚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它的肉質鮮嫩,並且經過烹飪後,味道也很好,本來是我國人民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但是近來年大家都吃得比較少了。而之所以吃得少,和鯰魚的「髒」有很大的關係。現在網上盛傳,鯰魚是世界上最髒的魚,在髒水裡面養殖,吃垃圾、糞便和腐食長大,並且體內還有重金屬,簡直是世界上最髒的魚,是名副其實的垃圾魚,根本就不能吃。看到這樣的消息,就算再愛吃的吃貨,為了健康和身體,也不會再吃鯰魚了。但大家也都知道,網上的消息真真假假,難以辨別,所以問題就來了,鯰魚真的會吃腐食、垃圾和糞便嗎?鯰魚真的有那麼髒嗎?鯰魚到底還能不能吃?
  • 鯰魚都是吃「垃圾」長大的,不能吃?闢謠:大家不要再冤枉鯰魚了
    鯰魚是我們廚房裡常見的魚類,表皮沒有魚鱗,黏糊糊的,鯰魚燉茄子再加點豆腐,十分美味,以前是招待客人的很好的食物。但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有一個流傳很廣的說法認為,鯰魚是在汙泥溝裡長大的,魚肉很髒汙染很嚴重。從此以後鯰魚的地位一落千丈,所以現在鯰魚即使非常便宜,也很少有人去買。
  • 媽媽吃魚要注意,有些魚對孩子不利,吃的時候要小心
    都說懷孕之後,媽媽吃的是兩個人的量,營養也是給兩個人吸收的,這也讓很多新手父母都很關注飲食,總是希望能給肚子裡的孩子補足營養,讓孩子能夠在很好的營養條件下健康成長。不過,市面上的食材千千萬,各種各樣的食物對於普通人來說自然是都可以吃的,不過對於孕媽媽這個特殊的群體來說,食材上的選擇就要注意很多事情。對於很多孕媽媽來說,都會覺得魚類是最好的一種補充營養的食材,畢竟魚肉脂肪少,營養高,不僅可以讓孩子攝入到充足的營養還可以保持孕媽媽的身材不至於太過豐腴。
  • 健康早報:鯰魚是世界上最髒的魚,不能吃?誇大其詞
    鯰魚是世界上最髒的魚,不能吃?誇大其詞。鯰魚是一種腐食動物,但並不意味著它就喜歡生活在髒的環境裡,也不意味者它「髒」。目前市售鯰魚多為養殖魚類,基本不存在重金屬、農藥殘留等有毒有害物質超標,還是可以放心食用的。問題1:喝珍珠奶茶會得腸阻隔?較真鑑定:分情況,胃腸功能不好的人喝有風險。
  • 吃魚的好處有哪些 吃魚要注意這幾點
    魚類是生活當中不可缺少的食物,它的味道鮮美,大家都很喜歡吃。適當吃魚對身體是有很多益處的。那麼,吃魚的好處有哪些呢?我們吃魚的時候要注意些什麼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吃魚的好處有哪些促進發育富含歐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對孕婦是很重要的,這可以促進胎兒的發育。有研究發現,每周吃些魚類食物,可以提高出生之後的嬰兒的智力水平。延長壽命一項經過16年觀察的新研究發現,吃魚的確可以助人長壽。研究人員發現,攝取魚肉中的有益脂肪酸,可以使死亡率降低27%,堅持吃魚的人會比不吃的人多活兩年。
  • 吃「便便」長大的鯰魚,並不全是「垃圾魚」
    鯰魚在國人眼裡的印象,除了貪食、生命力頑強之外,那就是一個字「髒」!在網絡上,很多人將其稱為「垃圾魚」,似乎是要將它們貼上「不能吃」的標籤,很多人更是談「鯰」色變。以「便便」為食的鯰魚,不能吃?而前段時間發生的一件較為尷尬的事情,似乎更印證了鯰魚「垃圾魚」的身份。
  • 鯰魚能吃麼?吃貨們小心垃圾鯰魚,來歷不明的鯰魚別亂吃
    鯰魚雖美味,但問題鯰魚還讓人記憶猶新!來歷不明的最好別亂吃!為什麼這樣說?不是危言聳聽,也沒有誇大其詞。我們從13年的一起海口垃圾鯰魚事件說起。雖然該事件過去了7年,但我猜想還是應該有部分海南人能夠對這個事情記憶猶新。事件是怎樣的一個過程呢?且聽我慢慢講述。
  • 【資訊】所以「鯰魚是世界上最髒的魚,不能吃」,這個理由到底是否成立?
    謠言:鯰魚是世界上最髒的魚,不能食用。來源:最近,關於鯰魚的新聞又受到許多媒體的關注。有人說鯰魚是「垃圾魚」,因為它的生存環境過髒,有些甚至生存在飄滿垃圾的髒水裡,還有人說鯰魚吃糞便,所以「鯰魚是世界上最髒的魚,不能食用」。鯰魚真的是最髒的魚嗎?
  • 鯰魚是吃腐肉長大的?太髒不能吃?今天告訴你怎樣辨別
    說起鯰魚,可謂餐桌上的一道美食,鯰魚不僅營養價值高,而且肉質細嫩,肥而不膩,深受大家的喜愛,但是最近網上流傳一個說法,說鯰魚是吃腐肉長大的,特別髒,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這麼好的美味不會不能吃了吧?事情是這樣的,海南省海口市海洋與漁業局接到群眾舉報,稱海口市一家養殖鯰魚的池塘環境非常惡劣,魚塘中漂浮著大量的垃圾,惡臭撲鼻,周圍養殖戶的廁所、雞圈和豬圈中的糞便都會排進魚塘中。據鯰魚養殖戶介紹,這些鯰魚大概3個月打撈一次,一口塘能撈1萬多斤魚,主要銷往海口的魚煲飯店和一些大排檔。
  • 鯰魚要少吃,你知道為什麼嗎?
    但當你準備吃魚時,請健康地吃。如果沒有攝取足夠的蛋白質,身體便會開始利用並分解自身肌肉,這樣會容易感到疲憊和虛弱。因此,食用優質蛋白是健康飲食的首選。但是吃什麼魚,怎麼吃也是一個重要的注意事項。來自MD安德森的高級臨床營養師Karla Crawford給我們列出來以下詳細信息。罐頭魚還是新鮮魚?與新鮮魚相比,罐頭魚當然沒有那麼多營養,但是它的好處也不少,比如:方便、口味好,這些往往是罐頭魚愛好者欲罷不能的訴求。其實如果你喜歡吃魚骨頭,罐頭魚的魚骨是很好的鈣質來源。
  • 清道夫魚為什麼不能吃,清道夫魚在原產地天敵是誰
    一想到魚,大部分小夥伴估計都饞得流口水了,但不同的魚類口感和可食用度都是不一樣的,除了我們平時見得最多的草魚、鯰魚、鯉魚等等,還有很多魚類都是我們不熟悉的,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下水道的清理者清道夫,這是一種食性非常雜的魚類,雖然它能夠起到淨化水質的作用,但是幾乎沒有什麼經濟價值。
  • 為什麼現在的人都不喜歡吃鯰魚了?
    大家好,歡迎來到三農天地資訊,,帶你了解更多農村的人和事,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為什麼現在的人都不喜歡吃鯰魚了?說起鯰魚,我也很好奇。為什麼小時候我也愛吃鯰魚,現在長大了反而不吃鯰魚了呢?這也正常,我個人覺得鯰魚可吃可不吃。我不挑吃,什麼都吃。
  • 蛇吃魚 魚吃蛇?兩條蛇爭吃一條鯰魚卻不知「誰吃誰」最終鯰魚跑了
    這條水蛇正在抽身的時候,水塘裡又遊來一條亞洲水蛇,一口咬住已經吊在半空的鯰魚的尾巴,於是就上演了一幅蛇咬魚,魚咬蛇,不知誰吃誰的難得一幕。當時,這兩條飢餓的亞洲水蛇和這條鯰魚,以這樣的姿勢僵持了大約半個小時,最終還是水裡的那條蛇因體力不支鬆了口,退出了這場鯰魚爭奪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