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90年代初期,作為曾經的全國第四大城市瀋陽,為了擺脫「老舊」重工業基地的形象與現狀,掀起了一股「重建熱潮」。一時間,瀋陽遍地都是工地,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仿佛在預示著這座城市的「重生」。直到現在,瀋陽市的「重建」工程依然如火如荼。20年來,這裡的建設者們從未停歇,他們憑藉自己的辛勤努力獲得了應得的財富與榮譽。李慶吉便是其中的一員,他從事的行業可以算得上是「重建」的源頭——建築拆除。
李慶吉的建築拆除之路 助力城市的重生
初生牛犢
1989年,18歲的李慶吉從朝陽市凌源老家隻身來到瀋陽打工。他年輕力壯,肯吃苦,很快就在建築工地上當起了農民工。當時瀋陽市的大規模重建已經初步啟動,但多數工程沒有實現機械化施工,整個城市只有為數不多的幾臺挖掘機。李慶吉的工作就是跟在挖掘機後面,用鐵鍬等工具將挖掘機挖出的深溝進行平整和修補。這其中的辛苦自不必說,收入也是少得可憐,他初生牛犢,憑著一身使不完的力氣,逐漸從工作中學習和摸索經驗,對市政工程及建築拆除有了自己的了解。
2年後,市區的建築拆除行業已經火熱起來。尚未在瀋陽站穩腳跟的李慶吉看準時機,擇機為另一名個體挖掘機老闆打工。當然,沒有技術的他依舊只能充當小工,在被挖掘機拆除的建築廢墟裡撿拾鋼筋。這一幹,又是4年,這期間他明白了拆房子可以致富、賣「廢品」(鋼筋)可以賺錢。更為重要的是,當一名挖掘機的駕駛員可以享有「高人一等」的待遇。
1996年,李慶吉用自己幾年來積攢的積蓄,毅然報考了挖掘機駕駛員培訓班。在拿到駕駛執照的那一刻,他感慨自己終於成為了一名「技術人員」,可以享受到眾多被「小工」羨慕的優越待遇,儘管當駕駛員的第一個月工資只有500元左右。在這之後的幾年時間裡,他的工資「穩步上漲」,到了2003年,他的月薪已經「高達」2500元。此時的李慶吉也已經結婚生子,除了維持家庭的正常開銷,他發現一年到頭也攢不下幾個錢。於是他的心中產生了一個此前從未敢想過的念頭:自己也要當老闆!
結緣Cat (卡特)
2003年4月2日,是李慶吉永遠銘記的日子。這一天,他歡歡喜喜地迎來了自己的第一臺Cat (卡特)320C挖掘機。首付的30餘萬,是他回老家找了20多個親朋好友籌集而來的。談及為何選擇Cat (卡特)設備,他表示:「當駕駛員的時候就操作過各個品牌的挖掘機,唯有Cat (卡特)挖掘機令他最滿意。理由只有一條:質量過關、堅固耐用!」
做了10餘年農民工的李慶吉終於當上了老闆,但這並沒有衝昏他的頭腦,反而令他更加勤奮。憑藉著多年從事拆除和市政工程中積累的經驗及人脈關係,他很快就承攬了一些建築拆除工程。由於沒有更多資金僱傭操作手,所以他只能親自駕駛Cat (卡特)挖掘機。然而不到兩年,他不但還清了貸款,還收回了購機成本。
又過了一年,他意識到建築拆除市場越來越大,當務之急是快速佔領市場。於是他開始帶徒弟駕駛挖掘機,徒弟出師後,他可以將更多的時間投入到跑工程方面。隨著工程量的加大,他在幾年間又陸續購買了6臺Cat (卡特)320系列挖掘機。現在,李慶吉的Cat (卡特)挖掘機每年平均工作3000小時以上,繁忙的時候每天要工作15小時以上。無疑,Cat (卡特)設備已經成了他創業致富中的得力助手。
上世紀90年代初期,作為曾經的全國第四大城市瀋陽,為了擺脫「老舊」重工業基地的形象與現狀,掀起了一股「重建熱潮」。一時間,瀋陽遍地都是工地,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仿佛在預示著這座城市的「重生」。直到現在,瀋陽市的「重建」工程依然如火如荼。20年來,這裡的建設者們從未停歇,他們憑藉自己的辛勤努力獲得了應得的財富與榮譽。李慶吉便是其中的一員,他從事的行業可以算得上是「重建」的源頭——建築拆除。
李慶吉的建築拆除之路 助力城市的重生
初生牛犢
1989年,18歲的李慶吉從朝陽市凌源老家隻身來到瀋陽打工。他年輕力壯,肯吃苦,很快就在建築工地上當起了農民工。當時瀋陽市的大規模重建已經初步啟動,但多數工程沒有實現機械化施工,整個城市只有為數不多的幾臺挖掘機。李慶吉的工作就是跟在挖掘機後面,用鐵鍬等工具將挖掘機挖出的深溝進行平整和修補。這其中的辛苦自不必說,收入也是少得可憐,他初生牛犢,憑著一身使不完的力氣,逐漸從工作中學習和摸索經驗,對市政工程及建築拆除有了自己的了解。
2年後,市區的建築拆除行業已經火熱起來。尚未在瀋陽站穩腳跟的李慶吉看準時機,擇機為另一名個體挖掘機老闆打工。當然,沒有技術的他依舊只能充當小工,在被挖掘機拆除的建築廢墟裡撿拾鋼筋。這一幹,又是4年,這期間他明白了拆房子可以致富、賣「廢品」(鋼筋)可以賺錢。更為重要的是,當一名挖掘機的駕駛員可以享有「高人一等」的待遇。
1996年,李慶吉用自己幾年來積攢的積蓄,毅然報考了挖掘機駕駛員培訓班。在拿到駕駛執照的那一刻,他感慨自己終於成為了一名「技術人員」,可以享受到眾多被「小工」羨慕的優越待遇,儘管當駕駛員的第一個月工資只有500元左右。在這之後的幾年時間裡,他的工資「穩步上漲」,到了2003年,他的月薪已經「高達」2500元。此時的李慶吉也已經結婚生子,除了維持家庭的正常開銷,他發現一年到頭也攢不下幾個錢。於是他的心中產生了一個此前從未敢想過的念頭:自己也要當老闆!
結緣Cat (卡特)
2003年4月2日,是李慶吉永遠銘記的日子。這一天,他歡歡喜喜地迎來了自己的第一臺Cat (卡特)320C挖掘機。首付的30餘萬,是他回老家找了20多個親朋好友籌集而來的。談及為何選擇Cat (卡特)設備,他表示:「當駕駛員的時候就操作過各個品牌的挖掘機,唯有Cat (卡特)挖掘機令他最滿意。理由只有一條:質量過關、堅固耐用!」
做了10餘年農民工的李慶吉終於當上了老闆,但這並沒有衝昏他的頭腦,反而令他更加勤奮。憑藉著多年從事拆除和市政工程中積累的經驗及人脈關係,他很快就承攬了一些建築拆除工程。由於沒有更多資金僱傭操作手,所以他只能親自駕駛Cat (卡特)挖掘機。然而不到兩年,他不但還清了貸款,還收回了購機成本。
又過了一年,他意識到建築拆除市場越來越大,當務之急是快速佔領市場。於是他開始帶徒弟駕駛挖掘機,徒弟出師後,他可以將更多的時間投入到跑工程方面。隨著工程量的加大,他在幾年間又陸續購買了6臺Cat (卡特)320系列挖掘機。現在,李慶吉的Cat (卡特)挖掘機每年平均工作3000小時以上,繁忙的時候每天要工作15小時以上。無疑,Cat (卡特)設備已經成了他創業致富中的得力助手。 此外,李慶吉對Cat(卡特)的售後服務水平讚賞有加,認為正是良好的售後服務最大程度地保障了他的高強度的生產。在一次晚間作業時,他的一臺Cat (卡特)挖掘機出現故障,打完求助電話後,Cat (卡特)代理商威斯特公司的服務人員迅速趕到現場。經過檢測,發現只是位於油門上的泵卡住了,用螺絲刀稍作調整便恢復了正常。整個檢測、調試工作只用了短短幾分鐘。這讓李慶吉十分不好意思,認為如此小事卻麻煩了售後服務人員專門跑一趟。但威斯特的售後員工表示,無論設備出現什麼問題,他們都會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
「團隊作戰」
在瀋陽提建築拆除行業,內行人都知道有兩個鼎鼎有名的「團隊」,分別由四川籍和凌源籍從業人員組成。這個來自凌源的團隊就是由李慶吉和他的老鄉、親友組成的。目前,瀋陽市從事建築拆除行業的挖掘機約有400臺,幾乎全部是這兩個「團隊」所有。
毫無疑問,李慶吉是凌源老鄉中不折不扣的「領路人」。李慶吉告訴編輯,在他事業相對穩定後,首先想到的是遠在凌源的親朋好友,主動邀請他們過來幫忙。他們當中,有的當駕駛員,有的撿拾鋼筋。隨著李慶吉事業的逐步發展,他們的收入水平也都有了不小的提高。於是,有些人也動了自己作老闆的心思。面對這種情況,李慶吉非但不加阻攔,反而全力支持他們自己購買挖掘機。在他看來,自己和老鄉之間並不存在競爭,可以相互合作,共同致富。這樣,他們在項目投標時,可以資源共享。換句話說,就是誰家的挖掘機不夠用,只要招呼一聲,馬上就有老鄉的挖掘機調配過來。如此一來,挖掘機的數量永遠是充足的,大大增加了競爭力。作為先行者,李慶吉對每位想成為老闆的老鄉都有著同樣的建議:如果想提高競爭力,增加中標成功率,首選Cat? (卡特)挖掘機。現在,通過李慶吉的介紹,「凌源隊」的眾多老闆陸續購買了50餘臺Cat? (卡特)挖掘機,打造了建築拆除行業中的「豪華之師」。
將心比心
李慶吉的從業經歷看似平坦,但都是由長時間的勤奮和努力及刻苦累積而成的。他曾做過7年駕駛員,6年「小工」。如今已經步入中年的他,談及自己經營中的最深體會,他還是會感慨地說:「無論對員工,還是對設備,都要將心比心!」
公司中的員工,無一沒有受到過李慶吉的幫助。打工出身的李慶吉深知普通員工的艱辛,所以他從不刁難他們。相反,能幫忙的地方他決不推託。有一次,一個員工向他請假,李慶吉得知原因後,請假是為了回家相親。他當即安排調班,主動借給他一筆數目不小的錢讓他用來準備婚事,還親自開車將員工送回老家和家人團聚。在他看來,出門在外打工的農民工最需要的不僅是物質需求,精神需求也同樣重要,他要儘可能地給予他們最大的歸屬感。還有一次,一位剛剛上班一個月的駕駛員找到李慶吉,為難地表示在老家的父母打算承包一座山頭用來種植經濟作物。但資金有限,還差6萬元錢,問李慶吉能否解決這個燃眉之急。李慶吉經過仔細問詢,了解到確有其事,當即拿出6萬元交給了員工。談及此事,李慶吉笑言:「每年都會借錢給員工,少則幾千,多則幾萬。有時員工在這裡工作一整年也還不完借款。但是這大大提高了員工對公司的忠誠度,我們的員工流動性很小,大多數都在這裡工作了7、8年以上。」
李慶吉對待他心愛的Cat (卡特)挖掘機同樣「將心比心」。在東北地區,冬季氣候極其寒冷,如何正確使用和保養挖掘機是非常重要的。在寒冷的季節,李慶吉要求駕駛員每天早上作業之前一定要讓挖掘機提前預熱,讓機器空轉半小時,慢慢活動。不僅如此,每天還要給挖掘機打兩遍黃油以確保挖掘機的正常運行。除此以外,李慶吉還讓他的老父親專門負責採購油品以保證質量。他把Cat (卡特)挖掘機當成了自己的親人,更是事業上不可缺少的夥伴。
談到將來,李慶吉希望能夠和自己的員工開展更為親密的合作,鼓勵員工對Cat (卡特)挖掘機入股。這樣既可以分擔公司的風險,又可以提高員工的歸屬感和工作動力。用他的話說:「員工和Cat (卡特)挖掘機是我事業發展的基石,是我生命的一部分。無論何時何地,我都離不開他們。」(本文來自卡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