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社會用工對於學歷要求越來越高,而大學生考研也成為了一種趨勢,畢竟現在本科學歷一抓一大把,想要在人才市場脫穎而出,擁有更高的學歷已經成為了一塊必不可少的敲門磚。根據相關媒體發布的數據統計顯示,2021年考研人數再創新高,考研已經逐漸演化成一場比高考還要競爭激烈的考試。
與高中升大學的模式有些類似,並非只有國家統一考試一條路,很多優秀的本科生可以通過保研資格進入青睞的大學繼續深造,相比擠破頭還難以上岸的研究生考試,這些保研生群體則顯得非常輕鬆,在身邊大多數同學都在起早貪黑備戰考研時,他們卻提前獲得了研究生入學資格。
事實上,這些保研生大多從大一學年開始就已經樹立了保研的目標,並且在此後很長一段時間內都為之努力奮鬥。當大多數大學生還在享受大學時期的輕鬆快樂時,這些保研生卻在想方設法提升自己的文化課成績,以及增加自己的競爭力。那麼,大學生應該如何爭取保研資格呢?不想加入考研大軍?從大一開始做好5件事,你也可以輕鬆保研
01努力搞好人際關係
大學校園其實就是半個社會。在這裡,大家都在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拼搏,很少有人顧及你的想法。你不能再像當初高中的時候那般單純,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讀書上。大學時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更要努力搞好自己的人際關係,要多在導員和系主任面前刷自己的存在感。
雖說他們沒有給我們單獨留下名額的權利,但這些人手裡的資源和各種活動比賽的機會都是非常多的。和他們打好關係後,我們會了解到更多的比賽的情況,取得更多展現自我的機會,在保研的時候為自己多加幾分。
02打鐵還需自身硬
想要保研,最重要的一點還是成績,雖然和別人打好關係非常重要,但最重要的是要自身條件足夠優秀,否則就算和所有的人都搞好關係,也是無濟於事。別人的幫助,只能是錦上添花,而在大學期間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穩住自己的成績。
很多人都覺得期末考試的時候各種考試讓自己很頭痛,但是你想一想,這些考試和考研,到底哪個難度更大?前三年的學習成績,最好每個學期都能夠保持在前3名,若是你有能力,每次達到第一,就更有保證了。
03多拿獎項
保研資格分配的時候,也會將個人獎項證書納入到衡量的標準過程中。計算機英語證書就不用小編多說了吧,這可是國家級證書,同樣是具有一定的含金量的。除此之外,你還要多去參加一些專業學科競賽,努力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如果能夠獲得一些獎項,那麼就可以在保研的時候多加一些分。可不要小看科技競賽加分,這些額外的加分往往會讓你實現逆襲,彌補學習成績稍差的劣勢。
04努力提升自我
大學並非像高中一樣只看個人成績,有很多大學期間成績排名第一的人,卻往往喪失了保研的資格,那是因為他們沒有全面發展,考研不光是學習,考的更是一個人的綜合實力。大多數的學校最後在選取保研人的時候,都是用的綜合評分,也就是個人的成績加上各種獎項以及身上的各種職務的加分。若是只顧及成績,別的方面卻拖了後腿,才真的讓人心痛呢!
05選學校也是一門學問
高考過後選學校成為了學生和家長共同頭痛的一個問題,而在選擇學校的時候,大家的眼光要放得更為長遠一些,並不能夠只是為了一個本科學歷,有部分大學保研名額比較少,在這種學校中,你就算拼盡全力,可能到最後也會落到一個無功而返的地步。
所以在高考過後,挑選學校的時候,要將保研率也作為自己選擇學校的一個標準,同樣的努力,在三年後一個輕輕鬆鬆被保研,一個每天都要苦逼的讀書,甚至到最後是否有成果,你也無從知曉。你又會選擇哪個呢?
06寫在最後
提升學歷的確是提升自己競爭力的一個最有效的辦法,而很多的用人單位目前對於求職者的學歷要求也是越來越高。在我國,研究生招生人數雖然每年都處在擴招的狀態,但是仍不能夠滿足學生的需求,有很多的學子苦苦奮鬥一年,最後卻成為了炮灰。而關於是否上研究生這件事,其實很多大學生內心也沒有一個準確的答案,他們有的人是看著身邊的人都在想提升學歷,都想拿一個研究生學位,自己也就隨波逐流。
其實是否選擇上研究生,還要根據個人的情況,如果你不喜歡學術,如果你的家庭情況不支持,那麼又何必強求自己?畢竟在研究生期間需要進行各種各樣的科研論文的寫作,甚至還有可能會面臨延畢。
但無論如何,只要個人努力拼搏進取,那麼你的未來一定會更加的光輝閃亮。如果從一開始的時候。就有研究生的想法。那麼以上小編所說的保研這條路,大家真的可以細細考慮一下。和幾百萬人的考研競爭相比,大學期間成績高一些,多拿幾個證書,多參加一些競賽,真的不是什麼大事。對於這件事,大家還有什麼想說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