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全球變暖的形勢日益加劇,縱觀近年來,全球變暖已經成為了一個大熱的詞語。其實全球變暖的形勢並不是最近幾年才出現的,早在1979年日內瓦氣候大會首次提出了全球變暖概念,只不過那個時候的地球環境還在初步改變階段,人類不以為意。
直到近幾年,全球變暖的形勢越發明顯,人類的生存受到嚴重影響,全球變暖才成為了科學家頻繁提起的概念。很多人對全球變暖的形勢不以為意,他們認為即使地球環境發生了改變,所影響的也是幾百年後的人類,他們只要過好現在的生活就可以了,這樣的想法其實是非常不負責任的。
全球變暖的勢頭已經越發明顯,各個國家都因為全球變暖遭受了不同的自然災害。科學家甚至聲稱,如今的地球環境或許已經到達臨界點了,因此全球變暖不是未來要考慮的事情,而是現在全人類攜手共同克服的難題。
動物的體型變小。
從2013年以來,科學家就一直密切關注全球變暖對動物的影響,根據他們的研究發現,從古新世到始新世期間,動物的體型正在呈現變小的趨勢,很多知識性動物也慢慢的減少。這是因為地球中的大氣成分發生了變化,二氧化碳的含量持續上升,很多植物中的葉子和幼苗發生了性質現象,大量的營養成分流失,很多知識性動物失去了食物來源,於是便出現了增長緩慢,數量減少的情況。
冰川融化。
自從進入2020年以來,那邊兩極變成了人類提及最多的詞語。南北兩極由於厚重的冰川和極低的溫度,一直是人們不敢靠近的區域。如今8月份馬上結束,北京已經打破了38度的高溫紀錄,西伯利亞的人們在這樣的溫度下更是下水嬉戲,這樣的情景也是百年難得一見。南極作為世界上最後一塊無主之地,也在今年打破了20度的高溫紀錄。可以說全球變暖對於南北兩極的影響還是非常明顯的。
冰川融化首先影響的便是南北兩極的生態環境。在南北兩極生存的生物已經存在了數千年的時間了,他們對於兩極的生態環境已經非常適應了,冰川是他們捕捉獵物的保護傘,如今冰川漸漸的融化,大量的海洋生物失去了棲息地,只能選擇遷徙,就在遷徙的道路中,很多生物慢慢的死亡了。科學家曾經預測,到了2100年北極熊或許會滅絕,地球上將不再出現他們的身影。
糧食產量銳減。
糧食的產量與地球環境息息相關,在歷史上曾經發生過大大小小的兵器,氣溫驟降會影響糧食的生長,很多地區會出現顆粒無收的情況。其實除了兵7萬,過高的氣溫也會影響糧食的產量。全球氣溫不斷升高,將會引起洋流運動和季風運動的失衡,在這種情況下,糧食的產量便會受到極大威脅。畢竟全球的生態環境都是一體的,某個環節出現了問題,所影響的將是全球的生態系統。
很多國家在今年都出現了高溫天氣,美國的休斯頓便持續遭受高溫的煎熬。在這樣的天氣下,有些地區甚至出現了糧食危機,大片的農作物因為乾旱而枯萎死亡,科學家預測在如今的全球環境形勢下,未來人類或許將會遭遇一場糧食危機。糧食危機一旦爆發,或許就會產生新一輪的戰爭,這是我們無法預料的。
所以說全球變暖所帶來的影響還是非常大的,想要真正的解決全球變暖問題,所依靠的不僅僅是一個人,一個國家,而是全人類共同攜手努力,才能保證環境的穩定。關於這種情況,大家有什麼想說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