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國大臣師曠是怎麼勸諫晉平公的?晉平公後來又是怎麼做的?

2021-01-11 揚哥談情感

今天小編為大家講幾個關於晉國國君晉平公和大臣師曠之間的故事。話說晉平公最近在學習晉國歷史,看到文公時期的事情,就問師曠:「大師你說狐偃和趙衰兩個人,誰更加賢能一些呢?」師曠回答說趙衰更賢能一些。晉平公問為什麼。

師曠說:「主公你看,那個陽處父是一個很有學問的人,讓狐偃舉薦他,三年都沒有成功,但是趙衰三天就把他推薦上去了。所以說一個不了解別人才能的人,不是一個聰明人;了解了別人的長處但是又不向上推薦,就是不忠誠;想舉薦但是又不敢,說明他不夠勇敢;舉薦了又不被上面採納,就說明他還是不夠賢能;所以不管怎麼說,狐偃還是不如趙衰賢能。」

晉平公 圖畫

又一天,晉平公覺得自己還想再學習點東西,但是覺得自己已經五十多了,現在再去讀書學習是不是有些晚了,所以就找來師曠請教他這個問題。師曠聽到以後問晉平公:「晚了?那為什麼不點上蠟燭呢?」晉平公覺得羞惱又可笑,他不知道師曠是理解錯了他的意思,還是明明知道卻諷刺他,就對師曠說:「大師是在取笑我嗎?我的意思是說我晚了,不是說天晚了。」

師曠其實不是在取笑晉平公,他是在拿蠟燭作比喻,他見晉平公沒有聽明白,就對晉平公解釋說:「我怎麼敢取笑主公呢?我的意思是說少年的時候好學,就好像早起時候的太陽;壯年的時候好學,就好比中午時候的烈陽,老年的時候還好學,就像是蠟燭點燃的光亮。您說,點著蠟燭照明行走,是不是要比黑暗中摸索前進要強呢?」晉平公聽完師曠的一番話,就點了點頭說:「嗯,有道理。

師曠雕塑

師曠的話確實經典又很有道理,但是再有道理,如果聽得人不按照那樣做,最後也是白搭。幾天以後,晉平公想要修建宮殿,決定徵調民工,弄得老百姓怨聲載道。不久的一天,有人在晉國的魏榆發現一塊可以說話的石頭。晉平公很好奇,有這種石頭嗎?為什麼石頭能說話呢?所以晉平公就又來找師曠請教。

見到師曠以後,晉平公對他說:「大師,您通曉音律,可以從音樂的角度出發,分析一下為什麼石頭能說話呢?」晉平公覺得,石頭既然能說話,是不是能讓這個石頭演奏一場音樂呢,那就很有意思了。不得不說,晉平公這個君王很搞笑,這種說好聽點是淺顯,說難聽點是愚蠢的問題也拿來請教。師曠聽完,隨口就說:「石頭怎麼可能會說話呢?應該是老百姓的誤傳,您別聽他們瞎說。」

師曠勸諫圖

晉平公還是很相信師曠的話的,覺得石頭會說話是假的,所以有點失望。師曠忽然想起什麼,就又對晉平公說:「石頭雖然不會說話,但是如果有東西能讓它說話也不一定。」 晉平公覺得很奇怪,石頭怎麼又能說話了呢,就問師曠:「這是為什麼呢?」師曠說:「我聽說,如果君主做事情不對,違背了農時,老百姓有了怨言,不會說話的東西也可能會說話。主公,您現在修建宮殿,老百姓無力承受,民不聊生,這個時候,石頭會說話也就不奇怪了。」

師曠雕像

師曠毫不客氣的一番話把晉平公說的很尷尬,好在師曠眼盲,晉平公不怕被師曠看到自己的尷尬表情。雖然師曠利用這個機會勸諫晉平公不要修建宮殿,但是晉平公聽了嗎?沒有,因為晉平公是個貪圖眼下的人,借用現在的一句話叫「在我死後,管他洪水滔天」,這就是晉平公的思想境界。

所以宮殿很快就建成了,聽說這個消息,魯國大臣叔弓和鄭國大臣遊吉都前來祝賀。晉國的大臣史趙和遊吉的關係很好,對遊吉說:「阿遊,你們也太過分了,這種事情難道不應該來弔唁嗎?怎麼還來祝賀?」遊吉面帶笑容回答:「為什麼要要弔唁呢?這可是晉國的大事,就應該來祝賀,大家都應該來祝賀。」為什麼都應該來祝賀呢?因為全世界都很討厭晉國,所以很樂意看到晉國做這些勞民傷財的事情。

相關焦點

  • 晉國霸業:晉平公腐化墮落加速了晉國的衰落?
    同時,晉平公所做的一些不得人心的事情,更加速了晉國的衰落。晉平公執政晉平公的母親是杞國人,因而平公借晉國的霸主之勢常常照顧杞國,甚至號召諸侯為杞國修築城牆。魯襄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44年),晉平公讓大夫荀盈也就是知悼子召集各國諸侯大夫商議給杞國修築城牆之事,但是杞國是小國,其他諸侯國誰也不想做這種白白付出人力物力卻收不到回報的事。
  • 齊國最悲慘的一段歲月,臨淄城被晉平公屠戮,小公主被晉平公殘害
    按照《周禮》的規定,晉平公此時尚處服喪期間。齊國認為,晉平公就應該披麻戴孝,在晉國好好守孝。這是對形勢預估失準,齊國一路被晉軍打得潰敗千裡,直退到都城臨淄,據城苦守。晉軍似乎是想要拿齊國開刀,為晉平公獻禮。晉軍在臨淄城外大肆屠戮軍民,燒光了外城房屋,臨淄外城成了人間地獄。
  • 晉平公死亡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麼?
    春秋時代14歲左右即可算作成年,可以娶妻生子,也就是說,晉平公繼位的年齡界限最多是在15、16歲左右,加上其在位的25年時間,晉平公的死亡年齡大致在40歲前後。晉平公的身體數年之間即已虧空跟其父晉悼公的作為相比,晉平公在史書中略為遜色。 《左傳》中有段關於晉平公的記載,可看出晉平公之喜好。『近女室,疾如蠱。
  • 晉平公繼位後,全靠吃祖宗的老本,和幾個得力的臣子
    晉平公繼位後,全靠吃祖宗的老本,和幾個得力的臣子大家好,我是百家作者,今天要給大家講的是春秋時期晉國國君晉平公!有好的相國遇不到好的國君,也不會有什麼大的作為。晉平公繼位以來,沒有什麼大的建樹,靠吃祖宗的老本和幾個得力的臣子,日子過得倒也舒閒。
  • 師曠為何被尊為「亞聖」,他不僅敢頂撞君王,還與六個成語有關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接下來讓我為您揭秘。(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師曠,字子野,春秋時期的著名樂師、政治家,出生於今天的山東省新泰市,大約在晉悼公、晉平公的執政時期。
  • 「晉國霸業」之君權的旁落——晉平公!
    晉國霸業晉國由於其特殊的歷史淵源,它的政治體制有點像後來明朝的內閣制。國家大事基本由「六卿」(內閣)來處理,但這個卿士的數量不是一成不變的,有時是八卿、有時是十卿、有時是十二卿,主要看國君怎麼來設置。晉平公從晉悼公的享年來看,晉平公即位的時候也就是一個10多歲的大孩子,就和晉悼公即位的時候一樣,但晉平公遠沒有他父親那麼有能耐。晉平公在位期間,晉國在六卿的主導下,依然稱霸於中原。
  • 嘉靖荒廢朝政,勸諫的大臣皆被重處,為何卻對海瑞從輕發落
    為了勸諫皇帝勤政,不少大臣積極上書,可是都遭到嚴厲懲處。比如太僕卿楊最就因為上書勸諫,被嘉靖打死了。像這種因為勸諫,就被嘉慶重處而死的大臣,還不止楊最一個。到了後來,就沒什麼人敢勸諫了。可海瑞見到嘉靖仍然沒有改變,就決定繼續上書,大家都勸他不要上書,可他還是做了。然而,海瑞卻不像其他大臣那樣,遭到嘉靖帝重處,僅僅是被關了一段時間。
  • 春秋時的一小國,被晉國消滅,誕生了多個成語典故!
    二在晉國的利益誘惑之下,虞國借給了路,晉國就出兵攻伐虢國,奪取它的下陽而返歸。晉獻公二十二年(公元前655年),晉國又向虞國借路去攻伐虢國。虞國的大夫宮之奇勸諫虞國國君說:「對晉國是不可以借路給它的。借路給它的話將會趁機滅亡虞國。」虞國國君說:「晉國和我國同姓,是不應該攻伐我國的。」
  • 皇帝不想殺他,他還支支吾吾,後來,就倒黴在那張臭嘴上了
    不小心引來了戰爭,晉惠公急了,召開國務會議,象模象樣的詢問各位大臣:秦國毫無道理的攻打晉國,大伙兒說我們該怎麼辦。這時候呢,多嘴多舌的慶鄭出來了:國君啊,是你做事兒太不仁義,什麼叫無緣無故呀,如今咱們欠秦國的人情可大了去了,人家負氣而來,打是打不過的,依我看,答應的給送過去,欠人家的給還回去,順便再說幾句好話,這事兒沒準就過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