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龍茶在我國已經有了一千多年的歷史了,我們要知道烏龍茶的形成與發展,首先要溯源北苑茶,北苑茶是福建最早的貢茶,由此可見烏龍茶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隨著歲月的流逝,烏龍茶慢慢的形成了自己的茶類,烏龍茶屬於青茶,是中國獨具鮮明特色的茶葉品類,又叫半發酵茶、全發酵茶。我們在喝烏龍茶的時候,對於烏龍茶的基本知識需要有所了解才喝,這樣才能真正品味烏龍茶,那麼烏龍茶都有哪些基本知識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說起烏龍茶,那麼我們就要知道烏龍茶的種類有哪些?烏龍茶和綠茶、紅茶一樣種類繁多,我們常見的有安溪鐵觀音、大紅袍、凍頂烏龍、東方美人、鳳凰單樅、羅漢沉香、紅水烏龍、烏龍紅茶、紅烏龍、水仙、黃金桂、本山、毛蟹、武夷巖茶、肉桂、奇蘭、嶺頭單樅 、色種等。這些烏龍茶種類中,我們比較熟悉的分別是安溪鐵觀音、大紅袍、鳳凰單樅,它們每一種烏龍茶都有自己獨特的特點,比如安溪鐵觀音其品質特徵是肥壯圓結、茶條捲曲、色澤砂綠、沉重勻整,整體形狀似蜻蜓頭、螺旋體。衝泡後有天然馥鬱的蘭花香,湯色金黃濃豔似琥珀,滋味醇厚甘鮮,回甘悠久。其它的烏龍茶亦是。
我們再來看看烏龍茶的製作方法,主要包括萎凋、搖青、炒青、揉捻、烘焙,具體是怎樣的呢?如萎凋,分日光萎凋和室內萎凋兩種。日光萎凋又稱曬青,讓鮮葉散發部分水分,使葉內物質適度轉化,達到適宜的發酵程度;室內萎凋又稱涼青,讓鮮葉在室內自然萎凋,也是烏龍茶萎凋中常見的一種方法。搖青,是烏龍茶(青茶)做青的關鍵。將萎凋後的茶葉經過4~5次不等的搖青過程,使鮮葉發生一系列生物化學變化,形成烏龍茶葉底獨特的「綠葉紅鑲邊」特點,以及烏龍茶獨特的芳香。炒青,以炒青機破壞茶中的茶酵素,防止葉子繼續變紅,使茶中的青味消退,茶香浮現。揉捻,屬造型步驟,即將茶葉製成球形或條索形,形成烏龍茶的外形結構。烘焙,即乾燥,去除多餘水分和苦澀味,焙至茶梗手摺斷脆,氣味清純,使茶香高淳。
最後一點我們來看看烏龍茶準備工作和衝泡方法,不管是泡任何茶葉,茶具選擇是很重要的,一般用蓋碗功夫茶具,這也是目前衝泡烏龍茶的主流茶具,但也有一部分使用紫砂功夫茶具。其次我們就需要選擇好水質,水質以山泉水為上,礦泉水和純淨水次之,其餘不應考慮。還有一點就是泡烏龍茶的投茶量很重要,衝泡烏龍茶的色香味能否達到最佳,投茶量是關鍵點之一。以鐘形蓋碗:高8.8釐米,口徑10.6釐米,容量140ml這種蓋碗為例,一般放7-8克茶葉合適。還有就是水溫的控制,衝泡水溫最好在95-100度左右,不宜太低。95度以上的水溫,這種物質才能得到充分分解,這樣烏龍茶的茶香才能發揮到極致。
具體的衝泡方法是首先準備好要用茶具,然後開壺蓋迴旋注入約三分之二的沸水,輕輕晃動壺身,均勻受熱。接著是把茶水比分為1:20,茶葉放茶葉壺的二分之一為適宜。然後用沸水注滿茶壺,壺蓋刮平壺口邊緣,刮去白沫,再用沸水以高衝的方式注滿茶壺,蓋上壺蓋,15秒後出湯,最後我們就可以進行品茶了,以上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了關於烏龍茶的基本知識,希望能夠讓大家對此有更多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