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朋友都是從開始養殖寵物烏龜的,我總結了一些菜鳥時期容易犯錯誤的養殖問題,來跟大家交流一下,希望能對剛入手的龜友們一些幫助。每個養龜的朋友都會經歷新手這個階段的,在這個時期我們都沒有養殖的經驗很容易犯一些錯誤,這有可能會導致很嚴重的後果。所以,我們就要了解新手養烏龜的注意事項,把風險降至最低。
1、養殖密度不要太大
如果您不是商家或是烏龜類養殖類的朋友,在這裡我建議您不要養殖太多的烏龜。我們首先要考慮養殖面積有多大,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來養殖烏龜。要給烏龜充足的活動空間和最好的照顧,那麼就需要養殖者有一定的時間跟精力去照顧它們。現在的人今的生活節奏快,時間跟精力有限,住房緊張,養殖環境大的不多,所以,我建議新手朋友不要養殖太多的烏龜。
2、養殖的品種不易太多
新手養烏龜一般比較不定性,我記得我在剛開始養烏龜的時候就是這樣。恨不得把所有烏龜品種都養了個遍,先是覺得水龜好養,然後覺得陸龜與人的互動性高,最後就連半水的烏龜也不放過。但是只顧了眼前的新奇,卻沒顧及後面所帶來的麻煩。短時的新鮮一過,養殖這麼多的烏龜就變成了一種負擔,給生活帶來壓力,真的是得不償失呀!
大家都知道不同種類的烏龜產地不同,養殖環境、生活習性迥異,所以照顧起來相當費時間。一會要給水棲烏龜捕魚捉蝦,一會要給陸地烏龜洗菜切菜餵食,一會又要去捉蟲子給半水烏龜餵食。時間長了給自己弄得身心疲憊的。這樣值得嗎?所以說一定要控制養殖烏龜的品種量,謹慎的增添新品種的烏龜,精簡養殖品種做到科學養烏龜,養好一個品種,就可以了。做到學習工作兩不誤,合理的組建自己的養殖結構,這樣自己快樂,又不會被烏龜所搞垮。
3、養殖者當中不要進行攀比
縱觀很多養殖烏龜的論壇我們可以發現很多人都願意曬精品烏龜,曬上品烏龜、曬白化烏龜、曬華麗的養殖環境等等,已經成了一個相互炫耀的地方了。很多龜友為了得到龜界的公認而一擲千金,眼都不眨一下的花高價買烏龜。
但是,為了一個在國外很常見的品種,只是因為離我國的距離比較遠,養殖的人不多的烏龜而花高價格來購買的行為,我認為就要三思而後行了。所以我在這裡建議龜友們不要盲目的跟風、攀比,總會有你無法超越的養烏龜高手,有很多養殖烏龜的大家都非常的低調的!
總之,挑選好適合自己的烏龜,從理性的角度出發,控制好養殖烏龜的數量,慢慢的積累養殖經驗,才是真正熱愛烏龜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