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歷史的發展,很多稱呼都變化很大,甚至有些已經被遺忘了。現代人稱丈夫為老公,而古人則有郎君、相公、官人等不下七八種稱呼,雖然意思是一樣的,但每一種稱呼的起源都不同。在一些有關歷史題材的影視作品中,經常聽到「千金小姐」一詞,通常指的是達官貴人家的未出嫁的女子,這一詞語究竟起源於何時呢?其實背後有一段悽涼的故事。古代一姑娘救下一將軍,將軍提出一要求卻害死了姑娘,誕生一成語。
《吳越春秋》裡講了個故事,說是伍子胥從楚國逃難出來,幾經周折,困病交加,到吳國的時候已經窮得叮噹響。一口飯難倒英雄漢,歷史上有介子推割肉,秦瓊賣馬,楊志賣刀,等故事,真的是落魄的鳳凰不如雞呀!伍子胥在河邊乞討,碰到一位女子在水邊捶絲棉,身邊的竹筐裡盛著飯食。伍子胥餓的不行,就向女子討飯。當時的吳國有奇怪的風俗,年輕女子要是沒有嫁人,不能隨便在外面和男子搭話,要是施捨男子飯食,更是違背習俗,是絕對不允許的。
姑娘看他可憐,就把飯給了他。可伍子胥擔心自己的行跡敗漏,就要求姑娘保密。誰知姑娘也是個烈性子,一是為了向伍子胥表決心,另外考慮到伍子胥碰了自己的手一下,男女授受不親,於是抱起石頭就跳河了。這弄得老伍很是悲傷,於是咬破手指,在水邊的石頭上寫道:「爾浣紗,我行乞;我腹飽,爾身溺。十年之後,千金報德!」
到了公元前506年,將軍終於報了仇,之後便前來兌現承諾,在姑娘投河之處投入千金,這便是成語「千金小姐」的典故。千金小姐這成語後來也就成了對富貴人家未婚女子的稱呼,只不過到現如今這成語似乎又已經變味了,「千金小姐」本與銅臭無關,如今有的人家嫁女兒卻以此為說辭,「咱們家是千金小姐,新郎沒個千金也要有百金吧」,當然這「千金」、「百金」都只是抽象概念,無非就是說的要有錢罷了,這也成了廣大男性同胞最苦惱的事情了,悲哀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