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750條腿,常被誤認為蜈蚣,味道很臭,是好東西

2021-01-16 騰訊網

兒時在農村見到蜈蚣的時候總是受到電視劇影響把它們當害蟲除掉。後來才知道蜈蚣有著很高的藥用價值,市場價值很高,有人專門抓來當藥材賣錢,至今蜈蚣價格依舊高昂,有人甚至已經開始從事蜈蚣養殖。蜈蚣是一種多腳動物,爬行非常快,但最怕的就是公雞了。小時候遇到蜈蚣總會抓來餵雞,一是為了剷除這種有毒的蟲子,二是給雞找食物。

蜈蚣對於農村人來說並不陌生,甚至有時候我們還會把長得類似蜈蚣的蟲子誤認為就是蜈蚣。其中有一種堪稱世界上腿最多的動物的馬陸就經常被誤認為是蜈蚣,其實它是與蜈蚣不同物種的動物,學名為千足蟲。蜈蚣與千足蟲對比,從外形上來看,千足蟲並沒有蜈蚣那麼讓人畏懼,它的腳基本隱藏在身體的下方,整體看起來更像是一隻沒有腳的小蟲子而已。

千足蟲一般指的都是馬陸,我國所產的馬陸個頭不大,與蜈蚣大小差不多,但它的腳是世界上最多的,據美國人對千足蟲的腳有做過一定的研究,他們發現這種千足蟲有375對的腳,750條腿。而一般的蜈蚣最多就是45對的腳,90條腿而已,我們日常所見的藥用蜈蚣腿還跟梢,只有44隻腿而已。

這種千足蟲在我國分布廣泛,幾乎農村地區都有這種小蟲子,在甘肅和四川更常見。這種小蟲子種類有一萬多種,遍布世界各地。我國的千足蟲品種算是個頭小的,在非洲地區有一種超大型的千足蟲,身體的直徑可達到4釐米,長度要接近半米,想像一下就讓人覺得恐怖。

千足蟲還有個讓人討厭的地方,千足蟲會分泌一種很臭的物質,不僅人覺得臭,連一些常見家禽都因它的臭味不敢靠近呢,除了臭味之外,千足蟲還會分泌一種毒液,人的皮膚接觸到會出現紅腫或者皮膚壞死。所以遇上這種小動物的時候,千萬不要去調戲它。

千足蟲的外表並不受人歡迎,還有毒液更讓人畏懼。可事實證明千足蟲是一種好東西。首先千足蟲有一個類似蚯蚓的功能,是大自然界的分解者,它也是一種土壤動物,可以促進生態系統循環。其次就是我們大中華民族所不可或缺的中藥材。

千足蟲也有一定的藥用價值,這一點在老一輩人那邊就給我們證實了。《本經》:主腹中大堅症,破積聚,癟肉惡瘡,白禿。《別錄》:療寒熱痞結,脅下滿。除此之外,在《綱目》、《貴州民間方藥集》也有對千足蟲藥用做詳細記載。不過在藥用上,諸多記載都表示,千足蟲有一定毒性,切記內服,一般做外用較多。

對於這種藥用價值很大的小蟲子,未來可能也會成為養殖界的新星,類似蜈蚣、蠍子那樣成為大眾的養殖品。對此你們怎麼看呢?你們認識千足蟲嗎?歡迎留言和所說你們的看法!

相關焦點

  • 俄羅斯發現多足蜈蚣新種:750 條腿
    據俄羅斯OANE新聞網消息,俄羅斯阿爾泰地區阿爾泰生物保護區發現一種新型蜈蚣。此種蜈蚣的代表性特徵就是多足,甚至可擁有多達750條腿。該種蜈蚣由阿爾泰生物保護區科學研究員米洛斯拉夫·薩赫涅維奇首次發現,並命名為Sibiriulus baigazanensis。
  • 俄羅斯發現新型蜈蚣:750條腿刷新紀錄
    蜈蚣為陸生節肢動物,身體由許多體節組成,每一節上均長有步足,故為多足生物。我國民間將其和蛇、蠍、壁虎、蟾蜍並稱「五毒」,並位居五毒首位 。一般常見的蜈蚣足數為幾十對,南歐學名Himantarum gabrielis的成年蜈蚣有171-177對,一度被認為是足最多的蜈蚣 。
  • 俄羅斯發現新型多足蜈蚣 足數可達750條(圖)
    資料圖【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俄羅斯OANE新聞網11月7日消息,俄羅斯阿爾泰地區阿爾泰生物保護區發現一種新型蜈蚣。此種蜈蚣的代表性特徵就是多足,甚至可擁有多達750條腿。該種蜈蚣由阿爾泰生物保護區科學研究員米洛斯拉夫·薩赫涅維奇首次發現,並命名為Sibiriulus baigazanensis。
  • 它常被誤認為小龍蝦,東北地區常見,味道鮮美卻少有人吃
    它常被誤認為小龍蝦,東北地區常見,味道鮮美卻少有人吃!提到小龍蝦大家一點都不陌生吧,雖然都說夏季才是吃小龍蝦的旺季,但是對於吃貨來說,美食是不分時間,想吃就吃的。今天我們來給大家分享一種蝦,這種蝦經常被誤認為是小龍蝦,把它和小龍蝦放在一塊的話,還真的是經常有人認錯,它的名字叫做蝲蛄蝦,又叫做北方黑鰲蝦。小龍蝦生長的環境一直被人們詬病,因為即使是在臭水溝裡邊,小龍蝦都能頑強生存,所以很多人都說不應該吃小龍蝦。
  • 原來蜈蚣是動物?盤點那些被我們誤認為昆蟲的動物
    這些動物長相和昆蟲極為相似,很多人都誤認為它們就是昆蟲。其實節肢動物門動物是世界上第一大生物家族,包括1個已滅絕的三葉蟲家族和現生的4個大家族,即六足亞門、螯肢亞門、甲売亞門和多足亞門。同時,它們又是分布最廣泛的生物家族。
  • 俄羅斯發現新型蜈蚣 會分泌毒液保護自己
    俄羅斯新型蜈蚣被發現,竟有多達750條腿。據俄羅斯OANE新聞網11月7日報導,俄羅斯新型蜈蚣於阿爾泰生物保護區中出現。俄羅斯新型蜈蚣儘管腿很多,速度卻一般。在中國,蜈蚣一般出現在農村。《本草衍義》稱:「蜈蚣背光黑綠色,足赤,腹下黃。」蜈蚣與蛇、蠍、壁虎、蟾蜍並稱「五毒」,並位居五毒首位。俄羅斯新型蜈蚣也會分泌毒液以保護自己。
  • 千足蟲,其實沒有一千條腿,不像蜈蚣對人有威脅與麻煩
    那麼你現在知道這個是東西的學名是什麼了,今天我來告訴你,他的一切!千足蟲雖然叫千足,但是其實他沒有一千條腿。一隻剛出生的只有三對腿,成年後可以長到200隻。它們每個身體部分有兩對腿。這是千足蟲和蜈蚣的主要區別,因為蜈蚣每節只有一對腿。每當受到威脅時,千足蟲就會蜷縮成螺旋形來保護自己。這樣可以保護它們柔軟的下腹。它們死後也會捲曲成螺旋形。
  • 了解蜈蚣的這些習性,科學養殖才能不把蜈蚣養死!
    很多人看著蜈蚣都覺得瘮人,小小的身體,無數條腿,簡直是沒有美觀性可言。不過蜈蚣養殖可是彌補了國內養殖業的一些空白,蜈蚣藥用價值高,養起來很有講究,一定要研究透它的習性,才能保證養殖的成功率。蜈蚣是種喜群居的動物。
  • 宿舍裡爬滿「蜈蚣」 其實蟲子叫「馬陸」不咬人
    浙江在線05月30日訊昨天,金職院的劉同學致電本報《浙中城事》熱線0579-89111111:最近一段時間,我們宿舍裡出現了很多像蜈蚣一樣的蟲子,長著很多腳,碰一下身體就會捲起來,踩死了還有點臭。
  • 舌尖皇上丨盤點最臭的東西!
    人們發展至今,天生對於臭的東西沒有好感,對於人類來說臭等同於不好,但是在飲食方面大家卻似乎並非如此,甚至有些人特別喜歡這些臭臭的食物,本期小編給大家說說到目前為止,餐飲界最臭的食物!排名不分前後,上榜各憑本事!
  • 六翅蜈蚣是否存在?長翅膀的蜈蚣
    最近熱播的怒晴湘西中,六翅蜈蚣可謂是戰鬥力驚人甚至還能像神話中妖怪一樣修煉出內丹來。那麼在現實中是否存在六翅蜈蚣呢?答案當然否定的,畢竟六翅蜈蚣只是小說的產物,不過確實有長著翅膀的蜈蚣,它就是羽毛尾蜈蚣。
  • 這種魚「蜇人」特別痛,常被誤認為是黃顙魚,價格是黃辣丁的7倍
    導讀:這種魚「蜇人」特別痛,常被誤認為是黃顙魚,價格是黃辣丁的7倍,價格很高,味道很鮮美。文:三農小七《史記·項羽本紀》中有這樣的記載,這句話是劉邦手下大將樊噲說的,原文是:「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
  • 是什麼東西這麼「臭」呢?
    是什麼東西這麼「臭」呢? 當他們麵包烤得正香的時候, 突然漂來一陣奇怪的味道, 咦,什麼東西這麼臭呀!
  • 中國紅巨龍蜈蚣是什麼生物?中國紅巨龍蜈蚣有毒嗎?
    中國紅巨龍蜈蚣是世界十大巨型蜈蚣之一,主要生活在中國南部亞熱帶地區,屬於中國特有的蜈蚣種類,中國紅巨龍蜈蚣體長能達到20釐米,中國紅巨龍蜈蚣有毒嗎?一般來說蜈蚣都是具有一定的毒性,下面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中國紅巨龍蜈蚣吧。
  • 7000條蜈蚣住家中 半夜蜈蚣爬滿全身/圖
    馮先生家的一樓被他改造成了蜈蚣的養殖場所。為了不讓蜈蚣逃跑的事件再次發生,馮先生在養殖區玻璃的連接處加上了厚厚的膠帶。本報記者 鄧昊 攝  要是問馮先生是誰,街坊們可能回答不出來,如果想問養蜈蚣的那一家,街口的理髮店老闆就能告訴你答案。
  • 哈士奇耳朵味道很臭有其他髒東西,兩個月哈士奇耳朵裡髒
    哈士奇狗狗的耳朵從小就是立耳,但是耳朵周圍的毛髮很多,裡面有髒東西如果不仔細檢查很難發現。如果鏟屎官發現兩個月的哈士奇耳朵味道很臭,裡面又是髒兮兮的有很多髒東西,那估計哈士奇是長了耳蟎。建議主人及時處理小哈士奇的耳蟎問題,不要耽誤時間。
  • 文玩五毒,蠍、蛇、蜈蚣、壁虎與蟾蜍
    我們曾經專門講過一期文玩裡的五行屬性,戴好了旺運,戴錯了傷身傷財人有五官,眉、眼、鼻、口、耳,人有五臟,心、肝、脾、胃、腎,人還有五感,形、聲、聞、味、觸。還有五味,酸、甜、苦、辣、鹹。首先說,五毒都是什麼,蠍、蛇、蜈蚣、壁虎、蟾蜍。
  • 這動物好養活不容易死,糞便很臭,卻是理想肥料,常做寵物養
    這動物好養活不容易死,糞便很臭,卻是理想肥料,常做寵物養現在的生活條件好了,所以也有時間去做一些其他的事情了,比如養寵物,除開我們常見的養的貓貓狗狗外,倉鼠、兔子這種十分萌的食物也同樣深得大眾的喜愛,尤其是兔子,因為雪白雪白的一團,從外表上看十分討喜
  • 從牙縫裡面掏出來的東西,為什麼會那麼臭?
    平時我們早晚都會刷牙,甚至在有的時候剛吃完飯,如果口腔裡面有食物殘渣,也會用牙籤或者牙線將那些東西挑出來,再用漱口水進行清潔。可是即便每天對口腔的清潔次數這麼勤便,一些從牙縫裡面掏出來的東西卻還是很臭!這到底是食物本身的味道還是我們口腔的味道?
  • 有一隻蜈蚣有一百條腿,從便便上爬過,為什麼只留下99個腳印!
    段子: 有一隻蜈蚣有一百條腿,從便便上爬過,為什麼只留下99個腳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