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南沙發現一中華白海豚擱淺死亡

2021-01-21 廣州日報

6月15日,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接到爆料,在南沙區欖核北鬥渡口附近河域發現了一「大魚」擱淺死亡,懷疑是中華白海豚。今日記者聯繫相關部門證實,該「大魚」就是中華白海豚,如今按照疫情期間要求送到無害化處理廠進行無害化處理。

據了解,昨日有街坊在廣州市南沙區欖核北鬥渡口附近的河堤邊發現了一通體白色的龐然大「魚」,懷疑是保護動物中華白海豚遂立馬報警。事情一傳開後,很多街坊紛紛來圍觀,因為這個生物比較龐大,相關部門叫來了吊車和打撈船才能對這一生物進行打撈。打撈上來後發現這條生物身上都覆蓋了泥,頭部還有血跡,從外表看好像是中華白海豚。

記者隨後聯繫相關部門證實,關於昨天受到關注的「大魚」,經了解就是白海豚。南沙區相關部門報告市農業農村局漁業處,並按照疫情期間的要求,送到無害化處理廠進行無害化處理。

中華白海豚,屬於鯨類的海豚科,是寬吻海豚及虎鯨的近親。很多市民及漁民均以為中華白海豚是一種魚類,其實它們和其他鯨魚及海豚都是哺乳類動物,和人類一樣恆溫,用肺部呼吸、懷胎產子及用乳汁哺育幼兒。

中國的最早的發現紀錄是在唐朝。清朝初期,廣東珠江口一帶稱它為盧亭,也有漁民稱之為白忌和海豬。主要分布於西太平洋、印度洋,常見於我國東海,珠江口的中華白海豚群體,主要分布在河口的伶仃洋、萬山群島和香港西南部水域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素有「美人魚」和「水上大熊貓」之稱。

在南沙周邊海域也時有街坊發現它們的蹤影,在2017年的時候有街坊在十九湧夜釣也用攝像頭記錄了白海豚的身影。早在2011年的時候,本報曾經報導過小虎島附近江面發現一條死去中華白海豚,如今該物種又添悲劇,希望剩餘的中華白海豚能夠安全平靜的生活延續下去。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耿旭靜、董業衡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耿旭靜、董業衡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林傳凌

相關焦點

  • 痛心!惠州一釣友在東江拍到中華白海豚,再見時已擱淺死亡
    這不是中華白海豚嗎!白海豚出現在東江內河,情況有些不妙,估計是迷失方向了吧……釣友鄧先生見狀,立馬打電話報了警。到了11月16日,又有釣友前往出現白海豚的江段尋找它的蹤跡,最終在潼湖段發現它的身影。從釣友現場拍攝的視頻中可以看到,這條長達2米多的白海豚,一直沿著岸邊不停徘徊、遊動,好像是在向人類求助,為了防止它意外擱淺,幾名釣友下水將其往水裡面推,不過它遊了一段後,又重新擱淺到岸邊。
  • 一日內兩隻中華白海豚在香港海灘擱淺死亡
    (原標題:一日內兩隻中華白海豚在香港海灘擱淺死亡)中新網7月11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香港昨天一日內先後發生兩起中華白海豚擱淺事件。圖片來源:香港《大公報》。海洋公園保育基金 供圖報導稱,10日上午,有市民在屯門黃金海岸泳灘,發現一具白海豚屍體。相隔7小時後,大嶼山大澳石灘再次發現另一隻白海豚擱淺。截至昨日,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已接獲四宗中華白海豚擱淺報告。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呼籲公眾,若發現懷疑鯨豚擱淺個案,可致電1823熱線,並提供發現擱淺的時間、地點、照片(如有),讓行動組能儘快到場跟進。
  • 痛心!誤入東江惠州段的中華白海豚不幸死亡!
    惠州報業全媒體記者李燕文 攝16日18時許,記者趕到東江潼湖段看到,該中華白海豚已經擱淺,據現場漁業專家檢查,證實其已死亡。《惠州日報》和惠州頭條APP日前報導了一條中華白海豚在東江博羅段出現的消息。16日14時許,釣魚愛好者嵇家興前往東江博羅段尋找。「我之前看到新聞報導,就一直在關注,希望能親眼見到。」
  • 1隻中華白海豚在深圳海灘擱淺死亡( 1 / 6 )
    2015年9月20日上午7時,深圳,一頭傷痕累累的中華白海豚被發現擱淺在內伶仃島南灣海灘上,身上有多處被割傷的痕跡,隨後死亡。現場有工作人員質疑這頭「海上大熊貓」的死因可能與附近海域成片的蠔排有關。在南灣區域海灘上,記者見到一條長約1米重約200斤的中華白海豚屍體躺在沙地上。經過幾個小時的暴曬,白海豚身上多處的表皮已脫落,海風夾雜著白海豚死後發出的腥臭味迎面吹來,令人不適。「早上七點鐘,我們的工作人員巡查到南灣海灘區域時發現這隻白海豚,「當時它擱淺在沙灘上,眼睛還在眨,但是完全不能動,很快就死了。」
  • 東江上的中華白海豚海灘擱淺死亡原因揭秘
    據最近幾十年有關調查資料,中華白海豚在我國分布比較集中的區域有兩個,一個是廈門的九龍江口,一個是在廣東的珠江口。珠江口的中華白海豚群體,主要分布在河口的伶仃洋、萬山群島和香港西南部水域。珠江口伶仃洋水域能夠成為中華白海豚聚集棲息活動的密集區域,原因主要有三點1.鹹淡水交匯,水質肥沃,水溫和鹽度均適宜白海豚的生存活動;2.珠江河口生物豐富多樣;3.水質環境較好,汙染較輕,特別是內伶仃島沿岸和大嶼山島西側,仍保留有自然岸線未被開發,水域環境幽靜,成了中華白海豚活動的理想場所。
  • 中華白海豚誤入東江擱淺不幸死亡,網友熱議:知道自己要死了所以找...
    虎撲11月17日訊 11月16日,中華白海豚誤入東江擱淺不幸死亡,初步估計因生病自然死亡。新聞發布後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具體內容如下:詳細視頻戳我>>#中華白海豚迷路誤入東江後死亡#【中華白海豚誤入東江擱淺不幸死亡 初步估計因生病自然死亡】11月16日,廣東惠州,市民報警稱一頭白海豚在東江潼湖段擱淺。相關工作人員趕到現場發現這隻白海豚已經不幸死亡。擱淺的中華白海豚身長約兩米四,重約150公斤。被發現時身上未見明顯受傷痕跡,初步估計是因生病自然死亡。
  • 惠州擱淺中華白海豚致死原因有初步結論了!
    白海豚在東江博羅段被釣魚愛好者發現,11月16日在東江漳湖段擱淺死亡,當晚,中華白海豚被運往惠州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11月24日,惠州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邀請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深海工程科學研究所、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專家組成團隊在我中心對擱淺中華白海豚進行屍檢。
  • 擱淺惠州的中華白海豚曾在香港出沒,解剖發現腎臟器官腫大
    備受關注的中華白海豚擱淺惠州東江事件有了最新進展。24日,惠州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組織國內漁業科學研究專家團隊對中華白海豚遺體進行解剖,提取相關組織後進行下一步研究,專家透露該海豚曾在香港周邊海域活動。24日下午,記者在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臨時搭建的戶外解剖棚內看到,中華白海豚體表有少量傷痕和烏青。專家們對海豚的體長、魚翼、魚尾以及傷痕、體重等進行記錄測量登記。初步數據顯示,這頭中華白海豚體長約2.6米,體重185公斤,為正常成年海豚個體。
  • 誤入東江的中華白海豚不幸死亡
    誤入惠州東江水域的中華白海豚已確認死亡!自11月12日以來,惠州博羅東江水域疑似出現白海豚的消息吸引了眾多市民的關注。從惠州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了解到,根據市民拍到的視頻片段,可以推斷這隻出現在惠州東江水域的水上生物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白海豚。
  • 痛心!誤入東江的中華白海豚,還是永遠離開了我們!
    導 語11月12日下午,有人在東江博羅段發現了一條海豚,報給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後,專業人員根據視頻判斷,可能是一條成年的中華白海豚,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遺憾的是,不管是省海洋綜合執法總隊惠州支隊,還是博羅縣農業農村局執法大隊,最近幾日雖然加強了東江水上巡查,但沒有發現海豚身影。
  • 中華白海豚迷路誤入東江後死亡,網友熱議:孤寂到老,獨自死亡,大概...
    虎撲11月18日訊 近日,廣東惠州市民報警稱一頭白海豚在東江潼湖段擱淺,相關工作人員趕到現場發現這隻白海豚已經不幸死亡,初步估計因生病自然死亡。新聞發出後引發網友熱議,具體內容如下:詳細視頻戳我>>>#中華白海豚迷路誤入東江後死亡#【中華白海豚誤入東江擱淺不幸死亡 初步估計因生病自然死亡】11月16日,廣東惠州,市民報警稱一頭白海豚在東江潼湖段擱淺。相關工作人員趕到現場發現這隻白海豚已經不幸死亡。擱淺的中華白海豚身長約兩米四,重約150公斤。
  • 誤入東江惠州段中華白海豚死亡
    記者昨晚獲悉,誤入東江惠州段的中華白海豚不幸死亡,已打撈上岸的中華白海豚屍體被運回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接下來計劃製作成標本。昨日18時許,記者趕到東江潼湖段看到,該中華白海豚已經擱淺,據現場漁業專家檢查,證實其已死亡。據初步判斷,該中華白海豚為成年雌性,身長2米多。
  • 中華白海豚迷路誤入東江後死亡 ,背後原因讓人心疼
    11月16日,廣東惠州,市民報警稱一頭白海豚在東江潼湖段擱淺。相關工作人員趕到現場發現這隻白海豚已經不幸死亡。擱淺的中華白海豚身長約兩米四,重約150公斤。被發現時身上未見明顯受傷痕跡,初步估計是因生病自然死亡。已打撈上岸的中華白海豚屍體被運回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接下來計劃製作成標本並進一步研究。
  • 誤入東江惠州段的中華白海豚不幸死亡
    11月8日有惠州市民稱在東江惠州博羅縣段發現一隻中華白海豚。博羅縣農業局實地查看後確認是中華白海豚,但農業局工作人員不無擔心稱白海豚一般生活在河水海水交界處,出現在離珠江口這麼遠的東江惠州段很可能是病了回聲系統有問題。
  • 一頭白海豚誤入江門內河死亡後 又一頭糙齒海豚在臺山黑沙灣擱淺
    還記得在三個月前,一頭白海豚誤入江門臺山白沙河,經過十天的救護,依然未能回到大海,最終在江門開平市赤坎鎮附近的淺灘上擱淺死亡。而過了三個月,又一頭糙齒海豚近日在江門黑沙灣擱淺,這一次海豚能不能被成功救起?
  • 四條海豚廣西合浦擱淺死亡 或與颱風海燕有關
    四條海豚合浦海域擱淺死亡  ●11月15日,擱淺死亡海豚被發現,身長兩米多,重約200公斤  ●非合浦海域常見的中華白海豚,系深海海豚  ●有關部門已介入調查,專家稱或與颱風「海燕」有關  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合浦訊 (記者胡鐵軍)11月15日,在合浦縣沙田鎮、白沙鎮,先後有4條海豚被發現擱淺並死亡。
  • 中華白海豚僅存活802頭 海洋汙染成死亡主因
    白海豚資料圖片據新華社報導,9月25日,在澳門友誼圓形地海邊發現兩具中華白海豚屍體。這已是一周時間內發生的第三宗白海豚死亡事件。此前,9月20日、22日,在珠海海灘兩次發現白海豚屍體,一隻為身長2米的成年白海豚,另一隻專家估計年齡在6個月至1歲之間。9月25日發現於澳門海灘的白海豚,體型較大的身長2.05米,重約150公斤,擱淺在海邊石灘上,腹部裂開,性別有待確定;而另一具體型較小的中華白海豚屍體重約5公斤,漂浮在附近海面,表皮覆蓋著一層胎兒血膜,估計是初生海豚。
  • 中華白海豚迷路誤入東江後死亡 釣魚愛好者稱:看見海豚吐血!
    中華白海豚迷路誤入東江後死亡 釣魚愛好者稱:看見海豚吐血! 2020-11-18 09:48:19 來源:東方網  |  作者:佚名 | 字號:A+ | A- 【中華白海豚迷路誤入東江後死亡】一條體長達2.5米、重約400斤的中華白海豚,誤入東江惠州段後不幸死亡。
  • 一條中華白海豚誤入東江惠州段不幸死亡
    &nbsp&nbsp&nbsp&nbsp南都訊 一條體長達2.5米、重約400斤的中華白海豚,誤入東江惠州段後不幸死亡。11月16日晚,這條體表無明顯傷口的中華白海豚,屍體被打撈上岸後運至惠州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計劃製作成標本,進行進一步研究。
  • 專家:水域汙染加劇中華白海豚的意外死亡頻率
    水域汙染加劇中華白海豚的意外死亡頻率  復仇者www:之前看到說中華白海豚的活動區域與人類高度重合,就是因為這樣,白海豚的處境有時候會更危險是嗎?其實它們都有道理,但針對已經發生擱淺的海豚,要判斷其原因是非常困難的。請放心,科學家們都非常關注這一現象,也在不斷的積累數據,希望在不遠的將來破解這個謎團。而當務之急,是需要對已經發生擱淺的活體海豚進行正確的救助,儘可能的提高它的存活率。  sea world:鯨魚海豚這類哺乳動物能聽見的聲音頻率的範圍是什麼?他們會不會受到聲音汙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