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微博團隊:正策劃讓故宮人講故宮貓的故事(圖)

2021-01-08 中國新聞網

  厚重故宮 激發年輕人

  故宮資料信息部負責微博運營的郭珽「進宮」已經13年了。開朗、健談加上「表情帝」的聊天風格,卻讓你覺得這個80後不像是一位工作多年的故宮人,仿佛就是你大學班上人緣兒最好的那個姑娘。 「我正經是一個理科生呢」,計算機專業出身的郭珽說,進故宮後從來沒感到不適應,反而在多年的宮內生涯中積累了很多興趣和感觸。

  「這是一個太容易讓人產生感情的地方」,郭珽說最讓她著迷的就是故宮古老的建築。「在我剛剛來到故宮時,『老人』會帶著『新人』在故宮各處參觀瀏覽。在未開放區域宮殿的石階上,我時常獨自坐下,看著眼前滿地的野草和還沒修繕完工的古舊牆壁。每當這時,心中會突然迸發出一種感覺,『哇塞,真是太爽了』。就像是一眼望到了幾百年前,仿佛這麼長的時間裡這座城沒有改變。」

  在長著古老菩提樹的英華殿裡,郭珽仰起頭細細觀察門楹上方的牌匾,發現了許多被啄木鳥啄出的洞。「我一個一個數過,一共二十一個。當時心裡的感覺非常奇妙,仿佛這座古老的宮城,有一個小小的秘密只有我一個人知道。」日積月累,她對故宮的感情變成了一種歸屬感。

  而郭珽的「小夥伴」張林剛剛從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畢業,去年他從幾千個報考故宮的年輕人中脫穎而出,被分到故宮資料信息部負責微博的維護。「我喜歡攝影,當時報考故宮,選擇的也是攝影方向。在學校裡學習的專業知識是我工作的背景支撐。」故宮微博上的不少美圖,都是張林拍攝的。

  進入故宮前,作為一位考古專業的學生,張林時常在全國各地的考古工地進行實踐,也「趁機」轉遍了許多地方的博物館。「到博物館去,我總喜歡拍攝有特點的文物,然後將照片傳到自己的微博,與愛好者們共享。」張林私人微博名「柳葉氘」,也算是小有名氣的「博物達人」。

  「我過去曾想像,在故宮工作,可能是比較嚴肅的、有點沉悶的。但當我真正成了故宮人以後,我才發現完全不是這樣的,這是一個有趣、有朝氣的團隊。」張林說。

  花樣故宮 醉倒眾網友

  「梨花楚楚,清潔而明淨,玉雨花的別稱與清明時節的溼潤感覺不謀而合。『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誰此憑欄杆?』一樹梨花一承乾,此番美景屬何人,只願你在樹下,梨花落如雪……」4月5日,故宮官微貼出了一組承乾宮梨花照片,並配以詩意的文字解說,迅速引起熱議。短短一天時間,這條微博被轉發了上萬次,成了故宮官微成績最好的「作品」之一。

  「動植物的親切、溫馨會讓人們感受故宮的溫度,不再只是那遙遠、陌生的帝王家。」郭珽介紹,今年故宮官微新開設的互動話題「紫禁城歲時」延續了去年「紫禁城的物候」的風格,將美好的故宮景致以照片的形式呈現給遊客和網友們,讓大家看到四時更迭的美景。

  這些美好的畫面,是由張林參與拍攝的。這是一項聽上去非常詩意的工作,張林笑稱自己是「追著花走的人」。宮花各有其時,每年陽春三月,花朵就像各宮裡爭豔的「小主」一樣競相次第開放。西華門附近橋邊李花每年最先開放,用清純的白色矜持地為宮城添上一抹春意。緊跟著,御花園玉翠亭畔的杏花也醒過來,粉色的花蕾像是含羞悄展的胭脂面,靜靜向春風吐露著衷腸。曾經居住著順治帝寵妃董鄂妃的承乾宮裡,梨花帶雨開得柔弱纖細,靜守著寂寞深宮裡最美的愛情故事……張林告訴記者,為了保證畫面的質量,這些照片多是周一閉館或平日趕在觀眾入場之前拍攝的,「各宮區域都是每天早晨八點半準時開放,我們則要背好設備等在門口,跟遊客『搶時間』。一般情況下,拍攝的照片和微博發布的圖片,是百裡挑一的比例。」

  今年「紫禁城歲時」話題已發布了「木蘭香」玉蘭、「醉春風」杏花、「一城香」海棠等四個策劃主題,郭珽參與的是其中配圖文字的撰寫工作。她堅持每次拍攝都要跟隨體驗,「我是一個普通人,我在當時氛圍下感受到的情緒,相信大家也會感同身受。」令她記憶深刻的是在鍾粹宮拍攝玉蘭花的經驗。「那是一個午後,陽光特別柔軟,玉蘭的香氣,也在陽光下變得溫暖。鍾粹宮是不對外開放的,周圍非常安靜。我就站在院子裡,在溫暖香氣的包裹之下,感到靜謐而愜意。」

  這樣的體驗,讓她為故宮官微寫下了這段「紫禁城內各處種植著玉蘭,紅牆黃瓦間忽見一樹潔白,花朵瓣瓣精緻,似在瑩雪中浸過,溢滿了世間的純粹……它們就在這座城裡優雅地開,靜靜地落,深吸氣,你聞到這忽遠忽近淡淡的三月木蘭香了嗎?」唯美文字。

  溫情故宮 講述人貓情

  去年,故宮官微「紫禁城的物候」話題發布的一張冬至在窗臺上蜷成一團兒打盹的胖貓咪照片曾「紅極一時」,讓網友們直呼被「萌倒」。而此前,故宮「收編」的數百隻「貓保安」也讓人們體會到了故宮暖暖的「人情味」。「故宮幾乎每個角落都有貓的身影,故宮人對貓也特別有感情,與貓的故事講不完。」郭珽說,由於去年微博上發布的故宮貓的照片引起了大家的興趣,不久後,故宮官微將開設專門的互動話題,講述故宮人與貓的故事。

  在資料信息部辦公的壽康宮和周邊區域裡,也活躍著不少「貓保安」的身影,故宮的職工把它們當作家人,每一隻都喊得上名字。春天的下午,會議室門口,一隻大黃貓正曬著太陽睡午覺,郭珽輕輕喊了一聲「黃大頭」,聽到了自己名字的大黃貓懶懶的抬頭瞟了一眼,算是向前來採訪的「客人」打過招呼。不一會兒,一隻藍黃「鴛鴦眼」的白貓悄悄溜過來。「那是『小嗷』,它不會『喵喵』叫,只會『嗷嗷』叫。它不讓人摸。」郭珽提醒記者。

  而在這一片最霸氣又最得寵的要數「華妃娘娘」。「我們都叫它『華華』或是『華涼涼』,2008年我第一天走進辦公室,就看見華華霸氣地佔著我的整張辦公桌睡覺。」資料信息部主要負責APP項目的莊穎對記者說。而郭珽和華華之間就更是「說來話長」了,她說,華華快十歲了,它的故事可是「跌宕起伏」、「死去活來」。華華是郭珽親手抱進宮的,「本來是一對兒來著,後來一次貓瘟,它兄弟病死了。」而幸運的華華則堅強挺過了貓瘟,並在此後的多年裡歷經了許多有驚無險的「大難不死」。「餵食、剃毛、洗澡,帶它看病、做手術,都是我在照顧。」郭珽開玩笑說,華華一輩子都是自己在「伺候」,將來還要負責為它「送終」。

  「許多故宮人都有與貓的故事,或許比我的故事還曲折、動人。」郭珽說,正在策劃中的微博互動話題,將一期介紹一對「主角」,由不同的故宮人講述一個有關故宮貓的故事,讓大家看到一個有情有義、親切真實的故宮。 孫樂琪 文並圖 J245

相關焦點

  • 故宮的貓敦煌的狗,當博物館有了動物代言人
    宮貓如此盡職,故宮也待它不薄。繼故宮博物院開發了「故宮貓」系列文創產品之後,故宮出版社又推出了第一套以故宮貓為原型的親子繪本,第一季包括《月圓之夜》《冰天雪地》兩個故事,還附有明信片、拼圖玩具、貓偶盲袋、立體賀卡、繪畫本等。就這樣,故宮貓在自身的「努力」和故宮的「力捧」下,聲名鵲起,雖然身在宮牆,卻牽動全國人民的心。
  • 從格格書籤、故宮貓到朕的棒球帽、故宮口紅,故宮文創快閃店首現魔都
    原標題:從格格書籤、故宮貓到朕的棒球帽、故宮口紅,故宮文創快閃店首現魔都  除夕腳步越來越近,大家都準備怎麼過年?  故宮文創快閃店精選來自故宮天貓、故宮淘寶、故宮食品、故宮出版四大線上店的300餘種文創美物,匯集年輕人熱愛的暢銷款,例如十二祥瑞鑰匙扣、雙鶴膠帶、格格書籤、故宮日曆、千裡江山系列
  • 故宮貓出文創產品了!「故宮·宮喵家族」系列發布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1月4日電(記者 宋宇晟)11月4日,由故宮出版社主辦的「故宮宮喵家族」系列圖書發布會在故宮博物院紫禁書苑舉行。「故宮宮喵家族」系列圖書。故宮出版社供圖「故宮宮喵家族」系列繪本是故宮出版社推出的第一套以故宮貓為原型的親子繪本,同時也是「宮貓家族」系列文創的首發作品。近年來,隨著故宮的大熱,故宮貓也成為大眾關注喜愛的故宮熱點之一。如今的故宮貓,白天出沒於紅牆黃瓦間,是故宮的一道風景;晚上抖擻精神,巡邏放哨,開啟捕鼠模式,給故宮看家護院。他們不僅給故宮帶來了靈動,還保護了古建築的安全。
  • 「故宮·宮喵家族」系列繪本:跟著貓咪玩轉故宮
    近幾年隨著故宮文化的推廣和相關文創的被追捧,和故宮有關的哪怕最微小的元素都因為承載了歷史和文化信息而被大家喜愛。御花園裡一枝在各種季節都灼灼可愛的桃花都備受關注,更毋論是故宮最鮮活可愛的生靈:故宮貓。故宮貓白天出沒於紅牆黃瓦間,是故宮的一道風景;晚上抖擻精神,巡邏放哨,開啟捕鼠模式。如果說600年的文化過於深沉厚重,每一次談起要「說來話長」,那麼故宮貓這樣的存在則輕易能夠從故宮文化中汲一瓢飲,故宮貓能夠很好地拉近大眾對故宮的心理距離,同時其本身也靈動可愛,有很多可以挖掘的點。
  • 萌到犯規的故宮貓,如何從「網紅」成為「IP」?
    同時,作為故宮文化內容輸出的故宮出版社,也推出了故宮貓系列繪本、圖書手帳等,故宮貓IP正被賦予更多人格化內容。 當下,新媒體時代的傳播基本上遵循這樣一個原理:講道理不如講故事, 講故事不如提供故事細節。 因此,很多博物館選擇利用電視媒體傳播較為淺顯、輕鬆、活潑、貼近大眾喜好的信息內容進行傳播。
  • 彩鉛手帳繪本《喵 我在故宮過日子》發布 手繪故宮貓生活
    12月20日,故宮出版社彩鉛手帳繪本《喵 我在故宮過日子》新書發布在北京建投書局舉行。繪本以故宮為載體,故宮貓「圓寶」為主角,選取了宮殿、假山、海棠、古文物、古詩、銅像、日晷等為元素,以一年四季時間流轉,描繪出主角圓寶在故宮裡的愜意貓生。
  • 手繪故宮貓生活 彩鉛手帳《喵 我在故宮過日子》發布
    記者正在拍攝《喵 我在故宮過日子》中的作品。新京報訊 12月20日,彩鉛手帳繪本《喵 我在故宮過日子》新書展覽在北京建投書局舉行。手帳繪本以故宮為載體,故宮貓「圓寶」為主角,選取宮殿、假山、花卉、文物、詩詞、器物等為元素,通過一年四季時間的流轉,描繪出「圓寶」在宮裡的愜意貓生。彩鉛手帳繪本《喵 我在故宮過日子》作者商步芸,曾從事音樂相關工作近20年,工作之餘愛好畫畫。手帳繪本陸陸續續創作了近3年,將西方風格繪畫融入了中國風元素,形成獨特的風格。
  • 故宮珍寶館小貓去世
    本報訊(記者王琪鵬)昨天,許多故宮迷沉浸在悲傷之中。「守護」故宮珍寶館近十年的宮貓「小崽兒」確認去世,大家紛紛發帖懷念,陪這只可愛的貓咪走完最後一程。小崽兒是一隻普通的土貓。據一位故宮員工介紹,小崽兒2010年出生,因為出生時個頭最小,故而得名。
  • 北京又下雪了,記得雪中故宮裡的貓
    清 虛谷《貓蝶圖軸》故宮博物館藏時代更迭,1925年故宮博物院成立,貓依舊生活在故宮的紅牆黃瓦間。近年來,故宮的貓成為了「網紅」,很多人去故宮參觀、看建築看展覽看文物之餘,還不忘「擼貓」,微博上有「故宮的貓超話」,「故宮白點兒」等還有自己加V的微博。
  • 故宮貓網絡爆紅之後,「宮貓家族」首發宮喵系列親子繪本
    「故宮宮喵家族」系列圖書發布會以「宮貓家族的故事」為主題。圖中演講者為「故宮宮喵家族」系列的文字作者馬修。 值得一提的是,在故宮貓成為又一個爆紅的故宮IP之後,由故宮出版社推出的「故宮宮喵家族」系列繪本是故宮首套以故宮貓為原型的親子繪本,同時,這也是「宮貓家族」系列文創的首發作品。 故宮貓已有數百年歷史  明朝已生活在紫禁城之內 故宮為什麼要「養貓」呢?事實上,故宮貓並不是現如今才有。
  • 她在故宮8年,拍下宮貓江湖,揭開600年故宮往事,引網友驚嘆
    小七的故事,大黃的故事,都被記錄下來。現在,「宮貓圖鑑」在西瓜視頻已經擁有46萬粉絲。熟悉故宮的人多少都聽說過鰲拜和白點兒。她也養貓,相比家裡的貓,她更心疼故宮的流浪貓。平常,貓姐不但救助故宮裡的貓,也是社會上救助流浪貓群體的一員。她希望自己拍的視頻能讓更多的人關愛流浪動物。
  • 年度故宮御貓「美照」大賞
    前幾天故宮博物院在微博上發布了最新「貓片」,瞬間萌化了老夫的少女心。前任故宮院長單霽翔,上任之初任命了一批特殊的手下——貓保安。他們白天分布在故宮各個角落,好吃懶做,等人投喂。一到晚上,精神抖擻,四面巡視。將古老的故宮,瞬變危機四伏的鬥獸場,御貓們還有旁人豔羨的故宮編制。
  • 和御貓一起了解故宮,《故宮御貓夜遊記》讓你秒懂故宮文史
    600年的大故宮秒變小繪本,故宮裡的可愛御貓親自來為孩子講故事、講文化、講歷史。《故宮御貓夜遊記》用孩子的語言講述孩子的故事。在故宮這個對孩子來說陌生的環境中注入親切熟悉的元素,從心理上讓孩子更容易接近大故宮。御貓胖桔子就像是孩子自身的投射,通入角色代入感,孩子跟隨胖桔子一同成長,經歷故事中遇到的喜悅、挫折,感受不同的情緒。
  • 能夠預測世界盃的故宮貓白點去世,看看故宮裡面的貓是怎樣生活的
    今天,我們從微博上面獲悉,那只能夠預測世界盃的故宮貓白點去世了,它曾連續六場預測了世界盃的結果。但是今天,這只可愛的貓咪在經歷過病痛折磨之後還是離去了。故宮博物院宣傳因此,每天白點關於世界盃的預測,也成為故宮博物院每天的重點。
  • 故宮開微博粉絲超百萬 博主語氣淡定萌翻網友
    故宮(微博)開微博粉絲超百萬藏品故事古怪問題兩男一女詼諧作答「這裡,有你想知道卻不曾了解的故宮;這裡,有最新鮮、最及時、最靠譜、最給力的故宮。」微博開通17天,粉絲超過158萬。藏品介紹、古建築裡的故事、皇帝的日常生活……故宮微博每天更新4條以上,內容不定,語言風格也不定,有時深沉儒雅,有時詼諧幽默。碰到網友提出的古怪問題,「他」不急不惱,語氣淡定。故宮微博從1月1日開通至今,粉絲已經超過158萬。不少網友表示被「萌」到,並直呼這是自己見過的「最可愛的官方微博」。
  • 立體書《打開故宮》長3.2米 還原網紅貓
    太和殿、角樓、午門……打開書後,這些故宮的建築物都變得立體可感,甚至連「網紅」故宮貓都儘可能進行了還原。有網友感嘆,看到書,也算彌補一點眼下不能去故宮的遺憾。   這就是立體書《打開故宮》,故宮博物院原副院長張之鑄還為之專門寫來親筆信。它有啥特點,能在短時間內爆紅?
  • 網紅故宮貓白點兒去世 符合貓血栓的特徵
    網紅故宮貓白點兒去世 符合貓血栓的特徵時間:2018-07-02 23:53   來源:國際在線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網紅故宮貓白點兒去世 符合貓血栓的特徵 【網紅故宮貓白點兒去世 曾連續猜中6場世界盃比賽】近日,成功預測阿根廷世界盃出線的網紅故宮貓白點兒生病的消息引起網友的關注。
  • 200多隻貓日夜「出勤」 故宮專門以此推出親子繪本
    「我是貓少保鰲拜,故宮裡最酷的貓。」剛剛,一場別開生面的發布會在故宮博物院紫禁書苑舉行,故宮貓再次成為主角,一套中英文對照的「故宮宮喵家族」系列繪本正式發布。故宮出版社介紹,這是第一套以故宮貓為原型的親子繪本,同時也是「宮貓家族」系列文創的首發作品。
  • 此畫被故宮收藏,講了一個女人和熊的故事,畫面讓在場人「尷尬」
    故宮是我國古代皇帝居住的地方,新中國建立之後政府將它設為一個大型的博物館,這所博物館裡收藏了無數珍貴的文物,其實就有像翠玉白菜、蘇軾的寒食帖等等,小編此次為大家帶來的這件珍品就是清代金廷標所畫的《婕妤擋熊圖》,這幅畫被故宮收藏,講了一個女人和熊的故事,畫面讓在場人「尷尬」。
  • 故宮祥瑞盲盒?請你集齊這款「故宮貓友人帳」!
    掐絲琺瑯壽字螭紋連座甪端香燻 | 故宮博物院官網第二等是大瑞,泛指各種自然現象。比如山水、海水、日、月、星辰、雲等。也有一些違反自然規律的現象,比如牛生上齒。這類意向除了常見於古代各類飾物,也經常出現在文人墨客的詩文裡,借景抒懷,盛世與胸臆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