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6日,有關於「醫學生搬家太難了」相關字眼上了熱搜,成為了眾多觀眾飯後閒聊的話題。有網友表示:從未見過如此「搞笑」的場景而引發給網友圍觀並紛紛發表自己的意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為何網友看了之後,會有這樣的感嘆呢?一起來看看:
說實話,看到這樣畫風突變的場景,確實有些莫名的喜感。畢竟,帶著人體標本走路確實不容易,重點在於,在這樣的下雨天搬家,還要抱著人體標本,然後為它撐著雨傘的場景很是「唯美」。
其實,不學醫的人可能不知道,骨骼標本幾乎都是真人標本,無論是棄屍,還是遺體捐贈者,都應該得到尊重,所以才有了醫學生為人體標本撐著雨傘的畫面出現。
在很多人的觀念裡面,醫生這一職業就是光鮮亮麗的,但你們能夠想像的到,一名醫學生成為一名合格的醫生到底有多麼困難嗎?又或者說,你們能夠想像的到,他們成為醫生之後,有多辛苦嗎?
有人說,不就是考上醫學院之後,有著過硬的專業知識,畢業後到醫院上班,過上不用風吹雨打的日子嗎?
只能夠說明,你對醫學生蛻變為醫生這一過程太不了解了。想要成為一名真正的以上,除了要做好做各種實驗的心理準備,各種動物實驗、外科實驗、注射實驗都是醫學生必須跨過的「門檻」。面對血淋淋的五臟六腑,這個時候,著實需要突破很大的心理障礙。並且,自己一個人,或者兩三位同學一起在太平間呆上一夜都是必須經過的課程,因為要克服心理障礙。
再者,醫學生面臨著很大的壓力。醫療和其他行業不同,涉及人類健康,需要精益求精、一絲不苟的精神,需要庖丁解牛那嫻熟、精湛的醫技。有時候用錯一次藥、開錯一個處方就有可能造成極其嚴重的醫療事故,自己可能會因此喪失從業資格,這就意味著他們之前五年本科、三年研究生,甚至三年博士和三年規培的努力付諸東流。所以,醫學生相當不易。
有某醫學院的學生曾經這樣子形容過他們:
我畫解剖圖快畫瞎了
刷個微博都得掐著秒表
這就是醫學生的期末
別人在打遊戲的時候,我在
別人在逛街、談戀愛時,我在
我是醫學生,我
我經常
但是,我依舊在學習……
不然,每一位讀過醫學院的學生,那些厚重的書本從何而來?就是經過一次又一次的讀、看、做筆記,不斷專研自己的技能,提升自己而來的。你們以為那些當上醫生的醫學生就萬事大吉了嗎?事實上,當上醫生並不是一個終點,而是剛剛開始。
因為接下來,他們除了面對形形色色的病人,面對高強度的工作,有時候還要承受住病人家屬的各種醫鬧。並且,不斷尖銳的醫患糾紛以及很多人對醫生的誤解,對於醫生而言,都是一個非常大的心理壓力。
醫學生不光是搬家難,考試也難,考試沒有重點,因為患者沒有重點。並且,搬家難的不是模型,難的是又大又厚又沉的課本,數量還多。想想醫學生這10多年高額的資金和時間成本,十年裡,醫學生有些高中同學已經成為淘寶推手或編程軟體等,已經買車買房,娶妻生娃了,而他們,可能剛剛成為一名醫生。
特別佩服醫學生,你完全難以想像一名醫學生成為一名合格的醫生到底有多麼困難!願世間多一點包容,他們也很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