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家長不能投入時間成本研究英語啟蒙,那麼孩子早期的英文水平其實難以提高。因為少兒啟蒙的大部分工作,確實需要家長投入大量的精力,並且是在家庭環境中完成的。
在中文語境下對孩子進行零基礎的英語教育,針對零至六歲的寶貝,寶媽們能夠藉助的方式有很多,譬如兒歌、動畫、聽讀資料、線上線下的網課,或者是外教課,以及雙語幼兒園。
不過,英語啟蒙必須根據娃的個體特徵和學習興趣去制定,決不能搞成所謂的攀比競賽。
家長與其砸錢跟風,還不如多閱讀一些啟蒙書籍,或者看看咱們這篇文章,做到心中有數,才不至於花冤枉錢,做無用功。
首先,寶媽要知道:孩子學英語,必須遵守「聽—說—讀—寫」 的規律。
也就是說,要從聽說入手,不能本末倒置,率先進行語法,否則無法學以致用。
一門語言的學習應當循序漸進,拾級而上,提前規劃,細水長流。讓孩子通過科學的方式,青出於藍,學得比家長更輕鬆更歡樂。
下面給大家介紹六種少兒啟蒙的基本思路,家長可以參考一下。
第一,要建構孩子願意閱讀的源動力。
家長每天至少抽出十五分鐘的時間完成親子共讀計劃,並且營造一種輕鬆快樂的感覺。只有孩子感知到閱讀的過程是愉悅的,他們才會期盼閱讀。這裡給出的建議是多帶孩子去圖書館,言傳身教,潛移默化。
第二,要建構孩子對字詞的感知。
當我們看到生活中的一些字符,路邊的招牌,地鐵裡的標誌,讓孩子明確與我們息息相關的英文短語的意義。
第三,培養孩子擴大詞彙量的能力。
家長要經常用簡單的英語和孩子溝通,並且細心地記錄下每天新舊詞彙量的佔比,用持續的對話豐富的詞彙的輸入輸出來推動孩子的進步。
第四,讓孩子對26個英文字母了如指掌。
玩玩詞彙相關的遊戲,比如讓寶寶找找商店裡和寶寶名字第一個字母相同的東西。建議父母在讀字母書、符號、標籤的時候,要求孩子把字母指出來。
第五,提高孩子對音韻的感知
在這個方面,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唱歌,千萬不要忽視音樂的魔力,即便是自己編一些小調歌詞,也是有用的。
第六,逐步增強孩子講故事的能力。
按照時間順序,空間順序,變換著人稱去分享自己構思的故事,或者說一說自己一天裡經歷的事情。這幫助孩子故事是如何發生的,包括故事的組成要素,時間地點啊,人物走向啊。
不管怎麼樣,英語啟蒙要想做得好,不用父母英語水平多高,口音多標準,但一定得咱們自己花時間持之以恆的付出,這裡面沒有太多捷徑。 希望這篇看完,能幫寶爸寶媽能夠避免無章法的投入,最終收穫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