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同樣使用加溫療法,有些觀賞魚一命嗚呼,而有的疾病痊癒?

2020-12-05 養魚老道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輕鬆養水,快樂養魚!

加溫療法,是我們經常用到的治療觀賞魚病的老三樣方法之一,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換水、升溫、加鹽,大部分觀賞魚疾病或者說是需要藥物來治療觀賞魚的某些疾病,都需要我們在水溫問題上加以配合的,這個操作不但是可以加速觀賞魚的新陳代謝,也會促進觀賞魚對於藥物的吸收。

即使是我們排除了藥物的因素,對於白點和水黴,這兩種觀賞魚最為常見的疾病治療,也可以通過適當提高水溫來有效治療,因為小瓜蟲和魚體白毛都是在低溫情況下比較容易發作,高溫環境下不太容易發生。

那麼,為什麼同樣的使用加溫療法,有些魚友可以利用的很好,觀賞魚幾乎是不用過度下藥或者完全不用藥的情況下就可痊癒,而有些魚友輕易地就把自己的觀賞魚給治死了呢,一定是我們加溫的速度過快,導致觀賞魚的機體不適應嗎?那也未必都是。

加溫會導致水體嚴重缺氧,如果水質不好的話,很容易把觀賞魚給送上西天的

關於老三樣會有很多種說法,但是我認為最準確的說法和排序,就是換水、升溫、加鹽,也就是說,大部分情況下,如果我們想要去有效地治療觀賞魚的各種疾病,首先在魚缸的水質上要有一個事先的調理過程和把關。

換而言之就是,我們不但要養魚先養水,即使是治療魚病,也要先養水,很多的新魚友在這一塊根本就是個欠缺,或者我們也可以這麼說,如果新魚友們都能夠把握好魚缸水質的話,可能觀賞魚就不太會患病了。

但是,即使如此,如果遭遇到觀賞魚的一些疾病,我們哪怕是不會養水,在準備升溫之前最好還是更換一下魚缸水,也是必須要提前困水,如果沒有了這些情況的有效保證,只要是水質渾濁、雜物過多,我們一升溫,觀賞魚可能就會缺氧而死,另外還有一個飼養密度過大的問題。

而且很多情況下,氧氣泵並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這個問題我就不多說了,以前的文章都有,即使是使用氧氣泵輔助供氧,我們仍然要考慮到魚缸的水質和雜質的因素。

只要是魚缸的水質一點也不受控制,無論是下藥還是升溫,很多觀賞魚都會立刻面臨缺氧的境地,那就無需治療了,直接等死就是了。

關鍵的問題就是,對於一些觀賞魚的小潰爛、小爛鰓、頭洞之類的疾病,我們尚可以單獨隔離治療,也未必都需要高溫環境,唯獨白點和白毛這兩種疾病,大部分情況下都是整缸爆發和需要全缸下藥加溫,而且水質大部分都不太好保持,因此面對這些矛盾,我們只能去使用二者取其輕的模式加以適當化解了,除此之外別無它法。

再就是把重症隔離,輕症緩慢治療了,也不是不可以,這得根據不同的情況。

只要是與鰓部疾病和腐爛病有關的,水溫一定不能過高

這是我們需要注意的第二個問題,道理很簡單,如果魚鰓有病大多數會影響到觀賞魚的呼吸,也就是說它們本來就呼吸不暢,極有可能已經在那裡嚴重缺氧了,這個情況下我們再去盲目升溫,把水溫升到很高了,這不是自尋死路嗎?

另外就是觀賞魚嚴重的身體潰爛、大面積的供血絲等等,也就是說,並不是什麼白點或者所謂的真菌感染,只是細菌性疾病,我們給予過高的水溫環境,也會加重觀賞魚的各種潰爛,這些都是非常易見的常識性問題,為什麼我們在盛夏季節裡的傷口不容易痊癒,這不是一個道理嗎?

我不知道很多的新魚友在飼養觀賞魚,或者給觀賞魚治療魚病的過程中,一點這樣的常識性問題都不去考慮,只會一個勁地到處尋找那種可以信手拈來的治療經驗?

如果我們自己不動腦子的話,人家告訴我們任何的治療方法也是白搭的,和對牛彈琴並沒有什麼兩樣。

重病患者一定不要升溫過快,它們的各項機能可能都要完蛋,水溫過高也只是促進死亡罷了

還有就是,不管是什麼觀賞魚,只要是疾病非常的嚴重,我們發現得較晚,也不用管它是什麼病,哪怕只是瘦得弱不禁風,這樣的魚它怎麼可能在高溫環境下不死呢?

這也是再簡單不過的道理了,它們已經無力進行超負荷的新陳代謝了,所以說一旦進入高溫環境,很快就會玩完了,甚至於包括了那些長期在水面砸吧嘴,已經失漂的總也不死金魚,或者是長期在魚缸底部潛伏的,動也不動的錦鯉,它們遭遇到了高溫環境,可能一個也跑不了,這些現象我感覺根本沒必要再去解釋什麼了,一切全靠吧。

對於這些體質早已經孱弱到無力遊動的觀賞魚來說,它們不死,誰又會死呢?

所以說,為什麼養魚老道一直在提醒新魚友,我們對於觀賞魚要去優勝劣汰,不要去愛心泛濫,就是這個道理,即使我們想要去愛心泛濫,某些觀賞魚也是救不活的。

升溫過快是最後一個原因,因為觀賞魚根本承受不住如此巨大的溫差

還是那句話,冷水魚掌握在28度也就可以了,沒必要把水溫升得過高,再高就不是治病了,可能沒病也會喪命。

還有中小型熱帶魚,一些不耐高溫的,比如說各種卵胎生熱帶魚,孔雀、紅箭、黑瑪麗之類的,如果我們長期的低溫飼養,在18度上下,不要給它們升到30度以上去,如果我們平時高溫飼養,已經在二十五六度、七八度,它們還是會白點水黴,那麼適當的升到30度也不是不可以,這些也是最為基本的一些常識性問題。

按理說凡是飼養溫度低於20度以下的,一天的加溫幅度最高不要去超過四五度為好,這個也要根據觀賞魚的整體病情和魚缸水質查看,如果是飼養水溫一直在20度以上的,每天的升溫幅度可以在五六度,也不會有什麼大問題,當然也要參考前者,就是魚兒體質和水質,這樣子其綜合考慮,綜合治療,我們才能夠再給觀賞魚進行加溫治療時不會出現什麼問題。

而對於一個魚缸裡過於虛弱的某條觀賞魚來說,我們完全可以忽視它們的存在,順其自然即可,挨過來了就是前途無量,拜拜了千萬記得撈出來,在如此高溫的環境下,一定要避免魚缸裡出現死魚現象。

否則的話,一夜之間,整缸觀賞魚都有可能完蛋的,如果我們不放心的話,要麼少量打氧,要麼整夜看著去,要麼剔除掉最為嚴重的病魚,三選一,我們自己看著辦吧,前提是高溫環境、水質不好,魚病過重的話,打氧也未必保險。

另外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魚缸底部的垃圾過多,有些魚友只知道治病不知道清除,水溫一上來,整個魚缸那就是一個發酵桶,它能不死魚嗎?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為什麼飼養的觀賞魚,反覆出現同樣疾病,治好了還能再犯?
    某位魚友我們已經交往了很長時間,他的地圖魚就是我幫助挑選的,花色很好,到現在我還眼饞呢。他就跟我說,自己的一缸觀賞魚,有鸚鵡魚、地圖魚,總是會反反覆覆患上水黴病,好像是一更換新水他們立刻就好,過幾天之後,身體就會出現所謂的黴變,這是為什麼呢?
  • 觀賞魚部分疾病治療,幾種行之有效,快速見效的方法
    說是以前我所使用的那些方法咱都不算,咱就說在這兩年多來,我們所遭遇到的這些觀賞魚疾病,有哪些疾病經過我們的反覆驗證,就是要使用這種藥,而且下去它就絕對有效,百分百見效,只要有所含糊的我們就不輕易去總結。
  • 為什麼有些觀賞魚可以輕鬆爆缸,繁殖力超強,而有的就不行?
    有的魚友會說,不對,像是藍曼龍魚、鬥魚、燕魚、七彩甚至於斑馬魚、虎皮魚、三湖魚、紅尾皇冠等等都是可以輕鬆爆缸的,為什麼大多數魚友做不到呢?做不到是一個原因,有些魚友也是不愛去搞這個觀賞魚繁殖,因為太累。我們首先看看為什麼很多觀賞魚不能夠飼養到爆缸?
  • 為什麼有的熱帶魚冬天可以不用加溫,春天來了反而要加溫?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事實上在我們北方地區,飼養熱帶魚冬天不加溫,而到了春天反而要加溫,這種情況會經常遇到的,一個是水溫必須要達到觀賞魚要求的問題,另一個是水溫恆定的問題,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所以說我們飼養這些熱帶觀賞魚,在我們這裡一年當中會有兩次加溫過程,一次就是九月底水溫低於22度的時候,我們就開始加溫,一直加到供暖開始,也就是11月中旬,另外的一次加溫過程就是在3月中旬停暖以後,一直到五月中旬,水溫上升到22度以上。
  • 觀賞魚患病,哪種魚藥最好用,為什麼老魚友很少使用過多魚藥?
    對於新魚友來說,只要是我們的觀賞魚患病了,其他所有的問題都是次要的,只有一樣,才是最重要的,那就是:你只要告訴我哪種魚藥能治這個病,用量是多少、什麼時間能好就可以了,或者是你可以告訴我問題出在哪裡,這條魚為什麼死了?
  • 觀賞魚患病,哪種魚藥最好用,為什麼老魚友很少使用過多魚藥?
    為什麼很多老魚友使用到的觀賞魚藥物種類很少?因為在之前的飼養過程中,大部分的觀賞魚都是被自己毒死的,所以死來死去,死怕了,才知道胡亂用藥的風險。所以說,像慶大黴素、青黴素、土黴素、鏈黴素……等等吧,雖然略有不同,但是我們自己習慣於哪一種,就直接使用哪種即可,一般的對於,牲畜、家禽、觀賞魚之類的,反而慶大、土黴素使用的最多。再就是一個腸炎、內寄的問題,甲硝唑、痢特靈、土黴素、氟哌酸,反反覆覆也就是這幾種,有的喜歡使用大蒜泡飼料的,也就完了,還會有什麼呢?
  • 哪些拖拉養魚習慣,可以造成觀賞魚的各種疾病,或者死亡?
    但是,這並不代表著觀賞魚遇到所有的問題,我們都要去拖拖拉拉的處理,有些觀賞魚的疾病或者死亡一、觀賞魚在長期不換水的水質中生活著,水質長期在低毒素狀態下運行,換水問題一拖再拖,一定不行我們說觀賞魚的體表紅血絲或者因為打鬥傷而造成的各種體表炎症,有些是由於入缸初期各種不適應症造成的,我們可以給它們一定的適應期,但那也要看病情的輕重。
  • 觀賞魚突然暴斃很常見,為什麼有些快死的魚,很快又滿血復活了?
    一、遠途到家的觀賞魚,經常會出現這種情況我們不講高檔觀賞魚在運輸袋裡打過麻醉藥的,那可不算數啊,我們只講普通的觀賞魚。如果我們遇到了購買的觀賞魚出現這種情況,是完全可以採取爆氧和逐步升溫方式,來予以處理的,甚至於有的時候,可以採取極端措施,就是快速升溫,把水溫抬到比它們的最佳溫度還要高一些,有可能這樣一刺激,觀賞魚就活過來了,這種情況其實是非常多見的。
  • 為什麼給觀賞魚隔離治病,不但病情加重,還會突然死亡?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如果是我們飼養的某條觀賞魚出現了一些疾病症狀,把它們適當隔離予以治療,應該是比較妥善的辦法,這樣既可以避免它們把疾病傳染給別的觀賞魚。
  • 氣溫持續升高,哪些熱帶觀賞魚,現在就可以不用加溫飼養了?
    第一點、為什麼不提倡很多熱帶魚長期加溫飼養?絕對沒有什麼好處的不提倡所有的觀賞魚,包括熱帶魚長期加溫飼養,那是一定要有前提條件的。前提條件當然是,絕對不能低於其所適應的極限溫度,最好是長期把它們飼養在:它們生活的最佳溫度略低點就可以,除了繁殖期,我們需要搞繁殖以外。
  • 銀龍、地圖、巴西亞等觀賞魚,水溫最低在22度,需要加溫飼養嗎?
    一位魚友提出來一個比較有代表性的問題,相信很多飼養這些比較皮實的中大型熱帶魚的魚友,也都會有此疑問,問題是這樣的:道哥,我的魚缸裡飼養有銀龍魚、地圖魚、巴西亞、鸚鵡魚等,我家裡的溫度室溫保持在在25度左右,你說這缸觀賞魚不用加溫棒是不是也可以,即使不用加溫棒的話,我的魚缸水溫也低不過22度,是不是可以不用加溫飼養了?
  • 飼養魚鰭飄逸的觀賞魚,有些魚友的做法,可能會因小失大
    為什麼說飼養它們,如果治療不當,可能會因小失大呢?這是很正常的現象,整缸下藥吧,有些魚友不可能經常去做,為了維護魚缸的水質。皆是同樣的一個原因,就是魚鰭過大、過軟,這都是人為培育的結果,這樣的魚在自然界裡,幾乎無法生存,尾巴就是自己的累贅。所以說,我們在飼養這些觀賞魚的時候,不但要嚴格控制飼養密度,而且一定要把控好水質,一旦水質出現點小問題,各種潰爛疾病也就來了,只要魚鰭有缺失,對於這些觀賞魚來說,在品相上就會大打折扣了。
  • 不用加溫的冷水觀賞魚比熱帶魚容易養?寵物魚新手不要相信
    關注譁仔說魚,明明白白養魚。大家好,我就是那個魚和熊掌已經兼得的譁仔。如果你是一名觀賞魚玩家,你有沒有曾經聽說過一種說法——不加溫的冷水魚比需要加溫的熱帶魚好養。你信嗎?簡單說,熱帶觀賞魚是指那些在飼養過程中需要加熱棒的幫助才能過冬的觀賞魚,而那些不需要加熱棒的協助就可以安全過冬的觀賞魚都被歸類在了冷水觀賞魚裡面。另外,不是所有的冷水魚都是冷水觀賞魚,因為有些冷水魚沒有什麼觀賞價值,它們雖然數量眾多,但是在水族市場裡幾乎找不到它們的身影。
  • 冬天不用加溫的觀賞魚,都有哪些品種,所有的熱帶魚都要加溫嗎?
    關注養前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 一場秋雨一場寒,今天我們這裡就下了一整天的雨,而且越來越大。魚缸的溫度表也不知道哪裡去了,看天氣預報現在的室外溫度只有22度了,秋雨一直在下,估計夜晚的室外水溫,只能有十七八度就不錯了。
  • 又到了加溫季節,是不是所有魚缸都要加溫,定在多少度為好呢?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目前這個時間段,很多地區的氣溫開始逐級下降,魚缸裡的加熱管有的就必須要開啟了。關於這個加熱管的設置,有些魚友是一年365天,加熱管根本不停,這個就無需再關注了,而有些魚友,飼養的就是些普通觀賞魚,到了夏季,無需加溫,就可以把加熱管撤下來清洗維護後,等到這個季節再度使用。
  • 為什麼有些魚友非常看重,給觀賞魚進行檢疫,有些根本不在乎?
    有的魚友認為,觀賞魚入缸之前必須檢疫,有些魚友則認為,觀賞魚必須定期檢疫,還有的魚友是有一搭無一搭的給觀賞魚檢疫,更有些魚友養了一輩子觀賞魚,根本不知道什麼叫做檢疫。上述的這些做法,究竟哪種正確呢?由於自己胡亂買魚,各品種大雜燴混養,在連續死過了幾批魚以後,絕對會想到,觀賞魚一入缸必須檢疫這是很多新魚友的必經之路,一開始購買觀賞魚,根本不注重觀賞魚的質量挑選,更不知道不能去多品種合缸飼養,所有的養水、過溫等問題,一樣也沒有做周全,導致大批量的觀賞魚死亡。
  • 為什麼有些魚友非常看重,給觀賞魚進行檢疫,有些根本不在乎?
    有的魚友認為,觀賞魚入缸之前必須檢疫,有些魚友則認為,觀賞魚必須定期檢疫,還有的魚友是有一搭無一搭的給觀賞魚檢疫,更有些魚友養了一輩子觀賞魚,根本不知道什麼叫做檢疫。由於自己胡亂買魚,各品種大雜燴混養,在連續死過了幾批魚以後,絕對會想到,觀賞魚一入缸必須檢疫這是很多新魚友的必經之路,一開始購買觀賞魚,根本不注重觀賞魚的質量挑選,更不知道不能去多品種合缸飼養,所有的養水、過溫等問題,一樣也沒有做周全,導致大批量的觀賞魚死亡。
  • 養了20來年魚,對待觀賞魚疾病我首選這3種藥物,其他均不靠譜
    觀賞魚出現各種情況,無論大小,都建議大家把它們隔離開來。為什麼呢?因為很多情況下,我們並不知道它的這種情況,是否具備傳染性,避免感染是一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因為生病的魚體質也比較弱,這時容易被其他的魚欺負,或者搶不到東西吃。因此,隔離開來,一方面阻斷傳染的風險,另一方面也能讓它在安靜的空間更好地接受治療。
  • 小瓜蟲不會輕易導致觀賞魚死亡,不是發現晚了,就是判斷錯誤
    當然了,並不是說這種保守療法它就一定不會死魚,據我估計,即使挨上一個月,大部分的金魚並無性命之憂,現在就是五月中旬了,挨到六月份天氣也該熱了,小瓜蟲也就可以壽終正寢了。那麼,很多魚友就會問了,真的是好奇怪啊,你的金魚即使患上了白點病,你也不以為然,為什麼我的金魚如果被小瓜蟲纏上了,它們很快就會拜拜了呢?
  • 疾病小課堂第二彈——觀賞魚疾病
    品種多樣、色彩絢麗、姿態優美的觀賞魚被許多水族愛好者所青睞,然而可能由於有些品種飼養難度較大,或者飼養方式有誤,它們常常會發生疾病。今天自自就為大家講講關於魚病那些事~01觀賞魚發病原因水溫水溫的突然變化,是造成觀賞魚不適、抵抗力下降,甚至引發疾病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