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倖存至今的古生物:圖三曾消失六千萬年,於上世紀被重新發現

2020-12-04 喵探自然界

新疆北鯢,我國獨有的史前有尾兩棲動物,目前僅存活在新疆一帶。曾經,新疆北鯢還消失在國人面前長達一個世紀的時間,直到二十一世紀初才被人們重新發現到,目前野外種群數量稀少,近乎滅絕。

紫蛙,是一種被人在2003年才發現的新物種,紫蛙不僅是蛙類動物中堪稱異數的存在,而且它們僅僅在短暫的雨季時期才會出現,一年之中僅兩周時間出現在西印度。科學家通過研究還表示,這種蛙類可能已經存在了上億年時間。

腔棘魚,最早出現在距今3.7億年前的海洋之中,由於科學家在相應年輪的地殼化石中並未發現到腔棘魚的存在,故而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人們都認為腔棘魚已經滅絕了六千萬年時間,直到上世紀的1938年,人們又在南非附近的海域重新捕獲到一條腔棘魚。

仙女蝦,是目前生存歷史最為久遠古老的水生甲殼動物,迄今為止已經有著超過兩億年的生存歷史了。雖然仙女蝦的壽命僅有短暫的三個月,但是它們的生存能力卻極為頑強,它們的卵可以抵抗極端的環境長達數千萬年時間,如今在我國野外地區幾乎都能發現到仙女蝦。

古巴鼩,一種起源於七千多萬年前的史前動物,在過去它們一直生存在黑暗的地穴之中,並且曾經因為人類活動的原因而在野外銷聲匿跡,被人認為已經滅絕了。直到2003年科學家才又重新在古巴地區發現到一隻古巴鼩。1

相關焦點

  • 曾被認為滅絕六千萬年的史前魚類,如今又被人重新發現
    在大自然中存在許多令人瞠目咋舌的有趣動物,有些因為環境,有些因為人類活動而滅絕了,但其中也不乏有過了數十年後被人重新發現的,這裡就不得不提及到一種史前魚類,這種魚類曾經被科學家認為在六千多萬年前就已經滅絕了,而如今卻又被人重新發現,這種魚類就是——腔棘魚。
  • 5大迄今未滅絕的史前古生物,圖3滅絕六千萬年被人再次發現
    蘇門答臘犀牛,它們是現在唯一倖存下來的雙角犀牛,是史前生物披毛犀的後代,距今也至少有著上百萬年的生存演化歷史。現因為人類的大肆捕殺,蘇門答臘犀牛面臨著滅絕的威脅。腔棘魚,一種十分古老的史前魚類,在過去,科學家一致認為這種被譽為陸生脊椎動物先祖的魚類在6000萬年前就已經滅絕。
  • 五種倖存至今的古生物,大多變成「國寶」,僅有一種還被搬上餐桌
    鴨嘴獸,是澳大利亞的「國寶」級生物,就現存的哺乳動物來說鴨嘴獸可謂是最為原始的一種了,它們至今仍未完全進化,採取古老的卵胎生方式來哺育後代。到現在有著長達兩千五百多萬年的生存歷史。除此之外,鴨嘴獸的腳後跟位置隱藏著毒針,它們是自然界中極少數運用毒液來自我防衛的哺乳動物。
  • 5種倖存中國的史前動物,第3種如今被圈養
    ,具有非常高的價值,同時新疆北梗還是是新疆唯一的有尾目殘留古生物,現存數量非常稀少,曾經消失了一個世紀。桃花水母,桃花水母在古時也被稱為桃花魚,是一種非常小的水母,生活在淡水之中,桃花水母的歷史非常悠久,是名副其實的倖存史前動物
  • 生存至今的5大史前古生物,這些傢伙居然比恐龍還要古老
    皺鰓鯊,亦稱作擬鰻鮫,是生存至今最為原始的史前鯊魚,有著長達3.6億多年的生存歷史。由於擬鰻鮫常年生存在深海之中,人類難以抵達,迄今為止所捕獲到的記錄屈指可數。最近一次捕獲記錄是在2015年。扁吻魚,僅存於中國新疆地區的史前古魚類,其生存歷史最早可追溯至三億多年前,它們見證了恐龍的出現和滅絕,並且幸運地生存至今。在現代,具有非凡的經濟價值和學術價值,與國寶大熊貓同屬於一個保護級別。鰉魚,原產於中國黑龍江水域的史前魚類,起源於白堊紀時期,被現代人譽為「活化石」。據史上記載,鰉魚的名字由來還是乾隆所命名的,直到現代鰉魚還是人們餐桌上極為珍貴的美味佳餚。
  • 5大面目奇特的史前動物,圖3倖存至今,在本世紀初才被人發現
    古巨豬,史前巨豬家族中的一員,大約在三千五百萬年前其足跡廣泛分布在歐亞大陸,擁有令人畏懼的巨大雙顎,其中咬合力驚人
  • 存活至今的6種史前生物,它曾以恐龍為食,大熊貓是其中一個!
    存活至今的6種史前生物,有一種曾以恐龍為食,大熊貓是其中一個!地球上生命體的發展並不是一帆順利的,在這個過程中,由於地球環境的變化導致很多的生物從地球上滅絕。在6500萬年前一場全球性災難的到來,讓統治了地球1.6億年的恐龍滅絕,一直到450萬年前才出現了人類。
  • 史前繁衍至今的5種古生物,在中國就有3種,圖3被人當做寵物
    而在歷史上褐馬雞曾遍布我國大江南北,但由於地勢變遷以及人為捕獵等因素,現在已經瀕臨滅絕。狼鰻,一種長相醜陋難看的古怪魚類,在過去曾被人視為「大海怪」。但其實,這種魚類在距今九千年前就被古印第安民族搬上餐桌了。儘管其外表醜陋,但據說狼鰻的肉質鮮美,在現代仍然是海洋漁業中重要的捕撈對象。
  • 一種很古老魚類,曾以為在六千萬年已滅絕,卻在某地方被當食用魚
    在地球生物進程中,地球經歷了五次生物大滅絕過程,很多古老的物種在這階段消失滅絕,但也有很多頑強的物種適應了自然法則,成功躲避開了生物大滅絕,一直生存到現今,這次來認識一種很古老的魚類,一度以為在六千萬年已滅絕,卻在某些地方被當作食用魚——腔棘魚。
  • 全球五大鮮為人知的未知生物,其中圖三在我國曾被人捕獲到
    卓柏卡布拉,一種被懷疑是生存在美洲地區的吸血生物,人們最初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波多黎各所發現到,這種生物擁有與恐龍類似的皮膚,還長有尖刺,兩隻眼睛如同雞蛋一般大小,在當時不少村民的家畜都曾經受到它的襲擊。
  • 至今存活的6種史前動物,有一半都在中國,最後一種曾和恐龍打架
    大約距今6500萬年前的中生代末白堊紀,一場全球性的大災難降臨,支配全球陸地生態系統超過1.6億年之久霸主恐龍滅絕,450萬年前才出現了人類。直到今天我們人類生活的地球上,還是有一些古老的生物延續了下來。儘管它們同時代的其他生物已經陸續消失,但是它們卻適應了地球的環境,生活在狹小的區域裡到了現在。
  • 滅絕數百萬年的史前動物,圖3至今仍有人目擊到,被推測倖存至今
    恐頜豬,史前巨豬家族中的一種,大約在距今500萬年前,地球上除了兩極地區以外幾乎都有它們的蹤跡,恐頜豬更是以自身極度碩大的嘴部,橫掃生存在美洲大陸上的獵物,並且幾乎沒有掠食者能與之匹敵。雕齒獸,生存在上新世時期的草食性哺乳動物,在當代大陸中雕齒獸稱得上是「鐵甲戰士」。
  • 史前巨鱷—普魯斯鱷,地球少有的「王八殼」剋星
    19世紀末,他來到亞馬遜熱帶雨林中研究植物,無意間發現了一塊鱷魚化石,經過研究,這個鱷魚化石是目前沒有發現過的物種,1892年他將這種巨鱷命名為普魯斯鱷(Purussaurus)。普魯斯鱷復原圖在隨後的50年,科學家沒有發現過普魯斯鱷的化石,直到1941年,人們在南美洲的哥倫比亞發現了巨型鱷類的頭骨化石,全長801毫米、寬達535毫米。
  • 5種在中國生活的古生物,有一種至今仍在,還有一種好像玩具恐龍
    在我們生活的地球上,未知生物永遠對我們有著很大的魅力,神秘莫測的深海生物、軌跡難尋的未知物種、兇猛巨大的史前生物,小編今天就帶各位一起盤點一下曾經在中國生活的5種古生物,有一種至今仍在,還有一種好像玩具恐龍。
  • 6種性情兇悍的遠古動物,第4種被猜疑有倖存個體
    帝鱷,也稱為肌鱷,是一種性情兇悍的遠古鱷形目動物,其身長能達到13米,生活在約1.1億年前的白堊紀早期,它們的主要獵物可能是大型動物甚至是一些體型較小的恐龍。恐鶴,恐鶴屬下只有長腿恐鶴一種,是這一種外形像鴕鳥的遠古動物,分布於美洲地區,棲息於叢林,生存年代在2.7-1.5千萬年前,是最大的肉食性鳥類之一,其巨大兇悍的鳥喙外,還有一對有爪的手臂。恐豬,這類遠古時期的野豬比現代的野豬要兇悍得多,是一種體型最大的巨豬科動物,生活在500-2300萬年前的北美洲地區,恐豬對食物的欲望非常強烈,是一位積極的掠食者。
  • 第3種有可能倖存至今
    蛇頸龍,蛇頸龍因靈活修長的脖子而得名,是生活在海洋中一種史前動物,從三疊紀晚期開始出現,在恐龍時代的末期蛇頸龍依舊存在,蛇頸龍的食譜不僅僅局限於獵食遊水魚類,還可以利用長長的脖頸伸到海底尋覓各種貝殼類、軟體類動物,蛇頸龍的形象被用在各類傳聞中的未知水生生物,是有可能倖存至今的古生物。
  • 38年後 寒武紀古生物怪誕蟲頭部被確認
    根據最新的研究報告,著名寒武紀史前古生物怪誕蟲(Hallucigenia)頭部和尾部被科學家辨認,怪誕蟲身體各部分的作用進一步被確認。怪誕蟲與歐 巴賓海蠍一樣,生活於大約5.3億年前的海洋之中,最早在1977年發現於加拿大,是寒武紀最著名的動物。怪誕蟲屬於葉足動物門,頭很大,軀幹背側具有7 對斜向上生長的強壯的長刺。
  • 澎湖發現5米長史前巨鱷化石 鑑定為全新物種(圖)
    澎湖發現5米長史前巨鱷化石 鑑定為全新物種(圖) 2009年04月01日 08:33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山海經》記載的史前動物,300萬年前滅絕,神農架至今還有?
    根據專家研究,這些離奇的上古異獸,一些是拼湊而成的氏族圖騰,一些是稀有的變異物種,還有一些是已經滅絕的史前動物。例如,《山海經》記載的上古異獸「駁」,外形很像馬科動物「沙獷」。「沙獷」本是一種史前動物,300萬年前已滅絕,為何會出現在《山海經》呢?有民間傳說認為,這種史前動物,上古時期曾廣泛存在於河南和湖北地區,神農架至今還有。
  • 五種殘暴的史前貓科動物,圖三如今有望藉助克隆重新「復活」
    洞獅,別稱歐洲洞獅,是三十多萬年前亞歐大陸上的大型貓科動物,其體長在三米以上,因常年棲息在洞穴之中而得名,是當代大陸頂尖掠食者之一,後來由於獵物數量急劇下降而致使洞獅因為食物匱乏才走向了滅絕。恐貓,最早可以追溯至八百多萬年前的遠古貓科動物,這種史前貓科動物體型較小但行動迅捷兇猛,有相關考古化石數據指出,恐貓的捕獵方式為夜間偷襲,還是我們人類的遠祖,南方古猿最主要的天敵之一。劍齒虎,史前大型貓科動物進化中的一個旁支,它們的犬齒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變得十分修長,約有12釐米,如同匕首一般鋒利,能夠以此作為捕食利器輕鬆刺穿獵物喉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