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認為滅絕六千萬年的史前魚類,如今又被人重新發現

2020-12-04 喵說動物

在大自然中存在許多令人瞠目咋舌的有趣動物,有些因為環境,有些因為人類活動而滅絕了,但其中也不乏有過了數十年後被人重新發現的,這裡就不得不提及到一種史前魚類,這種魚類曾經被科學家認為在六千多萬年前就已經滅絕了,而如今卻又被人重新發現,這種魚類就是——腔棘魚。

腔棘魚,又稱為矛尾魚,是一種有著3億多年生存歷史的史前魚類,這種魚類在科學界中享有地位,因為自身的鰭棘中空狀而得名。這種魚類還是海洋中兇猛的捕食者,體長超過一米,健壯的鰭部使得它們可以再海底中爬行。

說起腔棘魚的發現歷史,在上世紀四十年代末左右,一隻形狀怪異的魚類被漁船從網裡打撈出來,就連資深的漁民也從未見到過這種魚類,全身泛著青光,魚鱗好似鎧甲一般,頭部尖長十分怪異。但這種奇特的魚並沒有被特殊對待,當地的漁民反而將其堆放在碼頭上。

所幸這條魚被一名學者從碼頭中所發現,並且將外貌肢體特點都描繪了下來,經過眾多科學家的研究發現,這種魚類就是曾經被認為滅絕了六千萬年之久的古老魚類,由於某種原因在當時就已經銷聲匿跡了。在發現腔棘魚之前,人們對這類生物的所有了解都來源於冰冷的化石,而重新發現活生生的個體還是第一次。

這一古老物種的發現歷史告訴我們,地球上的史前動物或許還未完全滅絕,只是還生存在人跡罕至、荒無人煙的偏僻地帶。

相關焦點

  • 史前倖存至今的古生物:圖三曾消失六千萬年,於上世紀被重新發現
    新疆北鯢,我國獨有的史前有尾兩棲動物,目前僅存活在新疆一帶。曾經,新疆北鯢還消失在國人面前長達一個世紀的時間,直到二十一世紀初才被人們重新發現到,目前野外種群數量稀少,近乎滅絕。紫蛙,是一種被人在2003年才發現的新物種,紫蛙不僅是蛙類動物中堪稱異數的存在,而且它們僅僅在短暫的雨季時期才會出現,一年之中僅兩周時間出現在西印度。科學家通過研究還表示,這種蛙類可能已經存在了上億年時間。
  • 一種很古老魚類,曾以為在六千萬年已滅絕,卻在某地方被當食用魚
    在地球生物進程中,地球經歷了五次生物大滅絕過程,很多古老的物種在這階段消失滅絕,但也有很多頑強的物種適應了自然法則,成功躲避開了生物大滅絕,一直生存到現今,這次來認識一種很古老的魚類,一度以為在六千萬年已滅絕,卻在某些地方被當作食用魚——腔棘魚。
  • 5大迄今未滅絕的史前古生物,圖3滅絕六千萬年被人再次發現
    蘇門答臘犀牛,它們是現在唯一倖存下來的雙角犀牛,是史前生物披毛犀的後代,距今也至少有著上百萬年的生存演化歷史。現因為人類的大肆捕殺,蘇門答臘犀牛面臨著滅絕的威脅。腔棘魚,一種十分古老的史前魚類,在過去,科學家一致認為這種被譽為陸生脊椎動物先祖的魚類在6000萬年前就已經滅絕。
  • 10個被認為已經滅絕,又重新出現的物種
    然而曾經有一些物種在科學家認為已經滅絕的情況下,卻又重新發現了它們的活體,震驚了科學界。以下將為你列舉十個這樣的生物。我們也希望這樣的發現會越來越多。1.「恐怖小蜥蜴」被認為上世紀90年就已滅絕了。但出人意料的是,2003年法國的一位攝影師拍攝到了一隻活體。宣告了它的回歸。2.南秧雞
  • 5種已滅絕的史前生物,最後一種被發現冰凍遺骸,或能被重新「復活」
    5種已經滅絕的史前生物,最後一種被發現冰凍遺骸,或能被重新「復活」!中新世時期因為不能適應急劇變化的氣候,在此後的數十萬年中逐漸消失。被生物學家認為是現代禿鷲的祖先之一,捕獵方式也和現代的禿鷲相差無幾。
  • 曾被認為「已滅絕」,又重新被發現的4種動物,網友:引人深思
    眾所周知,地球已經存在了46億年,而人類作為地球的統治者,也只有成千上萬年的歷史,所以很久以前,有各種各樣的生物,包括恐龍、劍齒虎、猛獁象等等,許多生物隨著時間的推移,氣候變化以及其它一些原因,很多物種都已經銷聲匿跡。當然除了這些真正走向滅絕的動物之外,還有一些曾被宣布滅絕,但是又重新出現在人類視野中的動物。
  • 9大被認為已滅絕卻又重新出現的動物!
    2007年,還是在加那利群島,拉帕爾馬巨型蜥蜴被重新發現。如同史前許多巨型動物群一樣,人類捕殺應是其滅絕的原因。前不久,網上流傳有超級獵手在叢林中重新捕獲到了這個神秘物種。關於愛爾蘭大鹿究竟還存不存在地球,又引發科學家的廣泛爭議。
  • 6種未完全滅絕的史前生物,有一半如今被養作寵物
    七鰓鰻,這一類生物屬於史前物種,是距今約3.8億年前就存在的一種生物,而今未完全滅絕倖存了下來,其身上保留了較為原始的特徵,身軀看起來像一般的鰻魚,但卻擁有一個長滿牙齒的圓口嘴巴。中國小鯢,這種小鯢科生物是一類史前就存在的物種,如今尚未滅絕,是所謂是「活化石」生物,是極為瀕危的一種生物,甚至有人把這一稀有的物種養作寵物。巨骨舌魚,是一種體型較大的淡水魚類,有時候也被稱為海象魚,屬於殘存的古生淡水魚類,是仍未滅絕的史前生物,推測最早出現於一億年前,原產於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
  • 盤點曾被宣告滅絕而又重新復活的生物,它比大熊貓還要珍貴
    在地球山存在著許許多多的物種,無論是遠古時期還是現如今,每一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物種滅絕,在我們的世界觀中認為,既然已經滅絕了就很難再生了,那麼事實真的是如此嗎?相信大家都知道一個事實,被滅絕的物種我們只能夠通過化石來觀察,現在我們要盤點的不是化石,而是那些曾被宣告滅絕而又重新復活的生物。
  • 五種殘暴的史前貓科動物,圖三如今有望藉助克隆重新「復活」
    洞獅,別稱歐洲洞獅,是三十多萬年前亞歐大陸上的大型貓科動物,其體長在三米以上,因常年棲息在洞穴之中而得名,是當代大陸頂尖掠食者之一,後來由於獵物數量急劇下降而致使洞獅因為食物匱乏才走向了滅絕。恐貓,最早可以追溯至八百多萬年前的遠古貓科動物,這種史前貓科動物體型較小但行動迅捷兇猛,有相關考古化石數據指出,恐貓的捕獵方式為夜間偷襲,還是我們人類的遠祖,南方古猿最主要的天敵之一。劍齒虎,史前大型貓科動物進化中的一個旁支,它們的犬齒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變得十分修長,約有12釐米,如同匕首一般鋒利,能夠以此作為捕食利器輕鬆刺穿獵物喉嚨。
  • 曾被認為已經滅絕,如今這些動物又出現了,我們不應該感到高興
    文/濤聲依舊曾被認為已經滅絕,如今這些動物又出現了,我們不應該感到高興人類文明從工業時代以來就得到了非常迅猛的發展,這些發展很大程度上的影響了人們的生活,人類的生活的確也是越來越方便了,但是對於其他生物來說,生存可謂是越來越難了,眾所周知人類其實是一種非常貪婪的生物,滅絕於人類手中的動物可謂是不在少數,但是其實有不少的動物曾經被認為滅絕,但是又重新出現的動物。
  • 看起來比鯊魚更可怕的史前魚類
    生存於中新世晚期南美洲的阿根廷,1900年,這些遺骸在阿根廷被首次發現。雖然古生物學家已經發現幾具利茲魚的化石,但是完整的脊椎骨化石尚未發現,所以古生物學家很難確定它的大小,亞瑟·史密斯·伍德沃德在1889年描述利茲魚的標本,估計它的長度大約是9米。其他的研究顯示利茲魚以往被認為最大可以長到超過27米是不合理的推論。在一些刊物和大眾文化中更誇張到30米的長度,有時甚至是35米,這是不可能的。
  • 看起來比鯊魚更可怕的史前魚類
    生存於中新世晚期南美洲的阿根廷,1900年,這些遺骸在阿根廷被首次發現。如果說現存的鋸脂鯉還不夠可怕,那麼這位帕蘭碩鋸脂鯉絕對可以刷新人的眼光。成年的帕蘭碩鋸脂鯉有一米長,如同自己的近親,這種肉食魚有著強有力的上下頜,兩排牙齒鋒利且帶有鋸邊,經常成群結隊地遊在河中,尋找食物,小到魚類,大到一些陸生動物,還有一些研究表明它們還會進食植物。
  • 這種被認為早已滅絕的史前生物,再一次出現在科學家的視野中
    在地球生命進化的38億年當中,有無數物種因為不適應環境的變化,從地球上消失了。但依然有一些被認為已經滅絕的史前生物,再次被人們所發現。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一種在三億五千萬年誕生的始祖魚類,空棘魚。這種魚類是地球上四腳動物的祖先,一直以來,科學家都認為空棘魚已經從地球上滅絕了,但人們在印度洋的深海中,又發現了空棘魚的身影。
  • 已滅絕的10種史前生物史前,食人魚是現代水虎魚的祖先
    近年來科學家們發現了許多的奇異的已滅絕的魚類、鳥類、恐龍以及其他的生物,通過地殼的運動,侵蝕、風化任然還是保留了許多有價值殘骸。科學家們通過了藝術手段展現了這些奇異的史前生物的本來面貌。這張圖片上展示的場景,是哈斯特巨鷹正在捕殺已經滅絕的紐西蘭恐鳥。這種巨鷹的體型非常大,已經達到飛行的生理極限。哈斯特巨鷹是第一批紐西蘭居民——毛利人的洞穴壁畫和神話傳說的主題。跟其他很多生活在該島嶼上的動物一樣,毛利人在人類出現後不久走向滅絕。
  • 那些滅絕之後被人重新發現的動物,你知道其中幾個?
    恐怖小蜥蜴,生存於南太平洋少部分島嶼的蜥蜴,於1883年被人所發現並作出初步描述,在上世紀九十年代被生物學家視為已滅絕動物。到了2003年才被人重新在野外拍攝到一隻活體。裏海馬,現存歷史十分悠久的馬種之一,在古代的古波斯國曾是王公貴族的寵兒,消失於人們面前長達一千多年的時間,在1965年被人於裏海地區又重新發現到這種馬,在外形上裏海馬與普通的馬種沒什麼差異,只是在身形上有點嬌小。小齒靈貓,分布在中國雲南地區的靈貓科動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左右,因為棲息地受損,人為捕獵等因素而在野外銷聲匿跡,被人視為20世紀滅絕的十大動物之一。
  • 5大未滅絕的「史前生物」,被稱作「活化石」,或許是恐龍後代?
    在地球存在的46億年間,地球上的生物都經過了非常激烈的自然鬥爭,只有極少數生存了下來,隨著自然界的演變逐步進化成了如今的姿態,而大多數都隨之滅絕。知道現在,我們看到的大部分動物都是經過重新進化的,與遠古時期的祖先相比有很大的不同。
  • 亞馬遜叢林發現大量巖壁繪畫,史前人類記錄萬年前滅絕大型猛獸
    據英國媒體《太陽報》12月1日報導,最近一隊考古研究者在亞馬遜雨林裡發現了史前人類留下的大量巖壁繪畫。據推測這些巖畫大約來自一萬多年前的冰河時代,被發現的繪畫巖壁大約有8英裡(12872米)長,上面繪製了許多已經滅絕的巨大猛獸。
  • 阿根廷發現巨型魚類,是白堊紀最恐怖的魚類之一,牙齒跟針那麼尖
    ,通過年代分析,它距今大約有7000萬年的歷史,而且它生活的區域也是在恐龍的生活範圍之內,或者你也可以這麼認為,這條魚曾經和恐龍一起生活過,它的身長超過5米,是一種肉食性魚類。這次發現的這條史前巨魚,它就是來自於白堊紀晚期的最強大掠食者之一,通過化石分析,研究者發現它的頭部巨大,牙齒異常的鋒利,就好像是一根根堅硬的針一般,牙齒的長度也有數釐米長,科學家認為它屬於劍射魚,是地球歷史上大型掠食性魚類之一,鮮少有天敵。什麼是劍射魚?
  • 阿根廷發現巨型魚類,是白堊紀最恐怖的魚類之一,牙齒跟針那麼尖
    據報導,日前在阿根廷的巴塔哥尼亞地區,研究員發現了一個巨型魚化石,通過年代分析,它距今大約有7000萬年的歷史,而且它生活的區域也是在恐龍的生活範圍之內,或者你也可以這麼認為,這條魚曾經和恐龍一起生活過,它的身長超過5米,是一種肉食性魚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