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火神廟 後有北京城

2021-01-13 萬物有的說

過了萬寧橋,往北走不遠,路西就是地安門火神廟。北京的火神廟不少,但這座是歷史最悠久,最具規模而又保存較好的一座。

地安門火神廟位置示意圖

地安門火神廟全稱赦建火德真君廟,始建於唐貞觀六年(632年),比建於唐萬歲通天年間的憫忠寺(法源寺)和建於唐開元年間的白雲觀都要早。北京有「先有潭柘寺,後有北京城」的民諺。潭柘寺建於西晉,歷史更悠久,但潭柘寺遠離北京幾十裡,當時北京隸屬幽州,因而改為「先有潭柘寺,後有幽州城」似更貼切。而地安門火神廟就建於積水潭東岸,萬寧橋旁,與元、明、清三代北京城有割不斷的聯繫。若說:「先有火神廟,後有北京城」似更確切。

地安門火神廟東門

中國的寺廟建築格局大都是坐北朝南,中軸對稱,山門開在最南端。火神廟也是坐北朝南,但現在山門卻開在寺廟東側,這是為什麼?這恰恰說明先建成火神廟,原山門在中軸線南端。但後來積水潭水面擴大,山門前成為繁忙的航道,山門只好改建在中軸線以東了。

元代的火神廟緊傍漕運水道,雖然喧囂的市聲幹擾了寺院的清淨,但南來北往的客商卻增添了香火供奉,火神廟盡享了大元的盛世繁榮。

明代的火神廟受到皇室重視,萬曆年間重修,原灰瓦改為綠色琉璃瓦,明神宗御題「隆恩」匾額,火神廟達到鼎盛。當時的文人墨客常來廟中遊覽、聚會。文學家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兄弟時常來火神廟,或談經論道,或吟詩作賦,流連忘返。袁中道在《過火神廟》一詩中寫道:「作客尋春易,遊燕遇水難。石橋深樹裡,誰信在長安?」火神廟附近的美景讓他想起古都長安。

長期以來火神廟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民間風俗,其中影響最大的要數6月22日火祖聖誕之盛況。皇帝每年此時都要派太常寺官員前往致祭。清末及民國年間,火神廟又連年舉行中元法會,由大戶人家出資建造巨大的「普渡船」,在廟外焚化。前來觀禮的人將火神廟內外擠得水洩不通,為京城一盛景。

地安門火神廟南門

火神廟內常發生一些詭異的事。最神秘的一件是明天啟六年(1626年)五月王恭廠發生大爆炸前,北安門內先聽到奇異之聲,循聲找到火神廟。突然看到火球騰空,聲震天宇,接著王恭廠發生了大爆炸。不知這僅僅是迷信附會的傳說,還是當時的真實情況?如果是實情又意味著什麼?是否能為王恭廠大爆炸的原因提供一點線索。

清順治八年(1651年)和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兩位皇帝都頒旨重修火神廟,山門及後閣改加黃琉璃瓦,地位更尊貴,香火依然旺盛。

直到民國後,火神廟才逐漸冷落,後變為民居。

在北中軸線的整治與保護工作中,對火神廟建築進行了徹底修繕。火神廟重又以歷史風貌展現在什剎海畔,萬寧橋頭。

從萬寧橋看地安門火神廟

2002年6月火神廟騰退修繕工程啟動,先後投入數千萬元。拆除非文物八百多平方米,電線全部入地,消除安全隱患。中路各殿,東西配殿等進行了全面修繕,儘量保持原真性,其中60%的彩繪保留原貌,只做了除塵處理。

火神廟全面修復工程於2008年3月竣工,重新開放迎客。

相關焦點

  • 老北京人所說「先有德勝門,後有北京城」是什麼意思?
    在明朝、清朝時期,北京內城有9座城門,即著名的「京師九門」,分別是:朝陽門、崇文門、正陽門、宣武門、阜成門、德勝門、安定門、東直門、西直門。這9座城門裡,德勝門值得單獨拿出來說一說。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德勝門比較特殊。老北京人說過一句話:「先有德勝門,後有北京城。」言下之意,是德勝門的興建歷史,遭遇北京內城的興建歷史。
  • 北京城為什麼有那麼多關帝廟?
    從清末新政以來,北京城經歷了多次改造,才逐漸變成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這一百多年的城市變遷史有很多的故事可講。2015年11月7日,北京論壇(2015)歷史分論壇C組「融合與擴散——區域與都市歷史地理變遷的不同路徑」討論會在北京大學召開,來自中、美、日等國的歷史地理學者圍繞著都市變遷與改造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 名家講座《水上漂來的北京城》
    「水上漂來的北京城」,是對北京城歷史發展過程的一個通俗概括。那麼,北京城是從哪個水上漂來的?說來話長。遠古時代,北京地區山林茂密,雨水豐沛,是一片衝積小平原。地面上有永定河、拒馬河、白河、黑河、湯河、潮河、潮白河、溫榆河等諸多河流,大多從西面或北面的山林流過來,進入北京小平原,然後向東南方向流去。同時北京還有不少潛水,有很多自流泉和溫泉,地下水資源相當豐富。
  • 陳夔龍:枕頭風吹來的朝廷大員,重修了北京城
    她在嫁給陳夔龍後,來到京城,很快就與達官貴人的眷屬混得很熟稔。其中,還與慶親王奕劻的幾個女兒以姐妹相稱。慶親王福晉便認她做乾女兒。於是,陳夔龍、許禧身拜慶親王為乾爹。之後,他的官場之路就變得格外順暢,從兵部主事升遷為郎中,兼任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章京。不久,再次升遷為從四品的內閣侍讀學士,後補缺順天府尹。
  • 一個博物館,讓你了解北京城的前世今生
    這裡有著北京城市規劃大模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規劃模型之一,整個模型展區近1300平方米,比例1:750,其中模型面積302平方米,將北京城的前世今生繪聲繪色的講解了出來。這裡北京城市規劃大模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規劃模型之一,整個模型展區近1300平方米,比例1:750,其中模型面積302平方米,周邊滿鋪同比例航拍正攝影像圖燈箱片近1000平方米。
  • 北京城的駱駝養殖開始於什麼時候?主要運什麼?不是什麼人都能養
    這裡可以看到,至少在上世紀二十年代時,北京城還是有駱駝隊的,民國時期,也的確有專門管制這些駱駝隊的部門。但北京城養駱駝的歷史可不僅僅局限於清末民國時期,這個養駱駝的歷史非常久遠。我們簡單說一下北京城什麼時候開始有駱駝,然後說一下為什麼有及運送什麼物資。
  • 一個日本人、117幅中國畫,留住了100年前的北京城
    看過了老北京人悠閒的戶外生活後,我們再來看看他們的一些禮儀風俗!結婚老北京的婚禮是很有儀式感的傳統婚禮。婚禮前,就需要給親朋好友寄上請柬,搭好棚子。到了男方家裡後,夫妻二人要拜天地、行合巹之禮。第二天才是拜祖先,向父母、親戚請安。第三天,則是拜家廟!之後,還得挑個日子,掃墓。
  • 慈禧有一特殊嗜好:每天要吃一盤驢鞭,最後北京城的驢都被宰光了
    慈禧太后本人的生活十分奢靡,當時據說慈禧出去遊玩,光是衣服就帶了足足有200多套,這一天換一件也得換好幾年啊! 給慈禧做菜的廚房,甚至比光緒皇帝的御膳房還大,她的廚房有100多個房間,裡面放慢了做各種美食的山珍海味和材料: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那可是應有盡有。慈禧的每頓飯需要100多個廚師一起出動來給她做飯,每頓飯當然都是滿漢全席。這麼多次慈禧太后每個菜吃一口估計就飽了,因此肯定是吃不完的。慈禧太后就會把這些剩菜豌豆賞賜給身邊的太監和宮女,這些拿了慈禧剩菜的人都是受寵若驚,感恩戴德。
  • 北京美食:麒麟酥、糖卷果,北京城「起源地」走出來的早點鋪子
    以北京為例,就曾經在不同時期有天橋、護國寺街廟會、門框胡同和南鑼鼓巷等多個小吃街。  可是如今這些小吃街都有不同程度改變,隨著全國各地小吃的加入,當地的特色小吃多少都有些「沒落」,再難像過去書中描繪的那般,走一路、吃一路北京的特色小吃了。  如今倒是有「九門小吃」這樣集中了各種北京「名吃」的地方。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味道始終中規中矩、不大如意。
  • 劉宗敏說:大夥出生入死才殺進北京城,宮裡的美女應該分給兄弟們
    上一節說到李自成的大軍團團包圍了北京城,他也覺得北京城很難打,於是派遣投誠的太監杜勳入城內講和。杜勳對皇宮地形十分熟悉,很快在皇宮內見到了崇禎皇帝。杜勳跪下行了禮,說道:「稟報皇上,城外李闖王兵強馬壯,圍住了北京城。」崇禎皇帝問道:「到底有多少軍馬?跟以前滿清人相比如何?」
  • 港媒:「貓咪咖啡館」走紅北京城
    港媒:「貓咪咖啡館」走紅北京城   最近,在離國子監不遠的胡同裡,一家名為「喵屋咖啡館」的男主人不得不跟每一位到來的客人解釋,店內本來有20多隻貓咪,但是近來它們表現得十分焦躁,現在大部分已送去療養,所以,眼下店裡只有5隻貓。  「喵星人」也需要療養?不少客人十分困惑。
  •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人文之蘊——北京城的空間記憶》獲評2018...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人文之蘊——北京城的空間記憶》獲此殊榮。中宣部副部長梁言順、中國圖書評論學會會長鄔書林、中宣部出版局局長郭義強等出席頒獎儀式。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社長李永強代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登臺領獎。
  • 面試官:先有雞,還是先有蛋?95後女孩幽默回答,直接被錄取
    面試官:先有雞,還是先有蛋?95後女孩幽默回答,直接被錄取公司有位程式設計師準備離職了,為此人事部門的老王和小李,就承擔起招聘的重要任務。作為網際網路公司來說,程式設計師的重要性不可言喻,而那位員工的崗位又很重要,是不能夠馬虎的。所以在關於招聘的問題上,老王和小李也商量了很久,皇天不負有心人,在兩人的合作下,終於找到了適合的問題。
  • 搭地鐵遊玩轉北京城9條線65個景點
    金世宗時,引大加擴建,更名十方大天長觀,是當時北方道教的最大叢林,並藏有《大金玄都寶藏》。金末毀於火災,後又重建為太極殿。在公園東南角建有勝春園,佔地1萬平方米,中有曲池,池中有一對石雕的天鵝,一隻石蛤蟆向上噴水。園東南小山上有清暉亭,南側建有花果園,西北角有馬駿烈士墓。
  • 小區裡的觀鳥人:記錄北京城的「鳥跡」
    至於主要特徵極其相似的鳥種,王曉波的方法是先拍照,儘量拍側面的能看出細微差別的照片,有些需要錄下鳥的叫聲,再上網查詢或請教專業人士進行比對。  直到今天,王曉波對於鳥種辨別與確認,仍十分謹慎。「6年下來,我也在全國各地看過了900多種鳥,但涉及小區的新鳥種記錄,必須有照片或錄音,雖然大部分目標鳥種可以自己識別,為慎重起見還是會讓觀鳥大咖加持一下。」
  • 北京城「最低調」賞秋勝地,景色超過香山,卻藏在京郊人未識
    北京城將秋天的風景區調低和欣賞,風景超過香山,沒有被北京郊外的人藏著看,對於北方大部分城市來說,已經在很多地方開始工作了,進入了冬天,但是,對於我們的首都北京來說還是秋天的尾巴,秋天不僅是整個北京最舒適的季節,也是最美的季節,你可以不為任何夥伴利用秋尾欣賞美麗的首都嗎?
  • 為何朱祁鎮親率的精銳之師慘敗,于謙卻有能力挽狂瀾守住京城?
    瓦刺太師也先以為,精銳「三大營」已經全軍覆沒的明朝,不可能再有力量和瓦刺抗衡,攻克北京城指日可待。可是令瓦刺沒有想到的是,剛剛經歷大勝的他們,卻在北京城連續受挫,損失慘重,被迫退軍。這令瓦刺太師也先百思不得其解,明英宗親率的大軍是明朝最精銳的「三大營」,而京城保衛戰當中的明軍,卻是東拼西湊的二流軍隊。為何明朝最精銳的軍隊面對瓦刺軍時不堪一擊,守衛北京城的殘軍卻能打敗瓦刺大軍呢?
  • 摩西趣味英文:先有英語還是先有英國?
    摩西趣味英文:先有英語還是先有英國?先有英語還是先有英國?這不是個送分題,這是個送命題。與絕大多數人想當然認為的「那肯定是先有英國再有英語唄」相反,答案是:先有英語,後有英國。幾個概念明確一下,後文肯定是要講詞源,所以「英語」這裡指English,英國指England英國,而不是Britain不列顛,也不是UK大英帝國。公元後449年開始,歐洲大陸的四個日耳曼部落盎格魯、薩克森、朱特和弗裡西人渡過北海遷移到英國,用大概150年的時間,形成了大小七個小王國,史稱heptarchy七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