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愛養蠶寶寶,見證小動物從生到死 如何引導孩子坦然認識「離開」

2021-01-09 信息時報

  本期解答專家:何維,廣東省社會工作教育與實務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南方發展研究院心理健康研究所副所長

  低年級的小學生都愛養蠶寶寶,從蠶卵到蠶寶寶、結繭、變成飛蛾,見證蠶寶寶的一生經歷,在剛剛過去的整個春季,不少媽媽反映孩子們幾乎把業餘生活都貢獻給了養蠶寶寶。在這個過程中,小朋友們除了從中獲得養小動物的樂趣,也同時感受到了生命的離開。

  有孩子的媽媽說,看著蠶寶寶變成飛蛾,結束生命,一時還接受不了。對此,廣東省社會工作教育與實務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南方發展研究院心理健康研究所副所長何維建議,孩子養蠶寶寶其實是父母給孩子進行生命教育的好機會,告訴孩子每一個生命的過程都是必然經歷生和死,但生命又如同蠶寶寶一樣可以獲得提升。

  西西是二年級的學生,這段時間她正痴迷於養蠶寶寶。她所在的班級一開始有幾個男同學在養蠶,後來,大家都跟風養起了蠶寶寶,小夥伴們有時候還將蠶寶寶帶到學校,看著蠶寶寶從蠶卵到一天天變肥,同學們都很開心。對於西西養蠶,媽媽很贊成。西西媽說,「可以培養孩子對小動物的愛心啊,西西可以通過觀察一個小動物從蠶卵到飛蛾的過程,簡直是一堂現實的生物課。很適合孩子們。」

  小孩痴迷養蠶寶寶

  家長由喜到憂

  不過,西西媽說,西西和其他養蠶寶寶的孩子相比,似乎更痴迷養蠶,一個春節過去,她已經養了好幾撥蠶寶寶了,幾乎業餘最大的興趣愛好就是這個了,甚至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會和其他小朋友進行攀比,攀比方面包括誰養得多、誰養得胖,甚至誰家的桑葉更大更豐厚。這點又讓西西媽有點犯愁了。 

  何維表示,從人的心理來說,人對萌萌的東西會有偏愛,這種弱小可愛又沒有傷害性的小動物,也會激發人天性中對比自己弱小生命愛憐之情。所以,很容易理解小孩喜歡養蠶寶寶的心理。就如成人世界中,很多人喜歡可愛的小狗,但不喜歡太兇猛的動物一樣的道理。對於小朋友來說,蠶寶寶就是他們這個群體的小萌寵,也因此,小學生養蠶寶寶是很普遍的現象。

  何維說,對於家長來說,可以藉此培養他們的愛心,也可以培養孩子的觀察力,認識生命的過程。至於攀比心理,家長也可以進行引導,告訴孩子,養動物是在於自然的觀察,除了蠶寶寶,還可以養很多小動物,例如,小魚、小蝦等,都是讓孩子學會呵護小生命。

  面對小動物離開

  引導孩子坦然面對

  對於孩子養蠶寶寶,大多數家長都是持贊成態度。不過,米米媽說,她不喜歡女兒再養蠶寶寶了。米米今年三年級了,是個敏感善良的小孩,她從二年級開始就養過蠶寶寶,但每次面對蠶寶寶不幸死了,或者蠶寶寶最後變成飛蛾,米米都表現出不可接受,要傷心好幾天。因此,米米媽說,不想讓女兒再傷心了,所以今後也不想讓孩子養蠶寶寶了。

  何維說,對於孩子來說,養蠶寶寶必然會讓孩子面對一個小生命的生長、發展、結束的過程。家長可以通過這個機會給孩子進行生命教育,從蠶寶寶一生的過程,引申講述到人的一生過程,讓孩子從小就認識到生和死是每個生命都要面臨且經歷的過程,包括孩子自己也是如此。從小對生命有所認識,將來孩子,就能平靜面對生活中的一切。對於蠶寶寶來說,還有一個化蝶的過程,媽媽們也可以通過這個對孩子進行生命升華的教育,讓生活過得更有意義。

  信息時報記者 黃豔

相關焦點

  • 慢節奏,帶孩子一起養蠶寶寶
    她說,媽媽,我想養蠶寶寶,可以嗎?就這樣家裡多了一群可愛的小成員——蠶寶寶。我在淘寶上買了幾十條一齡蠶,帶著孩子一起玩起來了——養蠶寶寶,下面分享一下養蠶的一些小樂趣吧。說道盒子,也就是養蠶寶寶的家,給孩子觀察用的,建議用一次性塑料盒,比如叫外賣的塑料盒,洗乾淨、晾乾,用來養蠶就很好。當孩子第一次見到這群小夥伴們的時候,心情是非常愉悅的,她們知道了這種蟲子的名字叫——蠶寶寶,吃的是桑葉,它很小,黑色的,需要吃剪碎了的桑葉,不能用手去捏它們,需要好好的照顧它們。
  • 養蠶寶寶的孩子和學中醫的你都愛的桑葉
    小時候也是養過蠶寶寶的。不過對她們不是真愛。一般用個小盒子,裝幾條蠶寶寶就打算把她們帶回家了。
  • 孩子的養蠶心得體會
    孩子的養蠶心得去年,我心血來潮,有一天下午放學後,爸爸陪我在學校對面的小商店花了5元錢買了兩條幼蠶和少許桑葉。自此算是正式開啟了我學習養蠶的生涯。我在小商店買的兩條幼蠶,自帶一個開口的塑料小盒,算是蠶寶寶的安居之所。說是我學著養蠶,老爸也沒少幫忙,摘桑葉、洗桑葉的繁瑣活幾乎被老爸承包了,正巧我家住的小區有兩棵桑樹,讓蠶寶寶吃好吃飽綽綽有餘,我索性不用為蠶寶寶的飲食無著落擔憂煩心。我細心觀察到,每日老爸把洗乾淨的桑葉拽成小片,為了便於讓蠶寶寶進食,老爸又將小片桑葉再次撕開,蠶寶寶吃的時候,既方便咀嚼,進食速度又快。
  • 寧波孩子養蠶忙 養蠶不光是玩 更是體驗一種生命的過程
    慈谿市育才小學302班的孫晨嘉用放大鏡觀察蠶寶寶又到養蠶季節,孩子們在學校打招呼的方式從「今天玩什麼」到「你家的蠶寶寶結繭了嗎」。原來,小學三年級的教材中有一課是《動物的一生》,很多老師會選擇讓孩子觀察蝸牛、蚯蚓、蠶等小動物。俗語說「立夏三朝開蠶黨」,老師便布置養蠶的「家庭作業」。可是並不是家家戶戶都有蠶卵和有足夠的桑葉,這可怎麼辦呢?
  • 科學課讓孩子養蠶並觀察 家長苦惱:桑葉9元錢500克
    又到一年養蠶季,成都一群小學生們的蠶寶寶又嗷嗷待哺了!原來,小學科學課有一項讓孩子們養蠶並觀察其一生成長的課程,孩子們的樂趣不少,但是家長們的煩惱也接踵而來,僅是找桑葉,就能激發全家人春季總動員。  為了滿足孩子的好奇心,曼曼從網絡上買來蠶寶寶,「那時候為了找桑葉真是全家總動員,爺爺奶奶每天吃完晚飯出門的首要任務就是找桑葉。」孩子也很給力,「清水河公園有些大桑樹,孩子就是那時候學會爬樹的。」  去年,讀三年級的兒子有了學習任務,「老師給了蠶蛋和桑葉,要求孩子們觀察蠶寶寶的一生,我記得當時還交了幾十元錢,老師每周都會發一些桑葉。」
  • 你家孩子養蠶寶寶的桑葉都是怎麼解決的?
    兩片桑園都對科研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現在偷摘桑葉的情況非常嚴重,不當的摘取方法直接導致桑樹的減產,真的叫我們很頭疼。 「雖然桑園邊上掛了公告,嚴禁隨意採摘。但是公告的用處不大。家長為孩子養蠶摘桑葉是一部分,還有些小商販瞄準了商機,開著電瓶車帶著麻袋,連著枝條一起剪走,拿到外面賣。
  • 孩子的寵物死了怎麼辦?這媽媽的做法很可愛,卻充滿智慧!
    當有一天,孩子養的小寵物死了……一位小男孩的烏龜死了,傷心地不停問爸爸怎麼辦。爸爸把烏龜捏起來,直接丟進了垃圾桶。Wilson說,小朋友常常與小動物心性相通。心理學家David Foulkes也說過,學齡前孩子的夢境,61%與動物有關。孩子們如此喜愛可愛的小動物,難怪壞人會通過寵物騙孩子。有人曾經給一位5,6個月大的女寶寶開了一個「小玩笑」:當寶寶開始在嬰兒床上哭鬧時,媽媽故意不回應,更不走到嬰兒床邊。
  • 你家孩子養蠶寶寶的桑葉都是怎麼解決的?·都市快報
    家長為孩子養蠶摘桑葉是一部分,還有些小商販瞄準了商機,開著電瓶車帶著麻袋,連著枝條一起剪走,拿到外面賣。還有一些老人家聽說嫩桑葉入菜、泡茶有保健的功效,光挑嫩芽摘,嫩芽都被摘光了,這樣桑樹還怎麼長大。  「其實,我們和絲綢博物館有項目合作,每年春季都會向博物館提供彩色的蠶寶寶和足量的桑葉供孩子領養。家長們可以去博物館,通過正規途徑獲取桑葉。」
  • 讓孩子愛護小動物,能培養孩子的仁愛心,有利於身心健康
    現在天氣越來越熱了,小湖邊成了孩子玩耍的去處,有的爸爸給寶寶用小桶裝好水,提上來,寶寶在湖邊和泥巴,有的寶寶用小樹枝或者小鏟子在小湖邊玩水,有的則撿一些小石子扔在小湖裡,看泛起一層層的漣漪。有的則是靜靜地抱著較小的孩子,坐在湖邊的石頭上,看著噴泉和大點的小朋友玩耍,看著湖裡的小魚遊來遊去。
  • 孩子總愛打「小報告」,並非是不好的行為,關鍵在家長如何引導
    相信生活中每位家長都見過孩子"告狀"的現象,愛告狀似乎對於3—6歲的小朋友來說是一種常態。有些父母覺得孩子愛告狀是一種不好的行為,但尼莫媽媽認為孩子總愛"打小報告"並不是一種不好的事情,孩子也有自己的原因,關鍵在於父母要學會正確引導孩子的行為。
  • 如何教育孩子,認識小動物的另一面
    很多孩子對小動物的認知,基本上都來自書本或電視,常見的小動物不過是貓狗等寵物,孩子對小動物的基本印象也都是可愛,成人灌輸給孩子的也都是保護動物,愛護動物等人文理念。但是這次疫情過後,我們教育孩子認識動物,真的要從長計議了。
  • 養蠶寶寶找桑葉孵小雞……小學幼兒園素質教育作業讓家長抓狂
    近日,網絡盛傳杭州、南京等地孩子為完成學校作業,紛紛在家養蠶寶寶,家長全城找桑葉,忙得焦頭爛額,有家長在網上稱,孩子除了偶爾看看蠶寶寶,連桑樹長什麼樣都不知道。對此,杭州上城區五星幼兒園負責人告訴澎湃新聞,春天萬物復甦,養蠶寶寶是為了讓孩子們感受到種子發芽、動物的變化。
  • 盤點孩子好奇心強好處 如何培養孩子的好奇心
    原標題:盤點孩子好奇心強好處 如何培養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指某種事物或事件對孩子產生的吸引力,對孩子吸引力程度越深,好奇心就越大;吸引力程度越淺,好奇心就越小。好奇心這個大家都有,那麼,好奇心對孩子來說有哪些好處呢,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如何陪孩子養蠶,秘訣全在這兒啦!
    今天,準備了這份養蠶技術貼,就來給小朋友和爸爸媽媽們支招解憂了。01怎麼給蠶寶寶備「糧」安家?哪兒有桑葉?1. 到公園和校園裡摘。2. 在學校門口的萬能小賣部買。3. 淘寶買大包裝。桑葉怎麼儲存桑葉?摘到或者買回來一大包桑葉的話,記得灑點水、儘快放到冰箱裡哦,不然桑葉很快就會幹。
  • 孩子因不忍傷害小動物,拒絕吃肉,家長巧用「馬斯洛需求」解決
    本文為糖果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寶寶在成長的過程中,需要補充蛋白質,所以肉類、魚類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有這麼一個寶寶,無論如何都不肯吃肉,可把媽媽急壞了。孩子因不忍傷害小動物,拒絕吃肉閨蜜小蘭家的寶寶,以前是很乖的,一點都不挑食,不僅愛吃肉,也愛吃蔬菜,可以說飲食習慣非常好了。
  • 孩子養蠶結繭三千 眼看蠶蛾破繭而出
    」發給別的學生解難題她家中空盒子、空筐子,只要是閒著能裝東西的物品全用上了,3000多個彩繭眼看又要破繭而出,家裡再也騰不出空處養蠶了。  兒子喜歡養蠶全家支持  徐女士的兒子胡騰今年11歲。去年他上科學課時,老師給了他幾粒蠶繭。他像寶貝一樣放在一個空煙盒內,隔三岔五要拿出煙盒看看。
  • 如何教孩子認識小動物呢?簡簡單單三個步驟,家長們學起來
    一來,現在的孩子大多生活在城市中,身邊充斥著電子產品和科技感,很少有機會到農村或大自然中去親自感受。這裡導致了很多孩子對小動物的陌生,遇到沒見過的小動物會害怕。二來,現在的孩子寶貴著呢,家長們不捨得孩子接觸動物,儘可能避免孩子產生危險,就連看小動物都得保持遠距離,更別提親自到大自然去接觸小動物了。
  • 如何引導孩子愛上閱讀,《朗讀者》女神董卿告訴你的秘密
    後來從交談中發現,她從小都不愛閱讀。因為從小就喜歡看電視,玩遊戲這些。而家裡人也從來沒有意識到讀書的重要性,所以從來沒有想過這些。是的,閱讀是一個好的習慣,但是如今陷於忙碌中的人們,如果他不是從小有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的話,讓他現在去閱讀,可能帶給他的就不是快樂和收穫,而是痛苦。
  • 如何讓膽小的孩子勇敢自信起來?家長可以這樣做!
    對寶寶來說,恐懼是一種非常正常的現象。每個寶寶恐懼擔憂的事物不一樣,大多數寶寶的這種恐懼心理會隨著他獨立能力的增強而消退。那麼,作為家長可以怎麼做?其一,坦然接受寶寶的恐懼。儘管寶寶的恐懼看起來是沒有理性的,但是他們的恐懼仍然真實而嚴重。
  • 這樣引導孩子閱讀和思考,有效又深入,你也會更加享受
    小姑娘剛上一年級,本來也是特別愛看書的孩子,有時候晚上睡覺前要讀十幾本繪本才肯睡覺,但認認真真地填寫閱讀分享卡還是第一次。小姑娘有點激動,讀到喜歡的部分提筆就開寫。我決定給她一些引導,讓她的閱讀更加有效、深入。★ 談客觀事實你看到了什麼,讀到了什麼,這本書講述的故事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