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無限好,相伴有知音。走進知音「微世界」,《老年知音》與您一起走近百歲老人,傾聽老壽星講述精彩人生,更多精彩在《老年知音》等您來~~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裡,我們幾位同志來到龍州縣響水鎮棉江村拜訪一位名叫黃國忠的百歲壽星。黃爺爺以前是崇左縣太平鎮人,後來到響水鎮棉江村做了上門女婿。老人今年105歲,生育有3子2女,現在和小兒子居住生活。
黃爺爺的家是一棟二層鋼筋水泥結構的樓房,在寬敞的大廳天花板處築有5個燕子巢,除了有幾隻燕子在大廳裡飛來飛去外,巢裡還有正在張著嘴嗷嗷待哺的雛燕。看到有客到訪,燕子叫得更歡了,像是在歡迎我們似的。老人的兒子說,他們家在村裡是燕子最喜歡築巢安家的地方,有時,燕子會在他們家築巢多達七八個呢。人們常言:「燕子常住長壽之家。」這話說得一點都不假。
黃爺爺自從年輕到棉江村倒插門做上門女婿開始,就與村民們和睦相處,憑藉自己天生一副健康、硬朗的體格,經常幫助村民做那些別人難以勝任且最苦最累的活。例如:在生產條件、生產技術都很落後的那個年代,牛可是農民的寶貝。當時,村裡一頭牛都沒有,生產勞動僅僅依靠村民的幾把鋤頭。為了提高生產力,年輕的黃國忠隻身走路到寧明縣幫村裡買回第一頭牛。為了豐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讓村民們不出村就能看上電影,他走路到40多公裡外的龍州縣城幫助電影公司放影隊挑放影機到村裡放電影,放完電影後又連夜將放影機挑回縣城,往往是兩個回合差不多近200公裡。此外,他還帶頭從河裡挑河泥到坡地給莊稼施肥,種出的莊稼比別村種得都好。他的勤勞和智慧得到了村民的肯定和擁護。由於他在村裡有威望,1960年被村民推選為生產隊長,這隊長一職一直當到分田到戶後才卸任,任職時間長達22年之久。
談到老人的養生之道,他幽默地說,多走路、勤勞動就是他養生的主要方式。家人透露,別看他外表顯老,但身體內部「零件」很好。現在雖然眼睛有點花,但牙口很好,耳朵也不聾,身體什麼毛病都沒有。他很少生病,就是類似感冒的小病也幾乎沒有。這麼多年,從來沒去醫院看過病,就是大隊衛生所也沒去過。家人都說,老爺子身體這麼好,除天生擁有強健的體魄外,還歸功於他年輕時勤勞動、多鍛鍊,尤其是喜歡走路。許多人都認為走路很辛苦,但他卻以走路為樂,走路是他平常最喜歡的一種鍛鍊方式。
此外,黃爺爺飲食作息有規律。平時他一日吃四餐。白天吃玉米粥,晚上吃少許米飯。不抽菸,不喝酒,少喝水,多喝粥。年輕時特別喜歡喝酸粥(就是把粥放到竹筒裡,直到變酸為止)。葷素搭配,少吃肉,多吃蔬菜和水果。葷的主要吃自家產的豬肉、雞肉、魚。素的主要吃自家種的紅薯葉。水果主要是門前屋後種植的芭蕉。現在老人的生活習慣是晚飯後看電視新聞,9點鐘準時睡覺,早上天亮起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餵雞,吃過早餐,10點後小睡一覺到中午12點,午飯後靜坐一會兒,下午3點再睡到下午5點,起床後再餵一次雞。天天如此,勞逸結合,農忙時,還幫家人炒菜做飯。一家人的生活過得舒心、快樂。
採訪即將結束時,家人還跟我們說:「老人活了一百多歲,他覺得最遺憾的是這輩子不識字,沒有文化。但令他欣慰的是,他有1個孫子和2個曾孫考上了大學。所以,他現在最大的心願和夢想就是攢錢給孫子們讀書。」
本期編輯:馬連保 審核:林燕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