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宣網絡文學·百歲老人」百歲老人幸福年

2021-01-08 武宣縣作家協會

——記廣西武宣縣桐嶺鎮祿鴻村廖咪催

劉建斌 文\圖

「山清水秀碧綠滿田野,毗次櫛比樓房拔地起。」 景色秀麗的武宣縣桐嶺鎮祿鴻村落掩映在群山環抱中。這是9月20日筆者初到祿鴻村留下的印象,這裡也是104歲老壽星廖咪催生活了將近一個世紀的地方。

筆者(右一)對老人及兒子進行採訪。

她一身穿戴整潔地斜躺在床沿邊等我們。一進門,她就坐了起來,心情顯得有些興奮,也許是太久沒有看到陌生人到訪吧。

「老奶,近來身體還行吧?」作家協會會員和桐嶺鎮衛生院的隨行醫師跟她打起招呼。

「好著呢,你們坐啊!」她用方言壯話回應著一行人,大兒子廖永催在一旁忙著做翻譯,生怕我們聽不懂。

「阿布,萌嘞(漢語:阿婆,你好的意思)。」好在我從小在壯漢雜居的地方長大,對於壯話還是基本上能聽得懂,只是交流起來語言有些「生硬」顯得不太「正宗」,畢竟講的不是地道壯話。

老奶奶看到有人用壯話與她交談,情感上的距離拉近了不少。老人的記憶很清晰,聽力不錯反應也快,這點和她這個年齡檔的人有所差別,這是我們事先沒有料到的。

第一眼看到老奶奶,除了額頭上布有飽經風霜和歲月侵襲的皺紋,腰杆子有些彎曲外,精神和氣色挺不錯,頭髮梳理得很整潔。看得出,老人從年輕到現在一直都在打扮自己,時常保持乾淨整齊的狀態。

廖咪催近照

舊社會動蕩生活難

廖咪催老人出生於1917年10月,1934年她27歲時從桐嶺鎮仁和村嫁到祿鴻村,至今已經有80多個年頭了。

1917年中國處在北洋政府與中華民國混亂、內戰和政權交替變更時期。「一旦遇到天災人禍,窮苦人家只能賣兒賣女或者逃荒要飯。」 廖咪催講述小時候時常聽父母說那個年代的悽慘歷史。

「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即使到了上學的年齡,出生在窮人家的孩子家裡哪裡有錢供讀書。她和大多數人一樣,為了生活不得不去幫別人打工。

「我15歲便開始幫村裡的人家做工挑塘泥,沒有工錢發,僱主每人每天給3斤穀子作為酬勞。那時候正是冬天,下塘挑泥巴不像現在有水鞋穿,都是打赤腳的,那股寒冷氣直從腳板底逼到骨頭裡面,冷得嘴唇都發紫去。」老人對80多年前的經歷記憶猶新。

「幫別人打工畢竟不是長遠之計,為了生活總得再出去幫別人幹活,後來又去幫別人插田,到山上看牛。我媽小時候很能吃苦,也不怕苦」二兒子廖永定對母親年輕時代的事情一直銘記在心。

「解放前那幾十年,不管我怎樣拼命幫人家做工,辛苦不說,還是經常吃不飽,穿不暖。解放前舊社會樣樣都落後啊」 廖咪催講到這裡,稍微停頓了一下,看得出老人似乎對那個時代的往事有點不堪回首。

廖咪催老人向到訪者回憶她的百年人生路。

新中國翻身做主人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情況就好多了,起碼飯有來吃先。到了1958年大煉鋼鐵時,整個村莊都不開飯,吃集體飯堂。那個時候國家很重視搞水利建設,1957年到1958年我和村裡面的人一起去仁和(六節)修水庫。當時我的娃仔(女孩)還小沒有人幫照顧,我就背上她去參加修水庫,挑一擔土發一塊牌,每天得到7—8個工分。水庫從開始到建好,都是用人力來完成的,很辛苦,不像現在有汽車拖拉機。」老奶奶一口氣講了一大堆過去的事。

停了一下,老奶奶又接著講述她人生的「故事」——「70年代,每年生產隊是有上交「公購糧」任務的,生產隊的社員不分男女,一律挑著兩個籮筐的穀子有80斤重,步行10多公裡挑公糧到農場五隊碼頭上船,後面幾年又轉挑到武宣糧所。那時沒有錢買鞋子,只好打赤腳挑著近百斤的穀子,困了就停下來休息,每天挑兩趟。一天下來肩膀紅腫得脫皮,腳板底也被沙子路磨出血泡。一想到是為了國家建設,也沒有哪個人喊苦叫累。」

廖咪催老人與大兒子廖永催(右)、二兒子廖永定(左)在一起交談。

安享晚年喜謝黨恩

80年代村裡進行了家庭土地承包,我家的生活也越來越好,糧食也夠吃了。

「現在我雖然年紀大了,不能到地裡面幹活,平時在家裡幫後生餵些雞呀鴨呀的,做些力所能及的勞動,能做一點就算一點。吃完飯後也到村裡的廣場散步聊天或是跟別人打牌。」勤勞一生的老人一輩子都沒閒著。

老人的孫輩都在外打工,年節回來都給她買些禮物和給些零花錢,對她也很孝順,她心裡感到欣慰。

「阿奶,你覺得現在的社會和生活怎麼樣?」

「那還用講嘛,現在是吃穿不用愁,看病有新農合報銷,逢年過節都有鎮、村領導來慰問。特別是鎮上的醫師和護士還給我體檢,只有共產黨領導下的新社會才做得到。」老人話語不多,卻充滿了對社會主義和共產黨的感激之情。

「老奶,您現在100多歲了,平時吃些什麼呢?」隨行的鎮醫院護士饒有興趣的打聽起老人的長壽密訣來。

「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挑選,我愛吃玉米粥,年輕到老愛做工。晚上吃完飯閒下來時喜歡串門,走鄰訪友,村裡有什麼大凡小事也去幫一下忙。」

老人說的不錯,是共產黨給人民群眾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實現老有所養、病有所醫,這是老人健康地走過一個世紀人生道路的重要基礎。

廖咪催在接受採訪。

作者簡介劉建斌,武宣作家協會會員,就職於武宣縣黔江糖廠。《雲飛浪卷弄大潮》、《黔江潮》收錄散文、詩歌、小說作品多篇。在《廣西農墾報》發表詩歌、散文、小說20多篇。

本文為武宣縣作家協會專稿。文章為劉建斌原創,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出處和作者。

相關焦點

  • 百歲老人的特殊生日禮物
    1月10日,長沙縣果園鎮田漢文化園內一聲聲祝福此起彼伏,一陣陣歡聲笑語不斷響起,百歲老人餘慶華身著大紅襖披著紅圍巾笑意盈盈。據老壽星女兒張佩林介紹,母親百歲生日僅邀請了至親好友,積極響應疫情防控相關規定要求,傳承母親一生節儉的優良傳統。在祝壽儀式環節,由泉塘街道相關負責人和板橋社區相關負責人親自送來的一份特殊「生日禮物」令老人和家人激動不已,並連連道謝。
  • 光華裡舉行百歲老人生日宴
    10月17日,朝陽光華裡社區開展第二屆百歲老人生日宴活動,宣揚孝老愛老傳統文化,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契機,深入挖掘轄區九十歲以上老人,尤其老黨員,聽他們講「初心」故事。光華裡社區17日在老年驛站為這些百歲老人舉辦了溫馨的生日宴會。
  • 泉港區領導慰問百歲老人
    重陽期間,泉港區領導梁炳輝、王曉鶯前往峰尾鎮、後龍鎮等地開展慰問百歲老人活動,為老人們送上節日的祝福和慰問。在峰尾鎮奎壁村百歲老人林玉進家中,區委書記梁炳輝詳細了解老人的身體、生活情況,並與其家人交談,詢問照料老人等事宜。
  • 城關鎮2020年11月份百歲老人清冊表_蚌埠市人民政府
    2020-12-03 廢止時間: 暫無 名  稱: 城關鎮2020年11
  • 定格幸福 | 忍受過貧困與孤獨,這兩位百歲老人仍「笑看人生」!
    接下來進入敬老月特別報導——「定格幸福」。 海口市永興鎮羅經村,位於羊山地區、火山腳下,村裡有兩位百歲老人,百歲本是常人難以想像的長度,而老人用樂觀、堅強的生活態度,更是拓展了生命的寬度。即使現在年歲已高,也改不了勞作的習慣,每天看著院子裡髒了,她也都會拿起掃帚打掃。海口市永興鎮羅經村 村民 王桂蘭(101歲):現在生活好了,有的吃,不會餓肚子,有的穿,穿的暖了,小孩都能去上學 (記者:現在開心不?)開心,都回來最開心,那些孫子們都回來,叫我阿婆,阿祖,最開心了。現在王桂蘭老人在村裡安享晚年,平時就期待著逢年過節,後輩們都回來老家齊聚一堂。
  • 年幼時曾四處逃難的百歲老人楊靜芝:愛看穆桂英掛帥,珍惜和平生活
    武漢市礄口區古畫社區101歲的老人楊靜芝說,2021年最大的願望是希望每個人都能過上平安祥和的日子。  「能活到百歲,我認為還是黨的政策好,我老了每月有退休金可領,還可享受老齡津貼。」楊婆婆笑呵呵地說道,子孫輩都有孝心和愛心,對她很好。
  • 重慶出現長壽村 一個院子走出6位百歲老人(圖)
    第1頁:長壽村隨處可見長壽老人第2頁:長壽村水質很好  一個院子出了六位百歲老人(圖文)  故事導讀  這是彭水一個普通的村,全村1900多人。  十年內,村裡先後有7人年滿百歲,其中一個院子就有6個百歲老人。
  • 喜迎國慶中秋,高陽縣誌願者慰問8位百歲老人
    燕趙晚報訊(融媒體記者 石英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為了進一步弘揚尊老、敬老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在全社會倡導敬老、愛老的新風尚,9 月 26 日, 高陽縣第一聯合黨支部聯合高陽縣公益文化研究會黨支部和志願者們慰問了當地 8 位百歲老人。
  • 百歲老人準備壽衣的注意事項
    一些老人去世會被稱為「喜喪」,所謂喜喪,要滿足三個條件:第一,全福:門丁興旺,起碼要有四世同堂,且在本房內輩分最長者;第二,全壽:年紀越大越好,一般在八十歲以上年齡即可;第三,全終:即善終,無病痛折磨,天災人禍。今天我們就講講百歲老人準備壽衣的注意事項。壽衣的講究我們要知道壽衣會比平時穿的衣服寬大一些,這個是有講究的。
  • 【曙光·動態】一隻耳朵,鬧得百歲老人「痛不欲生」——我院耳鼻喉...
    【曙光·動態】一隻耳朵,鬧得百歲老人「痛不欲生」——我院耳鼻喉科全麻手術治療老人外耳道膽脂瘤 2021-01-11 17: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百歲老人】勤勞一生壽百年
    走進知音「微世界」,《老年知音》與您一起走近百歲老人,傾聽老壽星講述精彩人生,更多精彩在《老年知音》等您來~~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裡,我們幾位同志來到龍州縣響水鎮棉江村拜訪一位名叫黃國忠的百歲壽星。黃爺爺以前是崇左縣太平鎮人,後來到響水鎮棉江村做了上門女婿。老人今年105歲,生育有3子2女,現在和小兒子居住生活。
  • 百歲老人見證新中國輝煌發展歷程 感嘆「趕上好時代」
    豐玉秀(中)和兒子兒媳在一起常言說,山中常有千年松,世間難逢百歲人。對於一個家庭來說,百歲老人是無價之寶。對於一個社會來說,百歲老人見證了歲月的變遷和時代的巨變。日前,記者走進中心城區臥佛寺社區101歲的老人豐玉秀家中,與她近距離接觸,聽一聽她在百年人生裡感受到的新中國變化,尋一尋她的長壽秘訣。長壽老人的坎坷人生101歲的豐玉秀老人,小小的個子,背部微駝,穿著乾淨整潔。豐玉秀的兒媳告訴記者:「我婆婆一輩子愛乾淨,吃飯前會讓我們給她戴上圍兜,最近天冷開始穿厚衣服,她又自己把袖套翻出來戴上。
  • 全國敬老月:探訪中山百歲老人,關注新型養老服務模式
    10月28日,居住在中山市石岐區的百歲老人陳玉連在今年6月剛滿100歲。與兒子同住的她,看起來精神狀態良好,耳聰目明。像陳玉蓮一樣的「百歲老人」在中山並不少見。據中山市衛健局統計,截至去年8月31日,中山市的百歲老人有114位,同比去年增加了23人,而陳玉連所在的的石岐區正是「百歲老人」最多的鎮街。
  • 撥開迷霧 重見明亮——菏醫附院成功為百歲老人實施白內障手術
    一位百歲老人緊緊握著菏醫附院眼科主任王勇的手,感激地說。近日,菏醫附院接診了一位特殊的病人,她是一位101歲老奶奶,是眼科住院患者。今年,她因雙眼視物模糊,視力下降,入院治療。醫生診斷後,11月27日,在手術室局麻下為老人行「左眼白內障超聲乳化吸除術+人工晶體植入術」。手術進展十分順利,術後第一天,老人視力明顯提高。
  • 古巴:百歲老人已有1551人 最長壽者126歲
    新華網哈瓦那5月19日電 古巴衛生部的調查顯示,古巴健在的百歲以上老人已達1551人,比去年增加10人,其中年齡最大的是一名126歲老婦。
  • 西南大學「暮年衣櫥」公益項目為百歲老人送去新春慰問
    近日,西南大學紡織服裝學院青年志願者服務隊牽頭的「暮年衣櫥」公益項目,根據學校黨委組織部和離退休處的協調安排,在學校百歲以上離退休老人中開展了新年慰問活動,為百歲老人送去了由青年志願者設計並量身定製的新年賀歲棉衣。
  • 越南百歲老人壽宴美食令人驚豔,看到「牛癟火鍋」,網友:告辭!
    越南百歲老人壽宴美食令人驚豔,看到「牛癟火鍋」,網友:告辭!美食可以說是無國界的,中國的美食是世界出了名的豐富多彩,當然每個國家也都有自己獨到的美食。越南和中國一樣,也都有給老人過壽的習俗,而今天咱們就來看看越南百歲老人的壽宴美食,簡直令人「驚豔」呀。越南不是發達國家,很多習俗都頗具當地的特色。百歲老人的壽宴,他們也都會殺牛宰羊,生火燒水,大擺筵席,款待四方來客。
  • 多名樟樹網友稱臺灣百歲老兵是他們失散親人 望與老人通電話
    10月26日晚,大江網發出消息《央視報導的江西籍臺灣百歲老兵終於找到了 原來是樟樹人》後,一名來自樟樹市店下鎮的網友陳小利在稿子發出幾分鐘後,便跟帖留言稱,臺灣百歲老兵很可能是他小爺爺,並希望能聯繫上老兵,與他通電話。
  • 百歲「太姥姥」的幸福晚年
    日期:[2015年03月31日] -- 菏澤日報 --版次:[A8] 百歲「太姥姥」的幸福晚年 在東明石化集團,李梅珍是潤澤化工的一名普通女工;而在家中,她伺奉「太姥姥」的事兒,卻被眾鄰居稱讚。
  • 獨居老人餵食浪貓時露幸福笑容!被暖哭:最美的風景
    志願者蕭先生近日分享一件事情,他公司附近有位獨居老人,這一年多來每到固定時間就會來餵小黑貓,而貓貓只要一聽到老人熟悉的呼喚聲便會出現;蕭先生表示,看著老人餵食浪貓、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時,是他見過最美的風景。也讓肖先生直呼:「被暖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