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廚房裡的這種致癌物 連用開水煮也殺不死該如何預防
平日裡人們對於致癌物總是覺得這都是危言聳聽,根本不會給健康造成什麼威脅,但有一種物質它不光潛伏能力好,而且長期食用還會讓患癌風險加劇,對於這種物質,人們千萬不能不重視,而這種致癌物就是藏在廚房中的黃麴黴素了。
藏在廚房裡面的黃麴黴素是致癌物?長期食用患癌風險會加劇!
什麼是黃麴黴素?
黃麴黴素其實就是一種黃麴黴產生的代謝物質,它一般在土壤中存在,咋動植物和堅果裡面隱藏,其比較容易汙染上大米,玉米,花生,大豆等物質。尤其是在梅雨天氣中,很多糧食都比較容易出現黴變情況,雖然看起來外部沒有什麼異常,洗完之後又比較乾淨,但其實這裡面已經有大量的黃麴黴素存在了,如果繼續吃致癌風險就會加大。
黃麴黴素毒可致肝癌出現
黃麴黴素其實種類是比較多的,而在眾多類型中B1的毒性是最為大的,如果一次的超量食用,就會造成急性中毒情況,其主要改變的就是肝臟,它會讓人體出現急性肝損傷情況。而如果長期小劑量的服用黃麴黴素的話,肝臟還會受到癌變的可能,是會發生肝癌的。
黃麴黴素開水煮殺不死它
黃麴黴素真是一種徹底殺不死的物質,因為它是一種就算是用開始煮也不能完全將它殺死的物質,如果你在平時用已經黴變的大米去煮飯的話,就算是大米被煮熟了,它裡面還是會有致病的黃麴黴素物質存在的。在這點上大家務必要注意,不要存在僥倖心理,認為黴變的東西還能繼續食用,不然長期攝入就會引來癌變。
黃麴黴素比砒霜還毒
有研究表示,黃麴黴素的毒性比砒霜還強烈,其是一種潛伏很高的殺手,當食物黴變之後,可能外表上沒有什麼改變,只是會有輕微的變色情況,如果不注意就很難發現,所以人們在平時吃食物時務必要仔細觀察,如果食物發生異常變化就不要再食用了。
黃麴黴素的毒性很大,而且其和肝癌,胃癌,大腸癌等癌症都是有一定的聯繫的,所以為了身體不被這些癌症所侵害,在食物的食用上人們務必要小心,不要覺得無所謂,更不要吃已經發生黴變的食物。
(責編:唐璐璐、張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