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澤鎮嶺社區開展「遵守社會公德 做文明好市民」活動
為了大力普及公民基本道德規範和個人文明禮儀,努力營造全社會人人參與宣傳、教育、踐行文明禮儀的濃厚氛圍,11月8日,光澤縣鎮嶺社區開展「遵守社會公德 做文明好市民」社區課堂活動。本次活動圍繞家庭禮儀、行路禮儀、乘車禮儀、聚會禮儀、餐飲禮儀、吸菸禮儀、服務禮儀和個人儀容儀表等方面進行講解,引導廣大居民從個人基本行為習慣抓起,在遵守公德、待人接物、工作生活、公務交往等方面,自覺克服不良言行舉止,養成講究文明禮儀的良好習慣,保持溫文爾雅、彬彬有禮的文明氣度。
-
讓遵守社會公德蔚然成風
讓遵守社會公德蔚然成風 發表時間:2014-11-03 來源:日照文明網在乘坐公交車時發現,公交車還沒停穩,一些市民就一窩蜂向公交車車門跑,車門很快就被圍得水洩不通。 「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興」。社會公德是人在社會生活中的行為準則,是維護社會生活正常進行的行為規範。社會公德貌似小節,卻關係到社會全面進步,關係到物質文明建設的質量和品位,直接影響著一個國家的社會秩序、社會風氣、社會凝聚力。
-
開發區六小開展「遵守社會公德,爭做文明小學生」系列德育課程
俗話說「無以規矩,不成方圓」,遵守社會公德是我們擁有幸福生活的重要保證。小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更是祖國的希望,只有努力鍛造自己的靈魂,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此,第六小學在實施德育課程一體化的實踐活動中,圍繞社會公德開展了系列活動,使同學們增強公德意識,時刻關注自己的言行舉止,真行文明事,爭做文明人。 節日之中見公德,德育教育潤童心《公民道德建設綱要》指出:「各種重要節日、紀念日,蘊藏著寶貴的道德教育資源」。
-
教育孩子從小遵守社會公德
遵守社會公德在一些人眼裡變得不值得重視,甚至會認為講公德吃虧;自私自利的行為變得不臭,甚至認為是當今社會做人的行為準則。社會上產生這種胡塗觀念的人不少,也影響了兒童青少年。 我們一起思考一下這個問題。自古以來,任何一個國家都有社會公德要求來維護民族團結、社會安定,促進社會進步。一旦社會公德被破壞,必然導致人們行為失範、社會混亂,最終受害的還是廣大老百姓。
-
社會公德的內涵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到2050年中國要建成富強、民主、文明、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我理解,國家的現代化不僅體現為物質文明的硬實力,更體現在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等方面的軟實力上。而這一切都需要良好的社會公德來保障。 生:嗯,看來社會公德關係到人民生活幸福和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呢,怪不得一直是網上的熱搜詞呢!那老師您能詳細講講社會公德的內涵嗎?
-
孟蘭芝代表:增強「文明行為」教育 弘揚社會公德
新華社北京3月14日電(記者王敏、楊帆)「進一步弘揚社會公德,增強『文明行為』教育。」全國人大代表、河北天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孟蘭芝說。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堅持用中國夢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共識、匯聚力量。」孟蘭芝說,「人民有信仰,國家才有力量。
-
初中政治知識點歸納之寬容與社會公德
①人與人之間的平等,集中表現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②增強平等意識、平等對待他人,互相取長補短,才是我們應該採取的正確態度。 9.社會上處於不利地位的人群有哪些?女性、老年人、未成年人 如何對待社會上處於不利地位的人群?①平等對待他們②自覺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③為他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10.怎樣做到尊重他人?
-
多一些公德意識 少一些私德行為
這個新聞炸出了一大波憤憤不平的市民。 亂停擋道的沒有任何損失,規規矩矩停車的卻付出了高昂代價。不少市民、網友都有過類似遭遇,直呼傷不起,必須讓亂停者付出代價!筆者的朋友就曾遭遇過一起極端事件。也是一早急著上班,車庫被堵,自己的車出不了門,打了一圈電話也沒人理睬,急火攻心就撿了塊石頭砸了擋道的車。結果車主是一道上的「大哥」, 「大哥」找上門來恐嚇要讓她吃不了兜著走。
-
社會公德培育從何入手
【摘要】傳統中國群體社會生活不豐裕,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國人缺乏相應的公德意識與紀律習慣。公民公德自律意識的形成需要政府、社會組織、媒體等多方合力:政府重在制定約束公民公德行為的法律制度體系;社會組織重在引導公民踐行良好社會公德;媒體重在宣傳普及公德常識,堅持正面宣傳與負面監督同時發力。
-
三城聯創丨依法文明養犬 致廣大市民的一封信
: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飼養寵物犬是部分市民的一種生活方式,隨之而來的不文明養犬行為時有發生,廣大市民反應強烈。犬只的行為折射的是養犬人的文明意識和文明行為,反映的是市民的文明素質和城市的文明程度。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弘揚共築美好生活夢想的時代新風,著力提高人民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和全社會文明程度,打造優美和諧安全健康的人居環境,為此我們向廣大市民朋友們發出遵規守約依法文明養犬一封信: 一要遵規守約,依法養犬。
-
社會公德要靠「官」德導航
貪官們敗壞的不僅是黨和政府的形象,更敗壞了社會風氣,希望政府部門高度重視公務員作風建設,讓官有官德,民有民德,樹立起良好的社會風氣。——濟南市民趙先生 省人大代表、山東農業大學副校長 張憲省社會公德應納入公務員考核 社會公德是全體公民在社會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均應遵循的行為準則,更應模範遵守。
-
2014考研政治考前點睛:社會公德和公共秩序
第四,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國家現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在今天的公共生活中依然存在一些公德缺失的不文明現象:不愛護公物、隨地吐痰、排隊加塞、過馬路闖紅燈、在公共場合大聲喧譁等。這些現象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的糾正,必然會損害社會公共生活秩序和文明風尚,進而影響整個社會的文明進步。
-
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社會公德
一些人可能在公共生活中使用私德規則,將公德領域和公共交往私人化,引發公德和私德的矛盾衝突,出現公德失範問題。同時,中國傳統文化本身十分重私德,更加劇了轉型期公德失範現象的產生。 【社會公德的特點】 社會公德是人類社會文明成果的一種沉澱和積累。它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基礎性。
-
被曝光了才知錯,畏懼監督更應該遵守公德
網際網路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特別是4G信號普及、5G時代正在到來的今天,任何人使用手機隨手一拍,都能很方便地將視頻上傳到網際網路上,當然除了記錄生活中的難忘瞬間、展示自的己才藝等,很多視頻也成為揭露社會上的不文明甚至違法行為的利器。
-
別以為是小事,不遵守社會公德,將被人詛咒的體無完膚
在此想說的是:1.社會是個大家庭,遵守社會公德、美德和基本價值觀,是對每個公民的起碼要求,這是一條底線,也是紅線。如果大家都不遵守,社會豈不亂糟糟的毫無秩序,一團亂麻。2.互相尊重、換位思考是想事做事的考量之一,你不尊重別人,別人就不會尊重你,而尊重意識的提升,一個前提則是換位思考,從他人角度考慮問題。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3.需要相互包容,更需要大格局。沒有包容必將處處矛盾叢生,沒有格局必將事事縈繞於心,恨意泛濫,沒有快樂。
-
人民日報評論部:守護人人有責的社會公德
今天,現代化進程馬不停蹄,社會文明的建設也駛上了「快車道」。守護公德,理應出於內心的道德戒律,而不是做給人看,更不是有利可圖。如果每次都要靠慘痛的教訓「撞過南牆才回頭」,提升文明素質的代價未免太大。這種道德自覺,並不來自玄奧的說教,恰恰是父母的言傳身教、老師的諄諄教誨和身邊人的率先垂範構成的良好社會風尚,為每個人定下了道德的基調。
-
你文明養犬了嗎?趕緊行動起來
」等多個方面,提醒市民文明養犬需注意哪些事項。,是每一個市民的責任和義務,希望廣大養犬的市民積極響應倡議,增強法律意識和自我約束意識,做一個文明的養犬人,共同維護優美整潔的城市環境和生活環境。、傷人等諸多社會問題。
-
文明養犬 | 牽緊「文明繩」,我們不掉「鏈」
> 犬是人類的朋友,養犬給人們帶來了歡樂和慰藉,但一些不文明養犬行為也帶來了噪聲、傷人等諸多社會問題。為打造優美、和諧、宜居的人居環境,維護城市公共秩序,市文明辦、市城市管理局、市公安局、市農業農村局聯合向廣大市民發出倡議,自覺做到依法養犬、文明養犬,共建共享文明城市。
-
社會公德與促進社會和諧
道德觀是價值觀的內容之一,社會公德體現的是人們在公共領域的道德觀和道德行為方式。近來,大家對社會公德缺失問題深為關切,種種不文明、缺公德的事情,導致人們之間的信任感、親近感、安全感下降。針對「小悅悅事件」,廣東省正在開展「譴責見死不救行為,倡導見義勇為精神」大討論,抨擊和譴責見死不救、人心冷漠的可恥行為,大力弘揚見義勇為、扶助弱者的社會風尚,託舉向善的力量。
-
文明養犬倡議書
犬是人類忠實的朋友,養犬會給人們帶來精神慰藉和家庭溫馨,但一些不文明養犬行為,也帶來了犬吠擾民、意外傷害、汙染環境、鄰裡關係緊張、疫病傳播、惡意棄犬、流浪犬擾民等諸多社會問題。為維護良好的社會秩序和市容環境,讓我們的生活更溫馨,環境更美好,人際關係更和諧,人犬相處更文明,我們提出倡議:從你我做起,從身邊養犬小事做起,自覺自律依法養犬、文明養犬,做一個文明、自律、盡責的養犬人,為愛犬贏得更多的尊重和友誼,打造優美、和諧、宜居的人居環境,共建美好金張掖。 一要遵規守約,依法養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