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小皇帝,玩具大曝光

2021-01-17 carlfit卡兒菲特

生活在清朝宮廷中的皇帝雖然貴為天子,但在童年時代,玩具仍然是他們的心頭最愛。按照清宮舊俗,皇帝兒時的玩具一般不會傳給下一代,用過了就會燒掉。但晚清皇帝多為年幼登基:同治6歲登基,光緒4歲登基,末代皇帝宣統登基時只有3歲。為了哄這些「最尊貴的孩子」開心,上到太后太妃下到太監宮女都對玩具分外留心,宮廷裡的玩具一度數量劇增,而且大多留在了宮中。

清宮小皇帝的玩具數量眾多,種類龐雜,集中、外、民間、宮造於一身。有大量傳統的民俗玩具如泥戲人兒、上弦童子風扇、七巧板等;更有許多尋常百姓聞所未聞的新奇玩意兒,如產自瑞士的八音盒,購自英國的洋積木等。以下就是其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皇家玩具」。


「聲音」向來是吸引兒童注意力的重要元素。清朝皇宮收藏的可以發出聲音的玩具不僅有傳統的空竹、可以自已演奏的木質口風琴,還有通過上弦發出動聽聲音的玩具,如八音盒和鳥音籠,這些可說當時皇宮裡最時尚的玩具。


八音盒


八音盒內部

八音盒在19世紀由瑞士製造。這款八音盒為木質髹漆外殼,盒內設有八音裝置,左側有上弦用的扳手,右側有兩個鍵,一為開關,二為定樂鍵。八音裝置的裡側中間又有三個銅鐘碗,敲擊銅鐘碗的小錘做成了蝴蝶形,銅鐘碗兩邊各有一舞蹈人偶。上弦啟動後,八音裝置奏出樂曲,蝴蝶錘敲擊鐘碗合奏,可以演奏八首中國樂曲。同時,兩側的舞蹈人偶配合著樂曲各有動作。


長方嵌石鍍金鳥音籠

長方嵌石鍍金鳥音籠是19世紀末由法國製造的。鳥音籠是一件機械玩具,傳統的鳥籠本為竹條編制,但這件鳥籠卻改為鍍金銅絲編制,且造型具有西洋風格。底座內裝有控制鳥活動和鳴叫的機械裝置。上弦開動後,隨著音樂響起,籠中所有的靜態景象就會發生變化,兩隻棲息的鳥開始轉頭並同時鳴叫,翅膀和尾部不時抖動,樹上的蝴蝶振動翅膀。鳥音籠是故宮所藏機械玩具中的一個主要品種,不僅數量眾多,而且形式多樣。


聲音之外,「動作」是吸引孩子目光的另一大元素。在清宮小皇帝的玩具中,從相對簡單的可以行走的動物木偶到高端大氣的小火車和機械人一應俱全。


動物木偶

18世紀末、19世紀初,德國率先生產出帶有關節的雜技玩偶,它最大的特點是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利用關節趨步行走。清宮收藏的這類小玩具除了圖中所示還有木製的象、豹、狗等。


小火車

19世紀末火車剛進入中國,清宮的孩子就擁有了從國外採購的玩具火車,這種火車內裝輪機、煤槽,節節軌道可以通過兩端設置的插孔銜接。與當時真實的火車幾乎無異。「燃酒以代煤,令水沸激」,火車就能在鐵軌上跑起來了。


翻頂機械人

翻頂機械人是19世紀由法國製造的。機械人玩偶一身武丑打扮,站立在臺子上,左右手各支撐在一把椅子上。武丑身下的長方形臺子內放置著伴奏音樂的機械裝置和控制武丑表演動作的機械裝置。上弦後,音樂響起,在樂聲中,武丑先反覆舉幾次右手,然後雙手扶著椅子,兩腿併攏向後擺動,身體逐漸上移騰空,直到和地面平行後,身體暫停不動。這時,武丑重複表演右手撒開、再扶的動作。最後,武丑雙手扶椅,身體下移,漸漸恢復原位,同時樂聲停止。

機械人玩偶是從西洋傳入的一種玩具,它是利用和鐘錶相同的機械原理,操縱、控制人偶的活動,使其在音樂的伴奏下模仿真人的動作。清宮中收藏了一定數量的機械人玩偶,其中有的是宮中供職的西洋傳教士為皇帝製作,有的是粵海關通過貿易購買,還有外國進貢的。據史料記載,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西洋某國曾進貢18個機械人玩偶,能演整部《西廂記》,張生、鶯鶯、紅娘、惠明等人偶能「自行開箱加衣,揖讓進退,儼然如生」。演完一出,人物「自脫衣臥箱中」,臨出場時還可自動起立。


在清宮的玩具中,模擬現實的「家家酒」物件是必不可少的,此外有的玩具甚至還具有實用功能。


扮「家家酒」用的小瓷茶具、成套小銀酒具、錫制小火鍋、小碗


扮「家家酒」用的小紡車

清宮中扮「家家酒」的各式玩具全都是模仿現實生活的「迷你版」,如小臘娃娃、小瓷茶具、成套小銀酒具、錫制小火鍋、火碗,還有成套西洋銅累絲小桌椅,小如意,小銀簸箕,小水菸袋,藤編小籃子等可以模仿大人購物,還有小的手搖紡車(長14cm,寬8cm,高18cm)可以模仿織布。


銅鍍金染牙箱童子風扇

銅鍍金染牙箱童子風扇是清朝中期由內務府造辦處製作的。一位童子笑容可掬地跪坐在基座上,一手持扇,一手握方巾,一副時刻聽候召喚的姿態。基座內放置著由發條帶動童子動作的機械裝置,上弦孔開在基座一側,基座外層用染色的象牙片粘貼裝飾。這件玩具以暑日生活中揮扇納涼的動作為原型,上弦後,童子會手持扇子上下揮動,是一件兼具實用功能的玩具。


益智類玩具在現代社會頗受歡迎,而在清朝的皇宮中,這類開發智力、寓教於樂的玩具也並不少見。蒙古象棋和益智穿線板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蒙古象棋

蒙古象棋,也稱沙特拉,據說元初傳入蒙古,造型、走法與西洋棋相似。這種棋遲至清初傳入內地。棋子均為象形,共32枚,設有兩將、兩炮、四象、四馬、四車、十六卒。棋子中騎馬武士相當於將、獅子相當於炮、馬拉車相當於車、駱駝相當於象、站立的馬相當於馬、端坐的人相當於卒。


益智穿線板

益智穿線板是清代晚期由上海商務印書館製造的教育玩具,在不同形狀的薄木板上設圓孔,用兩頭穿有鐵針的彩色線在圓孔上穿插,隨心所欲地組合成多種幾何圖形,諸如三角、方、圓、菱形、多邊等,可用來鍛鍊兒童的形象思維能力。


相關焦點

  • 清朝皇帝順序和各個皇帝的詳細簡介
    清朝(1636—1912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也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享國268年。在這268年裡,從努爾哈赤到末代皇帝溥儀,先後有十二位帝王統治這個泱泱大國,小編認為,無論是哪一位皇帝,都有他的歷史使命,哪怕是溥儀,也有他註定的使命。
  • 看小皇帝的玩具屋,過一個有「人氣兒」的童年
    小銀累絲桌椅,清,故宮博物院藏因此,不管在哪裡,「過家家」都是風靡孩子圈的小遊戲,清朝的皇子們也是「過家家」的忠實愛好者!想像不到吧?在故宮舊藏生活類文物就有許多「過家家」的小玩具,比如有模仿現實生活中桌椅而製作的小家具。你們看它做工無比精緻,連桌子椅子上的雕花、流蘇都製作了出來!
  • 古代皇帝小時候玩的五種玩具,第二種在現代很常見,第三種很時尚
    這些玩具當然會給孩子們帶來很多樂趣。所以,你知道在沒有iPad、沒有手機、沒有樂高、沒有機器人的舊時代,那些強大的皇帝們小時候都玩些什麼?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皇帝小時候的五件玩具。皇帝雖然是一國之君,但皇帝也是一個孩子。改變,只要是個孩子,就會愛玩,只要是個孩子,那麼玩具是少不了的。難道皇帝只能和宮女太監捉迷藏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 真實的清朝皇帝能到後宮吃飯嗎?看完後你還想穿越到清朝當皇帝嗎
    那麼對於穿越,就算是真的穿越了,大概也是想穿越回古代想要當個皇帝了。哈哈。但若真的穿越回去了, 按照歷史上真實的情況,可以隨性的和自己的妃子吃飯嗎?我們就拿清朝的歷史來說,穿越到清朝了,當了一個皇帝,可以隨意找自己的妃子嗎?現在的電視劇演的:由於現在科技發達了,很多古代的一些歷史就被拍成了電視劇。
  • 清朝的皇子公主,不能叫皇帝為「皇阿瑪」,這是清宮劇的大錯誤
    清朝的皇子公主,不能叫皇帝為「皇阿瑪」,這是清宮劇的大錯誤我們生活在文明的現代社會,沒有經歷過古代封建社會,所以編劇結合歷史寫出劇本,拍攝出各式各樣的清宮劇。不過很多編劇會將沒有查證的事寫進劇本裡,這樣就會誤導很多人,尤其是各種雷人的網絡古裝劇,小夥伴們還是且看且珍惜吧!
  • 在閉關鎖國的清朝:乾隆等三位皇帝為何還對外國東西十分喜愛
    在清朝中前期,身處康乾盛世的三位皇帝對西洋物件都十分喜愛,但是喜歡的角度卻截然不同,康熙喜歡西洋物件,是因為它的原理,雍正喜歡西洋物件,是因為它的實用,而十全老人乾隆皇帝喜歡西洋物件,則是因為其精緻和好玩。由此也能看出三個皇帝不同的性格。
  • 清朝另類鐵帽子王:兒子孫子都是皇帝,結局卻大不一樣!
    清朝歷史上的鐵帽子王是很厲害的存在,這不是說他們的頂戴是鐵玩意兒,而是說他們的親王爵位世襲罔替,並且較一般的親王享有更為優厚的待遇。在晚晴便有這麼一位比較特殊的鐵帽子王,他的兒子和孫子都做了皇帝,他本人也是風光一時。那麼他的兒子和孫子最後結局是什麼呢?
  • 大清朝最短命皇帝,被生母慈禧逼到了妓院,最後得病慘死
    大清朝統治了中國近300年的時間,到了最後三個皇帝的時候卻出現了一個奇怪的事情,同治皇帝,光緒皇帝,宣統皇帝都「絕後」沒有留下任何子嗣。今天單表同治皇帝。同治名為愛新覺羅.載淳。是滿清王朝的第十位皇帝,由於同治的弟弟早夭,所以他一直是鹹豐帝唯一存活的兒子。
  • 明朝皇帝奇葩多?清朝皇帝個個聖明?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怪現象呢
    研究這兩朝歷史,會讓人大跌眼鏡:明朝的皇帝奇葩多,不知敬天法祖,不愛惜國家人民,與生俱來的禍國、害國,玩蛐蛐、當木匠、嗜春藥,有從和尚當上皇帝的,有從皇帝客串當道士的,好不容易出一兩個似乎要做點正經事的,又殘暴變態,令人恐懼厭惡。清朝皇帝,卻個個都是洞見萬裡、日理萬機的聖明天子。人與人的差距為什麼那麼大呢?有人說,原因還不簡單?
  • 北京至瀋陽間有條「大御路」,清朝四位皇帝走過
    在沒有開通102國道、京瀋高路的時代,清朝皇帝怎麼在北京與瀋陽之間往返呢?原來,那時有一條名為「大御路」的陸路通道,將這兩個地方連通起來。史料記載,明清時期,遼河下遊東部(也就是現在的瀋陽和遼陽以西,黑山與臺安以東,新民以南,盤山以北)是大一片沼澤地。
  • 嘉慶皇帝:37歲登基,無實權4年,61歲去世,是清朝最平庸的皇帝
    登基初名登基,父為乾隆皇帝,母為鼎鼎有名的令妃,即孝儀純皇后魏佳氏。寧夏有一位受人愛戴的母親,子憑母貴,6歲起便隨兵部侍郎、工部侍郎學習,13歲時能通讀五經,受到皇帝寵愛。然而在乾隆皇帝的心目中,顒琰並非太子人選。雍正的人品更是讓人心滿意足,可惜他先後立了三位皇太子,前兩位都相繼去世,最後只有顒琰倖存。首先是富察皇后的兒子永璉。
  • 清朝皇帝能力排名,千古一帝的康熙僅排第三,第一讓人心服口服!
    清朝皇帝能力排名,千古一帝的康熙僅排第三,第一讓人心服口服翻開中國的歷史,發現歷朝歷代的君王的數目簡直是太多了?不說別的,就說連我們最熟悉的大清朝都有12位皇帝。而這些皇帝肯定有的人是比較無能的,而有的人是實力比較強的。
  • 除了伺候皇帝,清朝後宮妃子的生活就只有宮鬥了嗎?
    想必大家都深有感觸,追劇一時爽,一直追劇一時爽;但是相信有不少宮鬥劇迷都會感到疑惑,清朝後宮妃子的日常生活,除了伺候皇上,就只有勾心鬥角了嗎?今天我就來為大家梳理一下清朝後宮妃子的日常生活。五更即起中國歷史延伸至清朝,各種制度已然趨於成熟、刻板。大臣們早在凌晨3點就會在午門外等候上朝,皇帝大概凌晨四點起床準備開會,妃子們作為枕邊人,自然也不敢、更不會想著睡到日上三竿。
  • 清朝皇帝到底說滿語還是說漢語?末代皇帝竟然忘了滿語怎麼說!
    ,所以清朝的八旗軍實際上並沒有傳說中的那麼牛,只是恰好碰上了好時候,也可以說是天命所歸。清朝的開國奠基者和創始人努爾哈赤和皇太極雖然雄才大略,但是卻沒能看到清朝入關的那一刻,而當時剛剛九歲的福臨卻有幸成為了清朝入關的第一代君主,清朝兩百多年的歷史波瀾疊起,其實也非常有趣,清朝雖然沒有昏君,可以說每位皇帝的修養和素質都非常高,但是卻成為了歷史上最屈辱的王朝之一,實在可以說是天意弄人。
  • 清朝皇帝為了得到一隻海東青一擲千金,明朝皇帝為何白給都不要
    這首詩的作者是清朝康熙皇帝,內容是在讚美一隻雄姿英發的海東青。海東青,是生活在北方的一種著名的猛禽,經過馴化之後,它憑藉閃電般的飛行速度和兇悍的捕殺技巧,可以成為人類很好的捕獵助手。中國古人很早就意識到這一點,馴化海東青的歷史極為悠久。海東青學名矛隼,是隼類中體型較大的一種猛禽。
  • 為何清朝的皇帝大臣都會戴一串佛珠?不光為了好看,還有大作用!
    熟悉清宮劇的朋友都知道,朝中大臣甚至是皇帝,脖子上都會掛著一串長長的珠子,與佛珠有些類似。相信這個珠子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心,這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呢?又有什麼作用?其實,清朝大臣們所戴的這串珠子是「佛珠的改良版」,其名為「朝珠」,也是清朝獨有的裝飾之物。下面給大家介紹這朝珠的作用。
  • 清朝老照片:圖一是小皇帝叉腰站在故宮房頂,圖四的雜耍小孩肚子...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它雖然只存在了幾百年,但對後世影響之大決不可小覷由於它是由少數民族之一的滿族統治的,所以清朝歷代皇帝的服裝髮型也與漢人有所不同。這張老照片攝於紫禁城,圖中叉著腰站在房頂上的少年就是清朝的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
  • 皇帝的玩具、故宮的貓等故宮元素文創產品將面世
    皇帝的玩具、故宮的貓等故宮元素文創產品將面世 2014-12-12 10:46:25北京晨報記者獲悉,皇帝的玩具、故宮的貓等故宮元素文創產品預計明年與遊客見面。首都博物館、大鐘寺古鐘博物館、北京古代錢幣博物館等博物館帶來的文化創意產品在老國展集中展示。
  • 古代官員也有年終獎清朝皇帝一般會賞賜 螞蟻莊園1月8日答案
    古代官員也有年終獎清朝皇帝一般會賞賜 螞蟻莊園1月8日答案時間:2021-01-08 11:4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古代官員也有年終獎清朝皇帝一般會賞賜 螞蟻莊園1月8日答案 轉眼又到了年尾啦,辭舊迎新又是一年,無論是現代還是古代都會有年終獎這一個欄目,在古代官員的年終獎,清朝皇帝一般會賞賜什麼呢
  • 清朝皇帝的名字胤禛、旻寧、顒琰,為啥都愛用生僻字?百姓:好皇帝
    古代皇帝是九五至尊,天下之主,他們的名字取得很有意思。如秦始皇嬴政、漢高祖劉邦、明太祖朱元璋等,這些名字好聽且好記。到了清朝的時候,皇帝的名字就非常的奇怪,清朝皇帝的名字都是一些生僻字,生活中很少見到用到,如康熙的名字叫做玄燁,雍正的名字叫做胤禛,嘉慶的名字叫做顒琰。這些字一個比一個生僻,一個比一個難以認識,文化水平低一點的人都不認識這些字怎麼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