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泳是魚最基本的能力,也是所有魚類都具備的能力,到目前為止,人類沒有發現不會遊泳的魚類。不過,許多小夥伴列舉了兩種看起來不會遊泳的魚,一種就是翻車魚,一種就是吸盤魚。那麼,這兩種魚真的不會遊泳嗎?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來看看翻車魚
翻車魚被稱為「最笨」的魚,原因是它即使被其他魚類啃咬也不會反抗,甚至連要逃走的意識都沒有,這是許多人認為它不會遊泳的原因之一。
其次,作為一種經常生活在熱帶和溫帶海域淺水區的魚,翻車魚經常會平躺在海面上,隨波逐流,這是翻車魚被認為不用遊泳的第二個原因。
那麼,真實的翻車魚真的如此嗎?
答案是否定的。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它「挨啃小天使」的說法。雖然翻車魚成年後體長可達3米,體重能達到3噸左右,但是,它既沒有尖利的牙齒用來自保,也被龐大的體型所累,不具備快速遊動的能力。所以在海洋中,碰到鯊魚這樣的大型肉食魚類時,它們即沒有能力反抗,又沒有能力逃走,在這種情況下,不「挨啃」還能怎麼樣。
其次,翻車魚雖然是海洋中淺水層的魚類,而且偶爾確實會平躺在水面上,但是這絕不是不會遊泳的證據。實際上,翻車魚有著巨大的尾鰭,尾鰭的擺動不但能讓它在水中遊動,甚至能支撐它如此龐大的體型躍出水面。而且翻車魚雖然大多數時間都待在潛水層,但是它依然能夠靠尾鰭的力量潛入百米深的深海中。
因此,說翻車魚不會遊泳,是對它的一種誤解,也是一種偏見,它只不過是遊不快罷了。
看完了翻車魚,我們再來看看吸盤魚
在所有的魚類中,叫吸盤魚的一共有兩個,一個就是清道夫,一個則是懶漢魚。既然我們說是在大海中,那麼就排除了淡水中的清道夫了。
懶漢魚,又稱吸盤魚,它的吸盤魚清道夫的吸盤不同,清道夫的吸盤實際上是它的嘴巴,而懶漢魚的吸盤則是它的第一個背鰭的異化。懶漢魚成年後體長通常在25公分左右,這個體型在海洋魚類中已經算小型魚類的,正是憑藉著如此小的體型,懶漢魚通常會用吸盤吸附在一些大型的海洋生物身上,比如鯊魚、海龜等等。而懶漢魚之所以被認為是不會遊泳的魚,就是因為這一習性,也正是這一習性,懶漢魚又被稱為「免費的旅行家」。
那麼,懶漢魚真的不會遊泳嗎?
答案顯然也是否定的。雖然懶漢魚的背鰭異化成為了吸盤,但是它的胸鰭、尾鰭都是存在的,並且它的第一背鰭後面還有一個背鰭,也就是說懶漢魚擁有所有魚類遊泳的基本「配件」。
正是因為如此,人們利用懶漢魚吸附大型海洋生物的習性,將懶漢魚活捉後將長繩綁在它身上,讓它自己遊著去找大魚,這樣人就能「釣」到大魚了。
因為,說吸盤魚不會遊泳,也是一個謠言,它只不過是用吸附的方法讓自己更省勁,而且跟著大魚,通常更容易找到小魚群,這樣食物也比較的充足。
總結
所有已發現的海洋魚類都是會遊泳的,而一直被人認為不會遊泳的翻車魚和懶漢魚,實際上也是會遊泳的,只不過,它們各自選擇了不同的生存方式而已,所以,切勿以訛傳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