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一張闢謠圖。貓是一種小型的貓科動物,它有著貓科動物身上所有的優點,比如攀爬能力、奔跑能力、靈活性,當然它還有比較好的遊泳能力。也就是說,貓除了體型不如老虎大外,其他老虎擁有的能力,它一樣也不差。
那麼,為什麼有許多人說貓不會遊泳呢?它為什麼喜歡吃魚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兩個問題。
為什麼許多人說貓不會遊泳?
養過貓的小夥伴都知道,想要給貓洗個澡,難如登天,如果強行給貓洗澡,它甚至會利爪相向。為了給貓洗澡,鏟屎官們也是絞盡腦汁,無所不用其極,有的鏟屎官甚至將貓咪抱到寵物醫院要求注射麻藥,以便給貓洗澡。
正是貓咪的這種行為讓許多小夥伴誤認為:貓是不會遊泳才如此的抗拒下水的。但是,事實並非如此。貓咪怕水實際上是有科學的解釋的。
01 基因
眾所周知,貓和狗一樣都是人類用了漫長的時間將野生動物馴化而來的,狗是由狼馴化來的,而貓則是由野貓馴化而來的,而野貓的種類有很多,其中家貓的直系祖先就是非洲野貓。
一提到非洲,你能想到什麼?野生動物的天堂?獅子?黑色皮膚的國際友人?我最先想到的就是乾旱。非洲大陸的氣候特點就一個字-熱,熱帶沙漠氣候、熱帶草原氣候以及熱帶雨林氣候構成了非洲大陸的整個氣候特點。
而非洲野貓則是一種喜歡棲息在非洲稀疏草原上的一種貓科動物,這種地區兼有熱帶草原氣候和熱帶沙漠氣候,總體的特點就是炎熱乾旱少雨。在這種環境下,非洲野貓一生都難得有幾次在水中徜徉的經歷,久而久之,它就不太喜歡下水了。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貓都不喜歡遊泳,比如有著「遊泳貓」之稱的凡湖貓就是一位遊泳健將,而原因就是它原產於土耳其凡湖附近,經常有機會接觸到水。
因此,大多數的貓怕水是基因的關係。
02 習性
貓是一種小型的食肉動物,它的食物構成比較的複雜多樣,比如鳥類、嚙齒類(老鼠)、蛇類等等,其中老鼠約佔貓總食物的80%以上。而魚類僅僅是貓許多食物中的其中一種,它對魚並沒有特殊的偏好。
而魚是生活在水中的,而且貓咪身上有毛髮覆蓋,下水後毛髮會被弄溼,並且一旦長時間在水中,體溫也會流失。所以,它沒有必要放著陸地上這麼多的食物不吃,下水去捕魚。
而且下水抓魚必須要有較好的潛水能力,這是貓所不具備的,所以,即使貓抓魚也都是站在岸邊的石頭上或者是在淺水區進行的。
因此,貓不太喜歡下水一共有兩方面的原因,第一就是遺傳基因,第二就是它常規的食物不在水中,並且它會遊泳但是不擅長在水中捕獵。
總結
貓不太喜歡下水的習性讓許多人誤以為貓是不會遊泳的,實際上貓咪的遊泳能力並不差。而且貓並不是喜歡吃魚,它是一種食肉動物,對肉不挑剔,既然有吃肉的機會,它肯定不會放過。而魚是我們人常吃的一種肉,貓又恰好與人生活在一起,所以,就讓人產生了貓喜歡吃魚的錯覺。實際上不是魚,你放一塊肉,它照吃不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