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公布消費者投訴熱點 會員卡糾紛佔投訴量20.9%

2021-01-09 大眾網

  會員卡優惠卡儲值卡…… 交完錢後就卡殼

  12345熱線辦卡類維權佔了五分之一,13天接到投訴305件

  水母網3月14日訊(煙臺晚報記者 鄒春霞 實習生 王敏) 「為治病辦了張推拿卡,誰知推拿店老闆不幹了,把卡轉給了一家美容院。讓我去美容院裡做推拿。」芝罘區的劉大姨給本報96110熱線打電話反映,這明顯就是「大忽悠」!

  記者與煙臺「12345」政務公開服務熱線聯動,發現辦卡類維權投訴非常普遍,佔了消費投訴的五分之一。

  奔著推拿辦的卡,美容院裡做推拿

  芝罘區76歲的劉大姨患有骨關節病,2018年底,她來到第一大道8樓的原生堂推拿店推拿。

  在店員的勸說下,劉大姨辦了2000元的會員卡,對方稱可以推拿53次。「我推了三次以後,就接到了百盛一家美容院的電話,說推拿店的老闆不幹了,把會員卡轉給美容院了,以後來美容院推拿就行了。」劉大姨聽了後犯了疑:「幹美容的怎麼搞推拿了?」

  「我去美容院推拿了兩次,感覺沒啥效果,這錢不是白瞎了嗎?」劉大姨想讓美容院退錢,美容院說,接的是卡,沒拿錢,再找推拿店辦卡的那人,人家就是不接電話。

  家住萊山區迎春大街曹家花園小區的一名市民也遇到了類似的事兒:「在我們小區門口的兒童攝影店辦理的遊泳卡,後來店主私自把遊泳卡改成了攝影卡,也沒有告知我們,誰知會出現這種情況?」

  12345熱線:13天接到辦卡類投訴305件

  有多少市民遭遇「辦卡陷阱」?記者昨天上午來到煙臺「12345政務服務熱線」現場進行聯動採訪。

  據統計,從3月1日截止到昨天18:00,煙臺12345政務服務熱線共接到消費維權投訴1459件。大到買房、買車遇到質量問題,小到地瓜幹長毛、小食品過期等等五花八門。

  從投訴的問題來看,既有家具店裡買的椅子用了沒幾天就壞了、去酒店消費發現有過期的酒等傳統消費陷阱,也有大量涉及網購的投訴,比如網上買的鞋是假貨,網上訂的酒店申請退款之後錢始終未到帳等電子消費案例。

  投訴記錄明細單中顯示,涉及到會員卡儲值消費305件。

  兩名市民在機場遭「優惠卡」忽悠

  「我在辦這個卡的時候,說預存1000元送1000元,以後拿這卡買機票時可以抵現金用,但是後來在買機票時發現,只能抵扣一小部分錢,約二三十塊錢,到目前一點優惠也沒有了。我要求將卡裡剩餘的本金退還了。」一位市民在蓬萊國際機場遭遇到「暢行商旅卡」的「忽悠」。

  無獨有偶,另一位市民在機場也遇到過類似的情況。

  「當時『西部明珠』工作人員跟我說充值1500送1500的會員卡,並且能享受全網最低價,比各個訂票網上還優惠50元至300元不等,說是購買機票時直接從卡裡扣除。2月28日當我訂購飛往廈門的機票時,發現工作人員答覆的價格與訂票網上的價格只相差6元。這不明擺著欺騙消費者嗎?我要求退款。」 以上兩起投訴經市場監管部門處理,已全額退款。

  辦卡前說的好聽,消費時各種限制

  卡過期不能用、店正在維修不能營業、課時預約滿了下次再約、本次不算下次才能用……辦卡前說得好聽,市民在消費時遇到各種限制。

  王女士在開發區新動力健身店辦理了一張遊泳卡,2019年1月份該店說要在泳池上加個東西,一個周后繼續營業。「從一個周變成兩個周甚至到現在一個多月了還沒有營業。感覺他們以維修為理由不營業這是在欺騙消費者。」

  想著辦個瑜伽卡,跟著老師上課,誰料卻一直沒有預約上。「辦卡的時候跟我承諾一周上三次課,一課時只有七八個人。辦完卡之後發現並不是店主說的那樣,現在一個課時十多個人,而且我還一直沒有約上課。」家住萊山區的張女士與「妙善」瑜伽協商退款,店主不同意。

  一位先生在萊山區龍陽飯店消費,在消費之前店主告訴自己滿200元送啤酒,結帳的時候卻來了另一種說法。「我消費了478元,收了470,當我問酒的時候,店主卻說下次來消費時才能使用。在這之前其實我已經問過,店主說的是酒在樓上,隨便喝。」這位先生表示很納悶。

  萊山區一市民在寶龍廣場二樓皮皮熊遊樂園辦的會員卡,被突然告知已換新卡不能繼續使用。

  「當時辦卡的時候商家沒告訴我卡的有效期,現在卻說因為我沒有換卡,之前的卡不能用了,遊玩次數也作廢,這是什麼行為?」消費者對商家的行為表示非常不滿。後經市場監管部門協調處理,商家答應給消費者免費更換。

  儲值卡還在,店卻「沒影兒」了

  以上是還能找到店主的,管理部門介入後能夠協調,最難辦的是那些消失的店,儲值卡成了一張廢紙。

  「我辦理的這個500元的洗衣卡只用了一次,前幾天再去店裡的時候卻發現該店鋪已關閉。我給店主打電話也無人接聽。」一位市民遭遇芝罘區錦華路上「UCC國際洗衣」「失蹤」問題。

  家住高新區容大東海岸小區的一位市民也很上火:「我沒有收到過任何通知!後來發現店鋪竟然轉讓了!」這位市民在小區「為民堂」藥店辦理了200元會員卡,當時的活動是充200送100,結果只用了150元,店鋪就轉讓了。後經高新區綜合行政執法局處理,執法人員兩次去該店鋪也找不著人,撥打聯繫電話對方拒接,也無法對投訴事項進一步核查。

  一位市民在芝罘區勝利路「魏蜀吳」火鍋店辦了一張會員卡,2019年2月份在沒有任何告知的前提下該火鍋店已關閉。

  「辦卡的時候有活動,充580元,送60元,另外我還買了一張霸王卡,說是可以免費吃一年。我用了還沒幾次就這樣倒閉了?我要退錢!」該市民告訴記者與商家協商退還剩餘費用無果。目前,市場監管部門已受理其投訴。

  「每位市民打來的電話,我們受理後,會轉辦相關單位進行辦理。」據煙臺「12345」政務服務熱線負責人介紹,市熱線平臺要按時對來話群眾進行回訪,全面了解群眾對熱線服務情況是否滿意,如果群眾不滿意,他們將要求辦理單位重新辦理、反饋。

  記者將繼續關注消費維權類投訴辦理的情況。

   相關連結:

   面對「大優惠」市民應理性消費

   消費者協會的工作人員提醒廣大消費者,在選擇預付卡消費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理性消費,拒絕誘惑。消費者辦理預付卡,應根據自身實際需要,不要被商家的推銷讓利所誘惑,儘量選擇金額小、期限短的預付卡。

   2、籤訂合同,責任細化。辦理預付式消費卡時,不要輕信口頭承諾,最好籤訂書面合同。

   3、保存證據,及時維權。消費者辦理預付式消費卡後,要索取票據,妥善保管好發票、消費憑證和合同。

   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一定要保留好消費憑證和相關證據,及時向市場監管部門舉報,也可撥打投訴舉報電話12345或12315。商家惡意捲款跑路,涉嫌詐騙的,應當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

相關焦點

  • 保險消費投訴三季度環比增9%,這幾家公司投訴量最多
    保險消費投訴環比增長近9%據消保局披露,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共接收並轉送涉及保險公司的保險消費投訴36754件,環比增長8.96%。圖二 投訴量前10位的人身保險公司(單位:件)部分小公司億元保費和萬張保單投訴量高大公司因為業務量多,收到的投訴件數自然也多,僅看投訴件數的統計具有一定局限性。要判斷消費者對保險公司的滿意度,億元保費投訴量和萬張保單投訴量也是重要指標。
  • 保險消費投訴三季度環比增9%,這幾家公司投訴量最多!哪些...
    保險消費投訴環比增長近9%據消保局披露,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共接收並轉送涉及保險公司的保險消費投訴36754件,環比增長8.96%。其中,涉及財產保險公司16895件,環比增長4.29%,佔投訴總量的45.97%;人身保險公司19859件, 環比增長13.27%,佔投訴總量的54.03%。
  • 三季度保險消費投訴量環比增長8% 哪些投訴量榜上有名?
    萬張保單投訴量前10位的財產保險公司(單位:件/萬張)《通報》指出,人身保險公司涉及理賠糾紛投訴3052件,佔人身保險公司投訴總量的15.37%;銷售糾紛投訴8166件,佔比41.12%。人民健康、中國人壽、太平洋人壽的理賠糾紛投訴量在人身保險公司中最為突出。
  • 黑貓發布2019消費者權益保護白皮書:金融服務及網購成投訴高發區
    黑貓投訴與微博聯合發布《2019消費者權益保護白皮書》,白皮書依託微博及黑貓平臺的消費熱點大數據,以數據報告的形式全面梳理、盤點2019年消費維權熱點事件、微博消費維權話題、消費投訴行業、地區分布,透視消費維權行業趨勢、企業新問題、服務新動向。
  • 消費者注意啦!這些保險公司因投訴多被「點名」了!
    其中涉及財產保險公司16895件,環比增長4.29%,佔投訴總量的45.97%;人身保險公司19859件,環比增長13.27%,佔投訴總量的54.03%。其中,人保財險、平安財險、太平洋財險的投訴量位列財產保險公司前三名。財險公司投訴量位居四至十名的公司是:眾安在線、易安財險、陽光財險、大地財險、泰康在線、國壽財險和太平財險。
  • 市場監管局上半年共接到4735件群眾訴求 梳理出六大熱點
    消費投訴熱點:駕校學車容易退費難市場監管局上半年共接到4735件群眾訴求,梳理出六大熱點菸臺晚報記者 安益 通訊員 莫言 徐鵬輝    上半年,煙臺市市場監管局通過12345熱線按訴求類別分,諮詢293件,佔訴求總量6.19%;投訴3053件,佔訴求總量64.48%;舉報1389件,佔訴求總量的29.33%。    商品類投訴佔79.99%    記者了解到,按受理投訴消費類型分,商品類投訴2442件,佔投訴量的79.99%;服務類投訴611件,佔投訴量的20.01%。
  • 三季度保險消費投訴環比增長近9%
    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剛剛發布2020年第12號通報《關於2020年第三季度保險消費投訴情況的通報》,通報了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接收的保險消費投訴情況。弘康人壽、招商信諾、中美聯泰的萬人次投訴量位居人身保險公司前列。投訴涉及的主要事由方面,財產保險公司涉及理賠糾紛投訴11227件,佔財產保險公司投訴總量的66.45%;銷售糾紛投訴2606件,佔比15.42%。人保財險、平安財險、太平洋財險的理賠糾紛投訴量在財產保險公司中最為突出。
  • 河北:利用預付費形式侵害消費者權益等成投訴熱點
    綜合2020年第四季度河北省消費維權情況,利用預付費形式侵害消費者權益、經營者拒不履行合同約定或承諾的侵權行為成為消費投訴最大熱點。針對近期市場消費熱點和假日消費特點,河北省市場監管局發出消費提示。■消費投訴熱點2020年第四季度全省市場監管系統共受理消費者投訴42772件,其中商品類投訴27374件,佔投訴總量的63.99%;服務類投訴15398件,佔投訴總量的36%。商品類投訴前三位分別是:一般食品5980件,主要是肉及肉製品、烘焙食品、乳製品等;交通工具3032件,主要是汽車、助力車及其零部件等;家居用品2748件,主要是家具、廚房用品等。
  • 2016年全國消協組織 受理投訴情況分析 - 中國消費者協會
    一、投訴分類基本情況(一)投訴性質分析  根據投訴性質(如圖1所示),質量問題佔41.47%,售後服務問題佔22.73%,合同問題佔12.23%,價格問題佔5.27%,虛假宣傳問題佔4.8%,安全問題佔3.16%,
  • 2018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 - 中國消費者協會
    一、投訴分類基本情況(一)投訴性質分析根據投訴性質(如圖1所示),售後服務問題佔29.24%,質量問題佔25.69%,合同問題佔20.53%,虛假宣傳問題佔7.73%,價格問題佔4.01%,安全問題佔3.25%,假冒問題佔3.17%,人格尊嚴問題佔1.06%,計量問題佔0.71%,其他問題佔4.62%。
  • 工商銀行信用卡投訴量佔國有大型商行前三 涉及暴力催收等
    2020年12月10日,中國銀保監會發布公告稱,2020年前三季度,國有大型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投訴量的中位數為2412件,交通銀行、建設銀行、工商銀行的信用卡業務投訴量位列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前三名
  • 太平洋人壽、財險位列三季度保險消費投訴前三
    近日,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通報了2020年第三季度保險消費投訴情況。今年第三季度,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共接收並轉送涉及保險公司的保險消費投訴36754件,環比增長8.96%。從億元保費投訴量來看,2020年第三季度,財產保險公司億元保費投訴量中位數為6.22件/億元,其中,億元保費投訴量居前三位的為易安財險910.79件/億元,陽光信保313.97件/億元,安心財險73.52件/億元。
  • 美容辦卡容易退卡難 三成投訴指向會員卡(圖)
    街頭美容店越來越多,不少美容店都推出了會員卡消費。     如今,會員卡已經遍布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些美容美髮店也紛紛推出會員卡向消費者進行推銷。由於單次消費價格高,若有會員卡能優惠不少,因此會員卡受到不少消費者青睞。但由於會員卡多為預付費,往往交上錢之後消費者才能發現問題,這時再想解決問題就沒那麼容易了。
  • 2020年黑貓投訴平臺直播電商投訴數據
    來源:黑貓投訴遠離消費陷阱,規避消費誤區,提升消費體驗,黑貓投訴平臺全天候服務,您的每一條投訴,每一次對消費的建議,都可能會改變這個世界。投訴請上黑貓:【點擊投訴】2020年直播帶貨火爆全網,而在火爆的背後消費者遇到的問題和由此產生的消費糾紛也越來越多。
  • 寒潮侵襲,這些「宅家」類消費投訴猛增
    假日期間,上海市市場監管局12315熱線平臺共接收各類投訴舉報4380件。其中,電競網遊類投訴量增長明顯。  上海市市場監管局1月4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受常態化疫情防控、寒潮侵襲及部分元旦跨年活動延宕取消等因素疊加影響,元旦假期上海消費者的投訴舉報更多集中在線上消費、售後服務方面,消費者將這類投訴形象地稱為「宅家」類消費投訴。  假日期間,線上消費類投訴量佔投訴舉報總量的82%,其中網購服裝鞋帽、一般食品、家居用品等方面消費糾紛相對集中。
  • 5月旅遊投訴輿情公布:四成投訴涉及旅行社
    人民網北京6月9日電 (記者劉佳)人民網旅遊3·15投訴平臺(以下簡稱「平臺」)2017年5月旅遊投訴輿情今日發布,平臺5月共收到有效投訴77條,環比下降28%。
  • 小心儲值卡會員卡變「廢卡」
    進入第四季度,華商報24小時新聞熱線029—88880000接到關於「會員卡」、「儲值卡」等方面的消費投訴明顯增多。  市民投訴  案例一:洗車店家「撤攤」會員卡成「廢卡」   西安市民吳女士為了方便,在超市外一家洗車店辦了張會員卡,可沒想到不到一年,洗車店就「撤攤」了。   「會員卡還有10次洗車的額度,現在卡上的電話也打不通了。」
  • ofo在黑貓平臺上遭遇大量投訴 多為消費者退押金時產生
    消費者退押金時產生大量投訴與知名上市公司的糾紛,多次傳出的供應商欠款問題明顯對消費者心理產生了影響,數位消費者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受近期系列負面消息的影響,他們中有不少人選擇了退押金觀望,以免重蹈此前其他共享單車用戶的覆轍。但在這個過程中產生了糾紛,據新浪旗下消費者服務平臺黑貓投訴的數據顯示:9月至今,ofo小黃車的投訴共計6702起,其中有效投訴6366起。
  • 2019年度國內中大型車投訴排行榜
    從上面圖表中不難看出,當前國內中大型車的投訴量仍集中在上市近2年內的新款車型中。從2019年中大型車出現問題時間段統計中可以發現,購車1-3年內發生故障的車型投訴量依舊最高,較2018年增長79.1%但佔比卻有所下降。反觀購車1個月內發生故障的車型,投訴量和投訴佔比均出現明顯提升,其中投訴量增長超過1倍,佔比提高6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