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卡優惠卡儲值卡…… 交完錢後就卡殼
12345熱線辦卡類維權佔了五分之一,13天接到投訴305件
水母網3月14日訊(煙臺晚報記者 鄒春霞 實習生 王敏) 「為治病辦了張推拿卡,誰知推拿店老闆不幹了,把卡轉給了一家美容院。讓我去美容院裡做推拿。」芝罘區的劉大姨給本報96110熱線打電話反映,這明顯就是「大忽悠」!
記者與煙臺「12345」政務公開服務熱線聯動,發現辦卡類維權投訴非常普遍,佔了消費投訴的五分之一。
奔著推拿辦的卡,美容院裡做推拿
芝罘區76歲的劉大姨患有骨關節病,2018年底,她來到第一大道8樓的原生堂推拿店推拿。
在店員的勸說下,劉大姨辦了2000元的會員卡,對方稱可以推拿53次。「我推了三次以後,就接到了百盛一家美容院的電話,說推拿店的老闆不幹了,把會員卡轉給美容院了,以後來美容院推拿就行了。」劉大姨聽了後犯了疑:「幹美容的怎麼搞推拿了?」
「我去美容院推拿了兩次,感覺沒啥效果,這錢不是白瞎了嗎?」劉大姨想讓美容院退錢,美容院說,接的是卡,沒拿錢,再找推拿店辦卡的那人,人家就是不接電話。
家住萊山區迎春大街曹家花園小區的一名市民也遇到了類似的事兒:「在我們小區門口的兒童攝影店辦理的遊泳卡,後來店主私自把遊泳卡改成了攝影卡,也沒有告知我們,誰知會出現這種情況?」
12345熱線:13天接到辦卡類投訴305件
有多少市民遭遇「辦卡陷阱」?記者昨天上午來到煙臺「12345政務服務熱線」現場進行聯動採訪。
據統計,從3月1日截止到昨天18:00,煙臺12345政務服務熱線共接到消費維權投訴1459件。大到買房、買車遇到質量問題,小到地瓜幹長毛、小食品過期等等五花八門。
從投訴的問題來看,既有家具店裡買的椅子用了沒幾天就壞了、去酒店消費發現有過期的酒等傳統消費陷阱,也有大量涉及網購的投訴,比如網上買的鞋是假貨,網上訂的酒店申請退款之後錢始終未到帳等電子消費案例。
投訴記錄明細單中顯示,涉及到會員卡儲值消費305件。
兩名市民在機場遭「優惠卡」忽悠
「我在辦這個卡的時候,說預存1000元送1000元,以後拿這卡買機票時可以抵現金用,但是後來在買機票時發現,只能抵扣一小部分錢,約二三十塊錢,到目前一點優惠也沒有了。我要求將卡裡剩餘的本金退還了。」一位市民在蓬萊國際機場遭遇到「暢行商旅卡」的「忽悠」。
無獨有偶,另一位市民在機場也遇到過類似的情況。
「當時『西部明珠』工作人員跟我說充值1500送1500的會員卡,並且能享受全網最低價,比各個訂票網上還優惠50元至300元不等,說是購買機票時直接從卡裡扣除。2月28日當我訂購飛往廈門的機票時,發現工作人員答覆的價格與訂票網上的價格只相差6元。這不明擺著欺騙消費者嗎?我要求退款。」 以上兩起投訴經市場監管部門處理,已全額退款。
辦卡前說的好聽,消費時各種限制
卡過期不能用、店正在維修不能營業、課時預約滿了下次再約、本次不算下次才能用……辦卡前說得好聽,市民在消費時遇到各種限制。
王女士在開發區新動力健身店辦理了一張遊泳卡,2019年1月份該店說要在泳池上加個東西,一個周后繼續營業。「從一個周變成兩個周甚至到現在一個多月了還沒有營業。感覺他們以維修為理由不營業這是在欺騙消費者。」
想著辦個瑜伽卡,跟著老師上課,誰料卻一直沒有預約上。「辦卡的時候跟我承諾一周上三次課,一課時只有七八個人。辦完卡之後發現並不是店主說的那樣,現在一個課時十多個人,而且我還一直沒有約上課。」家住萊山區的張女士與「妙善」瑜伽協商退款,店主不同意。
一位先生在萊山區龍陽飯店消費,在消費之前店主告訴自己滿200元送啤酒,結帳的時候卻來了另一種說法。「我消費了478元,收了470,當我問酒的時候,店主卻說下次來消費時才能使用。在這之前其實我已經問過,店主說的是酒在樓上,隨便喝。」這位先生表示很納悶。
萊山區一市民在寶龍廣場二樓皮皮熊遊樂園辦的會員卡,被突然告知已換新卡不能繼續使用。
「當時辦卡的時候商家沒告訴我卡的有效期,現在卻說因為我沒有換卡,之前的卡不能用了,遊玩次數也作廢,這是什麼行為?」消費者對商家的行為表示非常不滿。後經市場監管部門協調處理,商家答應給消費者免費更換。
儲值卡還在,店卻「沒影兒」了
以上是還能找到店主的,管理部門介入後能夠協調,最難辦的是那些消失的店,儲值卡成了一張廢紙。
「我辦理的這個500元的洗衣卡只用了一次,前幾天再去店裡的時候卻發現該店鋪已關閉。我給店主打電話也無人接聽。」一位市民遭遇芝罘區錦華路上「UCC國際洗衣」「失蹤」問題。
家住高新區容大東海岸小區的一位市民也很上火:「我沒有收到過任何通知!後來發現店鋪竟然轉讓了!」這位市民在小區「為民堂」藥店辦理了200元會員卡,當時的活動是充200送100,結果只用了150元,店鋪就轉讓了。後經高新區綜合行政執法局處理,執法人員兩次去該店鋪也找不著人,撥打聯繫電話對方拒接,也無法對投訴事項進一步核查。
一位市民在芝罘區勝利路「魏蜀吳」火鍋店辦了一張會員卡,2019年2月份在沒有任何告知的前提下該火鍋店已關閉。
「辦卡的時候有活動,充580元,送60元,另外我還買了一張霸王卡,說是可以免費吃一年。我用了還沒幾次就這樣倒閉了?我要退錢!」該市民告訴記者與商家協商退還剩餘費用無果。目前,市場監管部門已受理其投訴。
「每位市民打來的電話,我們受理後,會轉辦相關單位進行辦理。」據煙臺「12345」政務服務熱線負責人介紹,市熱線平臺要按時對來話群眾進行回訪,全面了解群眾對熱線服務情況是否滿意,如果群眾不滿意,他們將要求辦理單位重新辦理、反饋。
記者將繼續關注消費維權類投訴辦理的情況。
相關連結:
面對「大優惠」市民應理性消費
消費者協會的工作人員提醒廣大消費者,在選擇預付卡消費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理性消費,拒絕誘惑。消費者辦理預付卡,應根據自身實際需要,不要被商家的推銷讓利所誘惑,儘量選擇金額小、期限短的預付卡。
2、籤訂合同,責任細化。辦理預付式消費卡時,不要輕信口頭承諾,最好籤訂書面合同。
3、保存證據,及時維權。消費者辦理預付式消費卡後,要索取票據,妥善保管好發票、消費憑證和合同。
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一定要保留好消費憑證和相關證據,及時向市場監管部門舉報,也可撥打投訴舉報電話12345或12315。商家惡意捲款跑路,涉嫌詐騙的,應當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