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10公裡堅持40年,武漢大學副校長:人和人最大區別是堅持

2021-01-10 全民跑步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跑步不是為了上頭條,蹭熱度。

所有的人都是在摸索中前進,在平凡中堅持。堅持,讓平凡閃現最耀眼的光芒,讓這件小事成就不凡的他們。

撰文/默默、小葉

編輯/小葉

出品/馬孔多跑步研究室

3月,武漢大學的早櫻在雨中綻放,「三月獨享春風起,不露活潑露嬌羞」。然而,現在,這般美景還無人能享受,這座城市還在堅守中等待著重生。

所有跑者都希望能再次奔跑起來。武漢大學副校長——這位擁有40年跑齡的資深跑者,也是這樣想的。

他叫周葉中。1963年生人,今已57歲。位居武漢大學副校長之位的他,如今是中國法學界的翹楚。虛懷若谷,心懷天下。

他無比期待著能再次暢快地跑在最美校園武大的跑道上,繼續用奔跑傳遞彼此不用言說的心意,用奔跑揮別陰霾,等待重生。

01

每天10公裡,他堅持了40年

別看周校長已57歲,但精神矍鑠,志氣昂揚。一看就有種超脫年齡的不凡氣質。這是為什麼呢?

在央視《開講啦》的舞臺上,他說,這是拜自己多年鍛鍊所賜。而他所指的鍛鍊,就是「跑步」。

在跟撒貝寧的聊天中,我們得知:從高中第一天開始,那時還是小周的他就開始了跑步。最開始就只是每天五公裡。後來就加到了每天10公裡,這一堅持,沒想到就是四十年。

當周校長說自己每天10公裡的時候,撒貝寧驚了,後退了好幾步。

是啊,人做一件事不難,難的就是將這件看似簡單的小事一直做下去,做到極致。對周葉中而言,他的極致,就是從未間斷。

所謂熱愛,就是不計後果,不計成本,將心中的熱血燃在歲月的長河裡。

從高中生,大學生再到工作,從普通的一名教師到教授再到副校長。不管年歲增長了多少,不管職位晉升了幾級,對周葉中而言,「跑者」是讓他敬畏的一個身份。

因為心懷敬畏,所以才從不懈怠。

學生時期,生活相對簡單。也只有教室和家的兩點一線。到了參加工作後,有些時間不由自己控制。晚睡、甚至夜裡四點睡也是有過的經歷。

可即使這樣,5點10分的鬧鐘鈴每天都會響起。「鬧鐘響了,我自己也在掙扎。起來,還是不起來。」躺在床上,困意翻騰,掙扎在周葉中心中徘徊。

「這個時候,我會毫不猶豫地一翻就起來,這就是戰勝自己。」周校長帶著笑容回憶自己的過往。「當你對自己的不足、自己的惰性,自己的不太那麼理想的地方,你真能看得很透,很清楚。並且想方設法把它加以克服。那你就真正的成長起來。」

歲月改變了他的容顏,但卻沒有改變周葉中的堅持和背後的決心。如今的他已將奔跑寫進血液。

沒人能做到時時刻刻用緊箍咒要求自己,也沒很多人能把一件事堅持四十年。但周校長做到了。

堅持的本質,是自律。堅持不是你想做一件事,一直做下去就夠了。而是當你為不想做這件事找出足夠開脫的理由,卻還能最終拋開各種雜念,繼續做下去。

而一個人如果能把自律變成習慣,那他的人生註定開掛有為,所向披靡。

02

最頂尖的頭腦,往往也最自律

在學術圈,愛跑步的不僅僅周葉中一人。

前段時間,小編發現了一個寶藏教授:復旦大學特聘教授、美國密西根大學教育學博士出身的。

看他的長相,很是俊朗儒雅,不過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那就是馬拉松、鐵三運動員。

2006年新加坡馬拉松10公裡跑拉開了他漫長的跑步生涯。半馬、全馬、80公裡越野、24小時接力跑。只要周邊有賽事,不管是正規還是業餘,不管是越野還是公園跑,他都樂於參與。

在他眼裡,跑步無需爭名奪利,也不用刻意在乎成績。盡情地體會其中的樂趣,並願意為之始終堅持下去就是最大的意義。

「生命中從此不能沒有跑步,跑步從此也成了生命的一部分。這就是跑步的魅力和對我們的人生難以言說的巨大影響力。」作為愛跑一族,王正緒覺得跑步早已成為其生命中的一部分。

此外,大家熟悉的施一公,也是一名典型的學者型跑者。這位曾經的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如今西湖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業餘時間最大的愛好就是跑步。

施一公在高中時就練長跑,從800米到1500米再到3000米。去了清華後,由於長跑隊只招收專業運動員,他便轉練競走,從5000米到1萬米。他曾在校運動會上創下清華的競走項目紀錄。

跑步已成為他最大的業餘愛好,運動鞋成為他身上的「標配」。只要當天PM2.5讀數小於100,他就在校內跑上幾公裡,平均每周要跑二三十公裡。「跑完心情特別好、精力更加充沛。」

從清華到西湖大學,施一公對跑步的熱愛絲毫未消退。因為他切實地感受到了跑步帶給他的好處,「跑步讓人有更充沛的體力,如果方法得當,能調整你的能量級別,心臟機能和肺活量增強,供血充足、思維敏捷。」這樣的言語,勝過太多的濃雞湯。

很多人借著跑馬拉松拋頭露臉,跑步成為他們一種社交手段。但對施一公而言,他不需要過度的褒獎,更不需要借馬拉松刷流量。跑步是他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刻意跨界玩人設。

去年12月,施一公在廣馬的跑道上完成半馬的用時1小時39分,這樣的配速也相當不俗。

跑步不是為了上頭條,蹭熱度。沒有人生而會跑。也沒有人光有天賦就註定成功。所有的人都是在摸索中前進,在平凡中堅持。堅持,讓平凡閃現最耀眼的光芒,讓這件小事成就不凡的他們。

03

最小的區別是智商,最大的區別是堅持

不只是學術界的名家,其他領域的頂尖人物,也都在跑步。

政治家在跑步。就不說什麼小布希、柯林頓了,愛沙尼亞的女總統,全程馬拉松成績都4小時02分了;

企業家在跑步。那些年入千萬的總裁,已經不再是跟風玩票了,人家跑得可認真了。50多歲的鬱亮全馬都能跑3小時06分了;

作家也在跑步。村上春樹每周跑60公裡,已經堅持了40多年;國內的馮唐,在疫情期間戴著口罩跑步10公裡,雖然被大媽罵了,但好歹也是嚴肅跑者;

就連幹什麼都是作秀的明星,有一部分都跑得很認真。黃磊每天5公裡,堅持了100多天;譚維維練出了八塊腹肌,半馬2小時多完成。

你會說,他們有錢有閒,我有啥?其實,這邏輯就反了。從對跑步的堅持上面,就能看出對人生的態度。在跑步上都堅持不了,遇到其他事,大抵也都會放棄。

在《開講啦》節目上,周校長謙遜地說:"我之所以還做了點事,就是因為有堅持"。此外,他還提到一點:"要始終堅持。人和人之間,最小的區別是智商,最大的區別在堅持。"

這句話說得真好。人和人之間,最小的區別是智商,最大的區別是堅持。讓我想起另一句話:以大多數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輪不到拼天賦。

就拿跑步這件事來說。當窗外陰雨天時,你是不是想賴著被窩在美夢中徜徉?當夜幕降臨,你是不是始終在手機上無所事事地刷刷微博打打遊戲不想睡覺?當你定下計劃的計劃無法實施時,你是不是會找到各種理由為自己開脫?

只有戰勝自己的惰性和懶散,最終堅持去跑,並日復一日完成的人,才最終成就了他們的可貴。

成功不再於閃光燈的聚焦,也不再於熱搜榜上的流量擔當。只要你將心中所想堅持下去,歲月會給你最溫暖的回饋。內心豐盈的人生永遠都值得敬佩。

也許你此生都沒有機會出現在奧運殿堂,也許你不會有躋身專業組精英的待遇,也許你的5公裡都很難跑進20分鐘。

那又怎樣呢?你的成功不再於配速和名次,而在於你在平淡日子裡做出了哪些成就不凡的小堅持。這些小堅持,讓你心中的夢想無比璀璨,讓你在別人的心中形象無比高大。

想想吧,當你70歲的時候,有一群小夥子看著你感嘆道:這大爺堅持跑步40年了!這是何等的褒獎啊!

「一個人的一生要想做成一件事,會面臨很多困難、很多挑戰,有沒有堅韌不拔的意志是你能不能夠邁向成功彼岸的非常基礎的條件。」

願你最起碼在一件事情上,能做到終生堅持。

PS:主張堅持跑步,但特殊時期,大家還是謹慎行事。

相關焦點

  • 每天堅持跑步10公裡,你會收穫什麼好處?
    而對於很多人來說,堅持跑步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此期間總有各種事情來打亂他們的跑步計劃。很多人信誓旦旦地開始跑步,但是堅持不了幾天,就會放棄。懶惰是一個人的天性,而自律是少數人才能做到的事情。因此,跑步只有少數人個堅持下來。跑步的主要方法有幾種:一種是快速跑,一種是變速跑,還有一組是慢跑。
  • 武漢義診醫生10年堅持讓數千病人「涅槃重生」
    每月一次的特殊「趕集」   武漢義診醫生10年堅持讓數千病人「涅槃重生」  夏日的通城,烈日灼人。通城縣疾控中心結核病防治專科20平方米的診室內,卻擠滿了人。消瘦的身影、咳嗽的聲音充斥耳目。他們,都在等待武漢市肺科醫院呼吸內科主任杜榮輝的問診。每月月底或月初的周六,通城縣的結核病人會從十裡八鄉趕來,聚集在這裡,等待武漢醫生杜榮輝的問診。
  • 堅持晨跑的人好可怕?每天六公裡,堅持了六年,發生了什麼?
    堅持晨跑的人,可怕?沒錯,是真的可怕!生活中凡是能夠堅持一項運動,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風雨無阻的人,能不可怕嗎?他們要比正常有著更強的意志力以及自律的精神,成功也更偏向於這類人。縱觀世界名人,幾乎都有晨跑的經歷或者說運動的習慣。因為運動本身就是在吃苦,一個懂得吃苦,而且能天天吃苦的人,難道不可怕嗎?
  • 每天堅持走10000步的人,最終會變成怎樣?
    堅持走路會帶來哪些改變小粉採訪了朋友圈幾位每天堅持走10000以上的粉絲,他們的回答讓我震驚了,這樣一個小的習慣,卻能給一個人的生活帶來意想不到的改變。堅持走路,身材更苗條@花痴了那女孩:畢業五年,長胖了20多斤,沒錢去健身房,就堅持走路上下班2個月,瘦了10斤,拿出大學時穿的牛仔褲,發現竟然能穿上了。
  • 持續9年每天晨跑10公裡,跑步到底有什麼好的?
    早上5:30起床、穿衣、喝水、扣上腰包、拿起手機、戴上手錶、走出家門,來到北陵公園裡熟悉的道路上進行熱身準備,6:10和跑友們準時開跑……「我每天晨跑的距離在10-25公裡,身體素質提高了很多。期間,有兩次要趕早班飛機,凌晨3點就先出門跑步。」從2011年至今,瀋陽跑友商曉俊幾乎每天清晨都是這樣度過的。
  • 每天堅持跑15公裡!商洛65歲老人:跑步就像奮鬥人生
    在商洛跑步圈裡,有這樣一位提起來就會豎起大拇指的老人,雖然已過花甲之年,卻神採奕奕,活力四射。他堅持跑步近20年,勇於突破年齡的限制,挑戰著很多年輕人不敢挑戰的項目——馬拉松,他就是彭文仲。每天堅持跑步15公裡1月10日是三九的第三天,也是一年之中最寒冷的一段時間。早上六點,在這樣一個天氣寒冷的清晨,天還沒亮就可以看到一個奔跑在丹江河畔的身影,65歲的彭文仲老人已經開始晨跑了。華商報記者在跑道邊看到彭文仲老人時,他身著運動服裝、保暖到位,剛剛結束15公裡晨跑。彭文仲告訴記者,自己每天五點半起床,做好拉伸六點整出門跑步,結束後再次拉伸放鬆肌肉。
  • 慢跑10分鐘每公裡,跑兩公裡就堅持不去了,3招教你反敗為勝!
    慢跑10分鐘每公裡,跑兩公裡就堅持不去了,3招教你反敗為勝!大家好,歡迎大家關注「時尚麗人行」,小編是一個專注於研究時尚,麗人,健身,減肥的時尚健身達人,也會一直天天堅持健身鍛鍊身體,塑造體型,一直關心著關於減肥健身,時尚圈的那些事,天天為大家呈現最新最全的時尚健身類話題!
  • 慢走和快走5公裡有什麼區別,每天走5公裡怎樣能減肥
    每天走5公裡步的人是可以瘦的,這個要看你是否能做到以下的幾個具體細節。慢走和快走的區別,就在於你運動的時間和消耗的熱量上。這也直接關係到你的減肥成果 1.快走和慢走的區別(1)快走5公裡差不多一萬步左右,時間一般要在45分鐘--70分鐘。
  • 每天堅持跑步4公裡,你會收穫什麼好處?
    不過,跑步也是一件需要毅力的事情,很多人剛開始跑步的時候,信誓旦旦地,但是三分鐘熱度的他們,堅持不了幾天就會放棄。跑步只有堅持下來,你才會收穫其中的好處。新手跑步訓練的時候,不需要制定太長、不切實際的跑步計劃,這樣你會更容易放棄。建議你可以從4公裡的跑步目標開始,以慢跑為主,選擇適合自己的配速。跑步訓練之前一定要做好熱身,避免跑步的時候拉伸。
  • 每天跑步五公裡,堅持六個月,身體會有哪些變化?又該如何去做
    跑步現在已經成為時下很火的運動,很多人平時都會跑5公裡或者10公裡,不過這樣會有一個疑問?我每次跑步都是5公裡左右,如果我堅持半年又或者1年會有哪些變化?怎樣跑步才能讓我去達到跑步減肥的效果?針對跑著的這個問題,小黑首先給大家說一下,我身邊一個朋友的例子:例子:小黑身邊有個朋友,每次跑步基本上都是五公裡,一個星期跑三-四次,他現在已經堅持跑步一年多了,體重減少了15斤左右,正常飲食,但是明顯腹部沒有多餘的贅肉!精神狀態也特除好,身上的小毛病現在幾乎都沒有了,人看上去整體瘦了一圈。
  • 每天跑步5公裡,長期堅持下來的人,會有什麼好處?
    可能很多人都非常好奇跑步5公裡需要大約多長時間呢,以每小時50公裡的速度計算,那麼跑完5公裡便需要30分鐘的時間,若是以每小時5公裡的速度跑的話,那麼需要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就能跑完,由此可見,跑5公裡需要多長的時間其實是根據自己的跑步速度來決定的。
  • 四十多歲的人,每天堅持晨跑四公裡,對身體好還是不好?儘早了解
    再加上其實到了四十歲之後很多人都已經養成了早睡早起的習慣,所以早上要是能夠來段晨跑,對身體還是很有好處的。而很多的四十多歲的人,都每天早晨堅持晨跑四公裡左右,這對身體是好是壞呢?每天晨跑四公裡,對於中年人來說有哪些好處?
  • 「作為武漢人不能在家幹坐著,只要還能動就堅持做志願者,直到疫情...
    來源標題:「作為武漢人不能在家幹坐著,只要還能動就堅持做志願者,直到疫情結束」 | 我是志願者3月4日,武漢市的累計治癒患者數首次超過了現有確診數,越來越多的患者康復出院。但是根據武漢市最新要求, 患者出院後,首先要到指定的康復驛站繼續隔離觀察14天方可回家 。
  • 每天堅持跑步5公裡,一段時間後,身體會有什麼變化?趕緊看看
    跑步是鍛鍊身體的方式之一,不少人會通過跑步讓身體更強壯,體質更好。你有沒有觀察過,那些堅持每天跑步5公裡的人,身體會出現什麼變化?就有人每天都跑5公裡,在一月後,他的身體出現了很多不一樣的變化,之後,他便堅持下來,一堅持就是十幾年。
  • 每天慢跑5公裡和健走5公裡的區別是什麼?
    我是真叫靜靜,兩者有很多區別,但是兩者本質都能鍛鍊身體,保持健康,能夠堅持下來的都是勇士,值得學習,下面我說說簡單的區別。1、慢跑五公裡比較累,健步走五公裡次之,很明顯大部分人跑步的狀態要比走路狀態要累,少部分人疾走比慢跑累。
  • 若每天堅持做到40個,好處可能找上你
    有些人表示根本沒有時間進行戶外運動或者是去健身房,其實有一項運動完全可以在家裡完成,比如伏地挺身。伏地挺身不分時間不分地點,只要你有空閒的時間就可以做,而對於男性來說不應追求過多的伏地挺身數量,每天如果能夠堅持做40個左右,就能夠讓身體收穫諸多好處。
  • 黃磊每天堅持跑步5公裡,暴瘦12斤,網友:這是要趕超鍾漢良?
    但是在新一季《嚮往的生活》的宣傳海報裡,黃磊的形象給人眼前一亮,變化之巨大,差點讓觀眾沒有認出來。我們從海報當中看到黃磊老師的確是瘦了很多,很多人可能覺得黃磊老師這段時間是遭遇了什麼嗎?怎麼一下子暴瘦了這麼多?不過不可否認的是,瘦下來的黃磊老師的確比之前顯得更加年輕了,尤其是沒有了以前的小肚腩,顏值似乎又回到了年輕時的巔峰時刻,甚至有很多網友表示我的青春又回來了!
  • 武漢「暴走醫生」23年獻血26900毫升 每天暴走8公裡為血液「保鮮」
    為了保持更好的身體狀態,家住漢口太平洋的他放棄了開車上下班,堅持每天往返暴走8公裡,常年健身還練出了6塊腹肌。推薦閱讀》》經常獻血會上癮、發胖? 安徽省立醫院專家:都是謠言!23年來他已默默地獻血69次鄭凱第一次獻血是在1994年。「那年在同濟醫科大學(現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讀臨床醫學專業,剛上大一。」
  • 湖北大學副校長錢建國:沙湖水琴園風,助你乘風破浪啟航夢想
    7月25日,湖北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錢建國喊話全國考生:「歡迎來武漢上大學,到湖北大學來!」湖北大學副校長錢建國。海報 | 陳昌 攝影 | 胡冬冬湖北大學位於沙湖之濱,前身為1931年創立的湖北省立教育學院,是省屬重點高校和湖北省「雙一流」建設高校,學科專業涵蓋哲、經、法、教、文、史、理、工、農、醫、管、藝等12個學科門類,現有在校普通全日制本科生1.9萬餘人,博士、碩士研究生6000餘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武漢呼,湖大應;湖大呼,校友師生應。
  • 越南學生堅持背殘疾好友10年讀書,一同考上大學,愛心感動網友
    現在阿明(全名阮達明)已經被河內工業大學錄取,阿熙(全名吳文熙)由於距離河內醫科大學缺少0.25分,就讀於太平醫科大學。 阮達明和吳文熙是一對好同學,他們因在學校裡互相上學10年的故事而廣為人知。兩者相伴並互相幫助學習,兩兄弟曾連續3年成為綜合好好學生,在很多考試中獲得了很高的獎項。 阮達明是一名殘疾人,出生時身體就不完整,雙腿殘缺一隻手發育不全。阮大明父親的身體不好,他也經常不得不去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