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楝子的果實有一種弱毒性,不可直接食用,可以曬乾加工後入藥,是一種可以治療脫髮,去蛔蟲,腹脹腹痛等病症,如果不慎將其果實食用了,要及時就醫,如果吃得多則會直接導致死亡,既然川楝子的藥性這麼猛烈,在中藥市場上的經濟效益也很好,那麼具體要怎麼種植的呢?今天小編就帶著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一、種植環境
想要栽種川楝子,首先就要選擇好適宜川楝子生長的種植地塊,川楝子比較喜歡陽光溫暖,土壤養分充足,土質深厚的地塊上生長,還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抗旱和抗寒性,對肥料的要求也不高,只要不是很貧瘠的土地都可以,適合稍鹼性一點的土壤。選擇好栽種地之後,先將上面的雜草清理乾淨,深耕細作一遍,再在上面適量的施灑一些肥料,用四齒耙將地面土壤耙細整均,按照適宜的行間距留好穴窩以待備用。
二、播種育苗
川楝子的主要繁育方式就是通過種子直播,播種的時間一般在二三月份氣溫剛剛回暖的時候進行,如果是北方地區氣溫比較寒冷的話就可以將種植時間往後延長一段日子,但是最遲不能晚於四月初,然後播種前將種子先在水裡浸泡兩三天左右撈出瀝乾,吸足水分的2種子發芽也會比較容易,這樣還能提高種子的發芽率,按照每株株距七八釐米,行距三十釐米左右留好穴窩,然後每個穴窩放入兩三粒種子就可以了,掩蓋上土壤,用液態肥兌上清水全部按穴窩澆灌一遍,就可以等待種子出苗了。
三、移栽定植
川楝子的種子出苗速度比較慢,一般要等一個多月的樣子才會發芽,然後等幼苗長到十釐米左右的時候,就可以進行間苗補苗的工作了,將長的病弱的苗剔除田間再在苗株空白的地方補栽上長的比較健康旺盛的苗株。然後在川楝子的植株長到三十釐米左右的時候,我們就可以進行正常的移栽定植了,將苗株連帶著原土一塊起挖出來,然後再按照合適間距留好的穴窩裡每穴栽種一株,在將穴窩用土填平,澆上足夠的水一起到鞏固作用。
四、田間管理
在川楝子栽種成活後的前幾年裡,每年都要進行至少兩次的除草和鬆土工作,除草可以配合著鬆土進行,如果天氣沒有下雨就要給川楝子澆上適度的水,但是有不可以澆過量的水避免根部腐爛,只要將土壤的溼潤度保持在百分之六十左右就可以了,即半乾半溼的狀態。可以每隔一個星期澆一次水或者根據土壤溼潤度決定澆水間隔,川楝子的施肥要以氮肥為主,尤其在前期植株的生長旺盛期時,到了後期的結果期就可以配合著一些農家土雜肥和磷鉀肥一塊追施,川楝子多肥料的需求並不高,只要植株沒有出現枯黃萎靡之類的狀態都可以不施肥。然後在說一下,川楝子的抵抗力很強,一般不容易生病蟲害,但是根部容易受到土蠶的啃噬,根部的病害一般不容易被發現,所以我們平時要以預防為主,將田間衛生清潔乾淨就會避免大部分病蟲的滋生,一旦發現病蟲就要採取相應措施滅殺。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這麼多了,希望您能夠喜歡,動動手指點個讚轉發一下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