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論語解讀: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給,屢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這句論語教育我們不要逞口舌之能。
結合商業解讀,我們在工作中面對下屬,除了有自己獨立的決斷能力,敢於做決策的同時,也要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和建議,不要隨便搞一言堂,覺得下面的人都不如您。因為能夠看清別人身上優缺點的人很多,但能夠看清自己的人實在太少了。人人都有自己的盲區,下屬的意見尤其是中層以上管理幹部的意見一定要仔細考量,認真周密的判斷,聽不進別人意見的人與話多的人,都不可能是笑到最後的人。一個人,只有多聞慎言,多見闕殆,凡事心中有數,少說話,多做事,才能幹出一番大事業。之前,我們學過「巧言令色,鮮矣仁」,真正有仁德的人都是不喜歡用語言這個工具的,孔子曾說,「剛、毅、木、訥,近乎仁」,其中,這裡面的「木」和「訥」,都是在講少說話,伶牙利齒和逞口舌之利都不是君子所為。不要以為狡辯能讓人真正服您,那是不可能的,想以狡辯服人,那是在用力使別人屈服於您,《孟子·公孫丑上》中早就很鮮明的指出:「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另外在遭遇到一些不公的對待時,作為一個有格局的老闆,千萬不要去計較,也不需要去辯駁,道德經說,大辯若訥。越辯解只會越描越黑,事情總有有水落石出的那一天,任何的人給您設置的障礙都是上天對您的考驗,對您做這件事的恆心的考驗,如果您輕易就放棄終究成不了大事。有人說:「冉雍這個人有仁德,修養好,但不善於辯論。」孔子聽後,道:「何必要善於辯論呢?靠伶牙俐齒和別人爭辯,常常會被人討厭。這樣的人我不知道他是不是真想做到仁,如果他真想做到仁的話,謹言慎行,修身為本就好了,何必非要能言善辯呢?」
在情感中,有時候兩個人之間發生矛盾,或者對方冤枉了您,很多女人容易急火攻心,對天發誓什麼的,把自己氣得捶胸頓足。完全沒有必要,冷靜下來,走開到別處去散散心,時間是檢驗真相的標準,您越想解釋越解釋不清,索性就讓他這樣,讓他幹嘛隨他去嘛,所以我們修行就是修得自己的心量打開,硬碰硬只能兩敗俱傷,所以一定要柔,柔能克剛,弱能勝強。人生不是一場辯論會,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如此「強勢」,不管是自己的身體還是事業上早晚是要吃虧的。女人都有一張管不住的嘴,該不該說的話都說,表現得自己口才很好,滔滔不絕的樣子,其實這樣的人並不聰明智慧。修行儒家思想的女人一定要應該學會謹言慎行。 不要逞口舌之能,輕則毀掉幸福,重則傷其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