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白它是一種有價值性的魚類。它的引入和推廣提高了效率,改善了文化結構和豐富的籃子有積極的作用。下面就讓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白鯧養殖技巧!
一、1.形態特徵:它呈卵園形,側面扁平,頭部較小,頭部長度和頭部高度相同,尾分叉,下葉略長於上葉片,背部有肥體被園鱗,自胸鰭基部至肛門有呈鋸狀腹稜鱗,體色為銀灰色,胸鰭,腹鰭,臀鰭紅色,尾鰭邊緣為黑色。淡水白鯧魚有黑點魚的表面。它成年後就會消失。池塘裡放養的成魚是白色,銀鱗,黑尾和紅鰭。它非常漂亮,因此它是一種非常好的觀賞魚。據報導,這種魚在原產國最大的個體可以達到20公斤。
2.,生活習性和飲食:它生活在水中偏下的地區,喜歡成群結隊出遊也不互相傷害。淡水白鯧的吃食比較厲害,經常以小魚、蝦等為食,以草類蔬菜,藻類和其他餌料為食。
3.①適宜的溫度範圍:淡水白鯧的生長溫度為21-32°C,最適溫度為28-30°C,最低臨界溫度為10°C。正常食用溫度為16°C。它是位於長江中下遊-淮北地區,15℃以下處於休眠狀態。
②耐氧性:淡水白鯧更能抵抗缺氧。當溶解氧為0.5 mg / L時它可以存活數小時,其最佳水溶氧為4-6 mg / L.
③耐鹽性:在5-10‰鹽度的水中可以正常生長,並且沒有魚病,在15‰鹽度中達到16個小時就會死亡。
④起捕率:淡水白鯧性情溫和,聚集性好,一般第一次淨捕獲率在90%以上,兩網基本可以捕獲。
⑤藥物的耐受力:淡水白鯧對有磷農藥、敵百蟲等最為敏感,0.2ppm時不到11個小時就直接死亡,當到達0.5ppm時不到4個小時就直接死亡,當到1pm時立即死亡。在水溫20—25℃時0.3ppm孔雀石綠也會使淡水白鯧中毒。0.135ppm就會引起「紅頭」症狀。
二、成魚的養殖
1、越冬魚類:越冬魚類一般重15-20克,長江中下遊和淮北地區一般在5月中旬開始養殖,並在10月中下旬收穫。生長期為5個月,平均體重為750克以上。
2、網箱養殖:淡水白鯧鱗片密集,不能傷害,抗病力強,喜群,好食物人工混入誘餌,很適合網箱養殖。
①網箱要求:淡水白鯧在上下頜牙齒上有鋒利的牙齒。為防止其咬籠,一般採用單層鋼網結構。規格為4×4×2或4×6×2網,網孔尺寸為3cm,無蓋網。設置籠子後,蓋子在水面上方0.5米處。
②魚种放養和餌料:越冬魚類在5月中旬進入箱內,規格為15g-20g /尾,單一營養密度一般為150 / m2。人工配合餌料,蛋自質含量25—28%。
③飼養方法:魚類進入箱體後兩天開始馴服,用量越來越少。當水溫高於25°C時,每天餵食四次。投食要耐心,邊撒邊觀察,並吃大部分的魚。到目前為止.6,7,8個月是最佳生長季節,應增加蛋白質含量,增加餵養量。
三、池塘養殖技術
1,池搪條件:池塘面積不限5-20畝,水深1.5-2.5米,水質較好,無工業汙染。每個6-8畝的密集池塘應配備3千瓦的增氧機。放養前的池塘每英畝用150千克生石灰進行消毒。
2.魚類放養:根據池塘養殖種類,飼料的具體情況,計劃的種植規格和產量指標確定育種方式。魚類在放養時用3%的鹽進行消毒。
四、注意過程
1.淡水白鯧溫和,食物競爭較弱。它不適合與魚類競爭食物的混養。池塘裡沒有兇猛的魚,所以儘量減少鯉、鯽等吃食性魚類的搭配。
2.白鯧容易上鉤,所以要嚴加看管,以免外人偷釣。在10月末期應加強緊捕,防止魚凍傷或直接凍死。
3.淡水白鯉具有很強的抗病能力,在成魚養殖過程中很少生病。但是,如果魚塘在飼養和管理過程中沒有完全消毒,水源和飼料中含有病原體,魚類沒有消毒,生產操作也不小心。對魚類的損害會導致細菌和寄生魚病。
以上就是小編了解養淡水白鯧的管理技巧,望大家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