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的國家援鄂醫療隊員共405人結束為期14天的集中醫學觀察,順利解除隔離返院返家。
院長帶隊 下車時淚水溼了眼眶
本次集中隔離點分別位於延慶區和順義區。下午2點,在延慶區的隔離點,三家醫院的醫療隊員從隔離點出來。「終於可以回家了!」隊員們紛紛拿出手機合影留念,記錄這激動人心的時刻。在隔離點中心的廣場上,北大人民醫院的隊員們手牽手,一同合唱《真心英雄》,獻給自己,也獻給在這場疫情中默默奉獻的每一個人。隨後,隊員們乘車返回城區。
昨天下午4點左右,北大人民醫院門診樓東側的廣場上,迎接的人們早已在等候,鮮花、照片牆、橫幅、氣球、標語牌……現場人頭攢動,不僅有家屬,有老人,也有孩子,還有科室的同事,甚至是患者,大家翹首期盼隊員歸來。
下午4點50分,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車程,隊員們乘坐的大巴車行駛到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門診樓前。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院長姜保國本次親自率隊出徵,他從1號車上下來,眼眶裡還有淚水在打轉。他接過同事送上的鮮花,並向大家揮手致意。隨後,隊員們依次下車,與家人和同事們團聚。
一家九口齊上陣 女護士被現場求婚
現場,隊員們和家人、同事、朋友相擁在一起,有淚水、有歡笑,更多的是感動。高女士一家9口人出動,舉著鮮花和照片牌,迎接她未來的兒媳婦劉秋月。劉秋月是來自北大人民醫院綜合病區的護士。「一開始送她去武漢的時候有很多不舍,但是國家有難,需要她挺身而出,我們必須給她以支持。」
劉秋月一下車,高女士和家人們就給她送上了鮮花和一隻「大白」。另一旁,劉秋月的男朋友來到她面前,單膝跪地,手捧鮮花和一隻小盒子。「嫁給我吧!」面對突然而至的驚喜,劉秋月感動得熱淚盈眶,她點了點頭,男友將項鍊給劉秋月戴上,求婚成功。原來,這一家子「早有預謀」,食材也早就備好,晚上這幸福的一家子將迎來一頓熱熱鬧鬧的團圓飯。
另一頭,北大人民醫院急診科護士張斌也受到了同事們的熱情擁抱。回憶起在武漢的日子,張斌說:「每個隊員都在高強度、高壓的環境下工作,面對重病人,我們也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所以必須竭盡全力保證患者安全,讓患者鼓起勇氣繼續走下去。」張斌說,回家之後想先調整一下,再隔離幾天,梳理一下工作和生活,得空了再回老家看看3歲的孩子。
「人民萬歲,祖國萬歲!」在門診樓前,醫護人員整齊站位,喊出了最響亮的口號,令在場所有人動容。
北大三家醫院405人安然無恙
據了解,在1月26日(農曆正月初二),武漢疫情告急。北大人民醫院、北大醫院、北醫三院各派20人,作為首批國家醫療隊,馳援疫情中心。
1月29日,經過嚴格的感控培訓和演練後,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國家醫療隊首次挺進病房,正式與新冠病毒「短兵相接」。2月1日,三家醫院的院長或書記親自掛帥,第二批醫療隊12人火速增援武漢。2月7日,北大醫院、人民醫院、北醫三院再次派出334人的超強陣容支援武漢。2月8日元宵佳節,北大醫院、人民醫院、北醫三院晝夜參與獨立病區改建,正式獨立接管一個病區,每個病區50張床位,專門收治危重患者。
4月6日,北大醫院、北大人民醫院、北醫三院405名援鄂醫療隊員凱旋(北大人民醫院黨委書記趙越交接完工作後,已提前返回北京)。經過14天的集中醫學隔離觀察,昨日隊員們正式回家。
文/本報記者 蔣若靜 攝影/本報記者 郝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