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魚,這個星球上最智慧的無脊椎生物,億萬年的演化賦予了它們滿身的「超能力」。然而,智勇雙全的章魚也沒能逃出人類餐桌,在東亞和地中海沿岸,它們自古就被視為一種珍饈。
紅火火的醬汁小章魚 | 123rf.com.cn
▐ 餐桌上常見的那些八爪怪
章魚(Octopus),分類學上屬頭足綱八腕目,顧名思義,就是「腦袋上長了八隻胳膊」。章魚的每條腕足上通常生有兩排肉質吸盤,用來纏繞和抓吸物體,所以,章魚又稱為「八帶魚」或「八爪魚」。章魚也被簡稱為蛸[xiāo],漢字「蛸」的原義是種從頭部到尾逐漸變細的蟲子,用來形容「觸手怪」再合適不過了。
「腦袋上長了八隻胳膊」 | data.tokyogirlsupdate.com
章魚柔軟的身體呈囊狀,分為頭部、胴部和腕足三部位,卵圓形的胴由外套膜和內臟組成,酮部與腕足之間是界限不明的頭部,生有一對大眼。頭下部的「漏鬥狀」體管能噴出強勁的水流,如同一個反向推進器。章魚的口內生有堅硬的角質顎,可以輕鬆扣碎獵物的外殼,這也是它身體上唯一堅硬的部位。
章魚除了角質顎,全身柔軟 | serge-mondlal.com
章魚世界範圍內約有200種,多數都可以食用,其中一些還是海洋漁業重要的捕撈對象。我國近海出產10多種章魚,常見的三種:真蛸、長蛸和短蛸,此外還有紡錘蛸、彎斑蛸、條紋蛸、卵蛸、東蛸、小管、嘉庚蛸等等......
沿海居民晾曬的章魚和捕章魚的「蛸壺」 | 123rf.com.cn
真蛸,最常見的一種章魚
真蛸(O. vulgaris)也叫普通章魚,是分布最廣泛的一種。全球溫熱帶至寒帶邊緣海域都能見到它們的身影,其中最出名的一隻叫「保羅」。真蛸的八條腕足幾乎等長,約為胴部的3倍,腕足間由淺膜相連,外套膜表面布滿網狀凸起,個頭一般在40釐米左右,當然它們可以長得更大。
真蛸(マダコ) | 123rf.com.cn
真蛸在我國的東南沿海十分常見,主要產地包括浙江、福建、廣東。市售的真蛸一般有鮮活、煮熟和風乾的三種,活章魚口感出眾,煮熟的色澤誘人易於保鮮,風乾章魚是濃縮的美味,可以用來提鮮調味。熟章魚表皮赤豆般的豔麗色澤,主要來自於從食物中它從獲得的蝦青素。
煮熟後售賣的真蛸 | 123rf.com.cn
短蛸,滿肚子的鮮甜「飯粒」
短蛸(O. ocellated )又稱飯蛸、望潮或短爪章魚,它的腕足很短幾乎和胴部相等,體長不超過20釐米,是一種小型章魚,一對金色環斑是它們的重要特徵。黃渤海、朝鮮半島及日本瀨戶內海周邊,都是短蛸的重要產地。
短蛸(イイダコ) | zukan-bouz.com
繁殖季的短蛸腹中飽滿的卵,煮熟後如黏糯的米飯般晶瑩剔透,因此得名「飯蛸」。另外,還有另一種體型更袖珍的章魚,小粒飯蛸(O. membranaceus)也比較常見。短蛸和小粒飯蛸就是我們常說的「小章魚」。
醬烤小章魚 | 123rf.com.cn
長蛸,彈牙纏人的腕足越嚼越有味
長蛸(O. variabilis) 也稱鮁絲、長腳章魚,和真蛸相比它們的腕足長度可達胴部的5倍以上,體長可達50釐米。通常分布於西北太平洋沿岸,主要產地包括朝鮮半島、我國黃海、渤海沿岸的山東、遼寧等地。
長蛸(テナガダコ)
和短蛸一樣,北方有些地方也稱它們為「望潮」,這和它們喜歡生活在沿岸灘涂地帶有關,退潮時分也是捕捉它們的大好時機。長蛸的精華在於它細細長長的腕足,鮮美而富有咬勁,除了常規的烹飪手法,還適合生吃或涮鍋。
生拌細腳章魚 | 123rf.com.cn
北太平洋巨章,一根腕足吃到飽
北太平洋巨章魚 (E. dofleini )又稱水蛸、巨人章魚,它們腕足完全伸展開,長度超過3米,體重可達幾十公斤,是體型最大的章魚之一。它們也在人類的菜單上,由於身形龐大,往往會被分割後再出售。
巨大的腕足 | 123rf.com.cn
▐ 八爪怪的100種死法,每種都超美味
章魚肌肉纖維很細,直徑只有魚類的1/10,強韌的結締組織中,膠原的含量又是魚肉的3-5倍,這也就是章魚口感綿密又勁道的原因。章魚內骨骼高度退化,因此它們幾乎每個部位都可以食用......
幾乎沒有需要丟棄的部位 | 123rf.com.cn
章魚肉中富含氧化三甲胺和肝糖類物質,不僅維持著章魚體內的滲透壓平衡,同時也提供了層次豐富的美好滋味。本身無味的肝糖類物質加熱後可以營造出十分黏韌且堅實的口感,並且還能緩慢釋放出甜味,使得章魚與魷魚和墨魚相比,紮實肉質中又帶了些許曖昧的綿軟。
綿軟和紮實的完美平衡 | 123rf.com.cn
重口有生猛的韓式章魚
韓國人們喜歡生吃章魚,活章魚(San-nakji)也被當成一道生猛的佳餚,人們將活的長腳章魚腕足切成小段,淋上香油撒上芝麻後放入口中慢慢咀嚼,伴隨著腕足在口中抓吸和扭動,一股來自海洋的活力撲面而來,讓人們不惜冒著窒息的風險去嘗試。
如果生吃章魚是勇猛食客們的專屬,那韓式章魚火鍋則顯得溫柔了很多,通常還是取鮮活的長腳章魚,與各種綠葉蔬菜、菌菇及貝類一起下鍋燉煮,鮮美滋味自然不言而喻。也是一款「皇家嘌呤套餐」。
韓式海鮮鍋 | 123rf.com.cn
活的短爪章魚在鹽水中汆燙半熟,拌入韓式辣醬及大蔥、青椒、洋蔥和蒜瓣一起翻炒,最後撒上芝麻,就是經典的「韓式辣味炒章魚」。醬料辛辣的口感和彈牙的美味章魚搭配,無論是當做主菜或小食都毫不遜色。相似的做法還有韓式辣烤小章魚,如果覺得太辣就搭配白煮蛋一起入口吧。
韓式烤章魚 | 123rf.com.cn
風味濃鬱的意式章魚
章魚在地中海沿岸自古就是魅力食材,新鮮的真蛸洗淨後用木棒反覆捶打,使之變得綿軟,放入鍋中和蔬菜一起燉煮至軟熟,褪去表皮,再用保鮮膜捲成香腸狀或放入圓柱形容器中壓實,放進冰箱冷卻,取出後切成薄片就是經典的「章魚薩拉米」(carpaccio di polpo),搭配加入橄欖油的醬料同食更能襯託其美味。
章魚薩拉米 | 123rf.com.cn
章魚肉切成碎末和大蒜、洋蔥一起煸炒,再加入番茄一起翻炒至出汁後加橄欖片和歐芹提味,最後和意面拌勻,就是經典的「章魚意面」。細碎的章魚肉替代了意式肉醬,給整盤面帶來了滿滿的海洋氣息。
炭燒八爪魚配鷹嘴豆 | 123rf.com
短爪章魚在橄欖油中煸炒,再放入對半切的番茄燉煮,不久章魚和番茄就會滲出水分,這就是能讓小章魚變的軟嫩味美的地中海傳統技藝。不額外加水,讓整鍋美味濃縮起來,這道有著濃鬱滋味的那不勒斯傳統美食,有個好玩的名字「溺水小章魚」(Polpo affogato)。
溺水小章魚、章魚意面和沙拉 | 123rf.com
花樣百變的日式章魚
章魚在日料中的做法更加多變,瀨戶內海明石海灣出產的章魚被認為品質最佳,新鮮的章魚可以刺身,也可以用熱茶燙煮,燙到肉色微微泛白剛好。浸過茶湯後表皮會顯出迷人的赤豆色澤,取出後迅速放入冰水中,再切成薄片,表層是熟的裡面卻依然保留生鮮口感,越嚼越有味道。
「茶色」的章魚 | 123rf.com
章魚烹煮前的處理步驟尤其重要,人們會將鹽和米糠均勻地撒在魚身上反覆搓揉按摩,目的是除去章魚表面的粘液,因為粘液烹飪時會影響風味。洗淨切好後的章魚再用木棍反覆敲打,使魚肉變的酥軟,烹煮一般還會加入大量的白蘿蔔泥,蘿蔔泥中的生物酶能使肉質變得更加柔軟。
日式關東煮裡的章魚 | 123rf.com
短爪章魚被譽為「春之使者」,正值產卵季的短爪章魚飽滿的章魚卵像極了晶瑩的米粒,這也是它被稱為「飯蛸」的原因。蒸煮後的飯蛸卵如同從融化積雪中綻放的花朵,這是春天值得珍藏的美味。
飯蛸の甘酢煮 圖Flickr.com
風乾章魚切成小粒與新鮮的章魚放入電飯煲中,加入醬油、味淋和水,醬油的量以剛好將米粒染成櫻色為佳,再加入少許生薑末慢慢燜煮,待米飯煮熟後拌入剩餘的章魚肉繼續燜煮片刻,章魚的美味完全沁入粒粒米飯中,這就是滿足感爆棚的「章魚燜飯」。
日式章魚燜飯 | 123rf.com
章魚反覆搓揉洗去粘液後切塊,鍋中加入水、清酒和淡口醬油,煮沸後放入章魚汆燙片刻,迅速撈起冷卻備用。再用清酒、出汁、味淋混合,加入少許蛋清或藕汁勾成薄芡,最後拌入芥末泥、貢菜和章魚粒,氣味芳香清爽,汁液粘滑醇美,這就是經典的開胃小食「芥末章魚」。
芥末章魚 | 123rf.com
起源於關西地區的「章魚小丸子」早已風靡各地,這種原本只是在麵團中加入章魚粒烤成球體狀的簡單小吃,已經演化出了眾多版本,不論是撒上海苔碎還是蓋上木魚花;塗上濃濃醬汁或是放進出汁中浸食,這種外形可人的食物總是能帶給人愉悅。
章魚小丸子 | 123rf.com
看著小丸子一點點圓起來是不是心情都變好了,大家最愛吃的章魚做法是什麼?
微博 @薩爾茨堡的魚
公眾號:薩爾茨堡的魚
頭條號:薩爾茨堡的魚
往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