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養蝦想要肥水要用對方法,泥質不同方法不同,有機肥比例很重要
養蝦是一個很好的項目,在有的地方有不錯的水資源,農戶都可以合理的利用,最終帶來的效益還是很好的,當然想要養的很好,建立池塘就很關鍵,並且其中也有講究,有適當的方法才能夠做到更好,其中池塘的泥質不同,想要肥水的時候使用的方法也有區別。畢竟讓水質更肥沃一點也是農戶很重要的工作,這是給蝦苗一個很好的生長環境,培養一些它可以吃的微生物浮遊生物等生長環境,這樣它就可以吃到更多的浮遊生物,這是一些生物飼料,蝦苗最喜歡吃生物飼料,吃的多了也會更加健康,生長速度更快一點。
首先,我們在建設池塘的時候就應該了解泥質不同會影響到肥水的方法。一般情況下農戶想要讓池塘水質更肥沃都會使用有機肥加上一些無機肥同時投入一些益生菌等等,就是讓水質更好,打造一個更加適合蝦苗生長的環境。當然也要考慮到我們池塘的底泥的情況,它是有很大的區別的,一般情況下都會使用泥土還有沙土兩種,多數情況下大家都會直接使用無機肥來達到肥水的作用。
不過一些沙土作為底泥的池塘我們就應該注意將無機肥和有機肥結合在一起,這樣整體的效果相對來說會好很多,還有就是現在也有不少的農戶會使用鋪地膜的池塘,這個時候想要肥水就應該注意困難度會高一點,應該控制好整體的肥水效果,無機肥適當的投入能夠讓肥水的速度更快一點,而且效果也會更加穩定一點。
第二,當然你也要學會控制好時間段。我們在投放蝦苗之前的二十天就應該注意肥水了,畢竟在這個過程中池塘會有比較大的變化,很多細微的反應還是比較激烈的,水質變化也比較快,ph環境以及微生物浮遊生物的量,溫度等等環境的變化都會很明顯。一定程度上我們肥水的時候投入有機肥無機肥等等到十五天的時候水質狀態就很穩定了,大家這個時候就可以檢測水質的一些變化了。
一般在二十天的時候水質的ph範圍就能夠控制在8.4左右的範圍內,此時蝦苗的生長速度更快,適應的時間也會更短一點,畢竟蝦苗經過捕撈和運輸來到了一個陌生的新環境,能夠快速找到吃的,適應新的水環境還是很重要的。多去觀察我們的水質顏色還有池塘的透明度,讓浮遊生物的數量慢慢提升,這個時候蝦苗有吃的也會更加健康,初期階段的生物飼料能夠避免投放之後最初階段的損失。
第三,選擇有機肥的時候這些很常用。在對池塘肥水的時候也應該有一定的選擇性,儘量降低成本,還有就是儘量提高效果,這些方法都不複雜,整體上還是比較簡單的,例如牛糞還有豬糞以及雞糞其實都可以,還有就是一些菜籽餅也有一定的效果,不過大家應該對它們進行初步的粉碎,簡單的處理以後經過過濾這樣會更加均勻一點,效果也更好。
一般都是要經過消毒發酵以後,這樣就會更加安全一點,千萬不能夠直接使用沒有消毒的,這樣還會傳播病菌,帶來的危害就會很大了,一般可以將它和一定比例的生石灰進行混合,之後加入水分,消毒以後會安全很多,一般需要處理十天的時間,前面經過消毒,之後加入菌種然後開始發酵三天,最後經過處理就可以撒到池塘裡面了。還有是可以加入菜籽餅,一般使用磷肥水溶液來浸泡處理。
第四,在投放蝦苗以後我們還是要持續肥水,做好監管。肥水之後投放蝦苗,達到一定標準以後還有很重要的工作那就是要監控池塘中的水質,要確保溶氧量達到標準,例如水的顏色還有透明度等等,我們平常管理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避免水質肥沃程度減弱等等,平時應該注意補充一些活菌的數量,確保肥沃程度更高一點。
當然池塘的水質肥沃要求還是比較多的,我們平時尤其要重視這一點,儘量做好檢測,一旦發現有意外就立刻做出調整,讓整體環境變得更好一點,這樣我們的池塘養蝦效率也會提升很多,給我們帶來的幫助作用也會更大一點,做好水體質量的整體平衡,給我們帶來的幫助作用也會更大一些,你也應該了解做好平衡,避免超過了池塘水體的承受能力,這樣就就會出現缺氧,影響蝦苗的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