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車,是現代人交通必備工具,但是也不是每個家庭每個人都有能力買得起的,雖然說現在的車,有四個輪的,能開到街道上去跑的,最便宜的,也都在很多人所能承受的範圍內。再說現在買車也不用全款付。
但也還有一些人,不願意開一些很便宜的車,他要開就開好車,覺得很有面子。如是就要存錢,存好幾年,三四年,甚至五六年,十幾年都有,就為買輛車。而房子,估計很多人存時間更長,因為房子比車更貴。
那麼大家存錢三四年買一輛車,心情會如何呢?相信大家肯定都是非常激動的,是感到無比自豪的,終於有一輛可以開出去的車了,終於也是有車一族了,再也不用等公交、擠公交、擠地鐵上班了。終於可以在酒桌上不用再喝酒了,我開車來的,哪天我不開車來,再陪你喝。
當然這樣去回答,也都是普通人,一般人都能回答上。我們不妨一起來讀一下老舍的語錄,他就寫得真透徹,把花了三四年才掙錢買到一輛車的人心情感想描寫的很細膩,很到位,很現實,可謂是說出了心裡話,文字如下:
這可絕不是件容易的事。一年,二年,至少有三四年;一滴汗,兩滴汗,不知道多少萬滴汗,才掙出那輛車。從風裡雨裡的咬牙,從飯裡茶裡的自苦,才賺出那輛車。那輛車是他的一切掙扎與困苦的總結果與報酬,象身經百戰的武士的一顆徽章。在他賃人家的車的時候,他從早到晚,由東到西,由南到北,象被人家抽著轉的陀螺;他沒有自己。可是在這種旋轉之中,他的眼並沒有花,心並沒有亂,他老想著遠遠的一輛車,可以使他自由,獨立,象自己的手腳的那麼一輛車。有了自己的車,他可以不再受拴車的人們的氣,也無須敷衍別人;有自己的力氣與洋車,睜開眼就可以有飯吃。——老舍《駱駝祥子》
讀完老舍這段很長的語錄,無不讓人感到存了三四年錢買了一輛車後那種心情真的是這樣的,這車就好像自己身經百戰的武士的一顆徽章,是驕傲,是榮譽。而且老舍把買車後的種種好處和方便也都寫得很到位,我們不妨一起來把老舍這段語錄拆開再仔細欣賞一番,分析一下,感慨一下。
這可絕不是件容易的事。一年,二年,至少有三四年;一滴汗,兩滴汗,不知道多少萬滴汗,才掙出那輛車。從風裡雨裡的咬牙,從飯裡茶裡的自苦,才賺出那輛車。那輛車是他的一切掙扎與困苦的總結果與報酬,象身經百戰的武士的一顆徽章。
首先老舍就道出了買車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在老舍那個年代,買車真的如此,那個年代,車還沒有那麼普遍和普及,買車的人,也都是能力的人,現代能買車的人多,但能買豪車的人少。
在老舍那個年代買車都要三四年,而我們這個年代想買一輛好車,其實也是一樣,如果全款付的花,估計三四年都難。老舍把買車這個過程描寫得很透徹,很細膩,很傳神,是一滴一滴汗水,和風雨裡咬著牙努力賺錢,和在飯和茶裡節約出來的錢,才賺到了一輛車。
老舍把買車的過程描寫的很苦,但結果卻是令人很興奮的,就像是身經百戰後武士的一顆徽章。可想這車子是多麼的來之不易,如果上路了,被擦傷了,磕碰了,可想是多麼心痛。
在他賃人家的車的時候,他從早到晚,由東到西,由南到北,象被人家抽著轉的陀螺;他沒有自己。可是在這種旋轉之中,他的眼並沒有花,心並沒有亂,他老想著遠遠的一輛車,可以使他自由,獨立,象自己的手腳的那麼一輛車。
可以說這一段,寫出了為什麼那麼多人都想要買一輛車了,沒有車的人,都有被有車的的士司機坑過,本來很短一段路,司機卻非要繞啊繞啊,好像我們不知道路怎麼走的一樣,見我們不吭聲,就這樣坑我們。我們只要一吭聲,司機立馬說前方修路,不好繞進去。
特別是大過年回家,在車站坐車,老鄉都喜歡坐地起價,喜歡坑我們。所以沒有車的人,也只能任憑司機耍橫路,心裡也就蹦出一千萬個想要買車的心理,一定要買車,只有買車了,自己想去哪兒就去哪兒,想隨時走就隨時走,想哪裡停就哪裡停,想怎麼開就怎麼開,想怎麼繞就怎麼繞。
有了自己的車,他可以不再受拴車的人們的氣,也無須敷衍別人;有自己的力氣與洋車,睜開眼就可以有飯吃。
這是有車後的人,也成了司機,也載著別人,但他曾經被司機坑過,他就不會敷衍別人去坑別人。有車真的是睜開眼就可以有飯吃。
大家現在應該都看到很多拼車回家的現象,而且司機來去一趟所賺的錢都比我們工資都高。有時候想想,那麼拼命努力工作,還不如努力買輛車,也當一個拼車的司機,載著老鄉來回跑。
所以說花了三四年才掙錢買到一輛車,心情會如何?老舍的語錄寫得真透徹!
文/啟路文學/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