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娃見娃愛繪本,竟然還有同款動畫片?

2021-01-10 果殼網

繪本+動畫,這是一個省力取巧的辦法,讓孩子愛上閱讀,而且它還有很多隱性的好處:

被改編成動畫的繪本,絕對是受到全世界小朋友的熱烈追捧,經歷過一代甚至幾代孩子的驗證,所以這類繪本可以放心收入;一邊看繪本,一邊看動畫,除了加深對閱讀的理解,擴展對閱讀的想像外,還可以激發孩子閱讀的樂趣。對於英文繪本而言,這些繪本配套的動畫,更是英文泛聽的絕佳素材。比起沒有目標地去聽,閱讀過的繪本將加深孩子對語言的理解。

聽熟練後,只用音頻,在孩子喜歡閱讀或者其他放鬆的空間裡播放,讓泛聽變得不枯燥,聽起來更加入耳入心。

動畫短片

這些短片是根據同名繪本改編的單集動畫,類似小動畫電影的概念,在繪本故事的基礎上略有擴展。它們中有甚至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

一個優秀的動畫創作團隊會將故事在短短的時間內演繹得淋漓盡致。

1

《老虎來喝下午茶》

《The tiger who came to tea》

中/英雙語

時長:24min

這是一本非常有趣的繪本。有一天,小女孩家突然來了神秘訪客——一隻大老虎。老虎像紳士一樣,詢問可否在這裡吃點下午茶,媽媽和女孩熱情招待了它。

老虎把女孩家幾乎能吃的、能喝的全都下了肚,還把水龍頭裡的水都喝光了,最後又禮貌地說了再見,上演了一場尋常生活中的小小奇遇。

這個故事還被搬上了舞臺。

而改變後的動畫保留了繪本的手繪筆觸,並對繪本的劇情做了一些細節擴充。

情節更加飽滿,畫面更豐富,配樂優秀,充滿了音樂的律動感,緊張、刺激又歡樂,值得和孩子反覆觀看。

前些天有小客人來我家做客,我還推薦他們一起觀看了。

2

《咕嚕牛》

《The Gruffalo》

英語

時長:26min

英國桂冠作家朱莉婭·唐納森和德國插畫大師阿克塞爾·舍夫勒被稱為國際圖畫書創作領域的「夢之隊」,他們聯手打造的系列繪本《咕嚕牛》《咕嚕牛小妞妞》《女巫掃帚排排坐》,是關於成長、勇氣、友誼、互助的故事。

《咕嚕牛》是英國版的「狐假虎威」。森林裡,一隻小老鼠不幸地被狐狸、貓頭鷹、蛇抓住了,為了活命,他編出了大怪獸咕嚕牛朋友,嚇得捕獵者們紛紛逃竄。

最後,老鼠遇到了自己編造的真正的咕嚕牛,就在被吃之前,它又謊稱自己是森林裡大家最怕的動物,並且讓咕嚕牛跟著自己後面去瞧瞧將會發生什麼。結局大家應該可以猜得出來吧。

這是一個妙趣橫生的故事,改編成動畫後,更是幽默地令人捧腹。它還獲得了第86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提名。

3

《咕嚕牛小妞妞》

《The Gruffalo's Child》

英語

時長:26min

《咕嚕牛小妞妞》的故事和上一個故事相呼應。這次是當了爸爸的咕嚕牛為了保護自己的孩子,編造了一個名叫「大壞鼠」的壞蛋,不讓妞妞去黑暗的森林深處冒險。但是好奇的妞妞還是踏上了驚嚇不斷的旅程,最後「見到」了傳說中的「大壞鼠」。

2009年,這本繪本被改編成了動畫短片。雖然只是短片,但無論色彩還是故事都很出色,未知旅程中的種種意外都會讓小觀眾們為妞妞捏一把汗的。

4

《女巫掃帚排排坐》

《Room on the Broom》

英語

時長:25min

這本繪本說的是一位善良的女巫和她的動物朋友們的故事。女巫一路上帶著她的貓,騎著魔法掃帚飛行,卻總是因為意外掉落某樣物品而被迫停下尋找。

尋找的過程中,她收留了一隻狗,一隻鳥,一隻青蛙。隨後,掃帚因為超負荷而斷裂,而惡龍卻出現了,在動物朋友們的幫助下,女巫脫離了危險,重新出發,和小夥伴們飛行在天空中。

這部作品被改編成了動畫片,由著名動畫片導演Jan Lachauer執導,並獲得了2014年第86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提名。

5

《遠在天邊》

《Lost and Found》

英語

時長:24min

這是2017年博洛尼亞插畫展全場大獎獲得者Oliver Jeffers的作品。一個迷路的企鵝,和一個善良的小男孩,講述一個溫暖的關於找尋友誼的故事。

有一天,一隻小企鵝敲開了男孩的家門,並且一路跟隨,無可奈何的男孩子決定送它回家,那個在南極的家。一路上有美麗的風景,有驚濤駭浪,最終到達南極後,卻因為不捨得分開又重新踏上了回家的路。

動畫片由英國著名動畫工作室AKA改編,製成後的那個聖誕節在英國播放,溫暖了很多人。

2009年,動畫獲得英國電影電視藝術學院兒童最佳影片獎和芝加哥兒童電影節兒童評委會最佳動畫片獎。

6

《發之戀》

《Hair Love》

英語

時長:6min

《發之戀》根據同名繪本改編,作者Matthew A. Cherry是繪本的作者,也是這部動畫的導演。短片在美國上映後,獲得了2019年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的好成績。

在美國,這部作品被賦予了更多對抗歧視黑人髮型、黑人審美的種族偏見,短短6分鐘的作品,說的是一個黑人家庭成員之間無聲的愛的故事。

小女孩Zuri有一頭濃密又捲曲的長髮,蘑菇雲一般,在媽媽出院的日子裡,她想梳一個美麗的髮型去迎接媽媽。

打開媽媽的「 hair love」網頁,上面有媽媽曾經發布過的各種髮型教程,小女孩卻束手無策,最後在爸爸和「頭髮大怪獸」的一翻角鬥下,終於搞定了美麗的髮型。

影片結尾,媽媽因為生病失去了那頭漂亮的長髮,Zuri畫了一幅漂亮光頭媽媽的畫送給她,接她回家。

動畫劇集

這部份的動畫是根據繪本改編拓展的動畫連續劇,一般在尊重繪本畫風的基礎上進行創作。

有的動畫就是繪本的原班人馬做動畫編劇和繪圖製作,或為動畫續寫全新的故事,精彩程度甚至超過了繪本本身。

1

《戴帽子的貓》

《The cat in the hat 》

英語/56集

時長:25min

這是蘇斯博士的系列繪本作品,進行過英語啟蒙的家長們都很熟悉了。他的作品對於母語國家的孩子而言,是非常優秀又可愛的韻律讀本,但對於非母語國家的孩子就顯得相對有些難度了,有時候孩子們會比較牴觸。

動畫片正好可以彌補這個欠缺。它的畫風延續了繪本,將這些可愛的動物們變得更加鮮活、幽默,讓孩子們忘記大段韻律文的難,而感受到更多趣味。由此再配合繪本一起閱讀,就容易接受的多了。

動畫裡,戴帽子的貓是一個萬事通,他有兩個鄰居,6歲的Nick和Sally。這兩個小鄰居總是有些稀奇古怪的問題,天文、地理,科學實驗,像極了我們身邊的小小「十萬個為什麼」。

每一集,戴帽子的貓都會開著萬能魔法車,幫助孩子們去世界各地尋找問題的答案。

2

《猜猜我有多愛你》

《Guess how much i love you》

中/英雙語

時長:7min

這本1994年出版的繪本,幾乎在國內已經是家喻戶曉了,被很多英語培訓機構作為必讀的教材之一。

書中兔子爸爸和孩子的溫暖互動,也讓很多家庭在親子閱讀時體驗到柔軟的溫暖。也因此,它成了很多孩子百讀不厭的一本睡前故事。

2012年,澳大利亞知名製作公司SLR Productions將繪本改編成動畫,受到了小觀眾們的喜愛,陸續獲得了三十多項獎項。

動畫片的第一觀感是,畫面太美麗了,以暖色調打底,舒服。

動畫保留了繪本裡的兩位主人公,編寫出圍繞在他們日常生活裡的趣味小故事,增加了一些森林裡的其他動物角色,人物更加豐富,友愛的情節設置,也很對孩子的胃口。

動畫整體語速較慢,高頻詞重複率高,真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泛聽動畫。

3

《神奇校車》

《Magic school bus》

中/英雙語

時長:26min

《神奇校車》系列繪本是美國國家圖書館推薦給所有學齡前兒童和小學生的課外自然科普讀物,在國內也是很多孩子的必讀書系,自1986年問世以來,就一直在全球持續暢銷。

1994年,美國Scholastic集團將繪本改編成動畫。鑑於繪本自身集故事性、幽默、科普於一體的特色,動畫的效果更加天馬行空,引人入勝,看了就很難停下來。這一點還是需要和孩子約定下觀看時間限制。

除了1994年的老版動畫外,還有新製作的神奇校車新探險——《神奇校巴再度啟程》。這次捲毛老師榮升教授,要去週遊宇宙,於是班級裡來了她的妹妹替代捲毛老師,她帶著一班好奇心爆棚的小傢伙們繼續神奇的探險,非常精彩,且畫質感人。

4

《查理和蘿拉》

《Charlie and Lola》

中/英雙語

時長:11min半

本書的作者Lauren Chil榮獲凱特格林納威大獎。這個系列圍繞著哥哥查理和美妹妹蘿拉之間的日常故事展開,兄妹倆友愛、歡樂的互動是全書的核心。

繪本風格新穎,獨具個性,作者將手繪圖畫與實物照片拼貼在一起,再加上獨特的文字表現形式,被評論為「連文字都有表情」。

動畫片採用了繪畫、剪貼、實景相結合的藝術手法,把繪本中的故事搬到了電視上。

改編後的動畫是英國BBC收視率最高的兒童動畫,還獲得了法國國際電影節的「最佳學前動畫節目」獎,及英國動畫獎「最佳學前系列」及「兒童的選擇」提名。

5

《瑪德琳》

《Madeline》

中/英雙語

時長:23min

瑪德琳系列繪本已經度過了它的80周年紀念日,兩度獲得凱迪克大獎,入選美國紐約公共圖書館館「每個人都應該知道的100種圖畫書」,也妥妥地躺在了各位大咖們推薦的必讀清單裡。

故事發生在法國巴黎的一間女子寄宿學校裡,瑪德琳和其餘十一位小女孩,以及她們的修女老師,每天都過著有規律卻又意外不斷的生活。

瑪德琳雖然是最小的一個,但這個小搗蛋愛惹麻煩,也很勇敢、樂觀、古靈精怪,她陪伴了幾代孩子一起快樂成長。

改編成動畫的瑪德琳,還獲得了艾美獎、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提名,讓孩子們看到一個真正活蹦亂跳的瑪德琳,來到瑪德琳的生活裡一起冒險,一定很刺激。

除了舊版動畫劇集,國內也有瑪德琳的動畫新版,叫《瑪德琳的新冒險》。

6

《小鼠波波》

《Maisy》

英語

時長:5min

Maisy系列繪本,也是英語啟蒙中跳不過的一套好作品。繪本顏色豔麗,畫面和情節都相對簡單,圍繞著小老鼠的生活故事展開,內容都是孩子熟悉的場景,理解起來不難。

它對應的動畫延續了這種精簡的畫風。

對話以英英旁白為主,故事人物更加活靈活現,還延伸出不少精彩的故事,讓孩子的觀看的過程中,不知不覺積累了很多生活高頻詞彙。

也許看過幾遍過後,Maisy繪本就可以自主閱讀了呢,期待一下吧!

相關焦點

  • 柴犬帶娃?移動籃球筐「投餵」帶娃?看那些帶娃的「神操作」
    騎「共享單車」帶娃,坑娃無疑近日雲南就有一男子帶娃出去,竟然讓孩子坐在共享單車的車籃裡。甚至在一路口附近孩子還掉了下來。這絕對是坑娃啊。幸虧被民警看見阻止並教育了一頓。其實實際想想來看,不管是爸爸也好,媽媽也好;帶娃也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尤其是小孩子,很粘人的。但是帶娃也不能忽視一點,孩子小啥也不知道,這種時候尤其需要爸媽的保護。但是帶娃也是有技巧的。
  • 英語啟蒙:這樣給娃「磨耳朵」,娃就毀了!
    於是找來了很多英語動畫片和英語兒歌,開始給娃不斷的放,期待娃也能突然開口飈英語。一、磨耳朵到底靠譜不?作為一個正在給5歲女兒做英語啟蒙的老父親,也作為一個英語老師,摩西老師首先聲明:我個人非常討厭磨耳朵這個詞!
  • 90後導樂師:見娃就逗 花樣年華成"帶娃高手"
    原標題:90後導樂師:見娃就逗 花樣年華成"帶娃高手"   雖然只是二十二三歲的花樣年齡,大部分人甚至還沒有談過戀愛,但最擅長的卻是抱娃和逗娃,甚至將此變成一種開心職業。如今在長沙,一群由90後擔當的「導樂師」,正以特有的耐心、細心和愛心,為孩子們帶去歡樂。
  • 5年裡給娃讀了700多本繪本!附0-1、1-3、3-6歲繪本清單推薦
    你們給娃選繪本,可以按照上面的經驗給娃選書,踩坑機率會減低很多。之前也給媽媽們推薦過不少繪本書單(戳標題可回看):《書單推薦│這兩年我買過這些「好看不貴」的獨立繪本,分享給你們》《帶娃逛北京BIBF繪本展,這份攻略教你省力又省錢!》《這些不能開團的繪本,我想推薦給你》這兩年又發現了不少好的繪本,再給大家系統整理一下書單。
  • 灰太狼總挨打讓娃不想結婚 寶媽吐槽國產動畫片
    寶媽們對國產動畫片的吐槽來啦!有寶媽說寶貝看了《喜羊羊》後對以後的婚姻都絕望了,還有寶媽說寶貝看完《熊出沒》學會了說髒話。傲雪:娃說以後不結婚 結婚就要像灰太狼總被老婆打一次兒子竟然和我聊天時說,他長大以後不結婚,因為結婚後就要像灰太狼一樣,要給老婆做飯吃,還要經常被老婆打。我說,那我和你爸爸結婚了,你有看到我經常打你爸爸嗎?他說那是因為媽媽沒有紅太狼漂亮,真是讓我哭笑不得。
  • 【朵媽陪娃】想要讓娃學習好,音樂啟蒙要趁早!
    很多兒童心理學專家表示,3—6歲是娃音樂啟蒙的關鍵時期,而音樂啟蒙不僅可以增強寶寶的樂感,還有助於寶寶右腦的開發,對想像力、創造力、聽力和記憶力的發展都有很好的激發促進作用。另外,優美的音樂也會給寶寶帶來美好的感受,增加幸福感哦。
  • 孩子暑假在家用優學派AI伴學機器人,能學還能玩,家長帶娃更輕鬆
    藝術部分主要是通過拼拼樂、簡筆畫等趣味益智APP,鍛鍊寶寶的思考能力和動手能力。在健康和社會部分,孩子能學到很多在生活中經常能用到的健康習慣、安全知識和基本禮儀,這些都有助於寶寶健康的成長。不僅如此,小V還集結了清華北大北外的學霸名師和明星外教打造了名師"夢之隊",有名師輔導孩子功課,家長更放心。家長的智能帶娃神器,小V給孩子讀繪本,陪孩子玩耍1、智能繪本閱讀,翻到哪頁讀哪頁,能聽能看還能玩
  • 海底小縱隊英語,帶娃學習4個月,一文說清這個課值不值得上
    收到手工材料拆開的時候,真的還挺意外的,送的貼紙、手工繪本這些質量都很好,體驗試聽課的時候把貼紙拿出來給娃貼一貼,娃還挺喜歡的。一度甄選很多媽媽的分享文章裡都提到了,試聽課的誘惑力真的很大。但是當時對課程是沒有什麼感覺的,一方面因為當時娃是二歲2個月,還處在聽英語童謠輸入期,還不能輸出,但是這個課程是AI課,所以娃完全沒興趣;另一方面我當時並不了解小縱隊這個動畫,這也是我們接觸的第一個AI互動課,所以沒怎麼體驗,貼完貼紙就放在了一邊了。但是當時隨課程贈送的貼紙、繪本這些確實讓我印象深刻,另一個印象深刻的是畫面做的很精緻。
  • 兩歲娃的英語秒殺七歲娃?這些英語啟蒙的寶貴經驗你必須知道
    我的同事們都很驚訝,兩歲多的娃怎麼說英語這麼自然,竟然秒殺七歲娃?其實,用心研究過英語啟蒙的家長就會知道,孩子英語啟蒙開始得早,這個年齡有這種輸出也很正常。無論是關於孩子學習基礎的書,還是孩子敏感期的書,還有英語啟蒙路線的書,都要多看多思考,看得多了才會有更切合實際的科學方法。關於孩子學習基礎和敏感期,推薦幾本比較好的書,《理解腦——新的學習科學的誕生》、《全腦教養法》、《捕捉孩子的敏感期》等。
  • 為了不被朋友圈屏蔽,這位麻麻太奇葩竟然曬出了娃的裸照,一夜之間...
    刷朋友圈是想放鬆心情,現在每當小派看到別人24小時現場直播自己的娃就心煩,因為這不但浪費流量還是一種精神綁架;小派分分鐘有想拉黑的衝動!為了不被朋友圈屏蔽,有位奇葩的媽媽竟然曬出了自家娃的裸照,小派真心說一句,您為了稱霸朋友圈也是拼了……..一般家長曬娃的畫風是這樣的(也算有看點了)。看看這位叫Alya的麻麻怎樣在朋友圈甩出娃的裸照,還引來贊聲一片的。
  • 最近流行貓狗帶娃,您別說,這些貓狗帶娃還挺專業
    一直以來,伴生寵物只存在於西方國家,我們國內非常少見,不過筆者發現,最近網絡上出現了很多小寶寶跟貓狗的視頻,這些視頻裡的貓狗跟孩子和諧相處,甚至還懂得照顧孩子,看起來十分有愛,而家長們將這一行為叫「做貓狗帶娃」。其實這裡所謂的「貓狗帶娃」就是西方國家說的「伴生寵物」,您可別小看了這些帶娃的貓狗,它們帶娃還都挺專業,更重要的是,特別暖心!
  • 動畫人物染髮被「舉報」,暑假看片攻略,5部讓娃見多識廣
    夢夢媽說:「真是遺憾,我女兒最愛的動畫片,就這樣莫名其妙的下架了。」 動畫片是小朋友們最喜聞樂見的娛樂形式,也是我們這些寶媽帶娃路上的好幫手。
  • 比《小豬佩奇》還好看的澳洲動畫,全能奶爸上線帶娃,教你怎麼玩
    自從有了娃以後,爸爸的生活好像沒有什麼改變。媽媽卻因此多了一個小尾巴,每天為了更好的帶娃也是煞費苦心,練就一身「絕世武功」。除了日常生活的洗衣、做飯、收拾屋外,還要哄娃開心,逗娃快樂。正所謂「繪本、玩具不能少,中英混輸才更好。偶爾來點小遊戲,穿插動畫玩得好。」有了娃之後,媽媽們可謂是把童年沒看過的繪本故事都補完了。
  • 不吃飽怎麼生娃?產前吃漢堡披薩大盤雞,這些媽媽太硬核了
    生娃這麼痛苦的時刻,也沒能阻擋住吃貨媽媽的心。後來一問大家才發現,披薩根本不算什麼,好多人生娃前的最後一頓簡直太精彩了!有哭笑不得,也有溫情時刻,等娃長大後說不定還能當趣事講給ta聽。我們收集了一些真實故事,快來看看有沒有同款吧~(文末還有糕媽生發糕前吃了啥的獨家揭秘!)邊吃邊生,醫生親自餵飯!
  • 不知道怎麼給娃選繪本?照著這篇書單買準沒錯
    小喵發現,已經好久沒有給寶媽寶爸們推薦繪本了~ 今天特意推薦8本口碑好,高質量的繪本供大家參考,如果家裡的繪本看完了,記得把書單收藏起來哦! 給娃挑繪本呀,不是封面越漂亮,畫面越豐富越好,最重要一點是要適合年齡。
  • 到底是「隔代親」還是「假帶娃」?這些跡象表明,老人假意帶娃
    孩子是父母愛的結晶,每個父母都恨不得時時刻刻把孩子捧在手心,只是屈於生活壓力,家長們都得外出工作,這時候照顧孩子的重擔可能就會交給家裡老人。在大家傳統的印象裡,老人們都很喜歡小孩,照顧孫子應該是很樂意的事,但最近我們卻很經常的聽到老人"假帶娃"。什麼是"假帶娃"?
  • 那些年娃最愛的玩具,1-2歲篇(益智或蒙氏玩具、其它玩具,那些年的雞肋玩具)
    眼動巴士和費雪,娃的小手抓著形狀塊嘗試投入的時候,不容易看清形狀,更不容易調整正確的投入角度。這兩個玩具的形狀也比較複雜。瑪麗莎的圓形,橢圓,正方,長方,是最基本的。瑪麗莎的做工也不錯,沒有異味,如果邊緣能打磨更光滑就完美了。我家一周七的時候買的瑪麗莎,瞬間就會了,似乎沒有難度。看來可以更早一點買。話說回來這種玩具不買也可以,生活中學習形狀的機會還有很多。
  • 英國首相抱8個月娃散步,娃跟老爸髮型同款,兩腳襪子不是一雙
    據英國《每日郵報》消息,當地時間1月17日,英國56歲的鮑裡斯·詹森首相抱著他8個月的小兒子出現在白金漢宮公園,《郵報》除質疑在英國禁足政策下詹森首相帶娃外出是否違反了規定外
  • 從26個字母到自主閱讀,少兒英語老師分享如何帶娃讀繪本
    原版英文繪本學習第一年掐指一算,我家娃原版英文繪本學習一年了。從26個字母唱不全的小姑娘,到現在能獨立朗讀四五十個單詞的繪本小故事。原版閱讀不僅讓娃的英語能力大大提升,在學習力,專注力和想像力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進步;總結帶娃學習繪本之路:合適的繪本+有效的閱讀方法。
  • 盤點最近和娃玩的主題活動,孩子越玩越歡樂!
    無論是是孩子喜歡看的動畫片,抑或正在讀的繪本,又或者是特殊的節日和時令,都可以成為活動的主題。1.節日時令比如,4月12日也就是今天是復活節,復活節最經典的內容是Easter bunny 和Easter egg hunt。圍繞兔子和雞蛋這兩個關鍵詞,在網絡上搜索手工和歌曲,很容易安排主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