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雅事 泮塘尋香:走進西關制香師童童的風雅生活

2021-01-08 大洋網





近年來,在泮塘五約微改造項目背景下,泮塘五約入駐了許多企業店鋪,在荔灣區文化商旅發展中心邀請下,許多傳統手工藝人也紛紛入駐泮塘,著力於傳承和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為這個歷史悠久的古村落帶來了不少生機和活力。


在泮塘五約直街,有一座仙氣十足、香飄十裡的制香室——顧香域,室內陳設古色古香,甚是別致。據制香師童童介紹,店名顧香域的由來,是秉著初心從事制香品香,傳承中國傳統文化,讓香事這件雅致的傳統,再次成為尋常百姓家的美事。



走入「顧香域」的大門是一座雅致的屏風


制香師童童正在專心地品香



「香事大致分為祭祀、品鑑、養生、精神四種形式為人所知,起源於兩漢前,在宋代達到鼎盛時期,香事在尋常百姓人家也是一件再普通不過的一件事,並不像現在這樣遠離生活……」童童聊起香事淵源,總有說不盡的感慨,清朝後期香事突然淡出人們的視線,長時間的斷層,讓香文化脫離了生活,成為了小眾文化。


童童演示品香步驟


生長在西關的制香師童童本是一名藝術生,隨著2014年跟隨老師參加過藝術活動,偶然了解到制香文化,原本就熱愛藝術的童童很快就被香文化吸引,從那以後,她開始有系統地學習,曾經還專門跟隨臺灣知名制香大師學習香牌製作。固本求源,童童也愛上了中國傳統文化,深入學習中國歷史探求香事淵源,「香事本就是我國兩漢前就興起的傳統文化,中國就是最本土的發源地,想要學好制香,就要廣泛汲取歷史知識,了解不同時期的香文化背景。」



童童介紹,香的存在形式多種多樣,有線香、香牌、盤香、香粉、香丸等,拿香牌舉例,其製作工藝繁複細緻,需要制香師高度集中精力——首先,按照古人香方按比例配置好沉香、小茴香、香芹籽、母丁香、香茅五種香料製作合香,取20g合香粉、9g粘粉加水混合,不斷揉搓讓兩者更好融合,大約20分鐘,粉團變得軟硬適中,然後放入模具,脫模後香牌雛形便出現。然後還需用小刀細細修邊、打孔,並在未來10天內,每天給香牌翻身兩次陰乾。香藥同源,根據製作原材料,這些香牌有暖胃、散寒、提神醒腦的藥用功效。







在接受採訪的過程中,童童還與小e品鑑了一種名為「嬰香」的香丸,其製作香方是宋代文人黃庭堅原配方,「角沉三兩末之,丁香四錢末之,龍腦七錢別研,麝香三錢別研,治弓甲香壹錢末之,右都研勻。入牙消半兩,再研勻。入煉蜜六兩,和勻。蔭一月取出,丸作雞頭大。」


只見一課黃豆大小的褐色香丸在香爐的加熱下,緩緩散發出一種沁人心脾的幽香,初聞令人瞬間醒腦,隨著香味不斷濃鬱,其後調逐漸變暖,仿佛寒冬置身於溫熱的火爐旁,靜聽雪落的意境。「這味香方是經過歷史沉澱的經典方,隨著香味的流入漸生層次感,不同的人能品鑑出不同的感悟,這也是品香的魅力所在。」



除了各種精緻加工的成品,香的形式還可以是最原始的形態,童童從珍藏品種拿出了一塊龍涎香原料,產自海洋抹香鯨的腸道分泌物,是一種高級香料。未經過處理的龍涎香初聞有一種難聞的臭味,但是經過加工合成廣泛用於高級香水製作,是市面上難得的制香原材料,還有一定的藥用價值,治咳喘氣逆,神昏氣悶,心腹諸痛等。





2019年,童童來到泮塘五約經營制香工作室,一方面是出於對制香文化熱愛,另一方面,她更致力於香文化的傳承與傳播。近代,長時間的斷層致使很多人不了解香事,她想通過自己對香文化的理解,以更豐富更潮流的輸出方式香文化,讓香事再次「飛」入尋常百姓家。


入駐半年來,童童通過和多位文化單位合作舉辦過藝術類活動,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前來參與。活動中,她展示了制香、品香環節,將香事結合攝影、冥想、崑曲,以最直接的方式輸出,既增加了互動的趣味性,也向廣大參與者介紹展示了香文化的美感和雅致。


攝影中融入香文化(受訪者提供)



為了高質量、高效率輸出香文化,讓更多人看到香事的新面貌,童童在制香的工藝上做了許多創新,比如包裝融入活潑潮流的元素,吸引年輕人的目光;在香爐的選擇上,她通過歷史的學習,將許多精美雅致的古典元素融入香爐的外觀,做到真正的美感十足。




童童分享道,自從成為了香事傳播者,她的生活節奏逐漸慢下來,心態也更加平和寧靜,遇事也少了幾分急躁,「從學習傳統文化中也收穫了許多知識,內心也充盈了許多,這種文化薰陶內心,也會讓我變得更加自信,氣場也強大起來,希望更多年輕的朋友們也能從中獲益。」


西關手藝人丨泮塘五約巷子裡的鋦瓷藝人 透過瓷器品文化

行攝西關丨泮塘五約的精緻,帶你重回西關舊時光

泮塘店家「奇葩」招牌吸引大量遊客,感受一下傳統又潮流的煙火氣!

昌華街新增「打卡點」!「鄰裡花園」彩繪牆上尋西關泮塘風情

泮塘五約微改造新動作!1:1大型三官廟門樓模型明日露真容



相關焦點

  • 古人的風雅慢生活:焚香有禪意,風雨不驚心
    至清中期以後,外敵入侵,國力衰弱,焚香雅事漸漸淡出人們的生活,香文化由此開始沒落,以致近百年來幾近失傳。中國古代香文化的發展離不開文人雅士的重要推動,歷代文人詩詞、畫作和香學著作都記錄了大量文人與香的密切關聯。可以說,用香是古代文人生活中不可替代的風雅之事。一、著書立說天然香料種類繁多,不同種類、不同配比、不同輔料、不同工藝均可能使最終合成的香料千差萬別。
  • 【樂之】烹雪煎茶,煮一碗風雅清歡
    大雪紛飛時節,約三五知己,圍爐煮酒,是世間最深的溫暖,品的是人間醇醪甘味;但未若烹雪煎茶,領略古人的風雅,體味人生清歡。 雪,是天上落下的水,是「無根之水」,古人稱為「天泉」。「茶聖」陸羽在《煮茶記》中對天下名泉次第排序,雪水屈居二十品,實在是有失公允,但這並不能影響風雅的愛茶人對雪水的喜愛。
  • 香氣襲人知晝暖,與你一起尋香、識香、品香
    香給我們帶來了什麼改變?不如一起尋香、識香、品香!尋香之薰香說到薰香,最初源於古時的宗教信仰,經常去拜神祈福的人不陌生,在信徒心中,點香敬佛是在與神聯絡和對話的一種方式!後來逐漸在古代開始流行歸功於貴族階級和文人墨客的生活當中廣泛使用。
  • 宋風徐來的時代,雅致生活方式熱的背後是什麼?
    「風雅,是社會文明形態發展至高水平時才會形成的文明表現」,吳鉤所著的《風雅宋看得見的大宋文明》一書,足以讓我們概括出宋人的生活特徵。風雅,從另一角度看得要有錢有閒,這就不怪乎現代人如此心馳神往。宋人日常做哪些雅事?
  • 「尋香·問韻」安溪鐵觀音鬥茶英雄會成功舉辦
    又是一年春華秋實,盤點收穫的歲尾;又是一個歡天喜地,茗戰論道的時刻;又是一次高朋滿座,歡聚一堂的相逢;又是一場觀音飄香,共敘茶緣的盛會;「尋香·問韻」安溪鐵觀音鬥茶英雄會2020 年度總決賽,於12月27日在福州五裡亭茶葉市場舉行
  • 尋香-摯意 祖-瑪瓏全新馥鬱系列香氛「香根草與香子蘭」全新上市
    馥鬱系列是由品牌創意總監Celine女士攜手數位調香大師,精心尋覓世界範圍內極為珍貴且奢華的香原料,以各地傳統用香儀式為靈感,通過匠心獨具、傳承悠久的制香手法凝萃而成。此次全新上市的「香根草與香子蘭」香氛靈感源自馬達加斯加,用精湛工藝和奇思妙想還原了黃金島嶼以勃勃生機,綻放出的明亮溫暖的土壤氣息。  祖-瑪瓏「尋香-摯意」全新馥鬱系列品鑑活動
  • 撫順女孩童童落戶瀋陽
    本報訊10月18日,曾飽受殘害的撫順女孩童童(化名)和家人來到瀋陽,在某區派出所辦理了落戶手續。這意味著,她告別了那個給她帶來噩夢的地方,重新開始新的生活。  2006年9月20日,撫順市撫順縣拉古滿族鄉十歲女孩童童在上學路上遭到惡魔殘害,造成身體兩處重傷。近日,童童的病情痊癒。即將出院時,瀋陽好心人準備收養童童,但落戶問題卻遇到一定難度。
  • 春節前,來成都二十裡「尋香道」尋香賞梅
    春節前,來成都二十裡「尋香道」尋香賞梅 2020-12-20 10: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日本大熊貓「童童」死亡
    中新網東京7月8日消息:日本東京上野動物園飼養的雌性大熊貓「童童」8日下午死亡,年齡為14歲。  新華社援引動物園方面介紹,「童童」死因目前尚不清楚,有待解剖分析。本月5日早上它吃過牛奶粥後,便一直不吃東西,飼養人員想盡辦法也無濟於事,只好以輸液維持其生命。  「童童」是1986年6月1日經人工受精誕生的。
  • 生活美學體驗官在成都安仁鎮展開「尋香之旅」
    成都生活美學體驗官們參觀錦繡安仁花卉公園5月18日,在成都熊貓亞洲美食節期間,從全球而來的「成都生活美學體驗官」來到成都大邑縣安仁鎮,開啟新一段「尋香之旅」。成都生活美學體驗官正在製作多肉植物在安仁的行程中,體驗官在南岸美村鄉村客廳感受到了川西林盤的風貌。世界美食與美酒雜誌創始人克萊蒙(Clément PIQUET)表示,完整的城市生活離不開鄉村元素的點綴,在鄉村享用美酒與美食,會有新的發現。
  • 華南植物園開展「綠野尋香」探秘芳香植物科普活動
    華南植物園開展「綠野尋香」探秘芳香植物科普活動 2018-11-26 華南植物園 【字體:大 中 小】   11月22日,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和廣東省博物館組織10組家庭20多人,跟隨導師走進風景清朗秀麗的華南植物園
  • 成都反串紅人童童:我的愛很純爺們兒(圖)
    生活中的他究竟怎樣?他的情感走向到底如何?伴隨著童童的一炮即紅,各種另類猜測和非議層出不窮。日前,「童童」首次攜女友公開亮相成都晚報《情事》欄目,袒露了自己的甜蜜愛情。「當時生活確實比較艱難,都快吃不起飯了,選擇反串可以混口飯吃,也不想再拖累父母了。」  童童的父母知道兒子的選擇後,開始都難以接受。不過他們慢慢也認識到,兒子有自食其力的意願,是憑自己的辛勤勞動在掙錢,而且反串古來就有,也是一份很正當的職業,所以慢慢地還是理解和接受了。
  • 金銀蛋上湯西藍花,冬天來一碗,暖心又暖胃
    文|童童媽媽的小廚房今天青島下雪了,下的還是冰顆粒狀的,外面好冷好冷的,童童媽媽就想著做個湯來,暖暖身體,這款金銀蛋上湯西藍花送給你們,而且簡單易做。下一步我們開始燉湯,首先我們把鍋燒熱,鍋燒熱之後加入少許的油,油熱之後加入蒜瓣炸至微微焦黃,然後放入薑片,炒香之後放入皮蛋和鹹蛋,翻炒均勻。之後加入高湯,淹沒食材就可以的。然後開大火煮沸,煮沸之後加入少許的鹽調味,然後再放入西藍花,攪拌幾下再加入蛋清,注意用筷子劃圈攪拌,讓蛋清散成絲,西藍花不可以煮太久,大約一分鐘後關火,這道汁濃味鮮的金銀蛋上湯西藍花就做好了。
  • 冬日尋香來樓觀,臘梅初綻美爆了~
    宗聖宮古稱「草樓觀」,是中國道文化發祥地,也是李唐王朝追封的皇家宮觀,歷代均有修葺。
  • 品香、點茶、繪畫、插花,北宋文人為何如此愛「閒事」?
    此外北宋商業繁榮,百姓生活富足,物質上的長足進步促使了人們對於精神層面的追求。北宋時期,上至皇帝百官,下至街頭小民,皆對生活中的「閒事」十分感興趣。宋代生活的雅致也遠超其他朝代,民間更是有「品香、點茶、繪畫、插花」四般閒事的說法,其中文人士大夫「愛閒事」更是出了名。那麼北宋文人為何如此「愛閒事」呢?
  • 到上海這條百年老馬路,曲徑尋香
    「海上工藝大師巡禮——曲徑尋香」 在多倫路52號迎來循「香」而來的參觀者。 這次展覽的主角是「香」,香文化在我國源遠流長,很早就有了香草祭祀、闢邪的傳統和記載。
  • 融創top級宋風豪宅長樂雅頌丨回顧2020年風雅時刻,文人雅趣的千年...
    宋朝,一個充滿詩意和風雅的朝代。歷史上最著名的雅集有兩個,一個是發生在東晉紹興的「蘭亭集」,另一個就是發生在北宋汴京的「西園雅集」。雅集是宋朝文人雅仕進行文化生活的一種常見方式,以慶賀、交誼為名義,以遊藝、玩樂為目的。
  • 相會風雅,共敘雁鳴 綠都雁鳴敘讓空間與自然相融相生
    共敘雁鳴,盛放風雅時光不負久候,綠都雁鳴敘以拙樸匠心傾力打造的風雅示範區於6月15日如期盛放,一次審美的雅趣共鳴,引得全城矚目。主持人開場之後,綠都雁鳴敘項目總經理劉智勇先生為綠都雁鳴敘風雅示範區開放致辭,並向賓客展現了「雁鳴敘」的由來和自然天地間的生活之美。「敘」是中原文明的溯源之敘,也是綠都中原墅級作品的開山之敘,還是回歸自然的生活之敘,從圃澤大地到水潤中原,千年之水由此煥發新聲。
  • 文學作品欣賞:走進香鹿山鎮的每一個地方
    走進香鹿山鎮的平野山崗,走進香鹿山鎮的街道民房,徜徉在香鹿山鎮的森林公園,目睹著香鹿山鎮的園區工廠。工農並舉開新路,人民生活奔小康。實力全國千強鎮,市縣年年予表彰。脫貧攻堅施大策,幹部竭力為大家,無私奉獻福一方。全鎮人民安居樂業,幸福生活地久天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