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雅,是社會文明形態發展至高水平時才會形成的文明表現」,吳鉤所著的《風雅宋看得見的大宋文明》一書,足以讓我們概括出宋人的生活特徵。
風雅,從另一角度看得要有錢有閒,這就不怪乎現代人如此心馳神往。宋人日常做哪些雅事?養養寵物貓、寵物狗(據考究,當時已經有貓糧狗糧出售,還有寵物房、寵物美容),拋竿垂釣(在宋代釣魚已經從一種捕食方式普及為休閒活動),吃冰鎮水果(劉松年《十八學士圖》、劉貫道《消夏圖》都有冰盤浸果的細節),秉燭夜遊(蘇軾在《記承天寺夜遊》也稱自己為「閒人」)……
還有大眾熟知的插花、作畫、焚香、喝茶、收藏等,士大夫或文人們專門把各種雅事放在同一時間做,這樣圈子裡的聚會稱作「雅集」。全聯藝術紅木家具專業委員會專家顧問、教育部教學改革示範專業「家具設計與製造」專業帶頭人彭亮先生將宋代描述為「一個詩意生活的時代」,宋代確實當之無愧。
茶、花、香,現代生活也能信手拈來的雅事
有了眾多休閒娛樂,各種場景使用的家具也多起來。《韓熙載夜宴圖》可謂宋式家具的博覽圖,從承具到坐具,從屏風到架具,從臥具到床上用品,宋代最常見的家具類型都能找到。歷史上,宋代是高型家具全面取代矮型家具的時期,人們開始全面變為垂足而坐。矮型家具時期,沒有桌也沒有椅,只有低矮的案和凳。一幅宋佚名《戲貓圖》中可以見到,鋪著藍色織物的矮凳上趴著兩隻貓。為什麼不畫貓在椅上呢?或許這也能看出高型家具的發展和特徵。垂足而坐的舒適,貓可是不懂。
宋佚名《戲貓圖》
宋代家具在追求舒適、適用、便捷方面可以說越走越遠。靠背椅、扶手椅、圈椅的興起都出於對舒適感的追求,宋人還為坐具設計軟墊,就像今天的沙發坐墊一樣。再如「愛玩」的士大夫們外出攜帶的摺疊交椅、摺疊枕頭、憑几,全都是為了舒服休憩設計,無論是尺寸、結構、造型,都體現出對使用者的照顧。這種照顧還包括精神層面,僅僅是按使用場景分,桌案就有食桌、琴桌、畫桌、香桌、書桌、畫案、棋案等等,一事一器甚至幾器的配置,在今天看來相當豪華,但或許我們可以稱之為儀式感。
傳趙佶《聽琴圖》
與趙佶《聽琴圖》款式相近的香幾
宋式家具反映出宋代文化藝術高峰的雅致審美,無論是加固件的使用,還是雕刻、裝飾,沒有冗餘和刻意的突顯,恰到好處的精緻最終呈現為素雅簡約的宋式風格。明式家具風格也由此繼承而來。宋人為生活所需和生活雅興來設計家具,生活的閒適優雅,也都隱藏在線條流暢、構造簡潔、款式優美的家具中。
菱花香幾
今天的社會忙碌且快速運行,我們也有新的雅事值得追尋。但人們嚮往自由、安閒的靈魂不會泯滅,與宋人無異的生活態度和追求,才是宋式美學、宋文化熱背後的原因。而對宋代生活方式,或許我們還知之甚少,近日,一本研究宋代福建女性日常生活的書在上海書展亮相,它似乎告訴我們:同一時代不同群體的生活方式都是獨特鮮活的,是否花時間研究,一定會影響你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