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滿階梧桐月明中,一枕新涼一扇風。

2020-11-30 青梅煮酒竹林聽雨

立秋

年代: 作者: 劉翰

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睡起秋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

此刻,日曆翻開的是八月,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立秋。

秋,是寓意豐收的字。

三秋桂子,十裡荷塘,大豆、玉米、紅薯、棉花、水稻,一天一個樣,可著勁兒長。瀲灩春華,走到了秋實。

落在心上,卻成了愁。

文人心思細膩,花濺淚,鳥驚心,一片落葉飄零,半夜三更聽到外邊風吹梧桐葉,也能勾起離別之情,兒女情長,望穿秋水,識盡愁滋味,縱芭蕉不雨也颼颼。

「無語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這是南唐後主李煜的詞句,是在他亡國後過著囚禁生活時,孤寂地躑躅於夜色庭院中,觸景生情,望著落葉梧桐發出的傷心感嘆。

「一聲落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後。」是元人徐再思的《雙調水仙子,夜雨》。

一聲梧葉落地,加重一夜的悽涼,一點雨水滴在芭蕉葉上,增多了一份遊子的鄉愁,夜已三更,仍未入眠,過了三更才夢回江南。

即便豪放如李白,貂裘換酒,天下互來不上船,在秋風乍起的時候,也會慨嘆: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梧桐是作為秋天的象徵出現的。

梧桐一葉落,天下盡知秋。

《花鏡》上說:梧桐能知歲,每枝有十二片葉子,對應一年的十二個月,從下數一葉為一月,樹枝會多生出一片小葉,只要看看小葉的位置,就可以知道當年閏的是哪個月。

遠古時代沒有曆書,人們通過觀察落葉推算時間,看到樹上的葉子落了,便知道秋天來了。

這一首《立秋》中,也提到了梧桐:滿階梧桐月明中。

烏鴉的聒噪聲散去,空留下床前的玉色屏風。躺在床上,枕邊有涼風徐來,知道是秋天了,醒來去找,卻什麼也找不到,只看到一樹梧桐,沐浴子明朗月光中。

春花秋月。說的是一個宜字。春宜賞花,花開繁盛,一花一世界,秋宜看月,秋風素,秋葉涼,才有空曠清簡。

這首詩中「一枕新涼一扇風」是最叫人心生感嘆的句子。「新涼」二字,尤為美好,充滿意境和想像。

立秋有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

那涼是新的,是又一秋重新來過,再往深處走,一候接著一候,有股不由分說的霸氣,讓人無力抵抗,唯有一寸寸涼下去,入骨,入心,就成了寒。

相關焦點

  • 一枕新涼一扇風
    來源:期貨日報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第十三個節氣,立秋帶來的首先是天氣的變化,從這一天開始,氣溫逐漸下降,正如諺語所說「立秋之日涼風至」,「早上立了秋,晚上涼颼颼」。古人對季節的變化向來敏感,眾多的文人墨客也為之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立秋詩」,每次讀來,都能感受到秋天的涼爽。「亂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宋代詩人劉翰的《立秋》一詩對「立秋」的描述形象客觀,立秋之日天氣轉涼,夜間的烏鴉因為涼意鳴叫著散去,只留下玉屏孤獨的立在那裡。夜深人靜之時,枕邊吹來陣陣涼風,如同扇子在扇。
  • 一枕新涼一扇風丨在古詩詞中,看秋風起
    時下立秋、處暑節氣,本版摘選書中部分內容,以饗讀者。 立秋 一枕新涼一扇風 天若有情天亦老!轉眼又是下半年了。 立秋,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也是下半年的第一個節氣。暑去涼來,一年四季,走到了第三個轉折點上。秋天的詩詞,特別多。
  • 立秋讀詩|炎炎暑退,一枕新涼一扇風
    【文藝星青年按】伴著清晨輕柔的細雨,北京的「桑拿」天終於進入尾聲,我們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立秋。立秋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暑去涼來,一年中秋天開始的日子。立秋後雖然一時暑氣難消,有「秋老虎」的餘威,但總的趨勢是天氣逐漸涼爽。古人把立秋當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時刻,很重視這個節氣。有關立秋的的詩句自是不少。
  • 「詩詞鑑賞」一夜新涼是立秋,邂逅最美的立秋詩詞!
    一葉落而知秋!暑去涼來,已到了立秋時節!宋代時,立秋這天,宮內要把栽在盆裡的梧桐移入殿內,等到「立秋」時辰一到,太史官便高聲奏道:「秋來了。」 奏畢,梧桐應聲落下一兩片葉子,以寓報秋之意。立秋宋-劉翰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
  • 立秋時節,遇見最美的立秋詩詞
    《立秋》宋代: 劉翰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秋聲:秋天西風吹得樹木蕭瑟作響的聲音。滿階梧葉:據說在立秋的時節,梧桐的葉子最先凋落。《舟中立秋》清代: 施閏章垂老畏聞秋,年光逐水流。陰雲沉岸草,急雨亂灘舟。時事詩書拙,軍儲嶺海愁。
  • 看看古人筆下的立秋詩詞,夜來一雨將秋至,今晚蟬聲始報秋
    立秋,是農曆24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此日標誌著暑秋交替,自此之後,陽消陰長,夏季將盡。關於立秋有種說法是「一葉知秋」,《夢粱錄》記載,在宋代的立秋這一天,宮中會將梧桐樹植於殿下,等到立秋的時辰一到,太史官便穿禮服、執朝笏高聲奏曰:「秋來。」這時梧桐葉應聲飛落一二片,以報秋意。
  • 立秋已至,和你共盼一枕新涼一扇風
    立秋天地間初候 | 涼風至涼風撲撲拉拉吹過來了,天氣肅殺下來,不再是暑天中的熱浪滾滾了。這個時候我們國家好多地方開始刮偏北風,就帶來涼意了。二候 |白露降白天日照強烈,那晚上的風跟白天的暑氣碰在一起就形成了晝夜的溫差,空氣裡的水蒸氣就在室外的一些植物葉子上凝成了薄薄的晶瑩的露珠。
  • 又是一年秋風起,讀古詩詞,等風,也等你
    原來它就是風啊。大自然裡的風真是神奇,既能吹開春天的花兒朵朵,也能搖落晚秋的葉兒片片。風兒行走在四季裡,春的覺醒,夏的成長,秋的收穫,冬的收藏,一年又一年。春風明媚,夏風悠長,秋風涼爽,冬風料峭,要說俏皮可愛還屬古詩詞裡秋風,它總是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和出其不意。
  • 秋風吹雨過南樓一夜新涼是立秋 今日立秋了
    秋風吹雨過南樓一夜新涼是立秋 今日立秋了時間:2019-08-08 11:4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 秋風吹雨過南樓一夜新涼是立秋 今日立秋了 風初至 侍弄庭前的花朵 晶瑩的水珠滴在荷葉之上 如美人初醒 嬌憨美好的模樣 如這初秋氣候般溫柔 立秋已至 夏熱未退 對你的感情依舊深摯
  • 「立秋三候」到底是什麼意思?古代的「一候」是多少天?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這標誌著孟秋時節正式開始,也意味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在元吳澄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提到,「秋,揪也,物於此而揪斂也」。由此可見,秋天不僅是天氣轉涼的季節,也是萬物收斂聚集的季節,是豐收的季節。
  • 即將立秋了,送上兩首名家詩詞,期盼天涼好個秋
    立秋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雖然秋老虎依然強勢不減,但暑去涼來、月明風清,人們頓時就會覺得神清氣爽,心情也無比舒暢。唐代的白居易曾深情吟誦,「嫋嫋簷樹動,好風西南來」;宋代的劉翰也有詩讚美立秋,「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雲淡風輕、情韻悠長,也令人寧靜恬淡,快樂逍遙。
  • 蔡明喜詩作十首:九城秋雨夜新涼,一樹梧桐泛淺黃
    詩作十首作者:蔡明喜夜遊灕江灕江秋水澄瑩碧,九馬嘶喧兩岸平雲破風來山弄月,一筏燈火萬鷹鳴千裡擒賊(新韻)>萬山徑過去匆匆,一路飛馳向浦東非是潮頭驅使我,蝥賊末路在吳凇解押(新韻)天接長水水接天,一路風塵一路顛忍看圖片成舊地,江南滇緬漏一眠入秋
  • 最好不過是新涼,8首詩詞帶你踏入秋天
    ,葉葉梧桐墜。綠酒初嘗人易醉,一枕小窗濃睡。紫薇朱槿花殘,斜陽卻照闌幹。雙燕欲歸時節,銀屏昨夜微寒。——晏殊《清平樂》最好不過,是在微涼的午後小睡片刻。殘暑已消團扇底,新涼才到短檠前。問愁多在蛩聲裡,寄遠常從雁影邊。流浪浮生渾不覺,知機林外有鳴蟬。——王翰《秋信》最好不過,是最後的蟬鳴,遠去的雁影。
  • 一夜新涼是立秋|再讀冰心
    一夜新涼是立秋沒有秋風吹雨,立秋仍不約而至。曉起,蟬聲聒耳,暑熱卻消了不少。手捧《冰心散文集》,愛不釋手,竟不捨得讀完!讀她譯的泰戈爾的《吉檀迦利》《園丁集》,書中附了她寫的《繁星.春水》。一時被她的才情折服的不行!「牆角的花!你孤芳自賞時天地便小了。」「愛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香花瀰漫,使穿枝拂葉的行人,踏著荊棘,不覺痛苦;有淚可落,也不覺是悲哀。」
  • 「關注」一夜新涼是立秋 貼福貼彩貼秋膘
    秋風吹雨過南樓一夜新涼是立秋炎炎暑退日漸涼買張彩票暖心房貼福貼彩貼秋膘(來源:中國福彩網 http://www.cwl.gov.cn/)(責任編輯:海紅)更多精彩請點擊取之於民 用之於民等人片刻間,刮中刮刮樂「財富傳奇」頭獎100萬元!這裡就是您的愛心匯聚山東福彩2019年籌集公益金39.58億2019年,在各級黨委和政府的親切關懷下,在省民政廳黨組的堅強領導下,在社會各界的支持關心下,山東福彩全年銷量達到135.98億元,籌集公益金39.58億元,繼續保持平穩健康發展。
  • 立秋將至,俗語「公秋把扇丟,母秋熱死牛」,立秋如何分公母?
    作為二十四節氣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節氣,在農村中關於立秋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公秋把扇丟,母秋熱死牛」,立秋節氣相信大家都知道,但是立秋還能分公母很多人是第一次聽說,那麼立秋是如何分公母的呢?
  • 幾樹驚秋,梧桐中的離愁別緒
    「轆轤金井梧桐晚,幾樹驚秋。」(《採桑子》李煜)梧桐作為我國的一種傳統樹種,一直以來便受盡古人的喜愛,其又被稱作碧梧、青玉、庭梧、青桐、桐麻。作為古人眼中的吉祥之樹,《詩經》中便有著「鳳凰鳴矣,於彼高岡。梧桐生矣,於彼朝陽。」這樣一句,就連鳳凰也「非梧桐不止」,其受喜愛的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 今日幾點立秋 2019立秋會下雨嗎?立秋三候是什麼有什麼含義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更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標誌著孟秋時節的正式開始:「秋」就是指暑去涼來。立秋時,北鬥指向西南。從這一天起秋天開始,秋高氣爽,月明風清。此後,氣溫由最熱逐漸下降。  「立秋」帶來的首先是天氣的變化。從這一天開始,天高氣爽,月明風清,氣溫逐漸下降,正如諺語所說:「立秋之日涼風至」,「早上立了秋,晚上涼颼颼」。
  • 廿四節氣 | 小暑:薰風慍解引新涼
    其中,東南風在江南民間被稱為拔草風,天氣乾旱之兆。農諺云:「小暑吹了東南風,四十五日拔草風。」無論是秧苗,還是雜草,在酷日下被烤得焦枯,如被拔。二候,蟋蟀居壁一名蛬,一名蜻蛚,即今之促織也。《禮記》注曰:生土中,此時羽翼稍成,居穴之壁,至七月則遠飛而在野矣,蓋肅殺之氣初生,則在穴感之深,則在野而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