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這部電影,估計很多人都不會知道,我們普普通通的日常生活裡,有多麼驚心動魄的一面。
2019年上映的電影《黑水》(Dark Waters),講述的是一位律師挑戰大企業杜邦公司(DuPont),追蹤杜邦公司生產的一種神秘化學物質的故事。
電影《黑水》海報,該電影於2019年11月22日在美國上映
杜邦是世界上第二大的化學工業公司,這家公司從最早的軍火公司變為化學工業公司,為全球提供尼龍、滌綸、有機玻璃、冷凍劑等產品。
一些好用的日用品,尤其所謂防水防油日用品,都用上了電影裡律師苦苦追蹤的神秘化合物,這些化合物對人體的危害,被一些科學家描述為最毒、「最陰險的汙染物」。
舉個例子。
不粘鍋很多家庭都用過。
不粘鍋的主要塗層是特氟龍(Teflon),這點很多人也知道。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特氟龍只是杜邦公司的一個商標名,材料本身叫聚四氟乙烯(PTFE),它在生產過程中,需要加入全氟辛酸(PFOA,後改名為C8)和全氟辛烷磺酸(PFOS)兩種加工助劑。
PTFE最早是杜邦公司1938年無意中研發出來,在二戰期間被美國政府用在了曼哈頓核計劃裡,後來因為這種超級人工化合物的諸多優點:耐高溫、耐低溫、不粘性、潤滑性、電絕緣性、耐老化性、抗輻射性等,被稱為「塑料王」,從國防領域迅速運用到了石油化工、電器、建築等各種民生領域。
PTFE的特性,來自於PFOA和PFOS中一種特殊的C-F鍵分子結構,超級穩定,一旦被生產出來,將在自然界長久留存,難以降解、難以消滅。
C-F鍵分子結構示意圖。其中C為碳,F為氟。
C-F 鍵(碳-氟鍵),被認為是有機化學造出來的最強單鍵,幾乎無法被破壞。理論上,要使 碳-氟鍵斷裂,需要 1000 攝氏度以上。
因此,含有碳-氟鍵的物質 (即PFAS,全氟/多氟烷基化合物,PFOA和PFOS是其中兩類),成為最難去除的物質,幾乎不可能自然降解,一旦進入環境,就會永遠存在。
含PFAS的常見日用化學品
而且,這種物質,如果進入人體,不僅難以排除,還會阻斷人體細胞之間的正常溝通,導致免疫失效,無法及時識別腫瘤細胞,從而產生致癌效應。
可以說,因為貪圖含有碳-氟鍵超級化合物(PFOA和PFOS等)的便利(防水、防油、不粘),人類將這些化學物質在日常生活裡使用的越廣泛,危害就越大。
電影畫面有力地說明了這類化學品(PFOA和PFOS)的恐怖。
在電影中,農場的牛因為接觸這些化學品而發瘋,內臟和牙齒變色。
電影中主人公目睹由於發瘋而被打死的牛,決定幫助農民
密切接觸這些化學品的人,有的患上癌症,有的生下了畸形的孩子。
電影《黑水》中畸形兒童的照片
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這種化學品,並不單單針對少數人,所有人都深受其害。
電影的劇本,只能說是現實的冰山一角。
是的,這是真實發生的事件。
現實中,據美國疾病控制中心(CDC)的數據,有99.7%的美國人血液中含有PFOA,而有99.9%的人血液中含有PFOS。少量的PFOA與PFOS雖然不至於致命,但只要長期接觸這兩種化學品,就有可能患上惡性的疾病。
美國CDC下屬「有毒物質與疾病登記署」(ATSDR,Agency of Toxic Substances and Disease Registry)2018年發布的報告「Toxicological Profile for Perfluoroalkyls」顯示,PFOS進入人體後,要5.4年才能排出;PFOA停留人體的時間更長,達到8年之久。
這麼大的一件事,從被發現到被重視,最終揭露並採取措施,都離不開一個名叫羅伯特·比洛特(Robert Bilott)的律師。
羅伯特·比洛特在《紐約時報》專欄封面的照片
他被《紐約時報》稱為「杜邦公司的最大噩夢」。
一個律師如何挑戰一家超級商業帝國呢?
01
懸殊的較量
真實的事件和電影中一樣,開始於一名叫威爾伯·坦南特(Wilbur Tennant)的農民,在他兄弟和妻子將養牛場的一部分賣給杜邦公司之後,恐怖的事開始發生。
一開始,坦南特發現,他的牛開始接二連三地死去,這些牛的眼睛變成藍色,精神出現異常,牙齒發黑。前前後後,坦南特失去了100多頭牛。他於是開始懷疑那塊被賣給杜邦公司的地有問題,那裡已經被改造成了垃圾填埋場。
在解剖了自己的牛,以及得知自己患有癌症之後,坦南特一心只想得到真相。
1998年,他找到了老鄉的兒子——工作多年,剛剛成為律所合伙人的羅伯特·比洛特。
電影中的比洛特(右)與坦南特(左)的形象
比洛特一開始沒有答應農民坦南特,畢竟自己的客戶正是杜邦公司等化工公司,律師怎麼能告自己的客戶呢?
更何況,一邊是一個農民,另一邊是富可敵國的大公司,對比懸殊。
但是,由於坦南特是自己的老鄉,比洛特還是留意了這件事,多少想要幫點忙。
在坦南特把自己解剖牛的視頻資料給了比洛特之後,比洛特被眼前的畫面震驚了:他看到的不僅僅是一些被化學汙染致死的牛,更是自己家鄉一個個很可能也在受害的人。
良知使比洛特站在了農民的一邊,他選擇孤身面對強大的杜邦公司,甚至整個產業鏈。為此,他賭上了家庭、事業,甚至生命。
前面提到的《紐約時報》的文章《這個律師成了杜邦公司的最大噩夢》(The Lawyer Who Became DuPont's Worst Nightmare),詳細記錄了案件長達17年(時至今日已有21年)的漫長訴訟過程。
文章中提到,比洛特於1999年夏天在西維吉尼亞州南部地區對杜邦公司提起了聯邦訴訟。很快,杜邦公司的內部律師伯納德·賴利(Bernard Reilly)告訴他,杜邦公司和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EPA)會各找三名獸醫對坦南特的牛進行研究。
兩方的研究結果表明,牛的死亡是由於「營養不良,獸醫護理不足和缺乏對蠅蠅的控制」。
換句話說,就是坦南特不會養牛。
顯然,杜邦公司用自己的影響力做出了這個假結果。
接下來,比洛特受到了各方的壓力,他的朋友不和他說話,他的公司不再繼續支持他的研究,杜邦公司也向他傳遞了不要再查下去的信息。
終於,比洛特偶然在杜邦公司給EPA的信中發現了一個神秘的物質,就是PFOA。這個物質在當時幾乎所有資料上都查不到。可功夫不負有心人,他最終還是找到了,發現它類似於PFOS——3M製造公司在製造蘇格蘭威士忌時使用的皂狀試劑。
他通過找到的蛛絲馬跡拼湊出了一些證據,起訴了杜邦公司。杜邦公司不得不回應,於是給他送來了滿滿一屋子的資料,試圖用這種方式讓比洛特知難而退。
電影畫面中,杜邦公司給比洛特的資料
面對浩如煙海的資料,比洛特仍沒有放棄,他花了幾年的時間研究這些資料,並最終拼出了全部事實。
這些事實揭示出了一場對近乎全人類的投毒。
02
撕開真相
二戰之後,1947年,3M公司發明了PFOA。沒過幾年(1951年),杜邦開始從3M購買PFOA來生產特氟龍,PFOA的用處是防止特氟龍(也就是PTFE)等塗料在生產過程中結塊。
當時,政府並未將PFOA歸類為有害物質,但3M向杜邦公司提出了有關如何處置這類化學物質的建議:焚化或送往化學廢物處理設施進行處理。杜邦自己的規定,則是不要將其倒入河流或下水道中。
但是在之後的幾十年中,為了節約成本,杜邦通過帕克斯堡工廠的排汙管向俄亥俄州河注入了數十萬磅的PFOA粉。與此同時,數十萬人生活在杜邦排放化學物品的河流附近。
通往坦南特家的路
而比洛特發現,其實3M和杜邦公司已經在PFOA上進行秘密醫學研究超過四十年了。
也就是說,他們完全清楚,這將造成什麼樣的危害後果。
1961年,杜邦研究人員就發現,PFOA會增加老鼠和兔子肝臟的大小。一年後,他們在對狗的研究中再一次驗證了這些結果。PFOA獨特的化學結構使得它無法正常代謝與降解。此外,它能夠與血液中的血漿蛋白結合,並通過循環到達人體的每個器官。
1970年代,杜邦發現華盛頓工廠的工廠工人血液中含有高濃度的PFOA。他們當時沒有告訴環保局。十年過去,1981年,3M發現,攝入該物質會導致老鼠的先天性缺陷。3M分享此信息後,杜邦在其特氟隆部門對懷孕員工的孩子進行了檢查,在七個嬰兒中,有兩個患有眼缺陷。
此時的杜邦,仍然沒有公開相關信息。
1991年,杜邦的科學家確定了飲用水中PFOA濃度的內部安全極限:十億分之一。但那一年,杜邦發現有一個地區的水源所含PFOA含量是安全極限數字的三倍。
信息還是沒有公開。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杜邦確實向環保局提供了有關PFOA的志願者健康信息。當比洛特要求提供證據時,杜邦給了他1982年至1992年寫給西維吉尼亞州政府機構的兩封信,這兩封信都引用了內部研究報告,揭示出了PFOA對人類的影響。
實際上,很多員工都因PFOA患了癌症,還有生下畸形嬰兒的案例。
比洛特發現,在90年代,杜邦就已經了解到PFOA會在實驗動物中引起癌性睪丸癌,胰腺癌和肝癌。一項實驗室研究表明,PFOA暴露可能對DNA造成嚴重損害,有一項工作人員的研究則表明,PFOA與前列腺癌直接相關。
而由於使用PFOA生產的產品每年為杜邦帶來10億美元的利潤,很多改進措施都被杜邦公司上層駁回了。
本來比洛特只是為了坦尼特的牛和自己家鄉的人打官司,而到這時,他逐漸意識到,他所做的比這更加重要,也更加危險。
含有PFOA和PFOS的特氟龍不粘鍋早就在全球流行,每一個人都在深受其害。想要對杜邦公司進行致命一擊,迫使它做出改變幾乎難於登天。
在這個過程中,坦南特去世了。而比洛特由於長期忙於此事,與家人關係疏遠,自己也時刻擔心被暗殺或是報復,公司也一度不敢支持他,他空前地無助。
但自從得知有害化學物質正在侵害著世界上的每一個人,他就知道,自己不能放棄。2001年8月,比洛特代表西維吉尼亞州和俄亥俄州的大約70,000人對杜邦提起了集體訴訟,這些人都使用了PFOA汙染的飲用水。
華盛頓州帕克斯堡的化學工廠是杜邦案工業廢物的主要來源
這起訴訟於2004年9月達成和解,集體利益價值超過3億美元。杜邦公司同意獨立的科學小組對受影響水區的研究,並支付7000萬美元,在6個受影響的水區和數十個受影響的私人井中安裝過濾裝置。除此之外,杜邦公司還將支付高達2.35億美元,用於未來醫學監測。
在比洛特的努力下,PFOA和PFOS的危害受到歐美國家的廣泛關注,新聞開始大量介入。
2017年,比洛特代表3500多名原告贏得了6.71億美元的和解金。
2018年,比洛特提議在全國範圍內檢測血液中含有這兩種危險化學品的人。他也對3M、杜邦等多個製造商提起新案件,一直延續至今。
一個律師和一個農民,就這樣撕開了最大投毒案的真相。
然而,這一真相也許傳播開來,但對這兩種危險化學品的監管還遠遠不夠。
03
悲劇仍在繼續
含有碳-氟鍵的物質 (即PFAS)在中國的情況如何?
回顧下一些調查。
「無毒先鋒」發布的科普小冊子《解毒檔案:全氟和多氟化合物(PFAS)——需要被消除的持久性有機汙染物》中,介紹了一些檢測結果:
在中國12個城市的233份人體全血樣本中100%檢測到全氟化合物,主要是PFOS。
在青藏高原湖泊的魚類體內發現了全氟化合物,在59個樣本中,96%含有PFOS。
PFAS已成為渤海地區貝類產品安全的威脅,PFOA在貝類樣品中檢出率最高(98.3%),檢測水平佔PFAS總濃度的87.2%。最高水平的PFA存在於蛤中,其次是貽貝、扇貝、海螺和牡蠣。
無毒先鋒發布的 《解毒檔案:全氟和多氟化合物(PF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