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對99%人類的投毒:永久化學品已經在你我體內

2020-11-25 騰訊網

如果沒有這部電影,估計很多人都不會知道,我們普普通通的日常生活裡,有多麼驚心動魄的一面。

2019年上映的電影《黑水》(Dark Waters),講述的是一位律師挑戰大企業杜邦公司(DuPont),追蹤杜邦公司生產的一種神秘化學物質的故事。

電影《黑水》海報,該電影於2019年11月22日在美國上映

杜邦是世界上第二大的化學工業公司,這家公司從最早的軍火公司變為化學工業公司,為全球提供尼龍、滌綸、有機玻璃、冷凍劑等產品。

一些好用的日用品,尤其所謂防水防油日用品,都用上了電影裡律師苦苦追蹤的神秘化合物,這些化合物對人體的危害,被一些科學家描述為最毒、「最陰險的汙染物」。

舉個例子。

不粘鍋很多家庭都用過。

不粘鍋的主要塗層是特氟龍(Teflon),這點很多人也知道。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特氟龍只是杜邦公司的一個商標名,材料本身叫聚四氟乙烯(PTFE),它在生產過程中,需要加入全氟辛酸(PFOA,後改名為C8)和全氟辛烷磺酸(PFOS)兩種加工助劑。

PTFE最早是杜邦公司1938年無意中研發出來,在二戰期間被美國政府用在了曼哈頓核計劃裡,後來因為這種超級人工化合物的諸多優點:耐高溫、耐低溫、不粘性、潤滑性、電絕緣性、耐老化性、抗輻射性等,被稱為「塑料王」,從國防領域迅速運用到了石油化工、電器、建築等各種民生領域。

PTFE的特性,來自於PFOA和PFOS中一種特殊的C-F鍵分子結構,超級穩定,一旦被生產出來,將在自然界長久留存,難以降解、難以消滅。

C-F鍵分子結構示意圖。其中C為碳,F為氟。

C-F 鍵(碳-氟鍵),被認為是有機化學造出來的最強單鍵,幾乎無法被破壞。理論上,要使 碳-氟鍵斷裂,需要 1000 攝氏度以上。

因此,含有碳-氟鍵的物質 (即PFAS,全氟/多氟烷基化合物,PFOA和PFOS是其中兩類),成為最難去除的物質,幾乎不可能自然降解,一旦進入環境,就會永遠存在。

含PFAS的常見日用化學品

而且,這種物質,如果進入人體,不僅難以排除,還會阻斷人體細胞之間的正常溝通,導致免疫失效,無法及時識別腫瘤細胞,從而產生致癌效應

可以說,因為貪圖含有碳-氟鍵超級化合物(PFOA和PFOS等)的便利(防水、防油、不粘),人類將這些化學物質在日常生活裡使用的越廣泛,危害就越大。

電影畫面有力地說明了這類化學品(PFOA和PFOS)的恐怖。

在電影中,農場的牛因為接觸這些化學品而發瘋,內臟和牙齒變色。

電影中主人公目睹由於發瘋而被打死的牛,決定幫助農民

密切接觸這些化學品的人,有的患上癌症,有的生下了畸形的孩子。

電影《黑水》中畸形兒童的照片

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這種化學品,並不單單針對少數人,所有人都深受其害

電影的劇本,只能說是現實的冰山一角。

是的,這是真實發生的事件。

現實中,據美國疾病控制中心(CDC)的數據,有99.7%的美國人血液中含有PFOA,而有99.9%的人血液中含有PFOS。少量的PFOA與PFOS雖然不至於致命,但只要長期接觸這兩種化學品,就有可能患上惡性的疾病。

美國CDC下屬「有毒物質與疾病登記署」(ATSDR,Agency of Toxic Substances and Disease Registry)2018年發布的報告「Toxicological Profile for Perfluoroalkyls」顯示,PFOS進入人體後,要5.4年才能排出;PFOA停留人體的時間更長,達到8年之久。

這麼大的一件事,從被發現到被重視,最終揭露並採取措施,都離不開一個名叫羅伯特·比洛特(Robert Bilott)的律師。

羅伯特·比洛特在《紐約時報》專欄封面的照片

他被《紐約時報》稱為「杜邦公司的最大噩夢」。

一個律師如何挑戰一家超級商業帝國呢?

01

懸殊的較量

真實的事件和電影中一樣,開始於一名叫威爾伯·坦南特(Wilbur Tennant)的農民,在他兄弟和妻子將養牛場的一部分賣給杜邦公司之後,恐怖的事開始發生。

一開始,坦南特發現,他的牛開始接二連三地死去,這些牛的眼睛變成藍色,精神出現異常,牙齒發黑。前前後後,坦南特失去了100多頭牛。他於是開始懷疑那塊被賣給杜邦公司的地有問題,那裡已經被改造成了垃圾填埋場。

在解剖了自己的牛,以及得知自己患有癌症之後,坦南特一心只想得到真相。

1998年,他找到了老鄉的兒子——工作多年,剛剛成為律所合伙人的羅伯特·比洛特。

電影中的比洛特(右)與坦南特(左)的形象

比洛特一開始沒有答應農民坦南特,畢竟自己的客戶正是杜邦公司等化工公司,律師怎麼能告自己的客戶呢?

更何況,一邊是一個農民,另一邊是富可敵國的大公司,對比懸殊。

但是,由於坦南特是自己的老鄉,比洛特還是留意了這件事,多少想要幫點忙。

在坦南特把自己解剖牛的視頻資料給了比洛特之後,比洛特被眼前的畫面震驚了:他看到的不僅僅是一些被化學汙染致死的牛,更是自己家鄉一個個很可能也在受害的人。

良知使比洛特站在了農民的一邊,他選擇孤身面對強大的杜邦公司,甚至整個產業鏈。為此,他賭上了家庭、事業,甚至生命。

前面提到的《紐約時報》的文章《這個律師成了杜邦公司的最大噩夢》(The Lawyer Who Became DuPont's Worst Nightmare),詳細記錄了案件長達17年(時至今日已有21年)的漫長訴訟過程。

文章中提到,比洛特於1999年夏天在西維吉尼亞州南部地區對杜邦公司提起了聯邦訴訟。很快,杜邦公司的內部律師伯納德·賴利(Bernard Reilly)告訴他,杜邦公司和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EPA)會各找三名獸醫對坦南特的牛進行研究。

兩方的研究結果表明,牛的死亡是由於「營養不良,獸醫護理不足和缺乏對蠅蠅的控制」。

換句話說,就是坦南特不會養牛。

顯然,杜邦公司用自己的影響力做出了這個假結果

接下來,比洛特受到了各方的壓力,他的朋友不和他說話,他的公司不再繼續支持他的研究,杜邦公司也向他傳遞了不要再查下去的信息。

終於,比洛特偶然在杜邦公司給EPA的信中發現了一個神秘的物質,就是PFOA。這個物質在當時幾乎所有資料上都查不到。可功夫不負有心人,他最終還是找到了,發現它類似於PFOS——3M製造公司在製造蘇格蘭威士忌時使用的皂狀試劑。

他通過找到的蛛絲馬跡拼湊出了一些證據,起訴了杜邦公司。杜邦公司不得不回應,於是給他送來了滿滿一屋子的資料,試圖用這種方式讓比洛特知難而退。

電影畫面中,杜邦公司給比洛特的資料

面對浩如煙海的資料,比洛特仍沒有放棄,他花了幾年的時間研究這些資料,並最終拼出了全部事實。

這些事實揭示出了一場對近乎全人類的投毒。

02

撕開真相

二戰之後,1947年,3M公司發明了PFOA。沒過幾年(1951年),杜邦開始從3M購買PFOA來生產特氟龍,PFOA的用處是防止特氟龍(也就是PTFE)等塗料在生產過程中結塊。

當時,政府並未將PFOA歸類為有害物質,但3M向杜邦公司提出了有關如何處置這類化學物質的建議:焚化或送往化學廢物處理設施進行處理。杜邦自己的規定,則是不要將其倒入河流或下水道中。

但是在之後的幾十年中,為了節約成本,杜邦通過帕克斯堡工廠的排汙管向俄亥俄州河注入了數十萬磅的PFOA粉。與此同時,數十萬人生活在杜邦排放化學物品的河流附近。

通往坦南特家的路

而比洛特發現,其實3M和杜邦公司已經在PFOA上進行秘密醫學研究超過四十年了。

也就是說,他們完全清楚,這將造成什麼樣的危害後果。

1961年,杜邦研究人員就發現,PFOA會增加老鼠和兔子肝臟的大小。一年後,他們在對狗的研究中再一次驗證了這些結果。PFOA獨特的化學結構使得它無法正常代謝與降解。此外,它能夠與血液中的血漿蛋白結合,並通過循環到達人體的每個器官。

1970年代,杜邦發現華盛頓工廠的工廠工人血液中含有高濃度的PFOA。他們當時沒有告訴環保局。十年過去,1981年,3M發現,攝入該物質會導致老鼠的先天性缺陷。3M分享此信息後,杜邦在其特氟隆部門對懷孕員工的孩子進行了檢查,在七個嬰兒中,有兩個患有眼缺陷。

此時的杜邦,仍然沒有公開相關信息。

1991年,杜邦的科學家確定了飲用水中PFOA濃度的內部安全極限:十億分之一。但那一年,杜邦發現有一個地區的水源所含PFOA含量是安全極限數字的三倍。

信息還是沒有公開。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杜邦確實向環保局提供了有關PFOA的志願者健康信息。當比洛特要求提供證據時,杜邦給了他1982年至1992年寫給西維吉尼亞州政府機構的兩封信,這兩封信都引用了內部研究報告,揭示出了PFOA對人類的影響。

實際上,很多員工都因PFOA患了癌症,還有生下畸形嬰兒的案例。

比洛特發現,在90年代,杜邦就已經了解到PFOA會在實驗動物中引起癌性睪丸癌,胰腺癌和肝癌。一項實驗室研究表明,PFOA暴露可能對DNA造成嚴重損害,有一項工作人員的研究則表明,PFOA與前列腺癌直接相關。

而由於使用PFOA生產的產品每年為杜邦帶來10億美元的利潤,很多改進措施都被杜邦公司上層駁回了。

本來比洛特只是為了坦尼特的牛和自己家鄉的人打官司,而到這時,他逐漸意識到,他所做的比這更加重要,也更加危險。

含有PFOA和PFOS的特氟龍不粘鍋早就在全球流行,每一個人都在深受其害。想要對杜邦公司進行致命一擊,迫使它做出改變幾乎難於登天。

在這個過程中,坦南特去世了。而比洛特由於長期忙於此事,與家人關係疏遠,自己也時刻擔心被暗殺或是報復,公司也一度不敢支持他,他空前地無助。

但自從得知有害化學物質正在侵害著世界上的每一個人,他就知道,自己不能放棄。2001年8月,比洛特代表西維吉尼亞州和俄亥俄州的大約70,000人對杜邦提起了集體訴訟,這些人都使用了PFOA汙染的飲用水。

華盛頓州帕克斯堡的化學工廠是杜邦案工業廢物的主要來源

這起訴訟於2004年9月達成和解,集體利益價值超過3億美元。杜邦公司同意獨立的科學小組對受影響水區的研究,並支付7000萬美元,在6個受影響的水區和數十個受影響的私人井中安裝過濾裝置。除此之外,杜邦公司還將支付高達2.35億美元,用於未來醫學監測。

在比洛特的努力下,PFOA和PFOS的危害受到歐美國家的廣泛關注,新聞開始大量介入。

2017年,比洛特代表3500多名原告贏得了6.71億美元的和解金。

2018年,比洛特提議在全國範圍內檢測血液中含有這兩種危險化學品的人。他也對3M、杜邦等多個製造商提起新案件,一直延續至今。

一個律師和一個農民,就這樣撕開了最大投毒案的真相。

然而,這一真相也許傳播開來,但對這兩種危險化學品的監管還遠遠不夠。

03

悲劇仍在繼續

含有碳-氟鍵的物質 (即PFAS)在中國的情況如何?

回顧下一些調查。

「無毒先鋒」發布的科普小冊子《解毒檔案:全氟和多氟化合物(PFAS)——需要被消除的持久性有機汙染物》中,介紹了一些檢測結果:

在中國12個城市的233份人體全血樣本中100%檢測到全氟化合物,主要是PFOS。

在青藏高原湖泊的魚類體內發現了全氟化合物,在59個樣本中,96%含有PFOS。

PFAS已成為渤海地區貝類產品安全的威脅,PFOA在貝類樣品中檢出率最高(98.3%),檢測水平佔PFAS總濃度的87.2%。最高水平的PFA存在於蛤中,其次是貽貝、扇貝、海螺和牡蠣。

無毒先鋒發布的 《解毒檔案:全氟和多氟化合物(PFAS)》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氮化硼催化劑能摧毀有毒的永久化學品PFAS
    例如PFAS和GenX等有毒物質被稱為「永久化學品」,因為它們能夠在環境中持續很長時間。 萊斯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強大的新工具,他們說可以幫助中和這種威脅。他們發現了一種新的催化劑,可以在幾個小時內摧毀它們。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質(PFAS)等「永久化學品」的麻煩不僅在於它們會在環境中滯留很長時間,還在於它們的使用範圍有多廣泛。
  • 復旦投毒疑案 毒藥或為N-二甲基亞硝胺
    待下午再次上網追蹤相關報導,竟然看到了不幸的消息,受害人已經於4月15日不治身亡。由於上海警方的努力,案情披露懷疑是一起學友加害的惡性投毒事件,一時間人們紛紛予以譴責,並多次提及當年清華才子朱令的悲慘遭遇。  境遇相似,但是這次肯定不是鉈中毒所致。
  • 永久凍土融化?57000年前生物再現陸地,專家:人類應當警惕
    如果融化的話會給我們人類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呢?這幾年環境的問題日趨嚴重,其中作為氣候臨界點的永久凍土也是被突破了,這些永久凍土是在超低溫的環境下形成的,土壤內部充滿低溫凝結的冰,地球的南北極就有大量的永久凍土,然而現在這些凍土正在不斷的融化加劇中。
  • 危險化學品「笑氣」 怎樣實現善用善治
    經醫生檢查發現其顱內出血,瞳孔已經放大。緊急做完手術後,他向父母坦白了吸食「笑氣」的事實。  「我剛見到他時,他反應遲鈍,理解能力低,視力差到只能看到直視十幾米以內的物品,左右斜視看不到東西。」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南門街道禁毒社工丁辰告訴《法治日報》記者。
  • 曾宣稱永久免費的360瀏覽器推出VIP:一年99.9元
    「我就不明白了,你是安全瀏覽器,這兩項安全功能,不是你應盡的職責範圍以內的事項嗎?沒聽說過其他同樣有此功能的瀏覽器(何況他們還沒有號稱是安全瀏覽器),為此收費啊?」此前,360安全瀏覽器曾宣布永久免費,360沒有付費會員也沒有付費的安全服務,主要依造開放平臺的策略:通過360導航、360搜索和遊戲等平臺級產品與大量的第三方網站、軟體共享流量的方式來維持企業生存。而且,網際網路增值服務與在線廣告,「佔360總收入的99%。」
  • 號稱永久免費的360瀏覽器終於收費了,99.9一年VIP推出
    這幾天,一個曾經宣稱永久免費的瀏覽器推出了VIP會員功能。這就是360安全瀏覽器,99元可以享受VIP6大特權:DoH安全防劫持、智能隱私防護體系、DNT防跟蹤、支持國密SSL協議、專屬反饋渠道、提前試用最新版。
  • 繼衝繩之後,日本首都遭美軍「投毒」,居民體內有害物質超標2倍
    駐日美軍"萬裡投毒"的舉動,遭到了日本民眾的口誅筆伐,衝繩縣當地的民眾組織了大規模的抗議行動。經過駐日美軍、日本政府和衝繩縣當地政府的多方努力,事件的不良影響好不容易被壓制下去,然而最近的一樁「投毒」醜聞,又將駐日美軍推到了風口浪尖之上。
  • 世界上劇毒的化學品有哪些?
    最危險的化學品都是微量要人命的東西,無論是皮膚傷口接觸,還是口鼻吸入都可能造成中毒死亡。其中最令人害怕的還是那些有毒的氣體,因為它瀰漫在空氣中,讓人防不勝防。說起危險的化學品,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氰化物,當然了,氰化物還沒有達到讓人「談氰色變」的程度,而且,氰化物還是工業生產中重要的幫手,只要管理得當,是可以促進生產的。看過《名偵探柯南》的朋友們都應該知道,柯南只要聞一聞死者的嘴,發現有獨特的苦杏仁氣味,就立馬做出判斷:死者死於氰化物中毒。在氰化物這個家族中,毒性較大的有這幾個:氰化鉀、氫氰酸、氰化鈉。
  • 危險化學品「笑氣」怎樣實現善用善治
    經醫生檢查發現其顱內出血,瞳孔已經放大。緊急做完手術後,他向父母坦白了吸食「笑氣」的事實。「我剛見到他時,他反應遲鈍,理解能力低,視力差到只能看到直視十幾米以內的物品,左右斜視看不到東西。」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南門街道禁毒社工丁辰告訴《法治日報》記者。
  • 曾宣稱永久免費 360瀏覽器推出VIP會員功能:一年99.9元
    價格方面,一個月9.9元,首充1.9元/月,12個月總價99.9元,平均8.3元/月。有網友對360安全瀏覽器對部分安全功能收費感到不解:全稱為360安全瀏覽器,目前要把『DNS安全解析』和『禁止跟蹤』從原來的點選免費裡劃了出來,改為單列收費。「我就不明白了,你是安全瀏覽器,這兩項安全功能,不是你應盡的職責範圍以內的事項嗎?
  • 史前生物再現北極,50000年前屍體露出永久凍土,人類應當警惕
    這個問題可能會讓你猝不及防,但短暫的空白之後,你腦子裡可能會閃現出冰天雪地的酷寒,狂風呼嘯,北極熊在海冰上掠食的畫面。但這幅畫面可能已經成為過去,我有點擔心,也許過不了多久,當人們再提到北極的時候,大多數人可能會想到一幅迥然不同的場景——陽光普照的溫暖天氣,淤泥中暴露出來的史前動物屍體,以及看不見的史前病毒和病菌從亙古的時光中復活,令人恐懼地潛入北極無所不在的鹿群和稀疏的村莊。
  • 你還在給狗狗「投毒」?快把這些寵物玩具扔了吧
    但是你知道它們正在散發著毒性嗎?EVA本身屬於無毒無害的,屬於環保材料。但是目前國內很多廠家在使用EVA生產時為了節省成本而選擇一些添加劑,進而可以提升發泡效果,減少EVA使用量,這些添加劑基本上都是有毒的。EVA本身是透明的細小顆粒,製成寵物玩具需要經過發泡,發泡環節中使用的偶氮二甲醯胺(AC)發泡劑,其在高溫條件下分解重組後生成甲醯胺。
  • 日本秋葉原有人投擲劇毒化學品!疫情下出行要小心
    這則新聞播出後嚇壞了不少日本市民:我的公司就在秋葉原附近,好在今天不用去公司上班,在宅工作。聽說這個液體會腐蝕掉骨頭,聽起來就覺得很嚇人……氫氟酸對皮膚有強烈刺激性和腐蝕性,它甚至能滲透到骨頭與血液當中,人攝入1.5g 氫氟酸即可致死。這玩意兒太嚇人了吧。
  • 科學家在永久凍土中發現14300年前動物,非狼非狗,不知是什麼?
    可能有人覺得,歲月就是一把無情的刀,它會將一切生物存在過的痕跡全部抹除,能夠留給我們一些化石供參考,已經不錯了,現在還想著看到實物?這怎麼可能?可事實上,世界就是這麼神奇,往往不可能的事情總是會在不經意間出現。如果要問世界上哪個地方最有可能保存著比較完整的遠古生物遺體,那一定是遠古永久凍土層。地球的平均溫度雖然比較溫和,但並不表示,地球沒有極寒之地。
  • 與室友合作發表論文,發現作者排名比對方低,他嫉恨之下給室友投毒......
    儘管案件已經落下帷幕,但其中的來龍去脈仍令人唏噓不已。是投毒者,也是連續三年院長名單上的好學生事實上,周圍的同學,乃至 Juwan Royal 本人都對 Yukai Yang 的投毒行為感到不理解。一場因為論文排名引起的悲劇近些年,高校學生投毒並不罕見,原因形形色色,五花八門,比如論文的作者排名。
  • 深圳一小區多隻小狗遭惡意投毒死亡,狗主獨家回應網絡質疑
    觀:我們來說說你的狗狗吧,什麼品種,養了多少年了?黃:我家的小狗是京巴犬,可能不是純種的,但是特別地乖也特別可愛,我從我八歲起開始養它,現在已經有13年了。我的微信頭像就是這隻狗狗。它叫做Nicky,是我小時候看電影後給取的。平時有點胖嘟嘟的,腿也是短短的,所以也喜歡叫它小胖狗呀、肥嘟嘟呀,什麼叫法都有。
  • 狗狗投毒事件頻發,遭遇不測如何急救?
    近日寵物投毒事件又開始頻繁出現了, 好多狗主人的心又開始揪了起來, 生怕投毒事件發生在自家小區。 狗狗在服用完雙氧水後讓狗狗起來活動下,多活動以便雙氧水在體內完全代謝
  • 無人機「投毒」的腦洞
    二是不管是豬場出於「臆想」,還是真的有人給豬場投過毒,這件事情的魔幻之處在於,無人機被用來「投毒」是可行的,而且在養豬的市場競爭中居然先行一步。這種密室殺人案就可以用無人機從窗戶飛進去投毒實現。而對恐怖分子來說,一個汽車後備箱就可以容納上百個攜帶 50 克炸藥和 200 克鋼珠的小型無人機。相比較於一輛滿載炸藥的汽車,這種無人機群的殺傷力要厲害很多倍。科技的發展勢必會增加人類個體所能達到的破壞力。而要應對這樣的未來,更強的公共監控、監管可能是必須的。
  • 美軍搭乘航班入境日本,又有兩人確診新冠,專家:堪比投毒殖民地
    美國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就在日本和琉球部署了大批的軍事力量,其中在琉球有超過25000名美軍,美國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藉助於戰勝國之一的地位,而獲得了在日本和琉球的永久駐軍的權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用2顆原子彈暴擊而加速了日本無條件的投降。
  • 小區屢次投毒「藥」狗 怎麼看?
    小區屢次投毒「藥」狗 怎麼看?時間:2019-05-24 16:03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小區內養狗一直是人們的爭論熱點,贊成養狗的人自然認為狗是人類最好的動物朋友,養狗既是一種興趣愛好,又是一種在感情上的陪伴,好處自然是數不勝數;不贊成養狗的人也不能說不喜歡狗,無非是狗確實帶來生活的不便,條件不允許;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因為對狗的管護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