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個關於螞蟻的視頻在網絡上非常火。視頻裡一群螞蟻快速地順時針旋轉,一圈又一圈,沒有一隻敢停下來。而圓圈中間是一堆螞蟻的屍體。
以下為視頻:
(溫馨提示:請在WiFi環境下觀看)
在視頻中,蟻群一圈一圈的機械性旋轉,一直沒有停下來,簡直和吃了炫邁一樣——根本停不下來。好,言歸正傳,視頻中的螞蟻叫做「行軍蟻」,學名為Army Ant。視頻中整個行軍蟻群圍繞一個圓圈不停行走直到精疲力盡死亡的離奇現象叫做「行軍蟻死亡漩渦」。
行軍蟻
死亡漩渦從何而來?
行軍蟻與其他大多數螞蟻不同,它們沒有視力,也沒有固定的巢穴,通常會不停地遊走來尋找食物。行軍蟻內部分工明確,各司其職,領頭的行軍蟻會分泌出一種化學物質叫做「費洛蒙」,後面的螞蟻會用嗅覺追隨這種化學物質來確定行走路線,這種由化學物質構成的複雜溝通系統使行軍蟻能夠集體行動,完成單一個體遠遠無法完成的事情。這種群體協同解決問題的行為被稱為「群體智慧」。生物界中的蜜蜂也是這樣運作的。
雖然這種群體智慧效率極高,但是對行軍蟻來說卻有一個致命的弱點,當領頭的行軍蟻出現問題使信息素相連形成一個死循環的時候,其他行軍蟻並不會發現有什麼問題,仍然按照此路線行動,結果就造成了視頻中看到的情景,一個行軍蟻的群體會在這個圈中一直走下去,直到精闢歷經累死而止。
死亡漩渦的歷史
行軍蟻的死亡漩渦現象或許已經存在幾千年了,第一次觀察到是1936年,螞蟻生物學家T.C. Schneirla 偶然遇到一個由幾百隻行軍蟻組成的小團體,它們不停地圍繞一個圈快速爬行,這一現象持續了一整天,這一天裡還下了一場大雨,但是大雨並沒有打破這個怪圈。到了第二天,大部分螞蟻已經死亡了,但是還有一些倖存者仍然在虛弱地轉著圈,處於瀕死狀態。雖然進化給與了螞蟻成功的生存策略,但是它們仍然有一些致命的缺陷。
行軍蟻的世界
行軍蟻,學名:Army Ant,又稱軍團蟻。行軍蟻喜歡群體生活,一般一個群體就有一二百萬隻,它們屬於遷移類的螞蟻,沒有固定的住所,習慣於在行動中發現獵物。他們每天都在不斷的行軍,發現獵物,吃掉和搬運獵物。
威氏行軍蟻標本,最大的是兵蟻,其餘是工蟻
行軍蟻與其它螞蟻不同之處就是它們會聚集在一起組成侵略小組。侵略小組會在陸地上行走,攻擊獵物。行軍蟻通常是組成一個大軍隊捕獵,它們一遇到獵物便會用顎把獵物撕碎,在附近把獵物吃完,便會到別的地方繼續捕獵,在尋找獵物的同時,體型較大的行軍蟻會站在行軍蟻軍隊的附近保護軍隊。
行軍蟻總是群體生活在一起
南美洲的布氏遊蟻(學名 Eciton burchelli ),可能是我們了解最多的一種行軍蟻。布氏遊蟻沒有固定的家,只在一個地方定居兩三個星期,然後再花兩三個星期遷往下一個地方。布氏遊蟻的臨時「軍營」通常扎在樹幹上,螞蟻們抱成團,把幼蟲和蟻后保護在內。
布氏遊蟻。較大的個體是兵蟻,圖中其恐怖的大牙清晰可見
軍蟻集體捕食獵物的時候,它們出發時排成密集及規則的縱隊,而有些軍蟻採取廣闊的橫隊隊形前進。它們一離開宿營地,就分支再分支,包抄並圍攻獵取對象!它們將獵物撕咬成碎片,以便攜帶,然後再以行軍的隊形前進。主力部隊前進時,前衛線上和兩翼是長著巨顎的兵蟻,中間是工蟻。大軍前進時如洶湧的潮水。有人看見過15米寬的軍蟻隊列,獵物立即會被淹沒掉。行軍蟻的主要天敵是食蟻獸、蟻鳥等生物。
行軍蟻在搬運獵物
行軍蟻主要分布在南美和非洲,一部分也遷移到了北美和亞洲大陸,主要生活在亞馬遜河流域。所有行軍蟻分屬蟻科的三個家族:行軍蟻亞科、雙節行軍蟻亞科和遊蟻亞科。所有行軍蟻都生活在熱帶。行軍蟻和雙節行軍蟻在亞洲、非洲都有,遊蟻則在美洲。它們最喜歡的棲息地是熱帶雨林,食物匱乏的沙漠裡是沒有行軍蟻的。
非洲行軍蟻
南美行軍蟻
大自然的進化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生物物種在進化中也是逐漸往高級發展。雖然進化給予螞蟻一種群體生活的成功策略,但是它也可能給螞蟻保留了一種多餘的病態行為。智慧的人類其實有時候也會這樣,試想一下,你有沒有盲目的從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