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對於當今社會來說仍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藝術作品,畫家們不僅能夠把生活中的景色和人物描繪在畫中,還能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得景色和人物形象變得十分的生活。
說到繪畫那當然是有很悠久的歷史了,從古代的時候就開始出現了繪畫這個藝術,那個時候人們的繪畫水平並不是太高,因此只是簡單的在石頭上進行一些塗鴉,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人們對繪畫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繪畫技術就得到了很大的升華,出現了比較系統的繪畫技巧和類型。
尤其是在唐朝的時候,這個時候的繪畫成就非常的突出,同時也湧現出了很多的畫家。其中有一位就是吳道子。他的繪畫水平非常的高超,一生中繪製了許多的作品,一直在現代還保留著他所畫的畫像作品,被後人稱為「畫聖」。
吳道子在小的時候就失去了自己的父母,因此他的生活非常的貧困,為了能夠滿足自己的基本生活需要,他就和一些民間的畫工和雕刻工匠學習技術,因為他學習非常的刻苦,所以很快就掌握了繪畫和雕刻的技術,在他二十歲的時候就已經很有名氣了。於是當時的皇帝就把他召入宮中擔任宮廷畫師,並且給他改了一個名字為道玄。
因為他成了皇帝的御用畫師,所以在沒有皇帝命令的時候他就不能擅自作畫。這樣對他來說有好處也有壞處,一方面他不再因為生活問題而擔憂了,也不用四處流浪了,可以很好的展示自己的藝術水平,但是另一方面由於不能自由作畫,對他來說也是一種束縛,這樣他沒法按照自己的意願創製畫作。吳道子的性格十分的豪爽,尤其喜歡在喝醉酒的時候創造作品。並且他繪畫的速度非常的迅速,就像一陣旋風一樣,往往都是一氣呵成的。同時由於當時的長安是文化中心,這個地方匯聚了許多著名的文學者和繪畫家,於是吳道子就有機會和他們進行交流,這樣他們可以相互促進,提高彼此的繪畫技術。
其實在吳道子學習繪畫之前,他還學習過書法,曾經跟隨過當時的書法大家張旭學習過,但是他發現自己在這方面並沒有什麼天賦,於是就發憤改學繪畫,並且逐漸的掌握了繪畫的方法。吳道子被召入宮中之後大多時間都是為皇帝作畫,有時候也會跟隨皇帝一起出遊。有一次,他跟隨皇帝一起到洛陽,和皇帝一起會見了大將軍和書法家張旭,當時三個人各自表演了自己的拿手絕技,那位將軍非常擅長舞劍,張旭擅長寫草書,做壁畫,而吳道子也拿出了自己的真本事,奮筆作畫。
當時的一些大臣們都非常的開心,覺得自己能夠有機會看到這三位名人的絕技。還有一次,皇帝忽然想起了嘉陵江這個地方山清水秀,於是就讓吳道子到這個地方去寫生。到了嘉陵江之後,吳道子坐在船上漫遊,感受這個地方的一景一幕,但是他卻並沒有繪製草圖,就回到了長安,回去之後皇帝詢問他繪畫的情況,吳道子回答說:「我並沒有畫下草圖,但是那裡的景色狀況我已經全部記在心裡了。」
於是皇帝就讓他在大殿的牆壁上立刻繪畫,吳道子並沒有把嘉陵江地區景色的表象畫出來,而是把握了那個地方的景色,然後用高度概括的內容把這個地方的景色描繪了出來,皇帝看了之後拍手稱讚,可見吳道子的繪畫技術十分的高超。他不僅擅長畫山水畫,還擅長畫一些動物。他曾經在大殿上畫了五條龍就非常的生龍活現。並且他所創作的許多畫作,都被皇帝保存了下來,一直遺傳到了後來,為後來的繪畫藝術提供了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