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高知家庭的高曉松,父親逝後從不祭奠,遺產全歸後媽

2021-01-08 昱你一起聊時尚

近些年許多深刻題材的電視劇和電影都很受歡迎,有一個叫做"原生家庭"的詞出現在大家面前,這幾年這個詞語經常被大家提起並且討論,許多文章也以這個為題材給許多的人進行心理上的療愈,慢慢地許多人都意識到了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可能是一輩子的。

我們生活中也不乏童年有陰影或者原生家庭不美滿的人,他們小時候受到的傷害可能要用一生來治癒,而在娛樂圈也有一個我們大家熟悉的人,他有著傲人的才華和有趣的靈魂,但是除此之外,他還有不愉快的過往以及不太完美的原生家庭,他就是高曉松。

"娛樂圈才子"的高材生家庭

高曉松1969年出生,祖籍是浙江杭州,但是他的出生地卻是北京清華,這顯赫的出生地就預示了他這一生的不平凡。高曉松曾說過一句話,他說碩士生在他家裡的文化程度就等於是文盲,可能在有些人看來這很誇張,但是這是在高曉松家中確實是如此。

首先,高曉松的外公外婆就很不平凡,高曉松的的外公是深圳大學的創辦人之一,而且還是中科院院士,而他的外婆則是北京航空學院的籌建人之一。舅舅和母親兩個人也是十分優秀,他的舅舅是清華教授,還是個科學家。

說回高曉松的父母,他們二人都是清華教授,他的母親還是著名的建築師,並且師從梁思成。不僅家庭環境如此優越,高曉松從小的生活環境也受到文化的薰陶,因為從小就生活在清華大院,所以他的鄰居們都是泰鬥級別的人物,在各自的領域中的成就頗豐,所以小時候的高曉松經常帶著問題去請教他們。

正是優越的家庭環境,還有從小到大的教育環境,都深深地影響著高曉松,以至於他後來也成為了赫赫有名的一大才子。後來高曉松也考上了清華大學,但是因為種種原因導致了他產生退學的想法,這不僅影響了他人生的後半程,還對他和父親之間的關係產生了不可逆轉的影響。

不美滿的原生家庭

儘管高曉松一直都是外人眼中的"別人家的孩子",他的家庭看起來既完美又美滿,但是真實情況是怎樣只有當事人最有發言權。高曉松現在是一名影響力很大的公眾人物,他經常在一些採訪和節目中提到自己的家庭,尤其是母親,他從來都不吝嗇對母親的讚美,相反他很少當眾提起自己的父親。

這還要從高曉松大三那一年說起,那年的高曉松萌生了退學的想法,高曉松大學讀的是電子工程,但是解除了音樂後他不再想要當一個理工男,他想要詩和浪漫,所以有了想法之後他很快就實施了。不久後他從清華退學,回到家後父親親自下廚炒了幾個菜,可這幾個菜竟成了父親為他做的最後幾個菜。

一頓飯後,高曉松與父親斷絕了父子關係,而父親在他離開家的時候唱起了那首最喜歡的歌。有人說高曉松就這樣與父親斷絕了關係實在是不孝,但是他們不知道,之所以會有這種不孝,是因為從小到大父親都對他的「不愛」。

而父親之所以不愛是覺得高曉松的出生是不吉利的,因為自從有了他,高家就沒有了往日的輝煌,所以高父就不分青紅皂白地認為,這一切都是高曉松的出生造成的。所以高曉松從小就需要面對來自父親的惡意,戰戰兢兢的生活。

高曉松在一次節目中回憶起父親,他說自己從小到大就沒有問過父親一個問題,而兩個人講的話,那麼多年加起來可能都不超過20句。小時候有夥伴到家裡做客,高曉松從來都不敢像其他小朋友那樣留夥伴們在家裡吃飯,因此就有很多人說他不合群,其實不是這樣的,只是因為他受了太多委屈,以至於不敢向父親提出任何要求。

父親節的一篇長文

從大學退學之後,高曉松就走上了音樂道路,他靠著一身的才華寫出了廣為傳唱的《同桌的你》,當時的他寫民謠,靠著這些積攢了些許人氣,但是因為民謠行業在當時偏小眾,所以道路走得十分艱難,最終在這個不景氣的行業裡高曉松沒能走下去,他終是沒能成為自己夢想的歌手。

後來的高曉松當導演、當製片人,但是幾部戲下來都是不溫不火,或許是因為他骨子裡的感性和浪漫註定了他適合詩和遠方,所以他最終成為了一名作家,不管是在自己的節目中還是在其他的脫口秀節目中,高曉松都憑藉著自己的才華收穫了大批粉絲,而大家也都慢慢認識了他有趣的靈魂。

雖然已年過半百,但對過去的傷痛依舊難以忘懷,儘管父親在多年前就已經去世,但是高曉松卻從來都沒有去祭奠過他,在今年的父親節,鮮少在大眾面前提到過父親的高曉松,突然發了一篇長文,裡面記錄了他和父親之間的故事,儘管已經過去這麼多年了,但是通過文字大家仿佛還能看到高曉松當年的滿腔委屈。

文章裡面寫到,因為年少的時候不好好讀書被父親訓斥,罵他不要在家裡混吃等死,於是高曉松就這樣被趕出了家門,父子二人籤了協議,即日起斷絕父子關係。臨走前父親專門給他炒了幾個菜,菜名他已經記不清了,但是當時的難過還是歷歷在目。

就這樣高曉松離開了家,直到父親去世,兩個人的關係都沒有任何緩和,反而越來越僵。在與母親離婚後,父親再婚,等到父親去世,留給他們兄妹二人的只有父親的骨灰盒和他臨死前提出的要求,而父親所有的遺產都悉數留給了他的第二任妻子。這一切都註定會在高曉松的心中留下永久的傷痕。

結語

如今的高曉松有著自己的幸福生活,他的母親和妹妹也在國外過得愜意。他一生中最敬佩的母親給了他許多的創作靈感,那些母親教給他的道理也都讓他寫進了歌裡,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而高曉松在父親節那天寫的文章最後說道:希望他在那邊終於可以享受無人打擾的時光,想必能夠說出這樣話的高曉松如今已經與父親和解,與自己和解,希望高曉松的餘生能夠更加幸福!

相關焦點

  • 「音樂才子」高曉松首談父親:沒拿他一分錢遺產,也從未「祭奠」過他
    6月21日一年一度的父親節,眾多明星紛紛在網上發父親節的話題,都在花式歌頌父愛的偉大,但也有一些人因為自小與父親關係並不友好,以冷靜的態度談及父親,比如高曉松曾自曝自己與父親的關係「比較冷談」,父親節的今天,他首次在網上髮長文談及自己的父親,平淡的言語中滿滿的酸楚,特別在父親節發文悼念天國的父親。
  • 高曉松父親:將兒子趕出家門後斷絕來往,去世後兒子從不祭奠他
    而作為高曉松的父親,高立人屬於標準的高知識分子,卻對兒子高曉松沒有絲毫慈父之心,不但將兒子趕出家門,還與兒子斷絕來往,遺產也全部留給現妻,真的太狠心,難怪他去世後兒子從不祭奠他。【他把兒子趕出家門】高曉松出生於1969年,他的家庭屬於那種高級知識分子,外公和爺爺皆是院士,外婆是博士,父親是教授,媽媽是有名的建築學家。
  • 高曉松從不祭奠父親,遺產全給後媽,父子關係冰冷如同季羨林父子
    書香世家的叛逆少年高曉松的父母皆為清華教授,母親更是建築大師梁思成的弟子,所以從小生活在清華大院的高曉松從小被這種文學氛圍薰陶,一家子知識分子,高曉松自己也說碩士在他家就是文盲,足以見得家庭裡的人物都多麼厲害,但是就這樣應該被人人羨慕的背景,卻也是高曉松痛苦的來源。
  • 高曉松自曝父親去世後從不去祭奠,遺產全給後媽,父子關係冰冷!
    說到高曉松,他似乎有很多頭銜。他是一位出色的音樂製作人,敏銳的語言辯論者,並且是一位有著有趣靈魂的作家。他擁有很高的才能,身後的家庭更加強大,但這給他帶來了什麼影響?
  • 高曉松談再婚父親:他去世後從未祭奠,遺產分文未得
    6月21日(父親節)下午,高曉松在社交媒體上寫了篇長文,講述了自己和父親之間的關係,全文如下:看完後讓人唏噓。誰也不會想到,出身於名門世家的高曉松竟然有著這樣一段塵封的暗傷。1.父親再婚後,交流方面,他跟父親二十多年說過的話不過二十來句,溝通近乎於零;2.見面互動方面,高曉松只在妹妹婚禮以及爺爺奶奶葬禮上見過父親;3.他父親去世後,骨灰歸高曉松、遺產全歸父親後妻;4.此後哪怕是每年的清明節,高曉松和妹妹也沒有去祭奠過。
  • 高曉松的家族逆天,可是為什麼他選擇不祭奠父親,不繼承遺產呢?
    高曉松:「我媽是清華校花,我爸是清華學生會的文藝部長。我爸當年利用工作關係接近了我媽,而我媽又喜歡長得帥的,所以就……」近日,高曉松坦言,父親去世後,自己和妹妹從未祭奠過父親。父子倆20年來說的話不超過20句。自從父親二婚後,他們就幾乎不來往了。
  • 音樂人高曉松首談父親,父親去世後從未祭奠,其遺產全部給了後妻
    6月21日下午,高曉松在自己的社交動態上分享了一段長文,他以敘事的形式在父親節這一天,講述了自己和父親之前的關係。並曬出了父親的兩張舊照,一張是黑白的一張是彩色的。照片中高曉松的父親五官稜角分明,十分帥氣。
  • 高曉松從未祭奠父親,遺產全給繼母,父子關係冰冷如季羨林父子
    所以大多數的家庭都是這樣一個相互的關係,可是也有個例。高曉松的家庭是非常不和諧的。雖然如今的他事業有成,也有了孩子,但是原生家庭對他的影響一直都存在,他自己也坦言,自己年少時的叛逆和家庭的扭曲有很大關係。書香門第高曉松出生於一個書香世家,加上七大姑八大姨,一家子都是非常優秀的人才,不僅名校畢業,還為國家的發展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 高曉松與父親的恩怨情結,原生家庭的痛,要用一生去治癒
    幸運的人,原生家庭治癒一生;不幸的人,一生都用來治癒原生家庭。」因為原生家庭的不幸,有的人成年後為了擺脫原生家庭的束縛,常常陷入自我厭惡,甚至導致整個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改變而影響一生……011988年高曉松考入了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但後來退學,進入了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研究生預備班學習。
  • 高曉松首次髮長文悼念父親,坦言父子關係冷漠至今未到過父親墓前
    6月21日一年一度的父親節,眾多明星紛紛在網上發父親節的話題,都在花式歌頌父愛的偉大,但也有一些人因為自小與父親關係並不友好,以冷靜的態度談及父親,比如高曉松曾自曝自己與父親的關係「比較冷談」,父親節的今天,他首次在網上髮長文談及自己的父親,平淡的言語中滿滿的酸楚,特別在父親節發文悼念天國的父親
  • 高曉松直播翻車沉默以對:生活多的是對當下的認領與苟且
    高曉松(右)和妹妹高曉江1969年,高曉松出生於北京清華園的一個高知家庭,他還有個妹妹叫高曉江,現居德國。對於父母的婚姻,高曉松曾透露:「我媽是清華校花,我爸是清華學生會的文藝部長。我爸當年利用工作關係接近了我媽,而我媽又喜歡長得帥的,所以就……」他對媽媽張克群永遠不吝溢美之詞,說他媽媽讀書畫畫、考察古建,才氣與美貌均頗有林徽因之風。
  • 高曉松家庭名人扎堆,只有他的外婆才是真正的名門望族
    >他的父親、母親、舅舅皆是清華大學裡享有盛名的教授。 高曉松的母親張克群出生於德國柏林,自小所接受便是良好而優渥的西方教育,1948年開始在清華大學附屬小學學習,也是在這個時候張克群徹底開啟了自己對於知識的求學之路,並且一路無法自拔。
  • 高曉松說碩士在他就家是文盲,看完他家庭背景後,網友竟無法反駁
    提起高曉松大家都知道,他憑藉著自己學富五車的知識儲備,和風趣幽默的主持風格成為內地脫口秀第一人,他所講的從歷史人文到娛樂八卦每個領域都講得非常好。不過「網癮少年」們肯定都知道高曉松是自拍界的泥石流,無濾鏡無美顏怎麼臉大怎麼拍,真正的詮釋了「有顏任性」這四個大字,果然是不靠臉靠才華。高曉松1969年出生於北京的一個高級知識分子家庭裡,1988年考入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而他在大三那年,自動在學校裡退了學,和老狼一起背著吉他開始了他的音樂之路。留下了像《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鋪的兄弟》等等膾炙人口的經典。
  • 高曉松家世到底有多顯赫 高曉松家親屬關係圖父母職業學歷介紹
    高曉松的才華是毋庸置疑的,而能夠培養出高曉松這樣知識分子的家庭,可想而知的有多麼的顯赫。高曉松的家族親人全員學霸,據說碩士是人家家族最低的學位,合著高曉松家裡面的人普遍學位都是在碩士以上啊,這也太厲害了吧,首先就從高曉松的父親開始說起,他的父親高立人是清華大學教授,而高曉松的母親張克群同樣畢業於清華大學,師從梁思成,是中國著名名建築學家和建築教育家。
  • 高曉松為什麼頻頻發表貶低中國人中國文化的言論?
    高曉松就是這樣的人,他是出生在塔尖上的人。很多人初識高曉松時,他還是那個留著披肩長發的文藝青年:他從戀戀風塵裡走來,有多少人在開滿憂傷的山崗上等候青春散場時與他相遇,同桌的你,睡在上鋪的兄弟…………多少人關於青春的美麗疼痛,都是被高曉松的音樂從畢業時一直保鮮到中年發福,甚至更久。
  • 高曉松發文談父親,惹網友一片唏噓,父愛缺位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說起高曉松,人們最先想到的是他淵博的學識和不俗的口才。他不但富有音樂才華,還在多檔節目中侃侃而談、展露風採,是當之無愧的「娛樂圈才子」。可誰又能想到,如此自信、灑脫的高曉松,卻也有一件人生憾事,那就是無法修補的父子關係。在剛剛過去的父親節,高曉松發表了一篇回憶父親的文章,篇幅不長,卻引發了網友熱議。
  • 名人扎堆的家族,難怪高曉松如此出色,外公外婆才是高知識分子
    一個家庭的影響是很重要的,家庭的氛圍對後人有著極大的影響,為什麼很多高知識分子的家庭養育出來的孩子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家裡面都是優秀的人,孩子也會有樣學樣,而娛樂圈就有怎麼一個人,家裡知識分子一個比一個強。高曉松是圈裡非常有名的音樂人,主持人和導演,高曉松有著很多頭銜,沒人敢反駁高曉松的優秀,是公認的全能藝術家。
  • 高曉松是清華的學生,卻還說是家裡學歷最低的人,這是為何?
    高曉松是著名的音樂人,也是有名的才子。關於他的家族傳聞,相信大家都略有耳聞。高曉松是在清華園裡長大,曾經在北京四中的實驗班就讀。而北京四中是全國知名的重點中學,一本升學率在90%以上,每年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非常的多,有些年份甚至超過100人。
  • 高曉松說:碩士在我們家基本等同於文盲,仔細一查,不是開玩笑
    前言家風是一個家庭的精神內核,家訓、家規和家教至關重要。從出生開始,人類的行為舉止均來自於對父母、兄弟姐妹等社會環境的學習。優秀的父母及家庭環境,就是給孩子最好的成長。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堂課,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為子三遷的孟母、精忠報國、忍痛刺字的嶽母,家徒四壁教子畫荻等一個個經典育兒故事無不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 高曉松談馬雲唱歌 高曉松家親屬關係圖背景顯赫
    高曉松談馬雲唱歌11月30日的2019中國人力資本國際管理論壇上,高曉松表示自己曾為馬雲和王菲創作歌曲。馬雲不解為何王菲聲音比自己大,高曉松回答他:你倆聲音其實一樣大,但王菲的聲音更有感染力,這是老天爺賞飯吃,就和你演講、看人能力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