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癌症後為啥變瘦?癌症的引發因素有啥?這些癌症知識應該掌握

2021-01-08 波波醫生說健康

很多癌症病人到了中晚期,身體都會變得很消瘦,癌症病人為什麼會瘦?癌症有哪些特點?又該如何預防癌症呢?掌握癌症的相關知識,儘可能預防癌症的發生,提高生活的質量。跟隨波波醫生一起來學習一下癌症!

癌症患者為什麼消瘦?主要是能量攝入和消耗不平衡,消耗遠大於攝入而導致的。

1、癌細胞本身的特點

生理學研究表明,癌細胞對營養物質需求很大,其生長、增殖均需要大量的能量。而且癌細胞對營養物質的吸收能力明顯強於正常組織細胞,癌症患者攝入的營養物質大部分被癌症組織吸收,用於維持其生長和轉移等生物活動,被正常組織吸收的營養物質明顯減少。再加上癌症患者本身的消化功能明顯下降,食慾明顯減退,食物攝入明顯減少。

2、外部因素的影響

化療、放療等抗腫瘤治療方法會產生噁心、嘔吐、腹瀉等消化道副反應,會明顯減少患者的食物攝入。

此外,癌症患者的心理狀況一般都較差,而情緒的不良狀況又會對食慾產生巨大影響,會發生食慾不佳、厭食、挑食。

因此,癌症患者對營養能量的需求明顯大於正常人,但營養攝入卻明顯減少,再加上攝入的大部分營養物質被癌組織吸收,導致患者能量消耗遠大於攝入,體內脂肪、蛋白質組織被消耗以供給能量,最終使患者越來越消瘦。

其次,要知道得了癌症一般多久後就會慢慢瘦,就要了解癌症的發展過程。

癌症的發展主要為七個過程:

第一階段:乏力

是指人體總體能量不能足以應付各種工作,如排毒、消化、修復、工作等,表現為渾身無力、容易腰酸背痛、食慾下降、上火、痤瘡等。

第二階段:血毒症

是指人體在乏力階段,沒有被清除的有毒物質,開始滲透到人體的血液、淋巴系統和其他組織中,這時人體必定會發動比乏力階段更激烈的動作,來清除體內的毒素,症狀表現為感冒、發燒。

第三階段:過敏

是指人體啟動保護機能,並加快體內活動以排掉毒素的狀態。過敏是人體提醒要採取行動的一種方式,症狀表現為腹瀉、尿頻、尿急、皮膚病、身體敏感度上升,如頭暈、頭痛、糖尿病、肥胖和消瘦、噁心、嘔吐,還有鼻子發癢、鼻炎、情緒過敏等。

第四階段:發炎

發炎時,體內的毒素通常集中在一個特定的器官區域裡,以便被身體大規模地清除出去。由於不斷受到這些有毒物質的刺激,這個區域開始發炎。可悲的是,人們往往不採取積極行動,找出病因,而是依靠藥物來抑制疼痛。藥物只能暫時壓住病情,如果不找出病症,疾病會進入第五個階段。

第五階段:潰瘍

是指人體某部位遭受長期的折磨之後,許多細胞和組織被破壞,症狀表現為突然感到劇痛,因為有神經暴露在外。

第六階段:結硬

是指危害人體健康的毒素被包裹在一塊組織內硬化後形成囊。結疤是硬化的一種形式,是組織變硬或填補由於潰瘍等原因而受損的組織,症狀表現可以摸到硬塊組織。

第七階段:癌變

這是病情惡化的最後階段,是人體在結硬階段以前,所有不好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仍然繼續下去所造成的結果。

現在,大家應該知道得了癌症一般多久後就會慢慢瘦

對於癌症患者,什麼時候出現消瘦其實並沒有標準的,它是多種因素決定的。

主要是三個方面:

1、發病部位不同,會明顯影響消瘦的速度。

對於不同部位的癌症,影響消瘦的速度是完全不同的,一般來說,發生在消化道的癌症,患者消瘦的速度更快。

相反,一些消化道外的癌症患者,往往消瘦速度比較慢,比如甲狀腺癌。

甲狀腺癌可以說是最溫和的癌症,它一般不會影響患者的進食慾望,也不會影響患者消化道對於營養物質的吸收,同時由於它惡性程度一般比較低,所消耗的能量相對也比較少。

而且,甲狀腺癌往往治療後都能夠有非常好的效果,如果病情得到控制,很多甲狀腺癌患者看著就像正常人一樣,能夠正常補充各類營養物質。

所以只要營養能夠跟得上,甲狀腺癌患者可能10年,20年都不會出現消瘦的表現。

2、癌症惡性程度的不同,也會影響消瘦的速度。

惡性程度對於患者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一般來說,惡性程度越高的癌症患者,其消瘦的速度越快。

比如胰腺癌,它就屬於惡性程度非常高的癌症,被大家稱之為癌中之王。

由於腫瘤惡性程度非常高,腫瘤細胞對於我們人體營養物質和能量的消耗非常大;與此同時,癌細胞還會導致患者的食慾出現比較明顯的下降,在消耗增加、進食減少的雙重影響下,患者消瘦的速度往往是非常快的。

所以我們往往可以看到,胰腺癌患者生存期都非常的短,很多患者在發現之後幾個月之後就去世了,而且去世之前往往也是非常消瘦的。

3、患者治療因素,同樣影響患者消瘦的速度。

治療方法的不同,治療效果的不同,同樣會影響癌症患者的消瘦速度。

比如正在進行化學治療的癌症患者,由於化療藥物的影響,患者常常會出現噁心、嘔吐、食欲不振、食不知味、不思飲食,所以會導致營養攝入的嚴重不足,從而出現快速消瘦的改變。

又比如靶向治療過程中,靶向藥物同樣可能引起患者厭食,從而導致明顯消瘦。而如果患者處於治療後病情平穩的時期,那麼很可能食慾變好,從而使得身體的營養得到補充,這個時候,患者很可能體重會逐漸增加。

癌症相關危險因素與三級預防措施

一、一級預防(病因預防)

1、控煙戒酒:

吸菸和飲酒能夠對絕大多數癌症的發生產生促進作用。包括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腸道癌,乳腺癌,卵巢癌等。

菸草對於人的身體來講是百害而無一利,有研究顯示約1/9的癌症患者的發病與抽菸有關,其中又屬肺癌與抽菸的關係最為密切。大多數人有這樣一個誤區,認為如果自己並不抽菸,也沒有接觸二手菸的機會,就已經遠離了這一危險因素。其實不然,我們日常一日三餐做飯時所接觸到的油煙也是一個重要的暴露途徑,日常的防護措施包括開抽油煙機,戴上口罩等。

前些年突然風靡一種關於飲酒的新的說法,認為已經有研究表明少量飲酒對身體有益。但是近些年的最新的研究表明,飲酒並沒有一個安全的閾值,也就是說只要你開始飲酒,就會對身體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這些影響包括癌症的發生。爭議的研究結果告訴我們,應該儘可能少喝甚至不喝酒。

2、室內室外環境如何預防:

由於工業的發展和汽車的日益增多,大氣中所包含的物理化學生物有害物質遠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多。而室內環境雖然相對來講更為安全一些,但由於空氣的流通,室內環境中也不可避免地會有這些有害物質。對於室外環境的有害物質,最為有效的預防措施就是佩戴口罩,而針對室內環境的有害物質,可以定時地做家庭清掃,購買空氣淨化器等。

3、膳食平衡與飲食習慣:

飲食因素與多種癌症都具有相關關係,包括口腔癌,食管癌,胃癌,肝癌,結直腸癌等。

長期高鹽高脂、低膳食纖維,以肉、蛋、高脂肪食物為主,不吃粗糧,米麵過於精細,蔬菜水果等富含纖維素的食物攝入過少,不愛喝白開水,每日的飲水嚴重不足,這些都是不良的飲食模式。

營養學家較為推崇的一種膳食平衡的飲食模式是地中海膳食模式,地中海膳食中以橄欖油為主,這種油脂能夠保護心血管功能,還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的作用。地中海膳食中的優質蛋白質的攝入比例更大,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入也比一般的膳食模式更多,這些優質蛋白質和不飽和脂肪酸主要來源於魚類和豆類。地中海膳食中的蔬菜、水果、薯類的攝入也更多。我們可以參照地中海膳食來調整我們的飲食模式。

身體健康不只與你所吃的食物本身有關,還與你吃食物的方式有關。

食慾好的人往往吃飯快,過快的飲食導致胃內的飽中樞還沒有將信號傳達到下丘腦,讓機體不能夠及時地意識到自己已經攝入到足夠的食物,長此以往,這一類人群出現超重和肥胖的可能性就會更大,而肥胖又與多種癌症有關。另外有部分人群喜歡吃滾燙的食物,溫度過高的食物攝入過程中會損傷我們的食道黏膜,這就與食管癌有很大的關係。我國有部分地區有醃製、燻制食物的風俗習慣,食物在醃製過程中會生成亞硝酸鹽,燻制的過程中會生成苯並芘,這些物質與肝癌的發生具有很強的相關關係。另外如果不小心攝入黴變的食物,如花生、玉米等,這裡面所含有的黃麴黴素與肝癌的發生也具有很強的相關關係。

黴變的玉米,含有大量的黃麴黴素

因此在日常的飲食中應該逐漸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包括細嚼慢咽;將食物冷卻後再攝入;仔細挑選食材,儘量選擇新鮮的食物;若是沒有辦法直接戒掉醃製燻制的食物,至少應該做到控制攝入的頻率。

4、紫外線的預防:

雖然太陽光是生物生存所需的,但是太陽光裡面也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比如紫外線就與皮膚癌相關。對於紫外線的防控,採取物理措施就足夠了,最為方便的方法就是太陽傘。

5、工業工作場所的預防:

若是細究,許多職業都會帶來職業相關疾病,包括醫院的放射科,礦工產業,建築行業,化工廠等。這些職業相關疾病可能從肩頸疼痛到癌症都包含在內。但是人的生存離不開工作,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要認真的參與到工作單位組織的健康教育和預防措施的培訓中,包括穿戴防護服,防護帽,防護口罩,防護手套,護目鏡等。可能會有人覺得這些流程有些繁瑣複雜,但其實方不方便是次要的,身體健康才是應該放在首位的東西。

6、生物因素的預防:

許多人不知道寄生蟲與癌症的發生也有相關關係,例如肝吸蟲與肝癌。防控寄生蟲感染最主要的措施就是做到生熟分離,比如切菜時,生食熟食,蔬菜肉類都應該分兩個砧板和兩副刀具,冰箱內不同層,放蔬菜還是肉類都應該進行嚴格的管控,做飯的人也要注意手部衛生,切完肉類之後要及時清洗。

此外黃麴黴素、黴菌、人乳頭瘤病毒、幽門螺桿菌、B肝病毒等生物因素均與癌症的發生有關。可以通過挑選食材,管控食物的來源,注意個人環境衛生,避免不必要的輸血,注射疫苗等途徑加以預防控制。

7、運動與心態和睡眠:

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對機體健康有相當大的危害。適當運動對機體健康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每周三次,每次半個小時以上的中等強度的運動就能夠較為有效地增強體質,維持機體的健康。能否做到,能否堅持下去,能夠堅持多久時間要看個人,或者其他人員的監督情況。鼓勵大家為自己制定一個計劃表,並且儘可能完整地完成它。

良好的心情狀態,充足的睡眠也是很重要的,這些對於提高免疫力,增強免疫系統的功能,也有相當重要的作用。上文已經說過,免疫系統在抵抗癌症的發展進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想要增強你的免疫系統,讓它時時刻刻檢測機體狀況,需要長期不間斷地堅持良好的習慣,包括上述所有的預防措施。

二、二級預防(三早預防)

癌症早期常常不會表現出症狀,許多病人發展到癌症的中晚期才表現出症狀而去就醫,但這個時候的治療投入與治療效果之間不成比例,給病人和家庭所帶來的心理壓力以及經濟壓力也非常大。若是能夠早期發現進行診斷並加入治療,可能會改變癌症病人的發病進程。

對於社會人群自身來說,早期發現的方式主要是通過定期體檢,而對於政府來說,早期發現的方式主要是通過篩查,但由於政府的人力物力財力有限,所以篩查的人群範圍是高危人群,高危人群是指具有某種危險性高的特徵的人群的組合,癌症的高危人群包括具有家族遺傳特徵的人群,有長期抽菸飲酒習慣的人群,飲食習慣高危的人群,從事相關危險職業的人群等。針對這些人群進行篩查,若是篩查到已經具有癌症指證的群體,則進行進一步的診斷,確診之後步入治療。篩查後尚未得癌症的人群則進行健康教育,普及癌症相關的知識,改變他們的高危危險因素,減少危險行為,潛移默化地轉變為對健康有益的生活和行為習慣。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了癌症的10個早期徵兆:

1、身體出現硬結或腫塊;2、食道有異物感;3、持續性消化不良;4、乾咳或痰中帶血;5、原因不明的大便帶血;6、無痛性血尿;7、不規則陰道出血;8、久治不愈的潰瘍;9、原因不明的體重減輕;10、低熱。所以如果各位朋友有上述相關徵兆,一定要足夠重視,儘早去醫院檢查,明確診斷後,儘早治療。

三、三級預防(臨床預防)

三級預防是針對已經患有癌症的病人,經過一系列的相關臨床治療措施和隨之進行的康復治療。

若是已經確診患有癌症,那就要調整心態,積極地配合醫生做出的相關化療或者放療的治療措施,這個過程中病人的心理壓力和恐懼會隨之而來,此時就十分需要身邊的家人親戚朋友的支持與關心照顧。臨床治療之後要採取相應的康復措施,減少併發症的發生,降低致殘率,提高生存率和生存質量,儘可能地提高往後的生命質量。對癌症病人應該進行各種心理生理的關懷照顧與支持,若是條件允許,應該有相應的醫生上門進行定期的檢查和隨訪,了解病人的病情和相應治療措施的效果以及目前的生活狀況,然後針對每個病人的不同情況作出適宜的指導,從而改善他們現狀。

癌症病人的第三級的預防需要統合個人,家庭,社會,政府多方面的力量,對他們進行包括生理心理和社會等多方面的照顧與支持。

隨著科技的發展,疫苗的研發,醫療行業也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癌症的預防方法和治療方法也在一步步地更新。例如B肝疫苗的普遍接種,使得B肝的患病率顯著下降,進而使因B肝而形成的肝癌的發生顯著下降,宮頸癌疫苗的研發也已經進入成熟階段並逐步有更大範圍的人群接種。所以說要擁有信心,終有一天癌症會被人類攻克。在暫時還沒有攻克的當下,應該積極配合治療,逐漸調整心態,建立信心,畢竟良好的心態才是抵抗疾病最好的方法。

最後,祝你身體健康、遠離疾病!

如果有更多問題,還請到正規醫院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

相關焦點

  • 得了癌症後,1人傳染全家?預防癌症上身,飲食牢記5點
    癌症出現之後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因此平時應該通過合理的方式來降低癌症患病率,只有不受到癌症影響,人的壽命才可以延長。很多人就是因為癌症入侵身體沒有合理控制,這些惡化程度較高的癌症就會威脅健康,導致人的壽命縮短。另外,很多人還認為癌症會出現傳染這種情況,家裡人有一人出現癌症,全家人都會被傳染。這種說法是有依據的嗎?
  • 初期癌症一般會瘦多少 怎樣預防癌症
    大家都知道癌症是很可怕的疾病,而且,目前來說,癌症的治療難度還是很大的。一般得了癌症,患者都會消瘦。那麼,初期癌症一般會瘦多少?癌症為什麼會導致消瘦?我們應該什麼預防?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初期癌症一般會瘦多少突然消瘦是癌症早期很重要的一個信號。癌症是一種消耗性的疾病,它的癌細胞在生長的時候需要的能量要多於正常的組織。
  • 癌症不會傳染,但會轉移,確診癌症後,如何避免癌症二次轉移?
    許多癌症病人在患病初期,得到有效的治療後,會康復,但是癌症可怕就可怕在它會發生二次轉移,雖說癌症不會傳染,但是會二次轉移,有很多人都是在癌症復發後二次轉移中失去了寶貴的生命。那麼在確診癌症之後,要如何避免二次轉移呢,下面給大家來說一說。
  • 小心癌症會「傳染」?提醒:4種病原體,可能會成為癌症的突破口
    怎麼你們家族有好幾個人得了這種癌症,怎麼你們夫妻能得一種癌症?難道「癌症」也是一種會傳染的疾病嗎?對很多人來說,提到癌症或許對它本身不夠了解,但一定知道癌症是一種致死性、難治療、需要巨額治療花費的惡性病。
  • 癌症的早期症狀 這些症狀警惕成為癌症
    其實癌症在早起完全是可以進行預防治療的,但是有大部分的人根本沒有察覺到這些變化,有很多疾病也是可以治癒的,也是因為沒有及時的進行治療最後成為了癌症,那麼有哪些症狀會引起癌症呢?快跟小編一起去看一下吧,有這些症狀千萬要小心。
  • 貓的癌症: 你應該知道的關於貓癌的知識
    ,你應該在下午把他留在室內,以防止貓的皮膚癌。有幾個原因。隨著貓的年齡增長,免疫系統不像以前那麼強大。人們認為免疫系統有助於擺脫已發生突變的細胞。免疫系統減弱可能會使更多這些突變細胞逃逸,可能導致癌症。 另一個想法是,一隻年長的貓在環境中接觸過更多的致癌物質或致癌化學物質。多年來的影響是累積的,隨著貓變老,可能導致癌症。 某些病毒,如貓白血病病毒,與貓淋巴瘤有關。
  • 癌症會傳染?哪些癌症能做到傳染身邊人?一文說清楚
    癌症的發病率不斷增加,人們也開始發現那些癌症患者有一些會出現家庭聚集性,或者在一個群體中比較常見。這些家庭中出現的夫妻共同患癌,母女共同患癌等因素難道是癌症會傳染嗎?如果癌症會傳染,那接觸癌症患者會不會也引發癌症?一文說清楚。
  • @所有人,江蘇首次發布癌症防控「核心知識」
    江蘇首次發布癌症防控「核心知識」  在會上,江蘇癌症防控「核心知識」首次發布。據江蘇省腫瘤醫院鮑軍院長介紹,該「核心知識」有4個篇章40條,體現了江蘇特色,與其他的「科普作品」比起來,江蘇發布的「核心知識」更接地氣,更強調癌症患者的「康復」。  「核心知識」告訴大家,癌症是可以預防的。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三分之一的癌症完全可以預防;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通過早期發現得到根治;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運用現有的醫療措施延長生命、減輕痛苦、改善生活質量。
  • 為什麼會得癌症?醫生:這5個因素,或許是癌症的幕後推手
    為什麼會得癌症?對於不了解醫療知識的人來說,那原因可就太多了,報應、因果循環、作孽、運氣不好,這些詞你都可能會聽到,但就是沒有專業、靠譜的內容。  其實對很多人來說就是如此,只要自己不了解的事情,就會用封建迷信解釋。  然而,科學界就真的對癌症有研究、明確患癌的因素嗎?
  • 一家五兄弟,竟然有四個得了胃癌!癌症也會傳染?
    一家五兄弟,竟然有四個得了胃癌!這癌症也會遺傳?這不是電視劇,而是真實發生在我們身邊。五兄弟是江西人,老三王富生75歲,今年確診了胃癌,之後老五也確診胃癌,此前老大、老二都因胃癌去世。難道癌症真的會傳染?為什麼四兄弟相繼患癌?帶著這個疑問,快醫君來為大家揭開謎團併科普一些關於胃癌的知識。癌症會傳染嗎?
  • 病毒感染也會引起癌症?這3種癌症,希望你格外提防
    在預防癌症的時候方法要合理,除了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還應該注意抵抗力的提高,因為身體免疫能力下降,某些病毒可能會入侵身體,進而引發不良症狀,如果可以讓免疫系統發揮功能,通過對抗外來病原體的入侵達到預防疾病的效果,身體才能保持良好狀態。很多人說癌症的入侵跟病毒是有關係的,這種情況存在嗎?
  • 警告:得了這5種癌症,可能「遺傳」給下一代
    為啥癌症會在家族中扎堆出現?  這些在家庭中扎堆出現的癌症  常被稱為「家族癌」或「夫妻癌」     LA Mucci、JB Hjelmborg等科學家  曾在醫學期刊《JAMA》中指出  「約1/3的癌症是由基因遺傳因素引起的」
  • 哈爾濱忠山中醫醫院 小心 「不是癌症的癌症」!
    說到癌症,大多數人都會談癌色變,因為癌症5年生存率極低,得了癌症幾乎等於判了「死刑」。但你是否知道有一種病叫特發性肺纖維化(IPF)?這種肺部疾病的生存率比大多數癌症還低,患病後急性發作可能只有三四個月的生存期。
  • 癌症也是傳染病?闢謠:不要擔心身邊的人,癌症一般不會傳染
    什麼,那誰誰得了癌症?那我們可要離遠點,別再傳染給我們了! 什麼,他們一家幾代好幾個人都有一種癌症?我就說癌症會傳染吧!
  • 癌症究竟會不會傳染?哪幾種癌症可能會人傳人?如何預防?
    人人談癌色變,一旦得了癌症,患者的身體和身心都要遭受非常大的痛苦與折磨,對一個家庭來說,相當於一場災難。由於大家對癌症的這種害怕心理,甚至會認為癌症會遺傳,可能也聽說過一個家庭中有多人患癌的案例,如果身邊有癌症患者,可能還會刻意遠離,擔心自己會被傳染。
  • 癌症會傳染?怎麼可能!
    癌症是威脅國民健康的最大隱患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癌症是威脅國民健康的最大隱患,也是政府極為關注的問題。早在2012年瀋陽一家三口患肺癌的新聞報導出來後,大家就擔憂「癌症會傳染嗎?」近半年來,不斷有人傳言「國外知名期刊有數據顯示癌症可能傳染」,引發了網上一波波的討論熱潮。
  • 頭上長包是癌症前兆嗎 癌症預防關鍵這幾點
    其實這很可能是癌症的徵兆。雖然癌症是每個人都不願提及和面對的話題。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頭上長包真的是癌症嗎?有什麼樣的情況是我們可以自己鑑別的呢?生活中我們應該如何預防癌症呢?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頭上長包是癌症前兆嗎頭上長個包,是我們在正常不過的現象了。一般來說不會有事,但是有些情況是不能大意的,很可能是癌症的徵兆,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如何鑑別皮膚上的小包呢?
  • 癌症也會傳染!三分之一感染導致的癌症發生在中國!
    大家都知道,引起癌症的原因多種多樣,但是你知道嗎?有一類致癌因素是可以「傳染」的!之所以說可以「傳染」,並非癌症本身會傳染,而是部分癌症由傳染性病原體感染引起,而這些傳染源會在人群中傳播。據2018年底美國癌症學會官方期刊發表的《2018年全球癌症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估計有1810萬癌症新發病例和960萬癌症死亡病例。①而在已知的1類致癌物中,有11類傳染性病原體。
  • 癌症有徵兆,假如一個人得了癌,手腳是會給出提醒的,並不難發現
    癌症對於身體健康的影響有多大,不用多說大家都知道,很多人查出癌症之後,都非常的不解,沒有發現癌症的徵兆,將原因歸咎在運氣上,認為是自己倒黴。但實際上,癌症是有徵兆的,假如一個人得了癌,手腳是會給出提醒的,並不難發現,可惜被很多人一而再再而三地忽視了,就給了癌細胞生長的機會。
  • 醫生:得了癌症,飲食上不能吃的「發物」,並非豬牛羊,別吃錯
    對於有癌症的患者而言,平常最愁的就是飲食,有不少人會問醫生「得了癌症,能不能吃羊肉?能不能吃牛肉?」「這些食物不是發物嗎?得了癌能不能吃?」。很多癌症患者的體質較弱,在飲食上這個不敢吃,那個不敢吃,其實他們口中所謂的發物並不是牛肉和羊肉,醫生跟大家說清楚,對於以下幾種食物才是大家需要注意了解的。發物究竟是什麼?對於發物來說,從它的名字本身就可以看出是引發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