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7 18: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27日上午,中韓雙方在韓國仁川國際機場共同舉行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交接儀式,雙方交接117位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及相關遺物。
交接儀式後,志願軍烈士遺骸將回到祖國,預計中午抵達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隨後安葬於此。上午9時30分,不少市民已經在陵園門口等待。
一名當地市民說,自己是1953年抗美援朝結束那年出生,從小對志願軍懷著崇拜的心情,從新聞得知消息後,今天早上特意和妻子趕到陵園,見證這一重要時刻。
帶著一盒老物件的瀋陽人劉毅,在陵園入口處吸引了不少人圍觀。今年64歲的劉毅,父親曾於1950年參加了抗美援朝,父親離世後,他把父親參戰的資料都保管下來,這次帶到了陵園。
帶著一盒老物件的瀋陽人劉毅,在陵園入口處吸引了不少人圍觀。
談到烈士,劉毅總忍不住流淚,他說:「不管是犧牲的,還是活著的,他們為國家付出了很多。」劉毅覺得,帶著這些東西來到陵園,可以讓那些沒有留下資料的老兵或者後代看看,多了解那段歷史。
讓劉毅印象最深的,是一張寫著「抗美援朝勝利歸國紀念」的手絹。拿著那張手絹,他總能想起父親歷經烽火硝煙的日子。
趙玉林向記者展示兩張抗美援朝「革命犧牲軍人家屬」紀念證。
帶著兩張抗美援朝「革命犧牲軍人家屬」紀念證的老人趙玉林,也專程來到了陵園。他的伯父1950年犧牲時,才22歲。其家人也想過去找伯父的遺骸,但至今沒有消息。「這次來迎接烈士回家,也算是告慰伯父。」趙玉林說。
時至中午,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外面,現場已架起圍欄,管制交通。道路兩旁聚集大批市民等待烈士歸來,有的市民一邊用手機看直播,一邊翹首以盼。
一位女士抱著外孫女專程趕來,想替父親迎接戰友回家。她的父親當年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遼瀋戰役,因戰爭落下不少病根,早年逝世。「這些志願軍犧牲時那麼年輕,埋在異國這麼多年,很不容易,也感謝祖國那麼多年都沒忘記他們,把他們接回家。」
下午1點半,載著志願軍烈士遺骸的車緩緩駛入抗美援朝烈士陵園,現場市民紛紛舉起手機,大聲喊起「歡迎英雄回家」,一遍又一遍。不少市民不禁落淚慟哭,儀式結束後仍有眾多市民不願離去。
下午14時許,抗美援朝烈士陵園,現場不少市民不願離去,一位抗美援朝老兵在家人陪同下前來迎送烈士歸來。
青山忠骨,英雄歸來!山河已無恙,吾輩當自強!
來源:南方都市報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