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帶你玩:東莞觀鳥正當時

2021-01-21 東莞時間網

11月29日,一場「尋找黃胸鵐」的觀鳥活動吸引了東莞不少市民家庭參與。秋冬季節正是觀鳥的好時節,許多冬季遷徙的鳥兒會飛躍東莞上空,或者在東莞輾轉,中途棲息。

此次「言行自然」組織的觀鳥活動,地點選在萬江區小享一片寬綽的稻田附近。觀鳥活動一般選擇清晨進行,鳥兒比較活躍。


早起的鳥兒在天空自由飛翔。當天參與活動的家長、孩子拿著觀鳥鏡尋找天空鳥兒的蹤影。高壓電線上的紅隼、池塘裡忽然躍動的池鷺、像音符一樣的金腰燕,忽然開始在天空中飛翔,孩子們用望遠鏡去追尋金腰燕腰身上的那一抹紅色。

活動請來了廣州著名的觀鳥專家。在觀鳥的過程中講授了觀鳥常識,各種鳥兒的生活習性和形態,同時把研學自然的理念輸入到孩子心中。

小享稻田基地生態環境好,視野開闊,稻田正在收割,有稻茬裸露在田野裡,同時有不少水塘,水鳥聚集。當天大家觀察到十種以上的鳥類,孩子的觀察記錄寫著:黑領椋鳥、白鶺鴒、八哥、棕背伯勞、黑翅鳶、麻雀、斑紋鳥、白鷺、池鷺等等。孩子們還觀察到鳥兒在打架,相互驅趕的場景。

這次觀鳥活動主題是「尋找黃胸鵐」,黃胸鵐就是我們通常講到的禾花雀,曾經數量豐富的黃胸鵐已經被捕食成瀕危物種。遺憾的是,當天的活動時間裡,沒有看到黃胸鵐的蹤跡。

觀鳥是一種親近自然的很好的短途出遊體驗,不僅能夠學到鳥類的知識,體會鳥與自然和諧的美好,更重要的是能夠在自然觀察中學會尊重自然,了解自然,愛護鳥類。

市民遊客可參與一些觀鳥的微旅行活動,有興趣也可以自己組織。目前東莞可觀鳥的環境還是比較多的,比如同沙生態公園的溼地、萬江小享稻田基地,還有東莞市香蕉蔬菜研究所,那裡有個美麗的「小鳥天堂」。

觀鳥需要先學習一些觀鳥的技巧方法,需要一些設備,網上觀鳥鏡價格不一,選擇多樣。

溫馨提醒:

地址:萬江小享稻田基地,可導航至「大滘口跨河橋」開展觀鳥活動。

注意:觀鳥時要保持隱秘與安靜,不要驚嚇野鳥。

文字/王紅林

攝影/王紅林 視頻/王紅林

編輯/寧新春

相關焦點

  • 就在海螺溝 四月觀鳥正當時!
    那麼觀鳥大概就是我們圓滿夢境的過程,一個飛翔之夢。單是想像鳥之羽翼划過山巒、海洋、森林、荒漠與城市,就足夠暢快。紅隼 ▲圖片@董磊,攝於海螺溝觀鳥興起於英國,是早期英國貴族的休閒活動之一,有著超過二百年的歷史;美國的觀鳥則於十九世紀初興起,幾乎和環保運動同步。
  • 人間五月芳菲盡,盈江觀鳥正當時!【組圖】
    盈江的觀鳥點多、鳥種新,使得每次觀鳥都會有不同於以往的收穫。  讓打鳥人變成愛鳥人,讓砍林人變成護林人,將窮山溝打造成觀鳥勝地。近年來,盈江縣加強自然環境保護,以良好的生態資源為載體,通過「觀鳥遊」、「鄉村遊」、「民族風情遊」等載體,為靠山吃山的當地群眾出點子找路子掙票子,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生態保護之路和旅遊發展之路。如果你在盈江觀鳥,如能恰巧趕上民族節日,也會多一種旅遊體驗。
  • 觀鳥正當時!廣東「十佳觀鳥勝地」,你最喜歡哪個?
    冬季候鳥南飛,觀鳥好季節到了!廣東省各大溼地公園、灘涂地、海岸線等迎來了大批候鳥落腳「歇息」,為冬日的溼地增添了一道亮麗風景線。途經廣東的候鳥遷徙路線一共3條一條是從日本、福建,一路進入廣東海邊到菲律賓。
  • 四月斧頭山 正是觀鳥時
    基於這樣的優勢,熊貓基地吸引了眾多觀鳥愛好者長期駐點觀鳥,李明就是其中一個資深的觀鳥愛好者,從2007年起就開始有計劃地觀鳥,他將觀鳥地點鎖定在成都周邊,而他最滿意就是成都熊貓基地
  • 東莞迎來一批候鳥禾花雀
    當北方風雪呼嘯時,南方的東莞溫暖如春。一群候鳥禾花雀為了躲避風寒,從寒冷的北方不遠千裡地飛到了東莞。它們在稻田裡落腳,享受溫暖的陽光。它們嬌小的身軀、呆萌憨憨的表情,被東莞觀鳥協會會員攝入鏡頭裡。11月18日,東莞觀鳥協會公布了最近幾天對禾花雀的觀察結果,呼籲市民高度重視對禾花雀的保護。
  • 沙河水庫觀鳥正當時,鸕鷀數首次達40餘只
    也許大家有所不知的是,與北京其他水庫相比,環境優美、鳥類豐富的沙河水庫,地理環境也更加適合市民觀鳥。最後提醒大家:文明的、適當的觀鳥行為,能夠滿足我們親近自然的需求,還不會傷害到可愛的鳥兒,請大家遵守下面這些準則。
  • 東莞有多少種鳥?268種!
    通訊員陳海攝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葛宇飛)268種,這是截至今年4月,東莞官方普查和民間觀察記錄到的鳥類種類數量。其中,自去年1月以來就增加了23張「新面孔」,包括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黑臉琵鷺。
  • 福建迎來冬候鳥遷徙先頭部隊 國慶賞鳥正當時
    北紅尾鴝央廣網福州9月29日消息(記者張子亞)「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地處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通道上重要節點的福建,此時已迎來了一批南飛候鳥的先頭部隊。「當時那幾隻黑臉琵鷺正停在蝦塘邊的土坡上,隨時準備入塘覓食。」福建省觀鳥會副會長「雪梟」告訴記者,這些從繁殖地(西伯利亞或韓國)遠道而來的珍稀鳥類,身上還帶著橙黃色的繁殖羽。「它們或許是在此稍作停歇,補充能量後繼續南遷,又或許就地停留在此過冬,還需要繼續觀察」。除黑臉琵鷺之外,此次志願者們還在福清江境華僑農場觀測到大量灰斑鴴、環頸鴴、黑腹濱鷸等鴴鷸類水鳥。
  • 鳥鳴林更幽 觀鳥正當時 新年有點早 團購年貨忙
    本報訊 (記者 任翀)近日,上海市野生動物保護協會鳥類專業委員會對上海部分郊野公園進行了鳥類觀測調查,發現1月成為上海公園內鳥類數量最多的時節。愛好觀鳥的市民可以抓住時機細細聆聽鳥鳴,感受「鳥鳴林更幽」的意境。專家指出,隨著郊野公園的興起,越來越多的冬候鳥選擇在公園過冬,它們中既有林鳥、也有水鳥。
  • 觀鳥季到了 周邊賞「萬鳥齊飛」
    進入11月下旬,南方多地觀鳥陸續進入最佳觀賞期。在這個季節,廣州市區以及周邊的溼地都成了鳥的樂園。找個周末帶上家人孩子,走進鳥鳴鶯啼的大自然中去,賞「萬鳥齊飛」正當時!從廣州出發,1小時左右車程,就有眾多觀鳥好去處。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羅磊 通訊員萬君 鄒榭雨  觀鳥去處:佛山白鷺湖生態保護區  又到了一年中觀鷺的最佳季節。
  • 東莞最新鳥類記錄多達268種
    ▲今年年初,濱海灣新區的飛鳥景觀驚豔了不少東莞人你知道在東莞能看到多少鳥類嗎?2017年東莞官方鳥種記錄只有151種短短三年東莞觀鳥記錄突增了117種!近年來,市生態環境、林業、教育等部門連續舉辦東莞市中小學生觀鳥比賽,謝崗中學多次舉辦有省市專家參加的觀鳥交流會。銀瓶山森林公園、謝崗銀山溼地公園等地,也紛紛建立觀鳥點、觀鳥屋,吸引越來越多學生和市民觀鳥拍鳥護鳥。隨著東莞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和市民愛鳥護鳥意識的不斷增強,相信東莞的鳥類記錄將不斷刷新。
  • 東莞這裡藏了個「白鷺天堂」?是真的
    生活在東莞的你有沒有發現?!東莞的鳥兒多起來了野鳥都不怎麼怕生了拍攝鳥類也比以前容易了近幾年,東莞的鳥類無論是數量還是種類都有所增加。東莞有多少鳥?據普查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東莞共記錄到鳥類268種。到了今年10月份,東莞市觀鳥協會記錄到,東莞鳥類272種。
  • 東莞這裡藏了個「白鷺天堂」?是真的!
    生活在東莞的你有沒有發現?!東莞的鳥兒多起來了野鳥都不怎麼怕生了拍攝鳥類也比以前容易了近幾年,東莞的鳥類無論是數量還是種類都有所增加。東莞有多少鳥?據普查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東莞共記錄到鳥類268種。到了今年10月份,東莞市觀鳥協會記錄到,東莞鳥類272種。
  • 你可能誤會了東莞,這才是東莞的正確度假方式
    說到東莞,很多人對東莞誤解很多,但是你不知道,很多高科技公司都藏在東莞,包括華為、OPPO、VIVO、小米等,東莞還有很多不錯的高端酒店,這次來的這家是東莞第一家溫泉酒店,塘廈三正半山溫泉酒店,周末在這裡放鬆、泡溫泉、吃火鍋、睡覺、親子,周末在這裡放鬆身心,泡溫泉、吃火鍋、睡覺、親子、周邊遊,都是非常愜意和享受的事情。
  • 東莞記錄到128種鳥類 11種列入重點保護動物
    東莞陽光網訊(記者 吳金華)3月20日至26日是廣東省「愛鳥周」,東莞開展了第35屆愛鳥周宣傳活動,以及打擊破壞野生鳥類資源專項行動,提高公眾保護野生鳥類的意識。  東莞市公安局森林分局副局長朱文非介紹,東莞通過調查,共記錄到128種鳥類,數量較多的有暗綠繡眼鳥、紅耳鵯、白頭鵯、家燕、樹麻雀等。
  • 冬候鳥最佳觀賞期,不少孩子來到松雅湖觀鳥,有人說:這鳥的頭髮好像...
    11月22日小雪節氣,天陰著,長沙縣松雅湖邊的幾十名小朋友非常興奮,這是長沙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正在松雅湖開展一場探訪「溼地精靈」的觀鳥活動。孩子和父母們全副武裝,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他們一人一個望遠鏡,屏息觀看,一隻白鶺(jī)鴒(líng)在湖邊草地上正波浪式飛行前進。
  • 泉州20多名小記者西湖公園乘船觀鳥 愛鳥護鳥我們在行動
    上周日,泉州西湖公園管理處與本報聯合舉辦免費乘船觀鳥活動。當日上午9點,20多位海都小記者在拍鳥達人莊招建老先生帶領下,參觀西湖飛鳥照片、學習拍鳥技巧,最後還搭船近距離拍攝西湖無人島上的鳥兒,一上午過得可謂豐富多彩。觀鳥的小記者們  隨著遊船緩緩靠近,小記者們探出頭睜大眼睛。
  • 帶一張候鳥地圖 冬季到南京觀鳥
    讓我們來看看南京觀鳥地圖,尋覓那些划過天際的美麗精靈的身影。   江南時報記者 徐昇   老山森林公園:寶興歌鶇常現身   老山森林公園原生態的環境,對於很多鳥類而言絕對是天堂。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有200多種鳥兒住在老山,其中80%是冬候鳥。
  • 水庫邊 觀鳥人驚見巖鷺(組圖)
    最經典的幽默小段子 掌握第一手軍事情報搜狐新聞,告訴你正在發生什麼。那天,他和兩個觀鳥愛好者從閩江河口溼地觀鳥出來,原本只打算到附近水庫隨便看看,「剛到護堤,就看到20多米外站著一隻特別大的鳥,外形有點像白鷺,但羽毛是黑色的,淺灰色的尖嘴長長的,細長的腿是黃綠色的,正駝著背,長頸縮成『S』形。感覺到人的腳步聲,它猛地警覺起來,伸長脖子四處張望」。  張旭良說一看到這隻鳥,就判斷是巖鷺,因為他有個朋友外號叫「巖鷺」,查資料時看到過巖鷺的資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