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和學校也應當學會利用社會上相關機構的優質資源,對於家長而言,更重要的是向孩子傳遞正確的理念,而不僅僅是提供工具。」——常爸(黃任)
聚焦網際網路教育,展望未來教育發展,9月15日,半月談聯合瞭望東方、瞭望智庫舉辦的「教育改革對話會——『十四五』規劃視野下的網際網路教育」在北京舉行。常青藤爸爸創始人常爸(黃任)受邀出席會議,與半月談雜誌社黨委委員、副總編輯孫愛東、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北京市委教工委副書記、市教委新聞發言人李奕、教育部科學技術司教育信息化與網絡安全處處長舒華、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校長王莉萍、清華大學附屬小學黨總支書記、校長竇桂梅等來自政府教育部門、教育研究機構、從事中小學一線教育和網際網路教育的專業人士一起參與了研討,並對疫情後時代,網際網路教育行業的發展發表了看法。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中國奮起抗疫的同時也開展了一場罕見規模的網際網路教育實驗。3億師生「雲開學」後,教育信息化對「停課不停學」做出重要貢獻。作為0-8歲全學科兒童啟蒙教育品牌,常青藤爸爸在疫情期間積極為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定製課表,免費提供口碑課程產品,原創並免費推出洗手兒歌等疫情特殊時期的特色產品,再次贏得用戶的認可。
這場網際網路教育實驗不僅有效抵禦了疫情給教育系統帶來的衝擊,而且將給中國教育變革留下新的基因,對運用信息化手段推進我國教育教學方式改革具有革命性意義。然而,新形勢下,傳統學校教育如何與在線教育融合發展?教育主管部門如何開啟新一輪教育改革?在線教育在推動教育公平中如何發揮作用?對話會上,嘉賓們就「十四五」規劃背景下如何推動我國教育高質量發展等話題展開了積極討論。
不少嘉賓表達了對網際網路教育的肯定態度,教育部科學技術司教育信息化與網絡安全處處長舒華回顧了過去七個月教育系統開展在線教育的經歷。她認為網際網路對提高教育效率、促進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質量、創新教育形態具有重要意義。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校長王莉萍提到,在線教育技術豐富了教學的內涵和方式,同時也給傳統教學帶來了一定的衝擊。未來教育環境下在線教育應當是基礎教育、線下教育的「有限補充」。
常青藤爸爸品牌創始人、哈佛大學教育學碩士常爸(黃任)認為,教育機構不應當把孩子當作可以收割的流量,社會和學校也應當學會利用社會上相關機構的優質資源,對於家長而言,更重要的是向孩子傳遞正確的理念,而不僅僅是提供工具。例如常青藤爸爸的語、數、英體系課程,可以滿足不同孩子的學習節奏,方便家長對孩子學習水平進行全面評估。AI互動類課程以科學的教育理論、學習方法融合技術手段,幫助學生養成好的學習習慣,並以趣味性吸引孩子堅持學習,從而達到提升學習效果的目的。其中被用戶稱為「可以閉眼入」的幼小銜接大語文課程、部編版小學生必背古詩詞75首兒歌,備受小學老師歡迎,是網際網路教育對基礎教育的有益補充。
未來,常青藤爸爸會繼續在兒童啟蒙在線教育領域用心深耕,耐心打磨,為用戶傳遞正確的教育理念和學習方法,為推進在線教育行業規範、推動網際網路教育變革做出積極的貢獻!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刊發或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