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新情況和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區文化館、區美術館嚴格按照主管部門要求,採取行之有效方法,使「百坡文化課堂」更有溫度,更有質感,更有生命力,群眾文化獲得感、幸福感進一步增強。
精準施訓,線上講座有聲有色
按照群眾要求,以東坡區文化館公眾號為平臺,全年共舉辦「以藝抗疫」線上公益培訓講座4期,點擊率達1200餘次。通過專業老師由淺入深的講解、示範,使廣大文藝愛好者學到了古典團扇舞、芭蕾基礎、新疆的維吾爾族舞蹈等舞蹈知識和技法,了解了《電影的起源及早期中國電影的發展》。較好普及了舞蹈藝術,奠定了電影欣賞知識基礎。
點單服務,線下培訓豐富多彩
根據多數藝術愛好者要上班、學生要上課的實際,利用8小時外和暑假時間,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前提下,全年共舉辦上半年、暑期、下半年3期「百坡文化課堂」公益培訓,開設舞蹈、聲樂、朗誦、象棋、美術、書法、攝影等20餘個藝術項目課程,使7000餘人次受益。活動經四川省、眉山市、該區媒體推送,讓更多人知曉了具有東坡特色的「百坡文化課堂」這一全民文化共享空間文化品牌,社會效益斐然。
遠程發力,數字文化廣場受青睞
「太好了,沒想到在家門口,就能通過視頻跟專業老師學跳廣場舞。」這是居住在尚義鎮白馬社區的郭姓居民說的話。從6月至11月,利用公共文化服務空間和數字文化廣場,實施現場和遠程廣場舞骨幹培訓4次,培訓1000餘人次。同時,通過數字文化館平臺,進行素描石膏像一荷馬寫生、走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冬季如何養生等知識普及,拓寬了群眾的知識視野。
深入基層,結對培訓不懈怠
走進蘇祠街道金龍社區、蘇詢小學、百坡女子合唱團等,一對一,手把手公益培訓了舞蹈、歌唱人員1000餘人次。「新的一年,『百坡文化課堂』將進一步向基層延伸,著力結對培訓,在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上下功夫,為文化強國目標的實現盡一份力。」東坡區文化館相關負責人說。(文/圖 李茂成、李田、邱毅)
責編:張靖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