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網12月31日訊(記者 陳珊珊 通訊員 仇慧清)從陳蘊博院士工作站的成立到填補國內市場空白的微孔樹脂模具研發,從軍工模具項目的落戶到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獎的獲得......在短短的幾年時間內,淄博沃德機械科技有限公司之所以能有如此迅猛的發展速度,完全得益於創新。源源不斷的創新發明,使得沃德機械保持著持久的發展動力。
沃德機械位於淄博市淄川經濟開發區,於2012年成立,是一家集陶瓷模具、大型汽車級進模具新產品轉化平臺、樹脂模具研發平臺、三次元公共檢測服務中心等高端裝備產品研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企業。近年來,沃德機械堅持高精尖引領,非常注重科技創新,堅持產學研結合,模具創新能力走在了全國前列,成為模具產業發展的創新範本。先後獲得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獎等榮譽稱號。現擁有2項發明專利、11項實用新型專利,另有5項發明專利已經進入實質性審核階段。
「我們的理念就是『模具先行,創意先行』,我們就想在模具行業上探索探索,搞點小創新,這點小成績還遠遠不夠。」淄博沃德機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龍宜笑容可掬地說道。
跑來的院士工作站
來到沃德機械,「陳蘊博院士工作站」的牌匾和陳蘊博院士題字的「山東中歐模具技術研究院」格外引人注目。要知道,中國工程院陳蘊博院士可是模具界的泰鬥級人物,他的院士工作站能落戶沃德機械,充分說明了沃德機械的實力,也證明了陳院士對沃德機械的認可,而這要從2014年說起。
2014年,在淄川區科技局局長的帶領下,張龍宜來到了北京機械科學研究院拜訪,很幸運初次見面就見到了陳蘊博院士,但第一次見面並沒有想像的那麼順利,張龍宜就熱處理過程中模具變形如何處理與陳院士進行了簡短的交流,第一次拜訪就這麼匆忙的結束了。由於陳院士時間有限,張龍宜的好多創新和想法都沒來的和陳院士匯報。
不甘心的張龍宜於是自己多次前往北京拜訪陳院士,隨著拜訪次數的增多,與陳院士交流的越來越多,陳院士也對沃德機械的模具研發越發的感興趣。就這樣,張龍宜前前後後跑了幾十趟北京,終於迎來了讓他激動的時刻。
2019年7月18日,第十二屆百名專家淄川行暨科技成果引進洽談會成功舉辦,國內112家高校及科研院所386名專家教授及24名外國專家參加項目洽談。洽談會的一大亮點就是沃德機械公司在新建的生產車間舉辦了「2019中國(淄博)模具創新驅動發展論壇」,中國工程院陳蘊博院士、中國模具工業協會會長武兵書等到論壇現場做學術講解和技術指導,共同探討製造之道,新舊動能轉換之道。論壇上同時為「陳蘊博院士工作站」、「淄博市模具工業協會」舉行了揭牌儀式,這為企業長遠發展注入了強大的科技創新支撐。這是張龍宜最值得引以為豪的事情,這也是他不斷堅持的結果。
「對於院士工作站的創立,我和我們的科研團隊將以企業的需求為導向,以產學研合作項目為紐帶,共同努力,創新模具技術,為科研成果的轉化,企業創新體系的建設,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企業的競爭力做好服務工作。」陳蘊博院士對沃德機械的創新發展非常有信心。
聽來的軍工大項目
初冬時節,走進沃德機械公司車間內,智能化的龍門加工中心正在削切汽車模具,自從用全數控加工中心代替了傳統工藝後,洗床、磨床、換刀等工序都能通過自動編程完成。藍領工人們幹的不再是「體力活」,他們通過電腦控制設備,只需在發現異常時進行檢查。
「我們正在對高壓注漿機和軍工模具的樣品進行試樣加工,如果審核成功了,我們就可以批量生產了,這個軍工項目是我們和工陶院合作開發的,這可是我聽會聽來的。」張龍宜自豪地說。
2019年11月29日,張龍宜參加了淄博市軍民融合方面的一個報告會,會議邀請了原濟南軍區裝備處處長趙傳梁做專題輔導,別人聽會好多都是聽聽就過去了,有的甚至一直抱著個手機,而張龍宜則充分利用這次學習的機會,在聽了趙傳梁的報告後,張龍宜第一時間就想到了公司研發的新模具能否用在軍工項目上?於是他就一直跟趙傳梁聊有關模具研發的事情,不知不覺會議結束了,意猶未盡的倆人約好再見面。12月6日,趙傳梁與山東工業陶瓷研究設計院的有關人員來到沃德機械進行了實地參觀考察,三人為此還專門建立了一個名為「政產學研融合群」的微信群,經過多次溝通交流、實地查看生產車間,初步達成了意向。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直到今年4月份,山東工業陶瓷研究設計院的專家才與張龍宜繼續研究,7月份籤訂項目合作意向書,目前已試樣成功,用微孔樹脂材料製作模具代替石膏,用於軍工產品模具,而這僅僅用了10個月的時間。
一個小微的企業,為何能讓軍隊專家和工陶院專家感興趣?這主要歸功於沃德機械與陳蘊博院士及團隊研發的一種基於微孔樹脂材料所形成的便於排氣的模具,它比傳統的石膏模具具有耐磨度高、質量穩定、能耗低、使用壽命長、節約成本、環保等諸多優勢,僅以使用壽命來說,一個樹脂模具的使用壽命可以達到數萬次成型,至少是目前石膏模具的100-200倍以上。軍工模具項目的引入為沃德機械擴寬了一條發展路徑,使其成為一家具備軍工資質能力和條件的企業,公司也在今年2月份入選山東省軍民融合企業名單。
除了用於軍工項目,沃德機械還利用微孔樹脂來為海底撈專用碗模具進行樣品研發,完全替代石膏模具。用微孔樹脂替代中國日用瓷裡面的石膏模具,這在全國日用瓷、衛浴、潔具方面是一個革命性的變化。
聚來的科技金鳳凰
俗話說:栽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從孫川博士到陳蘊博院士再到德國籍專家王平澤,沃德機械集聚的模具科技人才越來越多,以情留人、以事業留人體現的越來越明顯。
2018年百名專家淄川行,陳蘊博院士派孫川博士來到淄川併到沃德機械參觀,張龍宜的虔誠,給孫川博士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當參觀看到沃德機械研發的中框模具摩擦鑲嵌陶瓷片,讓模具壽命至少延長了10倍以上,這讓專門研究陶瓷模具的孫川博士很是感興趣。經過你來我往的交流溝通,便有了之後的研究院和院士工作站的落戶。後來,孫川博士更是介紹了德國籍的模具頂尖專家王平澤來到沃德,經過共同研發,這才有了前面用於軍工項目的微孔樹脂模具。
要在1998年,張龍宜就成立了德龍模具公司,開發製作建陶模具,經過多年的創新發展,在行業內頗具知名度。2010年2月,又成立了華潤陶瓷有限公司,專業從事高品質地板磚生產,年銷售額超億元,公司還被列入了省級重點項目。張龍宜並不滿足於現狀,為順應環保新形勢,憑藉企業家敏銳的商業頭腦,又積極探索實施建陶模具產品轉型,最終選定了國家鼓勵發展的汽車模具製造項目,並在2012年4月成立了淄博沃德機械科技有限公司,專業從事汽車覆蓋件模具設計製造。目前,沃德機械的模具銷售至朝鮮、東北、山東濟寧等國內外地市,模具範圍也涉及汽車模具、日用陶瓷、建築陶瓷、工業陶瓷、軍工等多個領域。
「微孔樹脂模具將來會應用到更多的領域,這只是開端。基於信任,方能合作。這麼多的專家院士激勵我們公司要做模具『領路人』,這必將指引沃德機械公司在今後出創新發展道路上走的更遠。」對於未來張龍宜信心百倍。
來源: 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