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優思家教
父母帶領孩子探索世界的過程中,摔摔打打常有的事。近日一組熊貓媽媽帶娃的畫面從網上流出,場面爆笑一度無法控制……
哎呀!手滑了~不好意思
就算是功夫熊貓也會有手滑的時候呀
熊在地上坐,媽從天上來
一媽帶二娃也不是很難嘛!
熊貓寶寶堅強臉:沒事,摔著摔著就習慣了
事實證明,只有親媽才會的這樣對待自己的娃
熊貓寶寶:我是國寶!
熊貓媽媽:老娘也是國寶!
熊貓長的這麼蓬鬆柔軟原來是為了自保
事實證明,胖達的手腳麻利,沒有三年柔術功底是做不出來的……
o(╥﹏╥)o媽媽給的考驗實在是太殘酷了
好一個過肩摔,一氣呵成!一看就是慣犯
……
熊貓媽媽不愧是江湖上響噹噹的「食鐵獸」,帶娃也是如此不拘一格。該不會每個熊貓寶寶都有一段被媽媽當作凳子、拖把、沙袋、坐墊(……)吧!
熊貓寶寶皮糙肉厚,熊貓媽媽帶娃當然是怎麼方便怎麼來。不過調侃歸調侃,換成人類的孩子,當然不能提倡熊貓媽媽「摔摔打打式」育兒方法了。
現在的孩子們成長在安全、富足的環境中,已不再需要赤身肉搏獲取生存資源,被養育地十分精細。即使是犯了錯的熊孩子,也以說教為主,很少訴諸武力。畢竟教育孩子的心智成長,要比簡單粗暴的體罰更有助於孩子未來的發展。
不過令有些家長頭痛的是,說教太多,孩子依然我行無素,犯錯意識並不深刻。這種情況下,該怎麼教育孩子呢?擁有豐富一對一輔導經驗、畢業於上海師範大學的優思家教楊老師給出了3個中肯的建議:
1、懲罰師出有名,冷靜溝通
懲罰孩子之前首先讓自己的情緒穩定下來,不要被一時之氣衝昏了頭腦。冷靜下來捫心自問:「這件事究竟是誰的原因,孩子確實犯錯了嗎?」確定是孩子犯了原則性錯誤之後再做懲罰。
懲罰的目的要讓孩子心服口服,溝通過程中需要注意措辭,千萬不能以威脅、恐嚇的語氣和孩子溝通。如果實在生氣,可以先做其他事情分散注意力,待心平氣和後再來溝通。
2、用其它方法代替打罵
懲罰是為了讓孩子記住教訓,打罵可以用其它方式代替,以下幾種方法更適合:
① 禁止某些權利、要求
不愛刷牙的孩子禁止吃甜食,亂丟東西的孩子禁止玩玩具……心平氣和地和孩子講述禁止的原因,待日後孩子表現良好時再恢復相應的權利。
② 幫忙做家務
亂塗亂畫愛搞破壞的小朋友,可以用家務懲罰。準備抹布、掃把、水盆等清潔工具,帶著孩子一起做家務,在勞累中深刻領悟到自己的錯誤。
③ 做任務,寫檢討
讀書、寫字、畫畫、寫檢討作文……等等方法均可以用來懲罰孩子的不良問題。很多時候懲罰不是目的,搞清楚孩子犯錯的動機更要緊,此時採用畫圖、寫檢討等方式就可以順理成章發現問題的關鍵了。
3、懲罰後及時安撫
懲罰的規則一旦說出口,則需徹底執行,不能寬容和妥協。公平懲罰之後事件兩清了,此時需要及時安撫孩子。要讓孩子知道,家長懲罰的目的僅僅針對於錯誤的行為,並非不愛他們。
用心呵護寶貝們健康成長,家長們的每一個決定都要慎重。你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有用到其他有效的懲罰方式嗎?歡迎在留言區探討。